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法如下:
汉字:朱
读音:zhū? 、?shú
部首:木
笔画数:6
笔画名称:撇、横、横、竖、撇、捺
基本释义:
[ zhū ]
1.红色:~红。~批。~笔。~文(印章上的阳文)。~门(红漆大门,旧时指豪富人家)。
2.矿物名:~砂(无机化合物,中医用于镇静剂。亦称“辰砂”、“丹砂”)。~墨。
3.姓。
[ shú ]
〔~提(shí)〕古地名。汉武帝 时置县,治所在今 云南省? 昭通县 境。后立为郡。
朱字在田字格里怎么写
朱字田字格写法如下图:朱拼音:zhū,注音:ㄓㄨ,部首:木部,部外笔画:2画,总笔画:6画,五笔86:RII
五笔98:TFI,仓颉:HJD,郑码:MBKO,四角:25900,结构:单一,电码:2612
释义:
1、红色:朱红。朱批。朱笔。朱文(印章上的阳文)。朱门(红漆大门,旧时指豪富人家)。
2、矿物名:朱砂(无机化合物,中医用于镇静剂。亦称“辰砂”、“丹砂”)。朱墨。
3、姓。
扩展资料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朱丝[zhū sī]?
红色的丝绳。
2、朱蜜[zhū mì]?
红色的蜜。
3、朱语[zhū yǔ]?
朱书。
4、朱鬐[zhū qí]?
红色的鳍翅。借指红色的鱼。
5、朱戟[zhū jǐ]?
红柄的戟。指兵器。
朱字怎么写好看?
朱字写法如下:观察字形:朱字是一个上下结构的汉字,上面是一个“朱”字,下面是一个“木”字。
书写顺序:先写上面的“朱”字,再写下面的“木”字。
笔画细节:在书写“朱”字时,要注意笔画之间的协调和平衡。可以先用轻笔慢慢画出轮廓,再逐渐加重笔触,注意不要过于尖锐或过于圆润。
字体大小:朱字的字体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但要注意保持整体的协调性和美感。
书写工具:可以使用毛笔、钢笔或签字笔等工具来书写朱字,但要注意不同工具的特性和适用场合。
古籍解释
唐韵:章俱切,《集韵》、《韵会》:钟输切,《正韵》:专于切,并音珠。《说文》:赤心木,松柏之属。从木,一在其中。一者记其心。徐曰:木之为物,含阳于内,南方之火所自藏也。
又《山海·西荒经》:盖山之国有树,赤皮,名朱木。又朱赤,深纁也。《诗·豳风》:我朱孔阳。注:谓朱色光明也,寄位于南方。
又朱儒,短小之称。《左传·襄四年》:臧武仲败于邾。国人歌之曰:“朱儒,朱儒,使我败于邾。”或作“侏儒”。又姓。《统谱》:颛顼之后封邾,后为楚灭,子孙去邑为朱。 又望出吴郡。又《集韵》:慵朱切,音殊。朱提,县名。《前汉·地理志》:属犍为郡。
楷书的朱怎么写
楷书的朱(如图):一、释义
读音一[ zhū ]
1、红色:朱红。朱批。朱笔。朱文(印章上的阳文)。朱门(红漆大门,旧时指豪富人家)。
2、矿物名:朱砂(无机化合物,中医用于镇静剂。亦称“辰砂”、“丹砂”)。朱墨。
3、姓。
读音二[ shú ]
〔朱提(shí)〕古地名。汉武帝 时置县,治所在今 云南省? 昭通县 境。后立为郡。
二、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朱,赤心木。松柏属。从木,一在其中。
白话版《说文解字》:朱,树心红色的树。松柏属。字形采用“木”作边旁,“木”中间的“一”,表示在树的里面。?
三、字形演变(如图)
四、造字本义
名词,树木的主干。
扩展资料
组词:朱红?朱楼?朱笔?朱雀?朱鸟?朱漆?朱文?朱槿?银朱?朱门
一、朱笔[zhū bǐ]?
蘸红色的毛笔,批公文,校古书,批改学生作业等常用红色,以区别于原写原印用的黑色。
二、朱槿[zhū jǐn]?
落叶灌木,叶子阔卵形,先端尖,花大,多为红色,蒴果卵圆形。供观赏。也叫扶桑。
三、银朱[yín zhū]?
硫化汞的俗称。无机化合物,化学式HgS。最早的鲜红色颜料。有毒。用于油画、印泥及中国著名的朱红雕刻漆器等。
四、朱草[zhū cǎo]?
一种红色的草。古人以为祥端之物。
五、朱鼈[zhū biē]?
传说中的一种赤色的鳖,能吐珠,又称珠鳖。
朱字写法
朱字写法:撇、横、横、竖、撇、捺。朱,指事字。在字形上,甲骨文中的“朱”字,就是一棵树木的象形:中间的一竖代表树干;上面向上伸的两个杈代表树枝;下面向下伸的两个杈代表树根。在树干的中间,有一个短横,代表红色的树心。
扩展资料:
收入了朱姓历代名人653名,占总名人数的1.44%,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十一位;朱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92%,排在第二十一位;朱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1.9%,排在第十二位;朱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2.57%,排在第六位。
宋朝时期,朱姓大约有11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4%,排在第十位。朱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约占全国朱姓总人口的15.8%。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河南、江苏、浙江,这四省朱姓大约占全国朱姓总人口的50%。其次分布于四川、安徽、湖北等。当时的赣苏浙皖豫、川鄂为朱姓的两大聚集地区。
当代,朱姓的人口已达1500多万,为全国第十三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2%。从明朝至今600年中,朱姓人口由186万增到1500万,大约增长了8倍。
朱姓人口的增加速度大大低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这可能与在明朝灭亡后,皇族朱姓因遭追杀、避国难而改姓,以及由其他姓氏所改的朱姓纷纷改回原姓有关。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河南、安徽、浙江、广东五省,大约占全国朱姓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湖南、山东、湖北、四川、江西、云南、河北、上海八省市,大约又占34%。
朱字怎么写
朱字的写法是先写横,然后撇,再写横,接着竖,最后撇和捺。一、朱的释义
1、红色
它常用来表示红色,如“朱红”、”朱批”、”朱笔”等。
2、矿物名
朱砂,一种无机化合物,中医用它作为镇静剂。
3、姓氏
“朱”也是一个中文姓氏。
二、朱字的演化
朱字形的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隶、草、行、楷等各个阶段。甲骨文中的“朱”字,是指事字,字形在树干(木)中间加一圆点指事符号,表示树木的主干位置所在。有的甲骨文将圆点写成短横。
金文中的“朱”字由其甲骨文字形演变而来,主要有两种写法:一种是将树干中间代表红心的短横变成了一个黑色的圆点;另一种是将其变成了两个短横。
隶书阶段对金文进行了变形,使得字形中的树枝形象消失,当“朱”的“树干”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木”另造“株”代替。
楷书阶段,“朱”字的字形基本延续了隶书的形状,只是在书写上做了一些简化。
隶书阶段对朱字形进行的改变:
1、笔画
在笔画方面,隶书对朱字形进行了一些调整。它将朱字的笔画由篆书的圆形转变为方形,使字形更加方正。此外,隶书还调整了朱字的曲线,使其更加直线化。这些改变使得朱字的笔画更加简洁、规范。
2、结构
在结构方面,隶书对朱字的结构进行了一些改造。它调整了朱字的笔画连接,使其更加连贯。此外,隶书还对朱字的结构进行了省减,使其更加简化。这些改变使得朱字的结构更加清晰、简洁。
隶书阶段对朱字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变,使其更加方正、简洁、规范。这些改变不仅影响了朱字的书写方式,也对后来的书体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朱字在田字格怎么写
1)朱在田字格中的写法如图所示:朱字的笔顺是:撇、横、横、竖、撇、捺,共6画。
朱
拼 音 zhū shú? 部 首 丿? 笔 画 6? 五 行 木 繁 体 朱? 五 笔 RII
[ zhū ]
1.红色:~红。~批。~笔。~文(印章上的阳文)。~门(红漆大门,旧时指豪富人家)。
2.矿物名:~砂(无机化合物,中医用于镇静剂。亦称“辰砂”、“丹砂”)。~墨。
3.姓。
[ shú ]
〔~提(shí)〕古地名。汉武帝 时置县,治所在今 云南省? 昭通县 境。后立为郡。
扩展资料
相关词汇
1、朱陈之好
成语拼音:zhū chén zhī hǎo
成语解释:表示两家结成姻亲。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朱陈村》诗:“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
2、近朱者赤
成语拼音:jìn zhū zhě chì
成语解释:朱:朱砂。靠近朱砂的变红。比喻接近好人容易使人变好。指外部环境具有很大影响
成语出处:晋·傅玄《傅鹑觚集·太子少傅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
3、红紫乱朱
成语拼音:hóng zǐ luàn zhū
成语解释:古以朱为正色,紫为杂色。红紫乱朱指杂色混乱正色。比喻邪道取代正道
成语出处:《论语 阳货》:“子曰:恶紫之夺朱也。”《孟子注疏 赵岐 题辞》:“正涂壅底,仁义荒怠,佞伪驰骋,红紫乱朱。”
好了,今天关于“朱的写法”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朱的写法”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