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前子写法 硬笔书法作品格式要求

发布日期:2024-09-24         作者:千千百科网

  “顿笔”,也就是按笔,而且是重按,也就是使力较大。在不同笔画中,顿笔也有所不同。在横画中,顿笔会稍平,竖画中则会稍竖。正确的写法是从左上向下按,是凌空取势,重按后逐渐提笔。

  “起笔”、“行笔”和“收笔”,则是指书写一种点画笔锋运动的全过程,写任何一种点画都要经过这三个阶段。所谓“逆入、涩行、紧收”,便是这三种用笔方法的要诀。

  “起笔”要“逆入”,即逆锋起笔,欲右先左,欲下先上。应凌空取逆势落笔,这样用笔格外有力。

  “行笔”要“涩行”,即书写者人为地制造一种阻碍笔锋运行的力量,同时又客服这种力量而前行。

  “收笔”要“紧收”,即回锋紧裹收笔。写竖画时,笔到尽处,将笔锋向上回缩收笔;写横画时,往右行笔,写到尽处,应将笔锋向左回收。这样笔画含蓄、浑厚有力。

扩展资料: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中国汉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开始以图画记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成了当今的文字,又因祖先发明了用毛笔书写,便产生了书法。

  古往今来,均以毛笔书写汉字为主,至于其他书写形式,如硬笔、指书等,其书写规律与毛笔字相比,并非迥然不同,而是基本相通。

硬笔书法作品格式要求

  书法作品格式详解?

  ⒈斗方?

  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呈正方形。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

  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

  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

  ⒉三开?

  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呈长方形,尺寸不等。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⒊对幅?

  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通常两幅成对悬挂。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对联”。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两边分挂“字对”,或中间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

  ⒋中堂?

  中堂是竖行书写的长方形的作品。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分四尺、五尺、六尺、八尺等,其中小中堂为68CM×45CM)。因为

  尺幅比较大,所以需要创作者具有精熟的技法和整体把握作品布局的能力。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要使它们之间主次有别,相应生辉。落款切忌暄宾夺主。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数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盖在款字的下方,也可盖在款字左侧。?

  ⒌条幅?

  条幅是竖行书写的长条作品。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对裁。安排章法时,应能根据书体的特点,精心构思,立意要新。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落款要错落有致,自然生动。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也可盖在款字左侧。

扩展资料

  要想写好字,首先要提高审美意识,也即知道字写成什么样才比较好看,为什么好看;其次,能用自己手中的笔写出自己想写出的好看的形状,这就是你控制笔的能力,也即运笔基本功。

  所以有一定的审美意识和一定的基本功,那就一定能写好字!无论是提高审美意识,还是加强基本功的训练,都要求平时多看、多写、多琢磨,做到眼到、手到、心到。练字没有任何的捷径可走。

  那么什么样的字,才算是比较好看的字呢,一个字的好坏无非是看它的线条与间架结构;对于一幅字而言,除了单个字要写得好看外,还要看它的布局(即章法)。

  美的线条当是来龙去脉交待清楚、行笔流畅自如、轻重缓急得当,呈现出美的形态与神态,充满活力,或轻或重、或缓或急、或刚或柔,归于自然。而交待不清、呆板迟疑、轻重无常的线条自然就是不好看的了。

  间架结构,即一个字的笔画搭配,如笔画的长短、曲直、摆放的角度,笔画间的间距、粗细(轻重)、前后照应关系,等等。对于初学者,在字的间架结构上当先求匀称、端庄为宜,然后才能根据需要与个人的习惯爱好(个性)考虑变化。

  布局,也叫“章法”,即字的排列。如字的大小、形状、排列的位置与摆放的角度、上下左右的照应关系,等等。就毛笔书法而言,还要考虑墨色的浓淡、枯湿的变化,不过实用的硬笔书法可以忽略这些。

  就一般实用的写字而言,章法布局当做到二点:

  首先是在一行或一列中,让每一个字的重心基本在同一条直线上;其次是将字的大小、形状稍作区分,一般而言,笔画多的字写紧凑些,线条尽量细一点,笔画少的字写松一点,形状小的字线条尽量写粗些。但一般情况下,依然是笔画多的字大些,笔画少的字小些。

  不过有些笔画少,但属笔画舒展的,也可写大些,如“中”字的竖画,“安”字的横画,“人”字的撇捺画等,就可以根据前后字的搭配需要而异。在楷书的章法中,字的大小区分不很明显;而在行书的章法中,字的大小区分可以十分明显,有些草书中更加明显。

  另外,在行书中适当夸张个别字的主要笔画,对整篇来说,也会产生生动美好的效果。比如毛泽东的书法,字的大小变化极大,错落有致,大气磅礴,别有一番雄伟的气势。

  知道了怎么样就能把字写得比较好看,那赶紧去练哟!带着兴趣去练,勤练、多临摹,既可以加强控制笔的能力,也可以学习别人好的写法。多看字帖,反复地临摹,熟能生巧,这就是最佳的方法。只要你坚持这样做,就一定有大收获,并且趣从中来呢!

  说不准练字会给你的人生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或者从此会改进你的人生!其实不是说不准,而是肯定的,练字的好处很多很多,比如对你的文字水平的提高会大有裨益,比如对你的性格的改善会大有裨益等等,在此,因为篇幅有限,不再赘述,自己在今后的练字过程中去体会。

  工具材料与执笔

  练字用普通的纸就可以了。当然,用钢笔写时,要求纸不洇水。练字所使用的笔,也是普通的钢笔就可以了。钢笔最好是出水流畅些,尤其是使用碳素墨水,经常要用清水洗一洗,因为碳素墨水容易结块塞笔。用钢笔时,还要注意在不写时及时套上笔套,以免水分挥发使墨水结块而塞笔。

  关于执笔方法,说法不一,对于毛笔,有“执笔无定法”之说,也有人说“初学者握笔要紧一点,可以练力量,熟练后,就要求能时松时紧,运笔自如”。甚至执笔的部位不同,所写出来的字的形态也会有很大的差别。

  对于硬笔,一般的执笔法,是以中指在下部顶住笔,以食指与大拇指在上部夹压住笔以能控制得住笔,书写起来舒适自然,以笔向各个方向能运用自如为准。执笔部位低,控制笔的能力增强,但书写时就难以舒展得开。

  执笔部位高,笔难控制些,但书写长的、舒展的笔画,就能运笔自如些,所以,要自己去认真琢磨、认真体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执笔方法。

  你不妨拿支笔来试一试,在稿纸上随意写一些容易写的字,或大或小、或快或慢、或紧握笔或轻握笔、或执低点或执高点,多试试,看看是否能运用自如。经常这样做,不但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执笔方法,还可以活动手腕,熟悉笔性,使手、眼、心达到更好的协调统一。

  写字时,坐姿也很重要,足安、头正、胸挺、臂开、腹收,这是较佳的学习坐姿,自然也是写字时当遵循的。有的人,只有把纸斜放才能把字写正,把纸正放字反而会写歪了,这只是习惯问题,慢慢通过逐步的、一点一点的纠正,可以改掉这个习惯。最终要做到头、身、眼、纸等,都应该端正为佳。

百度百科-硬笔书法

子怎么写好看?

  子怎么写好看?如下:

  一:横撇不要要写长,横是短横,撇是短撇。写长了就不好看了。

  二:弯钩起笔和挑钩的地方一定要对齐,这点很重要,一定要对齐。很多人写不好就是在这个地方,起笔和挑钩的地方在两条线上,这样字就歪掉了,不好看。

  三:三点一线,这个还是对齐,短横的中间,短撇和弯钩连接的地方,挑钩的地方,三点对齐,这样写就不会歪掉。注意,是和挑钩的那个地方,不是和钩对齐。钩和前面两点对齐,这个字还是歪的。

  四:确定横画的位置,竖着看,横画在“了”字的中间部分,即不要写到上边,也不要写到下下边。横着看,以短横为参照,短横在长横的中间即可。很多人喜欢以弯钩作为中间线,把左右两边横画写一样长,这样写不对,是用短横作参照,短横长横中间。

  五:确定横画的长度。如果喜欢看“子”是长方形,那横画要比“了”字部分短,喜欢看“子”是扁方形,那横画比“了”字部分长,喜欢看“子”是正方形,那横画跟“了”字部分一样长就可以。

书法

  书法是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过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书法和英文书法等。其“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从广义讲,书法是指文字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含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等。

  2018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绍兴文理学院为书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021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经研究,决定成立教育部中国书法教育指导委员会。

中国书法演变历史是怎样的

  书法,在久远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民族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深厚的传统,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一般来说,书法分为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每一大类又可细分。

  详细了解各种书体间的区别与传承,有助于理解书法艺术的深广内涵,帮助初学者具体了解书法的演变与发展,为将来的书法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篆书

  篆字分为大篆、小篆两种。

  大篆

  (1)甲骨文

  是最早的文字,是(距今3千年)殷商时期,先民们预测凶吉祸福,记载占卜、祭祀等活动,刻在龟骨、兽骨上的文字。

  (2)钟鼎文

  是在青铜器时代的商周,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又称为金文,钟代表乐器,鼎代表礼器。周宣王时有位姓籀的太史对当时的文字进行了整理。籀文就是指钟鼎文,是真正的大篆。

  (3)石鼓文

  是战国时代秦国刻石。石鼓共十个,形似鼓状,今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馆。

  2. 小篆

  早期文字处在初创阶段,尤其是甲骨文还不规范,一个字有多种写法,字中象形的成份较多,如其中的“马”字。

  秦始皇统一文字后,小篆的写法就统一了。小篆字的结构成纵势,布白对称匀称,用笔中锋圆转,线条粗细变化不大,具有遒劲、圆润的美,被称为玉箸篆,象玉质的筷子。

  相传在秦朝时篆字就有若干种。有鸟、虫、蛇头篆,这些篆书的起笔处画有鸟、虫、蛇头的形状。书法艺术不是具象的再现客观事物,而是抽象的艺术。因此,这类书体只能在历史上昙花一现,不能成为真正的书法艺术。就篆书的艺术而言钟鼎文、石鼓文结构奇古,融入了先民质朴的美,更受后人所喜爱。周宣王时的《毛公鼎》上共有32行,497字的铭文,是金文作品中的佼佼者。此外,《大盂鼎》、《散氏盘》也是金文中的上乘之作。

  (二)隶书

  也叫“隶字”、“古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分“秦隶”(也叫“古隶”)和“汉隶”(也叫“今隶”),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隶书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也有说法称隶书起源于战国时期。

  隶书的起源——秦隶

  秦始皇在“书同文”的过程中,命令李斯创立小篆后,也采纳了程邈整理的隶书。汉朝的许慎在《说文解字》记录了这段历史:“……秦烧经书,涤荡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为隶书,以趋约易”。由于作为官方文字的小篆书写速度较慢,而隶书化圆转为方折,提高了书写效率。郭沫若用“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绩,是在采用了隶书”来评价其重要性(《奴隶制时代·古代文字之辩正的发展》)

  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书写速度更快,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

  隶书的繁盛——汉隶

  西汉初期仍然沿用秦隶的风格,到新莽时期开始产生重大的变化,产生了点画的波尾的写法。到东汉时期,隶书产生了众多风格,并留下大量石刻。《张迁碑》、《曹全碑》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隶书的第二次高峰

  魏晋以后的书法,草书、行书、楷书迅速形成和发展,隶书虽然没有被废弃,但变化不多而出现了一个较长的沉寂期。

  到了清代,在碑学复兴浪潮中隶书再度受到重视,出现了郑燮、金农等著名书法家,在继承汉隶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隶书的演变——隶变

  隶书的演变过程称为“隶变”,隶变承前启后,对草书和楷书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

  隶书的名词:古隶、今隶、秦隶、汉隶、佐书、八分、草隶、魏隶

  隶书是相对于篆书而言的,隶书之名源于东汉。隶书的出现是中国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使中国的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奠定了楷书的基础。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到东汉时,撇、捺等点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具有书法艺术美。风格也趋多样化,极具艺术欣赏的价值。

  汉隶表现在帛画、漆器、画像、铀镜中精美绝伦。而在碑刻中更显其宽博的气势和独特的韵味。汉隶主要有两大存在形式:石刻与简牍。魏晋南北朝隶书大多杂以楷书笔法;唐朝隶书不乏徐浩等书家。宋元明三朝的隶书也难振汉隶雄风。直至清朝。汉隶才得以复苏。邓石如、何绍基等,别有建树。

  隶书的代表作品主要有:汉《张迁碑》、《曹全碑》、《礼器碑》、《史晨前后碑》、《乙瑛碑》、《石门颂》等。早在秦以前的竹简上就有隶书的初形,经过长期演化,当汉代发明和运用纸张以后,书写不再受窄长的竹木简的限制,毛笔的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隶书突破了秦篆单一中锋运笔,笔法很丰富,中锋和侧锋,方笔和圆笔,藏锋和露锋各显神通。笔画具有波、磔之美,最有代表性的是“蚕头”、“燕尾”的笔画,这样的线条标明当时的书家在观念上是要破除整齐划一的单调,求生动活泼的多样。在字的结构上改变了小篆拟横扬竖的趋势,字势向横向伸展,成熟的汉隶在书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把汉字的基本型态确立下来了。隶书的总体风格是严整壮阔而又舒展灵动。

  (三)草书

  草书: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始于汉初。当时通用的是“草隶”,即潦草的隶书,后来逐渐发展,形成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章草”。汉未,张芝变革“章草”为“今草”,字的体势一笔而成。唐代张旭、怀素又发展为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的“ 狂草”。草书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划连绵。“大草”与“小草”相对称,大草纯用草法,难以辨认,张旭、怀素善此,其字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

  草书分为章草、今草、狂草。

  1. 章草的代表作有吴皇象《急就章》、《文武将队帖》、晋索靖《月仪帖》

  草书是早于楷书的书体,章草始于篆书向隶书演化的过程中,隶书对章草的影响大些,字体具隶书形式,字字区别,不相纠连;所以又把章草称为草写的隶书。章草的代表人物:汉代有史游、杜度、崔瑗、张芝、张旭、等人,三国有皇象、索靖等人。

  2. 今草起于东汉末期,风格多样,笔势秀丽,今草的代表作很多,最有名的有,晋王羲之《十七帖》、唐朝孙过庭《书谱》等。

  今草是从章草繁衍而来的。汉代张芝对创立今草起了很大作用,被称为“草圣”。很可惜的是,现今没有他的墨迹。“今草”之名,是晋代为了和章草相区别起的名。历代很多书法名家都善今草,黄庭坚、赵孟、鲜于枢、祝允明、文征明、徐渭、张瑞图、傅山、王锋等书法大师都留下了许多墨宝。

  草书笔画省略,相互萦带,便于快捷书写,以符号代替偏旁部首,既具有法度的规范性,又具有极大的灵活性。是最善表达书者情感的书体。

  3. 狂草最有名的有唐朝张旭《古诗四帖》、唐朝怀素《自叙帖》

  狂草字的写法和今草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写得狂放,连带、省略更多,最能体现书者狂放的性情。史称“颠张醉素”,是讲张旭、怀素常在醉酒后,笔飞墨舞,其狂草线条流走飞动,结体险绝,谋篇奇特,尤如夏云变幻莫测,痛快淋漓。

  清朝冯班《钝印书要》谈学草书法云:小草学献之、大草学羲之,狂草学张旭不如学怀素。怀素的草字容易辨认,字迹清瘦见形,字字相连处亦落笔清晰易临。张旭字形变化繁多,常一笔数字,隔行之间气势不断,不易辨认,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

  近常见隶书笔法中带草笔飘逸之体,谓隶草,有些像章草,这与平时善写隶书精熟有关,故书隶草能独树风格。也是书写表演的一种手法。

  行草有“草行”之说,书体中带有许多楷法,即近于草书的行书。笔法比较流动,清朝刘熙载《书概》云:行书有“真行”、有“草行”。“真行”近似真书而纵于真,“草行”近于草书而敛于草。

  (四)行书

  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笔势不象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行书大约是在东汉末年产生的,行书是介于今草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代表作最著名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前人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形容其字雄强俊秀,赞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唐颜真卿所书《祭侄稿》,写得劲挺奔放,古人评之为“天下第二行书”。行书中带有楷书或接近于楷书的称为“行楷”,带有草书或接近草书的则称为“行草”。行楷中著名的代表作品是唐代李邕的《麓山寺碑》,畅达而腴润。还有如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的赵孟頫、鲜于枢、康里,明代的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王铎,清代的何绍基等,都擅长行书或行草,有不少作品传世。

  分为行楷和行草。

  行楷如:东晋王羲之《兰亭序》现代见到的王羲之的很多书法碑帖,并不是他的原迹,多是由后人临摹或集字而成的。王羲之的原迹多数随葬在唐太宗墓中。唐李邕《麓山寺碑》、宋黄庭坚《松风阁诗》、宋米芾《苕溪诗卷》、元赵孟頫 《洛神赋》、明文征明《醉翁亭记》等。

  2. 行草

  如:晋王献之《鸭头丸帖》、《中秋帖》、唐颜真卿《祭侄稿帖》,行书是界于楷书和草书之间最适用的一种书体,接近于楷书的称为行楷,接近于草书的称为行草。行草是王献之创立的书体,《鸭头丸帖》是他行草的代表作。真迹现存于上海博物馆。行书碑帖众多。

  (五)楷书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于东汉。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欧阳询)、“虞体”(虞世南)、“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赵体”(赵孟頫)等。

  宋宣和书谱:“汉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书”认为楷书是由古隶演变而成的。据传:“孔子墓上,子贡植的一株楷树,枝干挺直而不屈曲。”楷书本笔画简爽,必须如楷树之枝干也。

  初期“楷书”,仍残留极少的隶笔,结体略宽,横画长而直画短,在传世的魏晋帖中,如锺繇的《宣示表》、《荐季直表》、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经》等,可为代表作。观其特点,诚如翁方纲所说:“变隶书之波画,加以点啄挑,仍存古隶之横直”。

  东晋以后,南北分裂,书法亦分为南北两派。北派书体,带著汉隶的遗型,笔法古拙劲正,而风格质朴方严,长于榜书,这就是所说的魏碑。南派书法,多疏放妍妙,长于尺牍。南北朝,因为地域差别,个人习性、书风迥然不同。北书刚强,南书蕴藉,各臻其妙,无分上下,而包世臣与康有为,却极力推崇两朝书,尤重北魏碑体。康氏举十美,以强调魏碑的优点。

  唐代的楷书,亦如唐代国势的兴盛局面,真所谓空前。书体成熟,书家辈出,在楷书方面,唐初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其楷书作品均为后世所重,奉为习字的模范。

  古人学书法有这一种说法:“学书须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大字以颜为法,中楷以欧为法,中楷既熟,然后敛为小楷,以锺王为法”。然根据多年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初学写字,不宜先学太大的字,中楷比较适合。

  初唐三大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的楷书,都最适宜作中楷的临摹范本。

  小楷:顾名思义,是楷书之小者,创始于三国魏时的锺繇,他原是位隶书最杰出的权威大家,所作楷书的笔意,亦脱胎于汉隶,笔势恍如飞鸿戏海,极生动之致。惟结体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仍存隶分的遗意,然已备尽楷法,实为正书之祖。到了东晋王羲之,将小楷书法更加以悉心钻研,使之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亦奠立了中国小楷书法优美的欣赏标准。

  一般说来,写小字与写大字是大不相同的,其原则上是:写大字要紧密无间,而写小字必要使其宽绰有余。

  写小字的重心与笔画的配合,则与大字无大差异。至于运笔,则略有不同。小字运笔要圆润、娟秀、挺拔、整齐;大字要雄壮、厚重。大字下笔时用逆锋(藏锋),收笔时用回锋;小字下笔时则不必用逆锋,宜用尖锋,收笔时宜用顿笔或提笔。譬如写一横,起笔处或尖而收笔处则圆;写一竖,起笔或略顿,收笔则尖;撇笔则起笔或肥而收笔瘦:捺笔则起笔或瘦而收笔肥,同时也要向左向右略作弧形,笔画生动而有情致;点欲尖而圆,挑欲尖而锐,弯欲内方而外圆,钩半曲半直。运笔灵活多变,莫可限定。尤其是整篇字,要笔笔不同,而又协调一致,一行字写出来,错落有致,却又一直在一条线上,如是则行气自然贯串,望之如串串珍珠项链,神采飞扬。

  小楷字帖甚多,传世的墨拓中,要以晋唐小楷的声名最为显赫。其中通常包括了魏时锺繇的《宣示帖》《荐季直表》,东晋王羲之的《乐毅论》《曹娥碑》《黄庭经》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唐钟绍京的《灵飞经》等。还有元赵孟頫、明王宠、祝允明等小楷作品的墨迹影印本也是非常好的范本。

  锺繇书法,具古朴风格,惟传世作品《宣示表》《荐季直表》,无一确实者,多为后人传模或临作。欣赏好的摹拓本,可以想像其古雅书风。

  大楷:一般情况下,人们把一寸以上、数寸以下见方的真书称为大楷。较此更大的真书大字被称为“榜书”、“擘窠书”。根据历代书法家积累的经验,学习书法应先写大楷,作基本练习。掌握好大楷的点画、结构、布白,做到点画准确精到,结构疏密得当,则退而写小楷可做到结体宽绰开张,点画规矩清楚;进而学榜书则能结密无间而气魄宏阔,不致涣散无神。

  楷书是最晚形成的字体,始于汉末。汉钟繇《宣示表》、钟繇《荐季直表》、北魏《张猛龙碑》、晋《爨宝子碑》、晋王羲之《乐毅论》、晋王羲之《黄庭经》。关于黄庭经,有一段传说:山阴一道士知王羲之爱鹅,以白鹅换《黄庭经》,所以此帖又称《换鹅帖》。晋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南朝《爨龙颜碑》、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唐颜真卿《勤礼碑》、唐柳公权《神策军碑》《玄秘塔碑》。钟繇对创立楷书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钟的真迹,早已失传,《宣示表》是晋唐人临摹的。用笔质朴浑厚,雍容自然。体势尚存隶意。

  魏碑和《爨宝子碑》、《爨龙颜碑》都属早期的楷书,以方笔为主,开雄强古朴之风。

  楷书到晋代就完美了。唐朝将楷书规范化,唐楷法度严谨,结字端庄。端庄并非横平竖直的呆板,细心的欣赏者可以看到书者微妙而又协调的变化。如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潜藏丰富的内涵。

硬笔书法落款写法

  落款内容一般包括时间、作者姓名也可是字、号等内容。如戊戌年初冬四海散人XX书。

  古代多在书信、字画上题字,用毛笔竖写姓名年月,用以赠送礼物时表明赠送人和受赠人,也为书法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硬笔书法的落款和毛笔书法并无不同。

  一件书法作品要整体意义上的完成,落款能看出一个书家的修养和才识。要对称谓、敬辞、日期、节令的别称等都要熟练掌握。

扩展资料:

  书法落款常识,称谓:

  长辈:吾师、学长、道长、先生、女士。

  平辈或小一辈: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弟)、仁兄(弟)、道兄、道友、学友、方家、先生、**、法家(对书画或某一方面专长之称)

  关系较亲密:学(仁弟)、吾兄(弟)

  老师对学生:学(仁弟)、学(仁)棣、贤契、贤弟。

  同学:学长、学兄、同窗、同砚、同席。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落款

落款要注意什么?

  书法落款的正确格式包括:正文内容的出处、赠送对象、创作缘由、创作时间、作者姓名、字号等。

  书法落款的格式分为“双款”“单款”两种。

  双款:

  是将书赠对象与书写者分别落在上方和下方,前者为上款,后者为下款。

  上款是在正文的前面写上受书人的名字(也常写在正文后作者姓名前),也称双款,长款是再加写正文出处、作书时间、地点等内容。

  单款:

  有下款没有上款,单款可以包括上款的内容,也可以不包括上款的内容。如果没有书赠对象,就只落单款。单款有长款、短款、穷款之分。

  1、长款是在正文处写时间、名号和地点,前面再加上作者创作这幅作品的感想或缘由。一般都是用来补充章法用的。

  2、短款即只落正文出处、时间、名号、地点等其中几项;落款的字体,一般是隶不用篆,楷不用隶,行草不用楷书。

  3、穷款是指书法家在写完正文内容后,在落款位置上只写下他的名字并盖上印章,有时名字也不写姓,很简洁,大多数情况下它适用于:名人名家、对联及一些无法题更多字数的落款形式。如:“晓云”,大家一看便知道她是孙晓云所写的。

书法落款介绍:

  一般书法落款的正确格式包括:正文内容的出处、赠送对象、创作缘由、创作时间、作者姓名、字号等。如果正文内容是楷书,在落款时就不能用楷书再来落款,同样,书体内容是隶书,落款就要用行草书、章草来落款了。这些书体为什么不能用同一种书体来落款?这是因为人们还要考察落款的能力。对于,落款是一种能力。如果书体与落款书体相互一致,人家就认为你的功力不足,只有在两种以上的书体中,才能更全面地掌握书写能力和书法水平。

  如果是行草书作品,落款可以是行草书书体,并无冲突。但也有的人喜欢在行草书作品中夹带一些小楷书体,这既是装点,也是多个书体的交待,让观者看起来书体不是单一的。

  对书写内容的摘要,落款时简要陈述所写内容的作者、标题等,如果还有空余地方,另起一行再写创作年代和月份,如:庚子冬月,年份后面不要再写“年”,紧接着写上创作者的姓名,有的人也喜欢写“书于某某斋”等等。

  字形大小:落款中的字形大小要小于正文的字形大小,具体大小要与正文相互协调,美观。

  落款位置:落款一般都写在正文的左边,竖行排列。

  姓名落款:如果姓名是三个字时,姓与名中间要间隔一个字的位置。

  当然,书法落款的格式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范式,它既是书法章法的一种形式,也是一个人对艺术作品的认知观、审美观的看法。在经过了一个长期修炼后,这种格式是完全可以在创作中灵活变化的。

  书法落款时,都要写上年份的月份,这时就要涉及到天干地支的写法和用法,天干简化来说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元法。用于历法、术数、计算、命名等各方面。

书法落款称谓和谦词:

  长辈:

  吾师、学长、道长、先生、女士。

  平辈或小一辈:

  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弟)、仁兄(弟)、道兄、道友、学友、方家、先生、**、法家(对书画或某一方面专长之称)。

  关系较亲密:

  学(仁弟)、吾兄(弟)。

  老师对学生:

  学(仁弟)、学(仁)棣、贤契、贤弟。

  同学:

  学长、学兄、同窗、同砚、同席。

  称谓后的谦词有:

  指正、雅正、正腕、正之、雅属、补壁、惠存、共勉以及求教的教正、贺喜的志喜、贺婚的俪正等。

  上款客套语或敬词:

  上款客套语或敬词有雅赏、雅鉴、雅教、雅正、雅评、雅存、珍存、惠存、清鉴、清览、清品、清属、清正、清及、清赏、清教、清玩、鉴正、敲正、惠正、赐正、斧正、博鉴、尊鉴、法正、法鉴、肠鉴、法教、博教等。

  下款客套语或敬词:

  下款客套语或敬词有敬书、拜书、谨书、顿首、嘱书、醉书、醉笔、漫笔、戏书、节临、书、录、题、笔、写、临、篆等。

  农历传统雅称:

  一月:

  孟春、初春、上春、端月、初阳、端春、孟陬、春阳、首阳、肇春。

  二月:

  仲春、仲阳、仲钟。

  三月:

  季春、暮春、契月、花月、晚春、嘉月、蚕月。

  四月:

  孟夏、初夏、首夏、维夏,五月;仲夏、超夏、榴月、蒲月。

  六月:

  季夏、晚夏、杪夏、暑月、荷月。

  七月:

  孟秋、初秋、少秋、新秋、肇秋。

  八月:

  仲秋、仲商、桂月、壮月。

  九月:

  季秋、暮秋、晚秋、杪秋、杪商、季商、季白、菊月、咏月。

  十月:

  孟冬、初冬、上冬、阳月、坤月、吉月。

  十一月:

  仲冬、子月、葭月、畅月。

  十二月:

  季冬、暮冬、杪冬、穷冬、严冬、严月。

书法落款的主要目的:

  1、落款是对正文内容的补充和完善。只有一个正文内容,在别人看来是不知为何人所写,何时所写,让人无法看到完整的作品信息。如果有落款,人们会一看便知。

  2、落款后的作品是一种负责任的做法。不论是谁写的作品,不论写的水平如何,落款后便可以让人识别、对比,尤其是对一些藏家来说,他们通过落款来确定作品的真伪。

  3、落款也是检验一位书法家水平的标志。因为落款中包含着许多书法常识,例如文学修养、印学知识、款项书写水平等,这些都是被一些专家所看重的事项,也是鉴别书家书法水平的一个重要考察内容。

书法落款的主要原则:

  没有一件作品都要求书法落款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模式或格式,但从书法落款的目的来看,它也是要有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是:

  1、简便实用的原则:

  书法落款切忌长篇大论,所写字数有时超过正文内容,除非正文内容是一个或几个大字,否则一般应遵循简便实用的要求即可。简便是指让人一看这幅作品是谁写的,所写时间,实用就是符合书法作品的构成要素。

  2、补充完善的原则:

  补充完善是指对作品正文内容的补充,在落款中要把正文内容没有写完的内容作一补充完善,一方面是对作品完整信息的补充,另一方面是作品内容的有效补充和完善。

  3、上下呼应的原则: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文内容与书法落款是上下呼应的关系,它们之间既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也是相互呼应的关系。二者共同组成了书法作品的完整内容信息。

  4、大小区别的原则:

  大小区别是指正文内容的字号大小与落款字号的大小,一般情况下,落款的字号要小于正文字号的两三倍大小,以示区别。

  5、书体不同的原则:

  一般来说,落款书体要与正文书体有所区别,例如,正文内容是篆书或隶书,在落款时宜采用章草书的书体来写,既显得高古,又达到了风格统一的要求。正文内容是楷书,落款宜采用行草书。

书法落款注意事项:

  1、书写诗词歌赋,在落款时要先写清楚正文内容出处及作者名字,最后再署名。

  2、落款的文字不应该超过正文主题的文字字数。

  3、落款字比正文的字小,不然会喧宾夺主,整体不协调。

  4、如正文的最后一行留白够用,就直接在下面书写落款,不用另转行书写,画蛇添足。

  5、接正文的两排落款小字宽度不要超过一行正文整体宽度。

  6、落款书写时间尽量用干支历法与农历相结合的方法(公历农历不能混写)来纪年月日。干支后不写“年”,干支后不写“年”干支后不写“年”。

  7、落款时如书写地点,用雅称而不用俗称。

  8、落款要事先布局再进行书法创作。落款绝不能落在正文上面。

  9、横幅作品或斗方作品正文在上的,其下面的落款宽度不要超过上面正文的宽度。

  10、关于横幅作品,一般只落下款而不落上款。

  11、书写一般对联,须将上款写在上联,下款落在下联;如果是龙门对,上款在右边,下款在左边。如是书法四联首幅,右上可盖小印章。其余不可盖,如统统盖上,行气就被破坏了。

  12、上款书写有人名的,上款上端不可盖闲章,压在人名头上。一来失礼,二来破坏画面。

  13、已经落款盖印,款后不可再署上款赠人,再署就失敬。

  14、书法作品中用印时,一般大幅大印章,小幅小印章。印章不能比落款的字大。且盖印不能贪多,需根据留白进行处理。流传至今的经典书画作品中印章大多不是书写者本人印盖,是流传导致。

书画上落款盖印章要求:

  1、书画上落款盖印,印比字大不可以。大幅盖大印,小幅盖小印,理所当然。

  2、国画直幅落款字下盖印,直下底角,不可再盖压角闲章。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闲章。如上款字印接近下角,闲章就不须盖了。

  3、国画横幅落款,左右两头角边,不可盖闲章。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方形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方形闲章。此处如不须要盖闲章,而勉强盖上,反而弄巧成拙。

  4、长方形、圆形、长圆形闲章,不可盖在下角方形压角闲章处之地位。

  5、方形闲章不可盖在书画上端空白处,喧宾夺主。

  6、国画直幅落款,字行末行末字,与他行末字长短,不可整齐,盖印亦如此。

  7、盖二印,一方形、一圆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8、盖二印,一大一小,不可匹配。同样大小可匹配。

  9、盖二印,一长方形、一椭圆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10、盖二印,上阳文,下阴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11、盖二印,上阳文,下阳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12、盖二印,上阴文,下阴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13、落款盖印之下,不可再题字。印章上下有字制肘,就失去自然现象。

  14、已经落款盖印字画,款后不可再落上款赠人,就失敬了。

  15、花头、鸟尾、树枝、山顶上,不可落款盖印。这是画家最起码的常识,不可不懂。

  16、匠刻印章,不可用于书画上,须用艺术篆刻家所刻石章最佳。

  17、普通印泥不适用于书画上,要用八宝印泥。

  18、盖二印,距离不可太远太近,相隔一个印距离正好。

  19、盖二印,印文、章法、刀法各异,不可匹配。要用相同刀法所刻印章。

  20、画上不可题打油诗,一来识者奚落,二来作品就贬为低俗。

  21、上款上端不可盖闲章,压在人名头上。一来失礼,二来破坏画面。

  22、盖压角闲章,不可太小,宣纸四开,用方形石印,大约3公分 比较适中。

  23、盖压角闲章,不可盖二方以上,一方正好。印与边距离约1公分 适中。

  24、落款字下不盖印,而偏要盖在款字左右,脱离字行,而成画外物,特殊情形例外。

  25、书画上,不可盖上劈头大印,即成巨印炸弹,毁灭了美丽的画面。

  26、小画不可题大字,大画不可题小字。小空不可题字多,大空不可题字少。

  27、书画上姓名印,不可连盖三印以上,应盖二印,或一印妥当。

  28、书画上下左右,不可任意盖印。盖多不当,不如少盖,印章印泥不佳,倒不如不盖好。

  29、盖二印,不可东倒西歪,如何盖法,用力轻重,印章印泥保养,一切要潜心研究。

  30、画上不可题上粗俗字体,致影响画面美感,就未能免俗了。

  31、书法四联首幅,右上可盖小印章。其馀不可盖,如统统盖上,行气就破坏了。

  32、贮藏印泥宜用瓷缸,晶玉亦可,最忌紫砂煨瓷,因期能吸取油分,易使印泥乾燥。又铜锡银漆器犀象及石制者,皆不相宜。

  33、每隔十日或半月,以骨签翻调一次,因砂体下沉,油性浮上,故须常调使之匀和也。

  34、图章盖印泥时,手势宜轻,轻拍印面所黏之朱已逾而匀,乃盖于纸上,须将印持正按下,切勿动摇,纸下宜垫以薄书一本。

  35、图章宜随用随揩,以免积垢,而影响色泽。

  36、印泥用过后,即须将缸盖盖好,防尘埃侵入,有损色泽。

我要学习练字,先摹后临,再描红是什么意思?

  先摹后临再描红,是中国书法的练习要诀,有循序渐进之意。

  摹——是指摹仿,也就是自己可以拿纸放在书法的原体上进行摹仿练习,是用较透明的纸覆盖与碑帖或范字上,直接进行映写。摹的方法有双钩描摹、红摹等形式。

  临——是指临贴,看着写, 是将碑帖放置于前方,依其点画,结构等特征仿照书写。临帖的方法有多种,大致可分为放临与缩临、通临与局部临、背临与空临等。

  描红——描红是我国传统的习字法,是指在印有红色字或空心红字的纸上摹写,是初学写字的最好训练方法之一。由于是红色的字,每隔一页都是红色的标准楷体字,上面一张薄薄的透明纸,练习书法者描那个红字,叫描红(描红通常是九格宫纸)。是为了理解红模字的结构,乃至文字中的精神,最终形成带有自己风格的字体,乃至独树一帜的书法。

  书法是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过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书法和英文书法等。其“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从广义讲,书法是指文字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含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等。

  从表面字义理解,书法指书写的法度。生活中,书法一词另具备以下含义。第一,某幅书写作品的代称或者所有书写作品的统称;第二,一种艺术类别,一般指书写汉字的艺术。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说:“唐言结构,宋尚意趣”,由此可知唐代书法的法度追求最高、最严谨,唐代书法成就也是书法史上最顶峰的。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中国汉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开始以图画记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成了当今的文字,又因祖先发明了用毛笔书写,便产生了书法,古往今来,均以毛笔书写汉字为主,至于其他书写形式,如硬笔、指书等,其书写规律与毛笔字相比,并非迥然不同,而是基本相通。

  狭义而言,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包括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分布、行次、章法)等内容。例如,执笔指实掌虚,五指齐力;运笔中锋铺毫;点画意到笔随,润峭相同;结构以字立形,相安呼应;分布错综复杂,疏密得宜,虚实相生,全章贯气;款识字古款今,字大款小,宁高勿低等。

  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

  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书法己不仅仅限于使用毛笔和书写汉字,其内涵己大大增加。如从使用工具上讲,仅笔这一项就五花八门,毛笔、硬笔、电脑仪器、喷枪烙具、雕刻刀、雕刻机、日常工具(主要是指质地比较坚硬的,能用来书写的五金、生活工具)等。颜料也不单是使用黑墨块,墨汁、粘合剂、化学剂、喷漆釉彩等五彩缤纷,无奇不有;品种之多,不胜枚举。从执笔方式上看,有的用手执笔、有的用脚执笔,就是用其他器官执笔的也不乏其人,甚至有的人写字根本就不用笔,如“指书”“挤漏书”等;从书写文种上说,并非汉字一种,有的少数民族文字也登上了书法艺坛,蒙文就是一例;

  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书体,篆书体(包含大篆、小篆)、燕书(包括燕行)隶书体(包含古隶、今隶)、楷书体(包含魏碑、正楷),行书体(包含行楷、行草),草书体(包含章草、小草、大草、标准草书)。

  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分享这些有关“书法前子写法”的信息。在今天的讨论中,我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这个主题。感谢大家的参与和聆听,希望这些信息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