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的古老写法 “道”字篆书写法的解析

发布日期:2024-10-06         作者:千千百科网

  “道”字的篆体字:

  金文大篆体道字

  汉仪小篆体道字

  方正小篆体道字

  经典繁角篆道字

  叶根友新篆道字

  迷你娃娃篆道字

  “道”字的金文:

  B02260

  B02261

  B02262

  B02263

  B02264

  B02265

  B02266

  B02267

  B02268

  B02269

  B02270

  金文 : 字中间是‘首’部件,表示人的头部,其余的部分合起来是‘’部件表示道路。整个字表示道路中有人。

  小篆 : 字由‘’加上‘首’组合而成。

  标准字形 : 字形与小篆略同。

“道”字篆书写法的解析

  “道”字的古文写法见下图。虽然对此并不“精通”,但因“喜好”,所以试根据古代的“工具书”解释一下,不足之处,敬请指教。

  据《说文解字》:“道,所行道也。从辵从?。一达谓之道。?,古文道从?寸。徒皓切。”其中,“辵,乍行乍止也。从彳从止。凡辵之属皆从辵。读若《春秋公羊传》曰“辵阶而走”。丑略切。”“首古作?。《说文》古文?也。巛象发,谓之鬌。鬌,卽巛也。◎按鬌音舜,乱发。”

  据此可知,“人(首即代表人)在‘一达’(一直,通达)行走者,谓之道。”当然,其它字义都是在这个意思上衍生出来的。

道的古义有哪些

  1.《说文解字》:“道,所行道也。”,看来道由于行呵,不行何来道呵?现代汉语文句中,似有“人走得多了,就有了道。”的说法。道字的形成,是取“人们行于途中”之象。

   2.迄今出土的甲骨文中无“道”字,而有“行”字。“行”字在甲骨文中是用四个双边直角线“L”,拚成中空的十字,至今地图上的十字路口,仍然如此标志的。

   3.“道”字,最早出现在西周初期,到了西周末期,金文(铸印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字体和甲骨文相近,旧称“钟鼎文”)中,“道”的写法,就出现了好多种,光《金文诂林》—书中记载的就有六种写法。我们由此推断:这个时期,“道”字,已被我中华民族当时的祖先们,在不同的区域广泛采用。这似当是包括老子在内的后人,将“道”字抽象为哲学范畴的前提条件。这样,《道德经》的首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原义,就显得那样直捷明白,并非玄之又玄呀!

   4.金文中的“道”字,是在行字两旁中间扦上一个“首”字(古代的“首”字上面不是那二笔而是“巛”)。注意:中间加上首的行所表示的道,与起初用行表示的道(《尔雅·释宫》曰:“行,道也”),其含义要拓展、深化得多了!“首”字之古义有头也,头为人一身之要,乃含根本之意;《周易·说卦传》曰:“乾为首”,乃无边之大矣;首末即始终之意,故“道”字有初始之义。正是此“道”字,有“本”、“大”、“始”三种含义,包括老子在内的后人,才有可能将“道”字抽象为哲学范畴!

   5.金文中的“道”字,还写成“导”字,或左旁为“首”、右旁为“寸”,组成一个字(见《康熙字典),这三古字通义。但是,当知古字“寸”与“手”通义,此“导”字,是取“用手为人们指引路向”之象,其本义当是指导、引导之意。《说文解字》曰:“导,引导也”。“道”字之所以能提升为哲学范畴,关键是因为“导”蕴含着的导向意义!

   6.今人解读先圣经典时,往往理解各异,甚至是南辕北辙,恐与其对古文字义考证所下的功夫深浅有很大关系。迄今为止,我读钱锺书教授的《管锥篇》,痛切认识到自已尚游弋在小学训诂阶段的初期,不倍加努力,这小学阶段,余生亦难以毕业!寄望于中华民族新生代了!要精进自律,互勉共进!

道的甲骨文怎么写

  “道”的甲骨文字形两侧的笔画合在一起是“行”,表示街道;中间是“人”;组合起来表示人在路上行走。

  道的笔画为: 点、撇、横、撇、竖、横折、横、横、横、点、横折折撇、捺。

  道(拼音:dào)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一说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古字形从行,从首,意为“领头”。“道”本义为道路,但含有引导、导向的意义。由道路之义可引申为一切通路。

  “道”由道路的本义还可引申出抽象意义的方法、技艺、规律、学说、道义等意义,还引申为述说的意思。再引申又有引导、开导等义。此义后世多写作“导(导)”,乃道的分化字。

道字演变

  甲骨文中的字形,有学者释其为“道”。甲骨文字形两侧的笔画合在一起是“行”,表示街道;中间是“人”;组合起来表示人在路上行走。金文字形中间用表示人的头部的“首”代替了“人”,有的字形还在“首”的下面增加了“止”,表示脚,进一步强调行走的意思,还有先导、引导的含义在内。

  金文还有一种形体,“首”之下是一只手,表示牵引,“导向”的意思更明显。因此“道”也是导(繁体写作“导”)的初文。后来,字形又演变为“辵”加“首”,“辵”实际上是由表示路口的“彳”和表示脚的“止”构成,表示行走、行动,“首”既表示行走的方向,也有表示读音的作用。

  金文及战国盟书还有不从“首”而有以“舀”为声旁的。舀、首形近,舀又与道音近,促成了讹变。“辵”到了楷书中写成“辶”,于是就有了当代“道”的写法。

  道”本义为道路,也包含为首者带领众人在路上行走表示“引导”的意义。在“道路”意思的基础上,“道”进一步指“水流通行的途径”,也泛指各种通路。《左传·昭公十三年》:“晋侯会吴子于良,水道不可,吴子辞,乃还。”“水道不可”的意思是水路不通。

  今天关于“道的古老写法”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道的古老写法”,并从我的答案中找到一些灵感。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