楷书长横的写法 欧体楷书基本笔画36种有哪些?

发布日期:2024-09-22         作者:千千百科网

  楷书横画逆锋起笔,回锋收笔。

  横画在汉字中是相当重要的,是其骨架的部分。横的基本写法是横要平,它像座桥,在一个字中起着平衡的作用。长横写得好,字就显得平稳。而写好汉字的基本笔画,又是练习楷书的基础。汉字的笔画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等。我们不仅要掌握这些笔画的形态,还要领会它们的运笔方法。

不同横画的写法步骤

  一、短横写法步骤

  和长横相比,短横显得富于变化。短横有的起笔尖、收笔圆,称作“左尖横”;有的正好相反,起笔圆,收笔尖,称作“右尖横”。书写短横时要讲究轻重变化,写出动态美。步骤如下:

  1、笔尖轻入纸,顺锋起笔。

  2、向右上行笔,逐渐加重。

  3、向右上稍提笔转向右下按笔。

  4、回锋收笔。

  二、尖横的写法

  尖横都是左轻右重,头尖尾圆,写法如下:

  1、逆锋起笔。

  2、折锋向右下按笔。

  3、向右上行笔,并逐渐向上提,收笔。

  三、长横写法步骤

  1、逆锋起笔。

  2、折锋,向右下按笔。

  3、稍提,转锋,中锋行笔。

  4、向右上稍提笔。

  5、向右下按笔。

  6、回锋收笔。

  例如“上”字的写法:竖画略偏左。短横略上仰,长横略向右上斜,下按后回锋收笔。

欧体楷书基本笔画36种有哪些?

  如下:

  一、长横的写法

  从整体形态上看,长横一般写成左低右高的基本形态,右端的收笔有一个微微的上扬,并且中间部分有一个轻微的上凸,这一点大家在书写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基本的概念。

  另外,起笔处,为了显得厚重有力,一般都是逆锋起笔,中锋行笔至收尾处,要有一个顿笔回锋的动作。长横要想写好,必须要在行笔过程中注入力量,不能一带而过,需要顶笔前行,这一点大家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体会。

  二、悬针竖的写法

  悬针竖在所有笔画中,算是有一定难度的一个,看着简单,想写好并不容易。我们在书写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两点:首先,中间的行笔,千万不能提笔过早,要稳稳行笔至整个笔画的三分之二处再缓缓提笔准备出锋,如果太早的话,容易头重脚轻,显得不协调。

  另外,收笔处,一定要饱满,不能太随意,也不能太尖锐,笔锋离开纸面后要有一个空中回笔的动作,这样写出来才含蓄有韵味。

  三、撇的写法

  其实撇的写法和悬针竖有一些相似的地方,都是行笔至末端后缓缓提笔出锋,同样不能提笔过早。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撇的出锋要更加果断一些,这样才有力量。

  四、捺的写法

  捺的难度在哪呢?首先是起笔,起笔要轻,然后向右下行笔的过程中,慢慢加重,这个过程不能太刻板,要有一个自然的过渡。另外,在捺脚收笔处,一定不能上翘,要压住笔,这样才能稳重不轻飘。

  五、点的写法

  小小的一个点有什么难的呢?其实不然,小空间里也有大学问。我们在写点的时候,首先要注意姿态的问题,因为点再具体字中的位置不同,所以呈现的姿态也是千变万化,这一点首先要注意。另外,笔画虽小,起笔、行笔、和收笔的动作一个都不能少,不能一笔带过,很多朋友容易在这点上犯错误,希望大家注意。

欧体楷书“横画”的几种写法

  一、长横

   1、顺着笔锋竖向入笔(顺锋竖入)。

   2、将笔锋横向稍稍后移,然后逆时针方向转动笔管,将笔调成中锋。

   3、中锋行笔,中段提行,使中间的部分比整个横画的两端要细一些,有点像扁担一样,行至末端逐渐加力。

   4、末端提笔,笔锋在横画右上方,然后向右下切笔(即顿笔)。

   5、顺时针捻动笔管,边捻边提,向左收笔。

  二、短横

   1、顺着笔锋竖向入笔(顺锋入笔)。

   2、将笔锋横向稍稍后移,然后逆时针方向捻动笔管,将笔调成中锋。

   3、中锋行笔,并逐渐加重,行至末端最重。

   4、末端提笔,笔锋在横画右上方,然后向右下方切笔(即顿笔)。

   5、顺时针捻动笔管,边捻边提,向左向收笔。

  三、小横

   1、用藏锋写法写出“蚕头”(即先向左跪笔,然后再向右行笔,写出像蚕一样的头。)

   2、中锋匀速向右行笔,用力均匀,笔画粗细几乎没有变化。

   3、末端提笔,顿笔,收笔的幅度小些,写出较圆润的感觉。

  四、尖头横

   1、顺着笔锋偏横向入笔,此时已经是中锋,所以无需调锋。

   2、中锋行笔,边向右行边逐渐加重,加重的速度比短横要快。

   3、末端提笔,笔锋在横画右上方,然后向右下切笔(即顿笔)。

   4、顺时针捻动笔管,边捻边提,向左收笔。

请问书法中横的写法

  1、“横”的六体写法

  2、“横”的楷书写法

  3、“横”的楷书写法

  4、“横”的行书写法

  5、“横”的草书写法

扩展资料:

  异体字:櫎 横 撗 

  基本解释

  横héng

  1、跟地面平行的,与“竖”、“直”相对。

  2、左右向的,跟目视方向垂直的,与“竖”、“直”、“纵”相对。

  3、地理学上指东西向的,与“纵”相对。

  横hèng

  1、凶暴,不讲理。

  2、意外的,不寻常的。

  “横”组词

  1、横世:充满世间。

  2、横丝:指纵横交织的蛛丝。?

  3、横举:谓昂首奔驰。

  4、横乱:肆意扰乱。

  5、横从穿贯:融会贯通。

硬笔楷书入门基本笔画写法

  一、点:注意点画由轻到重的行笔。收笔时如同垂露竖的收笔,向左上轻推后提起。左点、右点、长点只是方向长度的变化。不要写的太短和太弯。另外注意,左点不要写作撇。

  1、斜点:起笔尖势,右下斜出,收笔下顿。

  2、左点:起笔尖势,左下斜出,收笔下顿。

  3、直点:同短竖,不宜长。

  二、横:起笔向右下轻顿、然后向右上行笔、收笔时逐渐加重停顿后向左上轻推然后提笔。注意:起笔时由顿笔到行笔是方向突然改变,不要写成了转笔。也不要写的过于重。收笔时不要出现明显的折笔。另外要注意短横上仰与长横的下俯的弧度变化。

  1、顿势长横:顿势起笔、收笔,行笔相对轻。

  2、尖势长横:尖势起笔,由轻而重,收笔顿势。

  3、短横:起笔顿势、尖势两种,收笔可轻可重。

  三、竖:竖画起笔同横要一样,向右下轻顿笔然后向下行笔。行笔要端正,勿歪斜弯曲。收笔有两种,悬针竖简单,只要提笔即可。垂露竖则需停住后向左上轻推然后向上提笔。

  1、悬针竖:起笔顿势,行笔直下,渐轻,收笔出锋。

  2、垂露竖:起笔顿势,行笔直下,收笔顿势回锋。

  3、尖竖:起笔尖势,渐重,收笔顿势回锋。

  四、钩:钢笔字的钩画形态同毛笔一样,只是钩画更简单。只要在前面的笔画末端稍停后迅提笔就好了。注意钩画提出的方向。

  1、竖钩:先做垂露,收笔由重至轻,向左上出钩。

  2、斜钩(戈钩):起笔顿势,行笔向右下弯曲,收笔向右上出钩。

  3、卧钩:起笔尖势,行笔向右下凹曲,渐平,收笔向左上出钩。

  4、竖弯钩:弯处宜转并略轻。

  5、横钩:钩不宜长。

  6、横折钩:折处做顿势。

  五、撇:形态同毛笔字相同。起笔同上面的横和竖一样。注意行笔的方向。除竖撇外,其余各撇画都不能写弯了。特别是撇的收笔处不要往上翘。

  1、长撇:起笔顿势,行笔向左下弯曲,由重到轻,收笔顺势出锋。

  2、短撇:起笔顿势,向左下斜出,宜短而不宜太曲,其余与斜撇同。

  六、捺

  1、斜捺:起笔顿势、尖势皆可,行笔曲势向右下,接近收笔时稍平,收笔先顿后出锋。轻起笔后转向右下行笔,并且力度由轻逐渐加重,在出捺脚之前达到最重然后平向右迅速提笔。注意提出的长度。

  2、平捺:只是形态比斜捺平,其余略同。

  3、反捺:就是斜点的延长。

楷书横的写法

  楷书技法 横的写法

  一个笔画的书写都有以下几个步骤:起笔、行笔、收笔。横画也不例外,由于起笔的方式不同,又有圆笔和方笔之分。

  一、圆笔横的写法

  以颜真卿《勤礼碑》和柳公权《玄秘塔碑中的“三”字为例,它们的上横部是典型的圆笔横画。它的书写方法如下:

  ① 向右上逆锋起笔;② 提笔圆转;③ 中锋向右行笔;④ 提笔圆转;⑤ 回锋收笔。

  为什么要逆锋起笔且要回锋收笔?写横画中锋运笔不逆锋起笔和回锋收笔两头是尖的,古人将它称为“枣核”。不完美、不含蓄。

  圆头横如果没有①后两步,就难成其为“圆头”。

  然而,仅有①、②和行笔③就将毛笔直接提起离开纸面,就会出现有些地方有墨。有些地方没有墨的“折木”的现象。“折木”是横画的病笔。④、⑤收笔的目的是为了将“折木”部分填满写实,而不是为了收笔而收笔。

  初学者在写圆笔横画时,即使按上述步骤写,还是难写出像字帖上那样的横画来,往往在横画的两头出现如哑铃一般的大墨团。造成这一弊病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 对元书纸的吸水性能掌握不够,笔上的墨蘸得太多、太饱,一下笔,墨就涨出来了,形成大墨团。

  (2) 书写速度太慢,加上起笔和收笔的地方都有逆锋、回锋的往复动作。

  (3) 有的家长、老师要求孩子练字起笔时将笔在纸上顿几下,到收笔时再将笔顿几下。只知道起收笔的动作,不知道起收笔的目的,顿出了两个大疙瘩来。

  (4) 起笔逆锋或收笔回锋时幅度过大,按笔过重,甚至将笔肚子也当作笔锋逆进去了,这样在起笔、收笔时将笔转一大圈子,当然会在笔画的两头大出许多来。其实,所谓逆锋、回锋的“锋”,是笔尖上的那么一丁点的地方。逆锋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在笔画外有尖锋的外露,因此,逆锋和回锋的动作要小,速度要快。

  (5) 有一个很关键的步骤——“提笔”,被忽略了,特别在最后的④⑤要提笔、圆转、收笔。如果没有提笔,笔仍处于下按下的状态就回转、收笔,必然会出现大墨团。

  二、方笔横的写法

  以柳体“一”字和颜体“五’字为例。它们是典型的方笔横画。书写的方法如下:

  ① 切笔直下;② 提笔;③ 折锋后中锋行笔;④ 向右上提笔;⑤ 顿笔;⑥ 提笔、圆转收笔。

  切笔直下,就是起笔时直接下笔,没有逆锋的动作,应该说方笔的棱角处就是露锋的一种表现。切笔就是把笔锋直接切入,古人称之为“欲横先坚”。

  这时实际上笔毫是倒下去的,笔锋在上,笔肚子在下,如果直接右行写横画,势必出现偏锋,所以紧接着就是提笔②,这个在切笔直下处原地提笔十分重要,它是使笔毫转变成中锋运笔的关键。这一点,明代的董其昌早已在他的书论中阐明:“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不使其自偃,乃千古不传语。”发笔处就是起笔的地方,就要把笔提起来;“不使其自堰”,就是不让它偏锋运笔。因此可以说“提笔”是下一步运笔的关键,也是中锋运笔的前提,提笔以后是折锋右行。所谓折锋,是指笔锋毫面的折换。譬如切笔直下是用“南面”的笔毫,提笔折锋后用”东面”的笔毫中锋书写横画。折锋也是转换成中锋运笔的一种手段,古称为“翻折”。

  初学提笔折锋有一定的难度,要求笔挺起来的程度恰到好处。提不到位,笔锋仍处于偏锋状态;提过了头,又会出现起笔切下的墨痕大、中锋行笔的笔道细,被称之为“钉头”的病笔;提笔不够或不提笔,横画的上方露出直下起笔的锋尖,是古人称之为“喙”(hui如鸟的嘴巴)的病笔。古代书法家要求写毛笔字横画要“左去喙,右去吻”,说的就是要藏锋起笔,去除如鸟嘴一样的“喙”;收笔提笔藏锋,去掉如嘴巴一样的或“折木”等缺陷的“吻”。

  横画除了方笔、圆笔之外还有一种,起笔不是切笔直下而是逆锋,属于逆锋起笔的方笔。其书写方法是在方笔切笔直下起笔之前加进逆锋起笔即可,这里不另赘述。

  方笔、圆笔的起笔方法是各种书体和各种笔画的基本运笔方法之一。康有为称:“书法之妙,全在运笔。该举其要,尽于方圆。”可见方笔、圆笔的重要。我们将楷书根画的方笔、圆笔写熟练了,其他笔画的方圆写法无不相类,也很容易过关。此关一过,以后不论写

  行书还是草书,其方笔、圆笔也都以此法人手,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为什么要先学楷书的缘故之一。

  三、横的主次及态势

  横画有主笔、次笔的区分。如“三”字和“五”字的底横均为主笔,其他的横画为次笔。我们将这两个字的横画主笔和次笔作一比较就会发现:主笔长、次笔短,主笔重轻起伏大。次笔变化小,尤其是起笔、收笔,主笔强调,次笔马虎。譬如,主笔横画的收笔,与次笔相比多一顿笔的动作。

  横画除了有主次之分外,还有态势的变化。它不是平直如尺,而是有一定的斜势和俯仰的态势变化。不同的字和不同位置的横画其态势也各不相同,因字而异,不可生搬硬套,须掌握其一般的规律。

  (一)横的斜势

  横画是有一定斜势的。如果每横都平直无变化,那么这个字必然僵硬死板,缺乏生气。因此,颜真卿、柳公权及历代众多楷书大家的作品中的根画都有一定的斜势。一般横画的斜势都是以左低右高的形式出现。这与从古到今强调写毛笔字要用右手执笔有关。因为以右手手腕为圆心、以手掌为半径写一横画,必然会出现左低右高的现象,并形成带有一定弧度偏势的横画。因此,这一横画的态势是自然的,是右手握笔的必然结果。

  一般楷书横画的倾斜度往往与水平线呈5度左右的夹角。正因为这左低右高的斜势,使字体形成略微左倾的态势,从而产生一些动感。

  (二)横的俯势

  以柳体“三”字的底横为例,横呈中间拱、两头低的态势,叫俯势,也叫“覆势”。“覆”,底朝天往下盖的意思。也就是说,其态势像是一只底朝天的盘子。如果在“三”字下横底部画一直线,就会发现横的两端基本呈水平状态。这就告诉我们‘三”字下横虽有斜势,且中拱,但支撑点仍然是很平稳的。

  (三)横画的仰势

  与俯势相反的是仰势。柳体“三’字的上横就是仰势。它的中间呈微微的凹陷状,好像一只能承接雨露的浅盆。柳体字在一个字里如果出现两个以上的横画时,往往仰势的横画在这个字的上方,平势的横画在中间,俯势的横画在下面或底部,但主笔根画一般均为俯势。颜体横画也有此特性,不过不若柳体那么明显,相对而言,颜体横画趋于平缓。

  根画的俯仰之势是否有一定的规律,能否任意摆布呢?这恐怕跟字形的安稳与美观、合理有一定的关系。譬如同样写一个“二”字,它的两个横画的俯仰可有四组变化:

  (1)上仰下仰。两个横画均为仰势,下底呈圆弧状态,如不倒翁一般。使人觉得这个字很容易摇晃。不稳定。

  (2)上俯下俯。两个横画均为俯势,重心是平稳了,但两个横画同向平行的弧形态势,给人以重复雷同的感觉,不够完美。

  (3)上俯下仰。上横是俯势,下横是仰势,重心不稳。

  (4)上仰下俯。上横仰势,下横俯势,这一组应该说是最合理的搭配。这种组合既能重心平稳,又有势态的变化,既安稳又美观,故成为历代书家经常采用的态势,也是横画俯仰规律的体现。

  四、横的病笔及其纠正方法

  (一)柴担

  “柴担”是指俯势横画写得过于弯曲,如挑担时的扁担——两头抵、中间拱。

  形成原因:俯势横画的弧度是很小的,如果起伏过大,走势不是直线而是弧线,必然显得软弱无力。

  纠正方法:将所写的病笔横画与字帖上的横画仔细加以对照,减小弧度起伏。具体一点说,假设横画的起笔到落笔有一根中心线的话,俯势弧度的笔画下边不能离开中心线,保持平稳。横要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但平中要有态势变化,没有一定幅度的变化,就缺少果敢的力度。

  (二)骨节

  “骨节”是指横画起笔、收笔处粗壮如肉骨头。其形成原因及纠正方法.请见圆笔横的写法。

  (三)折木

  “折木”是指横画收笔处呈折断的木片状。

  形成原因:收笔时,缺少提笔回锋的运作。

  纠正方法:注意在收笔前提笔、圆转并回锋,参见圆笔横的写法。

  (四)鸟喙

  “鸟喙”指横的起笔处呈上翘的鸟嘴状。形成原因及纠正方法,请见方笔横的写法。

  (五)钉头

  “钉头”指横的起笔呈钉头状。形成原因及纠正方法,请见方笔横的写法。

  (六)蜂腰

  “蜂腰”指横画的中间部分太细,如蜜蜂的腰那样。

  形成原因:写横画行笔到中段时提笔太高,即提笔幅度过大,使笔画过细。

  纠正方法:写横画到中间行笔时稍作提笔,但要注意适度。

  (七)算子

  “算子”是古代计数用的筹码,这里指方笔横画过于方整刻板,如僵死的竹片、木块一样,缺少变化。

  形成原因:运笔没有提拔起伏,一味地平移。

  纠正方法:加强起笔、收笔和提按的起伏动作及斜势,使其富有变化。

02上展下收—(1)长横|《灵飞经中的简体字》结构讲解

  上展下收: 出自田英章著《楷书要论·结构》中的间架结构28法,对于一个字的上下收展,古代书法论著讲述的很多,但是不够凝练,田老师在这个问题上阐述的最简单、易记、形象。上展下收中,最特殊而明显的表现,就是宀,也就是前面讲述的“天覆者”结构。当然除了“天覆者”结构,上展下收还是有很多其它的普遍表现形式,上方的长横,就是一种。

   如果要在《灵飞经》仅仅寻找一个最明显的特征,那么就是长横。欣赏《灵飞经》中的长横,需要从以下几点出发:

   ①起笔: 《灵飞经》的长横起笔,是虚笔起笔,起笔(下笔)和行走同时进行,才能写出图示的起笔状态,经常看到一些教材讲解,《灵飞经》的长横起笔需要顿一下,起笔顿一下,可为后面行笔打下基础,但是写不出这种形态;

   ②弧度: 在前面的“天覆者”章节中提到,横在上方,可以微微的写出弧形,不可写出凹型;

   ③收笔: 顿笔收笔,最后的收笔接近于点,这是为什么说《灵飞经》适合硬笔练习,这个写法非常突出,不需要再像中楷那样书写一个明显回笔。

   首先:横在上方,就要写得宽,写得伸展,只要写得伸展,字形基本就支撑出来;

   其次:注意三个要点

   ①起笔: 虚笔起笔,如果没练习过,会有很长的适应期,但是虚笔起笔是书写行楷(连笔)入门条件,没事在草纸上偶尔练练,没有那么难;

   ②弧度: 弧度,既是符合人体力学的写法,也是一种“保险”,所谓保险,就是要快速书写,不可能笔笔写平,那么与其写成凹的弧形,不如写成凸的弧形。横在上方,可以写平,可以写成弧形,但是不可以写成凹式的弧形。

   ③收笔: 收笔和点的写法一样,略一顿笔即可。

   熟练掌握上面三个要点,长横可写得又快又好。

   横平竖直:经常听到写字的基本要求就是横平竖直。横平,不是宋体字意义的横平,符合人眼的识别模式的横,是要向右上微微抗肩的。经常用开车和写字做类比,开车需要不断调整方向盘,控制方向,写横也是如此,写得过程,就是控制过程,写成一个破浪的横,实际非常方便实时控制行笔。

   补充下“发力”过程:

   第一阶段:虚笔入笔,向下行笔,这是从不发力到发力的过程;

   第二阶段:行笔到低谷,笔尖和纸完全接触;

   第三阶段:右上行笔,笔尖和纸之间,若即若离,行笔的重点是快;

   第四阶段:到达波峰,减速滑行,顺势向下行笔;

   第五阶段:调整笔画形态,最后顿笔收笔。

   通过常识的了解,可以做到会读帖、会看帖,了解了一些基本技法,日常书写更顺手,更规范。但是,要真正领会这些要领、掌握这些技法,更上层楼,还是要对着字帖练习,以后表述中练字统一借用书法术语—— 临帖 。

   临帖的目的: 临帖唯一的目的,就是“写得准”,达到和字帖“酷似”、“逼真”的效果。因为只有这样练习,才能不断的提高持笔控制的精细度,借用数据管理中颗粒度的概念,颗粒度越小,精度就越高。在练习书写“逼真”的过程,就是练习眼力和手指控制力向着颗粒度无限小的方向发展,颗粒度越小,对细节的识别和把控越敏锐,这才是练习书法的真正意义。

   一些写字不得要领的理工生,总是这样的逻辑解释:“书法就是模仿,是抹杀创造力。”

   书法的法,其实就是对楷书(这里只讨论楷书)的书写方法的一种归纳,掌握了这些归纳出来的“法”,就是为了在日常书写时候有效的演绎,换句话说,书法是一种归纳和演绎,是一种规范的科学系统。

   而要想真正掌握这个科学系统,就需要眼睛和手达到更精细的颗粒度,要实现这个目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 临帖 。

   但是 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出现了,就是我们普通人的肉眼是无法找到字帖和手写的差别,而如果找不到差别,就无法在后面的练习中去调整和优化,持续的练习就会变得没有意义。

   为了及时发现书写练习和字帖的差异,让每个人都拥有一双“书法之眼”,配合《灵飞经中的简体字》开发了微信小程序“开心练字”:

   只有持笔的精细度真正的提高,才能真正的提高眼力和手力。所谓心不厌精手不厌熟,讲的就是临帖。

   《灵飞经中的简体字》

   《灵飞经中的简体》既兼顾经典,又结合实用。将《灵飞经》·四十三行墨迹中的简体字(繁简统一的字)全部抽取出来,一共183个,按着结构相近原则进行归纳和整理,一本字帖,书写部分41页。每页8个字,每个字练习16个,有5个是描红。

   不需要过多的练习,一本字帖,可以掌握汉字的常用结构要领,大部分的常用部首,和近乎全部的常用笔画。

   从今天开始,会按着目录结构,陆续推出每个章节的内容讲解,敬请期待。

  字帖特色:

   ① 第一本配套智能反馈的字帖;

   ② 第一本有结构逻辑导引的字帖;

   ③ 第一本用经典小楷当成硬笔练字的字帖;

   ④ 第一本用细密的网格线去勾勒结构的字帖;

   如需购买,可加入公众号,查看

书法横的写法

  横画:短横,要方起方收,劲直有力。

  长横,先逆向左轻落笔,再折向右下作顿,折向右铺笔,中锋向右行笔,行至末端,微向

  右上昂起,折向右下重按,平向左折回,提锋收笔。

  毛笔字横的写法:

  切笔直下——提笔——折锋后中锋行笔——向右上提笔——顿笔——提笔、圆转收笔。切笔直下,就是起笔时直接下笔,没有逆锋的动作,应该说方笔的棱角处就是露锋的一种表现。切笔就是把笔锋直接切入,古人称之为“欲横先坚”。

  这时实际上笔毫是倒下去的,笔锋在上,笔肚子在下,如果直接右行写横画,势必出现偏锋,所以紧接着就是提笔,这个在切笔直下处原地提笔十分重要,它是使笔毫转变成中锋运笔的关键。

  1、长横:首先由轻到重。先在纸上轻轻地画细线,然后重重地画粗线,最后画由轻到重的长约1cm的横线,细到粗的过渡要自然,行笔时轻轻提起,收笔时重按一下,让笔画变重些,这样看起来显得平稳,最后然后在末尾顿笔收锋即可。

  2、短横:短横有两种不同的写法,一种下笔稍按后向右上行笔,粗细变化不大;一种是入笔稍有些轻,向右上行笔时逐渐加重收笔。

  掌握楷书的基本笔画,首先要形似,进而神似。所谓形似,即要将基本笔画学像,应尽可能一模一样。经过准确、重复的模仿和认真细致的体会,即可进入神似,形神兼备,才真正掌握楷书基本笔画。

  好了,今天关于“楷书长横的写法”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楷书长横的写法”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