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帖是学书法的不二法门,硬笔书法也是不例外的 。现提供如下字帖,仅供参考。
一、孙虔礼《千字文》
评论:《千字文》用笔纯熟,一气贯注。古人认为章草难学,狂草难认,学草书者应从今草入手,此帖是孙虔礼今草名作,最适合於草书临池者。
作者简介:孙虔礼(648-703),字过庭,唐代杰出书法家,著名书法理论家。唐代张怀瓘称其“工於用笔,俊拔刚断,尚异好奇”。孙虔礼书法学习二王,以草书最为著名。《续书评》赞其草书“如丹崖绝壑,笔势坚劲”。认为深得王羲之草书逍遥的趣味。
二、张旭《肚痛帖》、《东明帖》
评论:《肚痛帖》、《东明帖》皆张旭力作,古人认为“出神入化”、“遒劲多变”,临池摹写固可悟其“草圣三味”。
作者简介:张旭(658-747),字伯高,官金吾长史,唐代书法家,以草书最为知名,当时就有“草圣”之称。张旭书法学二王,学张芝,大胆改革二王草书,使其连绵萦绕,异态纷呈,师法自然,独创新格,人称为“狂草”。与怀素草书的区别是:张肥素瘦。据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所记,他将喜怒哀乐的情感、天地万物的变化全都灌注於草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身,而名後世”。他的草书在书法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以至在他三十年後引起了怀素对草书的再次革新。
三、怀素《圣母帖》、《藏真帖》、《冬熟帖》、《律公帖》、《苦笋帖》、《自叙帖》
评论:《圣母帖》、《藏真帖》温润古健,飞动有势;《冬熟帖》、《律公帖》书法瘦逸,称为“游丝书”;《苦笋帖》高华圆润,姿致清劲;《自叙帖》更是怀素的代表作品,可得笔底生风、狂纵飞舞的艺术享受。
作者简介:怀素(725-785)唐代名僧,杰出的大书法家。是张旭之後又一狂草大家,合称“颠张狂素”。怀素从颜真卿处学得张旭笔法,继承发展了张旭的草书革新,对後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怀素草书是在张旭“草隶”基础上,使用篆籀笔法书写草书而发展起来的。其笔画圆转活脱而刚劲矫健,富有弹性,活泼可爱,雄浑飞腾,改肥壮为瘦劲,改横壮之势为纵拔之势,称为“草篆”。怀素草书不但多用连笔、连字、呈“一笔书”之势,而且夸张地运用大小对比,完全突破了章草与二王匀称整齐的格局;又通过斜正对比效应,於变动中上下左右、起止映带,从而达到平衡的艺术效果。墨法上适当运用渴笔枯墨,使笔画苍劲,枯润浓淡交织,丰富了观感。怀素的草书,引起了草书的笔法、墨法、结体、布白的一系列变化,将狂草艺术推向顶峰。怀素草书虽千变万化,却不失法度,正如沈右所说:“怀素书所以妙者,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终不离魏、晋法度故也。”
行书、草书怎样写?有哪些妙招吗?
行书、草书的写法和妙招具体如下:第一招,轻重粗细:行草之书,最忌板刻,用笔用墨尤忌轻重一同,粗细均等,线条要轻重互参,粗细相宜为宜。
第二招,浓淡枯润:行草之书,用墨最是一关,要浓力戒重浊,重而笔致不失。墨淡勿失其华,宜其飘逸之气。枯而不燥,增其骨气。润而不僵,宜其华滋之致。
第三招,大小远近:行草书不同于真楷,力戒大小一等,势如布算。要大小相间,远近得宜,大而不显突兀,小而不见纤弱,间远而气势相连,距近不见雍塞沉滞,最宜气脉相通,骨筋相连。
第四招,左右挥洒:行草书,左右挥洒,促左展右,左放右收,进退有度,收放得所,如鱼翼鸟翅,翩跹自得其状。收不弊于拘束,放不互相抵撞,如侠士君子,瑶池仙女,举手投足,仪态万方。
第五招,朝揖向背:朝揖向背,其贵在势,迎让避就,随其形势,
第六招,上下穿插:行草书,不若真楷,字字独立,要牵连引带,求其气脉贯通。上插以接其气,下连以延其势。如万壑争流,千丈飞瀑,只见其势,不知起止。
王铎《草书唐人诗九首》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薇。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绝域阳关道,胡烟(沙)与塞尘。 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当今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秋日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凤林戈未息,鱼海路常难。候火云峰峻,悬军幕井乾(干)。
风连西极动,月过北庭寒。故老思飞将,何时议筑坛。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
云气生虚璧,江声走白沙。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洞房环佩冷,玉殿起秋风。秦地应新月,龙池满旧宫。系舟今夜
远,青漏往时同。万里黄山北,园陵白露中。
骊山绝望幸,
花萼罢登临。地下无朝烛,人间有赐金。
鼎湖龙去远,银海雁飞深。万
岁蓬莱日,常悬旧羽林。
太乙近天都,连
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蔼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
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王铎
有客曰,此怀素家法也,则勿许观,同张观。
王铎自画像
王铎(1592—1652),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嵩樵、十樵、石樵、痴庵、东皋长、痴庵道人、烟潭渔叟、雪塘渔隐、痴仙道人、兰台外史、雪山道人、二室山人、白雪道人、云岩漫士等 。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 明天启二年(1622),三十岁的王铎举进士及第,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少詹事。弘光元年(1644),南明弘光帝任王铎为东阁大学士、次辅(副丞相)之职。次年入清,授礼部尚书。顺治九年(1652)病逝于孟津,享年六十一岁,赠太保,谥曰“文安”。
王铎博学好古,工诗文。王铎的书法笔力雄健,长于布白,楷、行、隶、草,无不精妙,主要得力于钟繇、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米芾等各家,学米芾有乱真之誉,展现出其坚实的“学古”功底,学古且能自出胸臆,梁巘评其“书得执笔法,学米南宫之苍老劲健,全以力胜”。姜绍书《无声诗史》称其“行草书宗山阴父子(王羲之、王献之),正书出钟元常,虽模范钟王,亦能自出胸臆”。其传世作品主要有《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等,诸体悉备,名重当代,学者宗之。
在我国书法史上,董其昌一派的严谨秀逸之风曾在明末清初盛行,而王铎取法高古,与拘谨乏趣、滑弱无力的书风相抗衡,大胆创新,开创一代书风。他是书法史上一位杰出的革新人物。青年时代的王铎受时代思潮的影响,很早就有了反思潮的奇倔胸怀,在他的《拟山园选集》中的《文丹》中,集中表露了他惊世骇俗的审美观。他最大的成就是在于他超迈雄奇的行草书。 他的行草书,恣肆狂野,挥洒自如,用笔沉着痛快,纵横跌宕,自然出奇,表现了撼人心魄的雄浑气势,极富感染力。马宗霍称“明人草,无不纵笔以取势者,觉斯则拟而能敛,故不极势而势如不尽,非力有余者未易语此。”林散之称其草书为“自唐怀素后第一人。”并不为过。有人以他的线条与明代另两位草书家徐渭、祝枝山作比:则他的遒劲既有异于徐渭的粗放,也有别于祝枝山的生辣,至于文征明、董其昌则更不在话下。此外,他在结构处理上的构成意识也是前所未有的。空间的切割完全具有次序观念,具有强有力的理性处置效果——在如此狂放变幻的草书中锤炼出如此冷静、有条不紊的效果,实在是出人意外同时又使人对他的能力敬佩不已。如果说从张芝、张旭、怀素、黄山谷直到徐渭,草书的发展是以用笔的丰富顿挫为准矩,而在结构处理上则一放再放,抒泄无遗的话,那么王铎则成功地阻遏住这种一发不可收拾的洪流,他用冷静的理性把这匹脱缰的野马笼住,纵横取势,变化多姿,不落俗套,出新意于法度之中,收奇效于意想之外。
他在笔墨上的创新也是具有开拓性的,他的线条遒劲苍老,含蓄多变,于不经意的飞腾跳掷中表现出特殊个性,时而以浓、淡甚至宿墨,大胆制造线条与块面的强烈对比,形成一种强烈的节奏,不能不说他这有意无意之中的创举是对书法形式夸张对比的一大功绩。在他以前,还没有人能象他那样主动地追求“涨墨”效果。
王铎的书法对中国书法后来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甚至也波及到海外书坛,特别给东瀛书法影响颇深。
王铎亦擅画,山水宗荆(浩)、关(仝),丘壑伟俊,皴擦不多,以晕染作气,傅以淡色,沉沉丰蕴,意趣自别。山水花木竹石,皆用书中关纽。间作兰、竹、梅、石,洒然有物外趣。尝与人云“画寂寂无余清,如倪云林一派,虽有淡致,不免枯乾赢,病夫奄奄气息,即谓之轻秀,薄弱甚矣,大家弗然。”又云“以境界奇创,然后生以气晕,乃为胜,可奈造化。”
王铎草书代表作草书诗卷
《野寺有思》深秋仍逆旅,每饭在家山,斸药堪治病,翻经可闭关。鸟嫌行客躁,云爱故吾闲,流水多情甚,相窥为解颜。
《香山寺》
细经微初入,幽幽疏亦稀,虚潭留幻色,闇谷发清机。人淡听松去,僧闲洗药归,莫窥灵景外,漠漠一鸥飞。
《入黄盖峰后山》
记得欲题处,潇然众壑音,绿云开旷荡,履斗据高深。异鸟寻灵木,贞华就古岑,樵青催客兴,余绿远沉沉。
《大店驿》
旷莽田庐少,晦蒙短草枯。离家忧弟子,到驿见鼪鼯。世乱人多智,涂危日欲晡。坤维饶盗成,屡屡冀西榆。
《宿摄山湛虚静原游其二》
淡远归深气,空山若有人,古云忽晦色,怪树各成秋。小酌凭虚籁,幽居想幻身,豫筹明日去,驻屐为嶙峋。
《上摄山》
欲到中峰上,阳阿霁后馨,江来山背白,人望海心青。石气蛟龙醒,松风草木灵,夷犹吴地远,今古但冥冥。
《雨中归》
雨外容灯火,黄昏石岸明,清溪路不尽,身被水光行。夜柝未闻响,众山皆益声。绛蒙过百月,感激是何情?
《雨后同湛虚游江边古矶》
颇羡西江色,茫茫接混元。蛟龙谋窟宅,雨雹愤山根,欲洒新亭泪,惧伤渔父魂,郁森感霁日,百虑此何言?
其二:
夜雨朝来润,春江白渐通,竹楼疑罨画,花石带洪蒙。历历沙形阔,萧萧水气空,观枰逾不倦,矧在野箫中。
其三:
共跻幽旷处,随兴履莓苔,远翠不时现,好风终日来。帆樯彭蠡积,雷电广陵回,客况纔清穆,江洲晚照催。
《戈敬舆招集朱兰嵎桃叶别墅同作》
怪此秦淮月,依依向旅人,竭来高处望,收得几层春。岩壑流鸾啸,桃花烧鹭身,情深延伫久,傥在武陵津。
欲字草书怎么写好看
欲字草书怎么写好看如下:欲字的笔顺:
撇、点、撇、点、竖、横折、横、撇、横撇/横钩、撇、捺。
欲的组词:
震耳欲聋、随心所欲、跃跃欲试、含苞欲放、喷薄欲出、欲望、为所欲为、摇摇欲坠、欲言又止、欲盖弥彰、欲晓、泫然欲泣、飘飘欲仙、欲擒故纵、山雨欲来风满楼、望眼欲穿、蠢蠢欲动、呼之欲出、黑云压城城欲摧、欲壑难填、喷薄欲出、欲望、为所欲为、摇摇欲坠。
清心寡欲、垂涎欲滴、利欲熏心、苍翠欲滴、恣情纵欲、惊喜欲狂、栩栩欲活、悲恸欲绝、纵情遂欲、吹网欲满、欲不可纵、奕奕欲生、势欲熏心、丛兰欲秀,秋风败之、禁情割欲、人欲、欲情、临河欲鱼、神欲、欲求、欲出又止、适情任欲、几欲泪下、欢欲、耆欲。
欲遮还羞、几欲、货欲、几欲先走、可欲、大欲、肆欲、中欲、佚欲、适欲、欲出又止
草书的技巧及方法:
1、露起露收:草书的起笔和收笔一般是露锋,但是要切记虚出浮滑。露起露收能使笔势相连,笔画间要有呼应且要紧密。
2、直中有曲:草书要讲究曲线变化,随意跌宿起伏,腾挪使直中有曲,但切忌一味的缠绕油滑,笔画要有力度。
3、轻重变化:草书笔画要有一点的变化,但是一味地重会产生板滞少神,一味的轻会产生虚漂浮轻,但是轻重必须有度,否则徒增恶给。
4、方圆并重:方以显示方正,以增灵动达,方增过极会产生刻板,过圆则以显得油滑。
5、宜转宜折:草书的转应多于折,但要转中愚折,折中有转。
6、笔画替代:草书是一种符号书法(即绘画中的大写意),可以一个符号代替一字或偏旁(甚至于好几个字旁),以达到简便之效,收到一种抽象的艺术效果。
7、以少代多:草书宜尽量简练,可以以少代多。
8、墨分五色:草书在书写过程中要讲究墨色的浓度枯润干湿的变化,初学者需要多看名家的真迹,以体会用墨的奥妙。墨色的过程中有----调墨----浓----淡----枯-----千全过程。
9、牵丝映带:前一笔画雨后一笔画之间轻提适度,但又不断开,前后相连,就会形成前后相连,形成牵丝,字内、字间都可相连,笔画就会形成一定的虚实对比,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活力。
10、中侧并用:起笔一般起笔用侧锋,收笔偶尔用侧锋。行笔时常常用中锋,保证字的结构,以增强作品取妍效果。
中国草书大家有哪些呢?
1. 张芝:
生年不详,约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约公元192年),敦煌酒泉(今属甘肃)人,字伯英, 善章草,后脱去旧习,省减章草点画、波桀,成为“今草”,张怀瓘《书断》称他“学崔 (瑗)、杜(操)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转精其妙。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 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三国魏书家韦诞称他为“草圣”。晋王羲之 对汉、魏书迹,惟推钟(繇)、张(芝)两家,认为其余不足观。对后世王羲之、王献之草 书影响颇深。张芝刻苦练习书法的精神,历史上已传为佳话。晋卫恒《四体书势》中记载: 张芝“凡家中衣帛,必书而后练(煮染)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后人称书法为“临 池”,即来源于此。尤善章草,有「草圣」之誉,当时的人珍爱其墨甚至到了「寸纸不遗」 的地步。评价相当高,尤以草书为最。张芝书法的原迹流传极少,只有宋刻的《淳化阁帖》 卷二载张芝五帖,这些是真品还是伪品,众说纷纭,至今难以论定。
2.王羲之
(303—361年),汉族,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他的儿子王献之书法也很好,人们称他们两为'二王',另一个儿子王凝之官至左将军,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序》等。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炉,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被后人誉为“书圣”。
3.王献之
(344年-386年),东晋书法家、诗人,字子敬,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王羲之第七子。官至中书令,为与后世书法家王珉区分,人称王大令。与其父并称为“二王”。王献之自小跟随父亲练习书法,胸有大志,后期兼取张芝,别为一体。他以行书和草书闻名,但是楷书和隶书亦有深厚功底。由于唐太宗并不十分欣赏其作品,使得他的作品未象其父作品那样有大量留存。传世名作《洛神赋十三行》又称“玉版十三行”。王献之的书法艺术,主要是继承家法,但又不墨守成规,而是另有所突破。在他的传世书法作品中,不难看出他对家学的承传及自己另辟蹊径的踪迹。前人评论王献之的书法为'丹穴凰舞,清泉龙跃。精密渊巧,出于神智'。他的用笔,从'内拓'转为'外拓'。他的草书,更是为人称道。俞焯曾说:'草书自汉张芝而下,妙人神品者,官奴一人而已。'他的传世草书墨宝有《鸭头丸帖》、《中秋帖》等,皆为唐摹本,他的《鸭头丸帖》,行草,共十五字,绢本。清代吴其贞在《书画记》里对此帖推崇备至,认为:'(此帖)书法雅正,雄秀惊人,得天然妙趣,为无上神品也。'他的《中秋帖》行草,共二十二字,神采如新,片羽吉光,世所罕见。清朝乾隆皇帝将它收入《三希帖》,视为'国宝'。他还创造了'一笔书',变其父上下不相连之草为相连之草,往往一笔连贯数字,由于其书法豪迈气势宏伟,故为世人所重。王献之学书和他的父亲一样,不局限于学一门一体,而是穷通各家。所以能在“兼众家之长,集诸体之美”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终于取得了与王羲之并列的艺术地位。书迹有宋米芾临的《中秋帖》等。由晋末至梁代的一个半世纪,他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其父王羲之。一直到了唐代,唐太宗竭力褒扬王羲之而贬抑王献之,一些书法评论家才开始认为王献之的书法比不上他的父亲王羲之。但是宋代书法家米芾,主要是向王献之学习。现代著名学者、书法家胡小石更认为张旭、怀素一派之'狂草',便是由王献之草书发展而成的。
4 .孙过庭
孙过庭,648年生,703年逝世,字虔礼,其籍贯有二说:一说陈留(今河南开封)人;一说富阳(今杭州西南部)人。一般均称富阳人,可是他自称吴郡(今江苏苏州)人。陈子昂为其作墓志铭,谓过庭“四十见君,遭谗慝之议。”他是唐高宗、武则天时人,官右卫胄曹参军、率府录事参军。擅长书法和书法理论,他博雅能文章,真行草书尤工。草书师法“二王”。“工于用笔,俊拔刚断”(《书断》),如“丹崖绝壑,笔势坚劲”(唐韦续《续书品》)。以草书擅名,尤妙于用笔,隽拔刚折,尚异好奇。他又善于临摹古帖,往往真赝不易分辨。唐高宗曾谓过庭小字足以迷乱羲、献,其逼真可知。陈子昂《祭率府孙录事文》说:“元常既殁,墨妙不传,君之遗翰,旷代同仙。”把孙书迹,比作魏的钟繇,可见对孙氏的书法造诣推崇备至。过庭又是一位书法理论家,他著有《书谱》,深得书法之旨趣。至今流传,成为学习草书的楷范。宋高宗评述:“《书谱》匪特文词华美,且草法兼备。”可见此《书谱》不但书法浓润圆熟,而且文中有很多精辟的独到见解,可以说是书文并茂的典范。孙过庭书法,上追“二王”,旁采章草,融二者为一体,并出之己意,笔笔规范,极具法度,有魏晋遗风。
5 .张旭
张旭,字伯高,一字季明,吴郡(江苏苏州)人。初仕为常熟尉,后官至金吾长史,人称“张长史”。其母陆氏为初唐书家陆柬之的侄女,即虞世南的外孙女。陆氏世代以书传业,有称于史。张旭为人洒脱不羁,豁达大度,卓尔不群,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与李白、贺知章相友善,杜甫将他三人列入“饮中八仙”。是一位极有个性的草书大家,因他常喝得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后落笔成书,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故又有“张颠”的雅称。后怀素继承和发展了其笔法,也以草书得名,并称“颠张醉素”。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又工诗,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张旭的书法,始化于张芝、二王一路,以草书成就最高。史称“草圣”。他自己以继承“二王”传统为自豪,字字有法,另一方面又效法张芝草书之艺,创造出潇洒磊落,变幻莫测的狂草来,其状惊世骇俗。相传他见公主与担夫争道,又闻鼓吹而得笔法之意;在河南邺县时爱看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并因此而得草书之神。颜真卿曾两度辞官向他请教笔法。张旭是一位纯粹的艺术家,他把满腔情感倾注在点画之间,旁若无人,如醉如痴,如癫如狂。传世书迹有《肚痛帖》、《古诗四帖》等。
6. 怀素
怀素(737~799),唐代书法家。俗姓钱,字藏真,湖南零陵郡人。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卒于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因他出家为僧,书史上称他“零陵僧”或“释长沙”。怀素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和张旭齐名。后世有“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之称。可以说是古典的浪漫主义艺术,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他也能做诗,与李白、杜甫、苏涣等诗人都有交往。好饮酒,每当饮酒兴起,不分墙壁、衣物、器皿,任意挥写,时人谓之“醉僧”。他的草书,出于张芝、张旭。唐吕总《读书评》中说:“怀素草书,援毫掣电,随手万变”,宋朱长文《续书断》列怀素书为妙品。评论说:“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怀素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忽发出家之意”,父母想阻也阻止不了。他在《自叙帖》里开门见山他说:“怀素家长沙,幼而事佛,经禅之暇,颇喜笔翰。”他勤学苦练的精神是十分惊人的。因为买不起纸张,怀素就找来一块木板和圆盘,涂上白漆书写。后来,怀素觉得漆板光滑,不易着墨,就又在寺院附近的一块荒地,种植了一万多株的芭蕉树。芭蕉长大后,他摘下芭蕉叶,铺在桌上,临帖挥毫。由于怀素没日没夜的练字,老芭蕉叶剥光了,小叶又舍不得摘,于是想了个办法,乾脆带了笔墨站在芭蕉树前,对着鲜叶书写,就算太阳照得他如煎似熬;刺骨的北风冻得他手肤迸裂,他还是在所不顾,继续坚持不懈地练字。他写完一处,再写另一处,从未间断。这就是有名的怀素芭蕉练字。在长安怀素声誉青云直上,歌颂他草书的诗篇有37篇之多。他的草书有《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圣母帖》、《论书帖》、《大草千文》、《小草千文》《四十二章经》、《千字文》、《藏真帖》、《七帖》、《北亭草笔》等等。其中《食鱼帖》极为瘦削,骨力强健,谨严沉着。而《自叙帖》其书由于与书《食鱼帖》时心情不同,风韵荡漾。真是各尽其妙。米芾《海岳书评》:“怀素如壮士拨剑,神采动人,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唐代诗人多有赞颂,如李白有《草书歌行》,曼冀有《怀素上人草书歌》。
7 .黄庭坚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早年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诗与苏轼并称“苏黄”,有《豫章黄先生文集》。词与秦观齐名,有《山谷琴趣外篇》、龙榆生《豫章黄先生词》。词风流宕豪迈,较接近苏轼,为“江西诗派”之祖。主要墨迹有《松风阁诗》、《华严疏》、《经伏波神祠》、《诸上座》、《李白忆旧游诗》、《苦笋赋》等。书论有《论近进书》、《论书》、《清河书画舫》、《式古堂书画汇考》著录。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诗与苏轼齐名,人称“苏黄”,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为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书法精妙,与苏、米、蔡并称“宋四家”。词与秦观齐名,艺术成就不如秦观。晚年近苏轼,词风疏宕,深于感慨,豪放秀逸,时有高妙。有《山谷词》。黄庭坚书法初以宋代周越为师,后来受到颜真卿、怀素、杨凝式等人的影响,又受到焦山《瘗鹤铭》书体的启发,行草书形成自己的风格。黄庭坚大字行书凝练有力,结构奇特,几乎每一字都有一些夸张的长画,并尽力送出,形成中宫紧收、四缘发散的崭新结字方法,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在结构上明显受到怀素的影响,但行笔曲折顿挫,则与怀素节奏完全不同。在他以前,圆转、流畅是草书的基调,而黄庭坚的草书单字结构奇险,章法富有创造性,经常运用移位的方法打破单字之间的界限,使线条形成新的组合,节奏变化强烈,因此具有特殊的魅力,成为北宋书坛杰出的代表,与苏轼成为一代书风的开拓者。后人所谓宋代书法尚意,就是针对他们在运笔、结构等方面更变古法,追求书法的意境、情趣而言的。草书有《李白忆旧游诗卷》、《诸上座帖》等,结字雄放瑰奇,笔势飘动隽逸,在继承怀素一派草书中,表现出黄书的独特面貌。
8 .董其昌
董其昌明代后期著名画家、书法家、书画理论家、书画鉴赏家。“华亭派”的主要代表。董其昌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四(1555)年,卒于明毅宗崇祯九(1636)年,他字玄宰,一字元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人称“董华亭”。万历进士,授编修,官至礼部尚书。华亭(上海松江)人。一作上海人(上海在唐为华亭县地,清属松江府。华亭、云间、松江、上海、娄县俱为一地)。董的书法以行草书造诣最高。董其昌虽处于赵孟頫、文征明书法盛行的时代,但他的书法并没有一味受这两位书法大师的左右。他的书法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自成一体,其书风飘逸空灵,风华自足。笔画园劲秀逸,平淡古朴。用笔精到,始终保持正锋,少有偃笔、拙滞之笔;在章法上,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分行布局,疏朗匀称,力追古法。用墨也非常讲究,枯湿浓淡,尽得其妙。书法至董其昌,可以说是集古法之大成,“ 六体”和“八法”在他手下无所不精,在当时已“名闻外国,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明史·文苑传》)。一直到清代中期,康熙、乾隆都以董的书为宗法,备加推崇、偏爱,甚而亲临手摹董书,常列于座右,晨夕观赏。康熙曾为他的墨迹题过一长段跋语加以赞美:“华亭董其昌书法,天姿迥异。其高秀圆润之致,流行于褚墨间,非诸家所能及也。每于若不经意处,丰神独绝,如清风飘拂,微云卷舒,颇得天然之趣。尝观其结构字体,皆源于晋人。清代著名学者、书法家王文治《论书绝句》称董其昌的书法为“书家神品”。谢肇称其“合作之笔,往往前无古人”。周之士说他“六体八法,靡所不精,出乎苏,入乎米,而丰采姿神,飘飘欲仙”。
9 .王铎
王铎(1592—1652年)字觉斯,一字觉之。满清入关后被授予礼部尚书、官弘文院学士,加太子少保,于顺治九年病逝故里。福王南京称制等待为东阁大学士。入清官至大学士,擢礼部尚书。铎博学好古,工诗文。画山水宗荆、并、丘壑峻伟,皴擦不多,以晕染作气,傅以淡色,沉沉丰蕴,意趣自别。山水花木竹石,皆用书中关纽。王铎诗文书画皆有成就,尤其以书法独具特色,世称“神笔王铎”。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称,他书法用笔,出规入矩,张弛有度,却充满流转自如,力道千钧的力量。王铎擅长行草,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戴明皋在《王铎草书诗卷跋》中说:“元章(米芾)狂草尤讲法,觉斯则全讲势,魏晋之风轨扫地矣,然风樯阵马,殊快人意,魄力之大,非赵、董辈所能及也。”他的墨迹传世较多,不少法帖、尺牍、题词均有刻石,其中最有名的是《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其书法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深受欢迎。日本人对王铎的书法极其欣赏,还因此衍发成一派别,称为“明清调”。他的《拟山园帖》传入日本,曾轰动一时。他们把王铎列为第一流的书法家。提出了“后王(王铎)胜先王(王羲之)”的看法
10. 傅山
傅山,明万历三十五年至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07──1684,78岁),字青主,号真山,山西阳曲(今太原)人。是我国明末著名的学者、书法家、诗人、医学家。傅山出身于书香门第,祖上多有文名,但至其父,家道开始中落。傅山兄弟三人,他排行第二。兄与弟都是平常之人,惟独傅山自幼聪敏,博文强记,勤奋好学,善于思考。他继承家学,并发扬光大,著有《霜红龛集》四十卷。在诗、文、书、画诸方面,傅山皆善学妙用,造诣颇深。其知识领域之广、成就之大,在清初诸儒中,无出其右者。傅山的书法被时人尊为“清初第一写家”。他的书法初学赵孟頫、董其昌,几乎可以乱真。他的《上兰五龙洞场圃记》为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作,与宋人风范毫无二致。邓散木《临池偶得》中说:“傅山的小楷最精,极为古拙,然不多作,一般多以草书应人求索,但他的草书也没有一点尘俗气,外表飘逸内涵倔强,正象他的为人”。他的颜体写得非常好,流传至今的颜体大字楹联和榜书多件,皆端庄遒劲,刚健有力。他总结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于直率毋安排”的经验。他以大草形式写行草,增加了联绵的线条与组合,更加丰富,更有表现力。
今天关于“壑的草书写法”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壑的草书写法”,并从我的答案中找到一些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