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钟爱诗词吟
在固有的印象中,诗人或如李白那样洒脱不羁,或如杜甫那样经历重重,或如陆游那样心系天下。很少有人将诗词与皇帝联想在一起,然而许多古代皇帝也好作诗吟唱。令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清高宗弘历和汉高祖刘邦了,两个帝皇不仅在人生经历上大相径庭,在诗歌的造诣上也截然不同。
我国古代皇位继承讲究世袭制。清高宗弘历,我们常称为乾隆帝,他二十五岁就即位了,皇位就是从自己的先辈手中一代一代继承的。然而刘邦的皇位并不是继承来的,而是自己在中年时一步一步打下的江山,他是汉朝的开国皇帝,称之为汉高祖。刘邦可以称之为是汉民族和汉文化的开拓者之一。
撇开出身的天壤之别,两人在文学造诣及文学成果上的截然不同在于乾隆一生酷爱创作诗词,有人统计过,乾隆帝在其一生中创作的诗有四万多首,可以说是著作等身,甚至在八十岁高龄时,仍然写作不停,笔耕不息。一个日理万机的皇帝在文学创作上能保持这种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值得我们尊重、佩服。
刘邦也对诗词有着别样的情感与喜爱,但他一生中也仅仅只创作了两首诗,数量上和乾隆帝比起来可以说是九牛一毛、冰山一角。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尽管乾隆写了高达四万首诗词,流传甚广的却寥寥无几,而刘邦此生仅创作了两首诗词,我们却耳熟能详。最典型的莫过于只有短短三句的《大风歌》了:“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揭竿起义终成王
在秦朝皇帝当政时,刘邦本是沛县泗水亭长,后陈胜吴广发动了起义,年过四十的刘邦就顺势揭竿而起,占领了沛县。而后经历了数场战争克服了重重困难,刘邦终于建立了西汉王朝。当上皇帝后并不代表拥有平静的生活了,韩王信陈豨、燕王臧荼和淮南王英布又叛乱谋反。淮南王英布在当时名声显赫,他骁勇善战,被称为汉初三大名将之首,他排兵布阵样样在行,智勇双全,当时刘邦身边也没有可以与之抗衡的武将,在刘邦的慎重考虑后,决定自己亲自带兵迎战,才平息了淮南王英布发起的战乱。
战胜后刘邦率领汉军班师回朝时路过了他的家乡沛县,刘邦的心里感慨重重,当即决定在沛县歇下,并召集了当时一直陪他过五关斩六将的密友和长辈一起班荆道旧、倾心吐胆。
刘邦环顾围绕在他四周的新面孔,不禁想到了最初跟自己一同揭竿起义的兄弟旧友,有的人渐渐疏远,有的人在战乱途中背叛了自己。现如今自己大业已成,身居帝王之位,经历了那么多,西汉王朝却仍处于动荡不安中。凡此种种,刘邦心内百感交集,即兴吟唱出了流传千古的《大风歌》。
人们常常因为衍生的影视作品或道听途说的野史内容对刘邦怀有一种刻板印象,认为他只是个地皮,才识也远远不及汉初三杰。但历史上的刘邦实际上是个豪爽大气,从谏如流的人。从他所创作的《大风歌》就可窥见一二,尽管《大风歌》这首诗只有短短的三句,但读来却让人深感大气磅礴,气势恢宏。除此之外,第三句也让人感到了刘邦对当时局势不定、前途未卜的惆怅与焦灼。
年迈之时不轻狂
刘邦的年龄在当时本来就算大了,在与淮南王英布对战中又受了箭伤,到达长安时病情也恶化了。当时的刘邦还动了罢黜太子另立储君的打算,因为吕后过于霸道,且刘邦觉得长子刘盈的性格方方面面都不随他,难免少了些亲近。当时在刘邦身边风头最盛的是宠妾戚夫人,戚夫人也为刘邦生了个儿子,名为刘如意。爱屋及乌,出于戚姬的关系,刘邦深觉刘如意就和他很亲近,三番几次暗示要将刘如意立为储君,但遭到了全朝反对,刘邦只好偃旗息鼓。
刘邦虽然打消了罢黜太子的念头,可为了巩固皇权,绞尽脑汁耗尽心思的刘邦始终对这件事事耿耿于怀。在病重,长时间卧榻,加上晚年虽贵为天子但遇事仍不能拍板决定的这种情形下,他创作出了《鸿鹄歌》这首诗来表达自己郁闷的心情:“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鸿鹄歌》这首诗巧用比喻,充分体现了刘邦当时的心理活动。虽贵为天子,也了解吕后的性格,面对戚夫人楚楚可怜的哭诉却爱莫能助,太子刘盈也羽翼渐丰,为了不引起朝中动荡,只好不再执着于易太子这件事。
诗歌记载历史样
汉高祖刘邦仅存的两首诗,《大风歌》和《鸿鹄歌》均被收录于司马迁的《史记》中。乾隆帝一生创作了四万多首诗词,绝大多数都被收藏在了《四库全书》中。对比刘邦创作的脍炙人口的诗歌,乾隆帝的诗歌就略显乏味单调了。虽然数量众多,但质量上却显得参差不齐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好诗有“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等,也有“一朵两朵三四朵,五朵六朵七八朵。”这样令人哭笑不得的诗句。经典的句子少之又少,所以说,尽管乾隆写诗的数量完胜了刘邦,但其中蕴含的文学价值却是远不及刘邦的。
结语
同为帝王,他们的共同点之一就是喜爱诗词,只不过刘邦的两首诗读来波澜壮阔、大气磅礴,让人觉得半生经历的风风雨雨都被蕴含在其中,尽显开国皇帝所独有的恢弘大气的气概,而相较之下,康熙的诗词就多多少少显得凑合了。单从诗歌作品方面来说,两者一经对比,孰胜孰负一目了然。不过想来也能理解,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刘邦那样的诗词,是一辈子囿于皇宫的乾隆帝创作不来的。
历史上写诗最多的不是李白而是一位帝王,大家知道是谁吗?
历史上写诗最多的是清朝的乾隆。不过他不是一位合格的诗人,终其一生写的四万多首诗大多属于打油诗,没什么水平。要说治国理政,乾隆的一把好手,否则就不会有历史上的康乾盛世。不过乾隆的文学水平实在不咋地,写的诗一点也不押韵,内容极其敷衍。试想,一个大文豪都没几首广为流传的诗篇,可见写出一首好诗是非常困难的。偏偏乾隆吃饭、喝水、出游都要作诗,如此之高的频率使得诗作数量上升,但其质量,实在不敢恭维。
乾隆的作诗数量,是《四库全书》中记载的,属于有据可查的真实事件。乾隆的四万多首诗,只有一首入选语文课本,还是小学启蒙阶段的: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都不见。据传,这是乾隆在和大臣赏雪时所做。当时乾隆兴致很高,作了前两句之后就?词穷?了。现场一片尴尬,纪晓岚大学士恰到好处地补上了后面两句,这才让乾隆有了一篇像样的诗。
换句话说,没有纪晓岚乾隆将会是诗词届有史以来最大的笑话:写四万多首诗,却没一篇像样的。严格来说,乾隆不是个合格的诗人,只是个沽名钓誉的君王。他想要往脸上贴金,但文化水平又不够,只能做些贻笑大方的诗。偏偏他九五至尊的身份摆在那里,大臣和侍从只能昧着良心逢迎。乾隆以为自己的水平真的很高,对作诗的兴趣日益高涨,也就有了后世作诗第一人的名头。
我认为,真正的诗人能用生活的酸甜苦辣作诗,能从生活中获得文学的灵感。比如李白怀才不遇才能写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杜甫忧国忧民,心系天下才能写出?三吏三别?,才能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勿忘加急告乃翁?这样感人肺腑的诗句。和李白、杜甫这样的文学大家相比,乾隆过得顺风顺水,没有经历生活的磨难,自然无法写出带有深刻感情的好诗。
中国哪位皇帝写诗写得最好
中国历史上有数百个皇帝,其中不乏附庸风雅者,少数君王也确有真才实学,但凡会写诗的,谁不想千古流传?然而真能登上文学殿堂的,还真不算多。 汉高祖刘邦是第一个写诗的皇帝,他的作品仅一首大风歌,却能流芳百世,颇让后世君王仰慕。刘邦其实是市井无赖出身,然在百战功成、荣归故里之时,想起天下初定,江山未稳,用一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表达了求贤若渴的急迫心情。有人对刘邦的出身不理解,认为一个不读书的人怎么会咏出那么豪迈的诗句呢?其实不读书的项羽也会作诗,他在汉兵略地之时,吟出“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那样的千古名句,充分反映出那是一个文武相济、风起云涌的光辉时代。 在中国文学史上,魏文帝曹丕的地位是比较显眼的。曹丕是曹操的儿子,他篡汉自立、迫害曹植,在政治上名声不佳,但他的文学成就却不可小视。曹丕的《燕歌行》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对七言诗的形成做出了突出的有贡献,七言诗《燕歌行》共两首,其中第一首“秋风萧瑟天气凉”,是他的代表作: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诗人将思妇安放在秋夜的背景中来描写,把她的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细腻委婉地表现出来,语言浅显清丽,生动感人,很能表现曹丕诗歌的一般风格。 隋末唐初又是一个群雄并起的豪放年代,这时期的代表人物隋炀帝和唐太宗都会写诗。炀帝的诗如春江花月夜: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太宗的诗如初夏: 一朝春夏改,隔夜鸟花迁。阴阳深浅叶,晓夕重轻烟。 哢莺犹响殿,横丝正网天。珮高兰影接,绶细草纹连。 碧鳞惊棹侧,玄燕舞檐前。何必汾阳处,始复有山泉。 杨广的李世民的诗,才思尚可,底气不足,他们的诗文之所以能留存下来,完全得益于诗人的特殊政治身份,如果从纯文学角度比较,把他们的作品放到光照千秋的唐诗里,恐怕连“下品”都算不上。 说到写诗,就不能不提南唐后主李煜,这个饱受历史捉弄的薄命君王,在文学上达到了同时代的巅峰。李煜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他的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相见欢等词均为流传千古的名作,其中尤以虞美人的“春花秋月何时了”等句最为著名,至今仍传唱不绝。后主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国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天子”,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始工”。这些后期词作,凄凉哀婉,意境深邃,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李煜的诗也很有特色,被俘后,曾作渡中江望石城泣下,深切感人: 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吴苑宫闱今冷落, 广陵台殿已荒凉。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 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 宋徽宗赵佶的经历和李煜很相似,同样精于写词,他曾写出“人前不敢分明说。不忍抬头,羞见旧时月”这样生动的句子,描写相思之情,还有燕山亭抒发亡国之痛:……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有时不做。 那个自诩文治武功第一人的乾隆皇帝也爱写诗,而且他十分勤奋,一生留下数万首诗作。只可惜这个福气最大的皇帝功底太差,有的就像打油诗,有的则像散文码齐了押韵,如“御湖三月春水生,微风不动玻璃平”,又如“欢赏娱今日,追陪忆往年”,水平还赶不上当今一个爱读古诗词的一般知识分子。但在臣子们眼里,天子的诗作,再垃圾也是“精品垃圾”,谁有敢说半句闲话?因此皇帝的诗集还是出了一本又一本。乾隆皇帝在文化上闹出的笑话还真不少,比如他给灵隐寺题字,把灵字上面的云字头写大了,下面不够用了,于是臣子们就改主意,改题为“云林禅寺”;乾隆还曾把“浒墅关”看成“许墅关”,把“西川”看成“四川”,臣子们都默不做声的把地名改了,并一直沿用到今天。 “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所不通”的乾隆作诗数万,却无一首为后人熟知,而不读书的“市井皇帝”刘邦却能凭一首即兴之作流芳千古,历史似乎在告诉人们,爱以“文字罪人”,对文字狱特别感兴趣的弘历天子,不但耽误了时代,还丑化了自己。 ( 1
皇帝写的诗词
皇帝写的诗词汇总如下
1、汉高祖刘邦
《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中国人对于刘邦的《大风歌》,几乎无人不知。据说,此诗是他在前196年,他亲征平定英布叛乱后,路过沛县,请父老乡亲们饮酒时,他即兴创作后击筑所唱,其豪迈的英雄气概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在此歌中尽显。
2、南齐高帝萧道成
《群鹤咏》
八风舞遥翮,
九野弄清音。
一摧云间志,
为君苑中禽。
这是萧道成称帝前作的诗,当时他为宋明帝猜忌,被怀疑和监视,他以鹤自喻,将自己比作折翼的鹤,只能成为皇帝园囿中的玩物,表达抑郁之情。
3、隋文帝杨坚
《宴秦孝王于并州作》
红颜讵几,玉貌须臾。
一朝花落,白发难除。
明年后岁,谁有谁无。
秦孝王即隋文帝第三子杨俊,于开皇元年被封秦王。此诗为杨坚开皇十年巡视并州时所作,是一首劝诫儿子之作,寓意人生短促,时光易逝,劝说儿子珍惜光阴。
4、隋炀帝杨广
《江陵女歌》
雨从天上落,
水从桥下流。
拾得娘裙带,
同心结两头。
《全隋诗》录杨广的诗40多首,这是最多情的一首,杨广的皇后萧氏来自江陵,此诗或为她所作。郑振铎曾评价说:“杨广虽不是一个很高明的政治家,却是一位绝好的诗人。”此诗可证。
5、唐太宗李世民
《帝京篇十首(一)》
秦川雄帝宅,
函谷壮皇居。
绮殿千寻起,
离宫百雉馀。
连薨遥接汉,
飞观迥凌虚。
云日隐层阙,
风烟出绮疏。
李氏在《帝京篇十首》序中说:“余以万机之暇,游息文艺,观列圣之皇皇,考当时之行事,轩昊舜禹之上,信无间然矣。至于秦皇、周穆、汉武、魏明,峻宇雕墙,穷奢极丽。纳税惮于宇宙,辙迹遍于天下。九州无以称其求,江海不能瞻其欲,覆亡颠沛,不亦宜乎?予追踪百王之末,驰心千载之下;慷慨怀古,想彼哲人。庶以尧舜之风,荡秦汉之弊;用咸英之曲,变烂漫之音。求之人情,不为难矣。故观文教于六经,阅武功于七德。台榭取其避燥湿,金石尚其谐神人。皆节之于中和,不系之于*放。故沟洫可悦,何必江海之滨乎!麟阁可玩,何必两陵之间乎!忠良可接,何必海上神仙乎!丰镐可游,何必瑶池之上乎!释实求华,以人从(纵)欲乱于大道,君子耻之。故述帝京篇,以明雅志云尔。”唐太宗之所以能开创“贞观之治”,与他虚心纳谏、积极作为是分不开的。
十大帝王诗词,博士生只会一首
十大帝王诗词,博士生只会一首1、汉高祖刘邦
这一首大风歌,却尽显英雄气,流传度甚广。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公元前一九六年,淮南王英布起兵反汉;由于其英勇善战,军势甚盛,刘邦不得不亲自出征。他很快击败了英布,最后并由其部将把英布杀死。在得胜还军途中,刘邦顺路回了一次自己的故乡?沛县(今属江苏省),把昔日的朋友、尊长、晚辈都召来,共同欢饮十数日。一天酒酣,刘邦一面击筑,一面唱着这一首自己即兴创作的《大风歌》;而且还慷慨起舞,伤怀泣下(见《汉书?高帝纪》)。席间由120人歌唱助兴,刘邦击筑伴奏,气氛极为热烈,和大家一起饮酒,在宴席上他唱起这首大风歌,抒发了他远大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他对国事忧虑的复杂心情。
2、汉武帝
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诗词造诣并非上乘,这首秋风辞格律优美,只是略带伤感和小家子气。
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萧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据《汉书?武帝纪》,汉武帝刘彻到河东汾阴(今山西省万荣县西南)祭祀后土(土地神),共有五次。只有一次在秋天,即元鼎四年(前113)十月。这时刘彻四十四岁,即位已二十七年。他实行武力打击匈奴,已胜利解除了数代以来的北部边患。他采取的国家专卖(盐铁、均输、平准)、统一货币、重农贵粟三大政策,卓有成效,克服了长期用兵造成的生产破坏和财政危机。西汉王朝无论军事、经济、政治、文化都达到全盛高峰。但他的雄才大略,还要打通西域,开发西南,平定南越和东越,振威名于世界。
这次出巡,途中传来南征将士的捷报,而将当地改名为闻喜,沿用至今。时值秋风萧飒,鸿雁南归,汉武帝乘坐楼船泛舟汾河,饮宴中流。当时场面热闹,气势恢弘,听说汾水旁边有火光腾起,还下令在那里立了一座后土祠来祭祠大地。身为大汉天子的刘彻,一生享尽荣华,又同常人一样,无法抗拒衰老和死亡。宴尽之余,遂作此篇。
3、曹操
这是一位卓越的诗人,诗词造诣之高,可谓在帝王中屈指可数,连毛主席也不免赞叹,往事越千里,魏武挥鞭。在这里,选择一首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曹丕
继承了其父之才,实力不在其弟曹植之下。只是父亲和弟弟名气太大,不免让自己失色一些。
燕歌行 ?其一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这是今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诗。全诗句句押韵,为鲍照等人的七言诗创作,奠定了良好的根基,《燕歌行》叙述了一位女子对丈夫的思念。笔致委婉,语言清丽,感情缠绵。这首诗突出的特点是写景与抒情的巧妙交融。
5、司马懿
天地开辟,日月重光。
遭遇际会,毕力遐方。
将扫群秽,还过故乡。
肃清万里,总齐八荒。
告成归老,待罪舞阳。
这是司马懿有案可查留下来的唯一一首诗。朗朗上口,一气呵成,非常值得朗诵。
?肃清万里,总齐八荒?,应该是全诗的诗眼。这八个字的味道和感觉,是不是比曹操?周公吐脯,天下归心?还有气派,还雄视千古,气吞万里。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说,这八个字作为匾额挂在了司马懿的卧房里,司马懿天天睡觉都盯着它。临终的时候,已经不能言语的司马懿还用手指这八个字,示意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切记!切记!
后来,司马懿的儿孙们继承他的遗志,奋起雄威,只用了20多年的时间,就真的肃清万里,总齐八荒,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
6、杨广古今第一大暴君,罄竹难书,诗词却属上乘
春江花月夜二首其一
隋 ?杨广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夜露含花气,春潭漾月晖。
汉水逢游女,湘川值二妃。
7、唐太宗
饮马长城窟行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
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
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
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
李世民的《饮马长城窟行》创作于贞观二十年(646年)九月驻跸灵州,太宗平定宋金刚之乱时,于?(武德)二年十一月,太宗率众趣龙门关,履冰而渡之?,诗中所描写的悲壮之景当是诗人亲眼所见,此诗亦是濡笔马上而作。
8、海陵王完颜亮
这是一位高产量高质量的大诗人,为人暴虐,篡位上台,最后下场悲惨,客死他乡。诗词朗朗上口。
书壁述怀
蛟龙潜匿隐苍波,且与虾蟆做混合。等待一朝头角就,撼摇霹雳震山河。
过汝阴
门掩黄昏染绿苔,那回踪迹半尘埃。空亭日暮乌争噪,幽径草深人未来。
数仞假山当户牖,一池春水绕楼台。繁花不识兴亡地,犹倚栏杆次第开。
昭君怨雪
昨日桥村渔浦,今日琼川小渚,山色卷帘看老。峰峦锦帐,美人贪睡。不觉天花剪水,惊问是杨花,是芦花。
题画
万里车书何混同,
江南岂有别疆封。
提兵百万西湖上,
立马吴山第一峰。
9、最大的传奇皇帝,从乞丐到皇帝的逆袭。
庐山诗
明 ?朱元璋
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
路遥西北三千界,势压东南百万州。
美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
沧浪翁泛海
海天漠漠际无穷,巨舰樯高挟两龙。
帆饱已知风力劲,舵宽方觉水情雄。
鳌鱼背上翻飞浪,蛟蜃鬐头触见虹。
何日定将归泊处,也应系缆水晶宫
10、康熙大帝
这是一位满族皇帝,有人对其耿耿于怀,有人对其称千古一帝。不论政绩,单论诗词,在这里欣赏两首。
菩萨顶
清 ?康熙
四十余年礼世伽,本来面目是天家。
清凉无物何所有,叶斗峰横问法华。
咏四面云山
清 ?康熙
珠状崔嵬里,兰衢入好诗。
远岑如竞秀,近岭似争奇。
雨过风来紧,山寒花落迟。
亭遥先得月,树密显高枝。
湖平无涌浪,雾净少多歧。
脉脉金明液,溶溶积翠池。
常忧思解愠,乐志余清悲。
?
素学臣邻老,耆年自不知。
在中国历史上的众多皇帝,哪一个是最有诗词歌赋的天赋?
在中国的历史之上有许许多多的帝王,自然也就有许许多多性格纷繁复杂的人,可以说每一个帝王都不尽相同,有励精图治的,也有沉沦欢乐的,更有丧心病狂的。但是要说这其中哪一个皇帝最为有诗词歌赋的天赋,那就得先列举一下这些皇帝。
首先我想到的是曹丕,曹丕的文学诗词功底也是非常深厚的,在论诗词的文学之中也是有他的一席之地的,与他的父亲曹操与他的弟弟曹植并称为三曹。
曹操的诗词自然也是非常厉害的,许多也是流传到了今天,但是因为他没有成为皇帝所以被排除了。
到了唐朝这个诗词的天堂之中,自然也是有诗词天赋的皇帝的,比如说李隆基,李隆基在前期也是励精图治。
他对于诗文也是非常精于研究的,也是情趣非常高雅的一位皇帝,现在也被誉为是梨园的鼻祖。
在唐朝覆灭之后就来到了五代十国,可以说最有才情的皇帝李后主李煜也就此出现了,尤其是破国亡家之后李煜所做的词在艺术上的高度是被许多人所肯定的,这其中包括王国维这些近代大师们。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后面的帝王应该也是无人能够超越的。
在宋朝有诗词天赋的皇帝就是北宋的亡国皇帝宋徽宗了,他的画,他的字都是数一数二的,他的诗词自然也是非常不错的。
后面也就是清朝的康熙有文学修养,乾隆也非常喜欢诗词,但是却总是创作不出一首能够流传千古的。
所以这其中最有诗词天赋的自然就是李后主李煜了,因为他经历过大喜也经历过大悲,一切的事情都在他的心内酝酿动荡,成为一抹直透天机的诗词。
史上最强的十二首帝王诗词,比比谁
史上最强的十二首帝王诗词,比比谁更霸气诗歌是中国人的灵魂,
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
诗歌无处不在,
许多帝王亦好诗歌,
留下不少名篇,
今天,诗词君给大家介绍
十二位帝王的十二首诗,
看看谁更霸气。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
项氏,名籍,字羽,楚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军事家,号西楚霸王。李晚芳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经过的四年的楚汉战争,项羽兵败垓下。英雄末路,想到自己曾经英雄盖世,最后却落得这样一个下场,是命运不眷顾他罢了。项羽又是多情的,在英雄末路之时,他担心的是他所爱的女子将要走向何方?
千百年来,人们喜欢赞颂项羽,就是因为他在临死之前还有一丝人情味。
刘邦(公元前256年—前195年)
汉高祖,西汉开创者。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历经反秦战争、楚汉战争后,建立西汉。
《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公元前196年,淮南王英布起兵造反,刘邦亲征,很快就平定了这场战争。彼时,刘邦顺路回到家乡沛县。昔日好友、尊长、晚辈共聚一堂,尽兴欢饮。
衣锦还乡本是人生最得意的事情,可已经身居高位的刘邦却心怀忧虑,大风吹得云飞扬,我统一了天下,可是怎么找到勇士帮我镇守四方。
刘邦的远大抱负,对国家的忧虑,在这一首诗,尽皆体现。他终于不再是那个混迹街头的混混了。
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
汉武帝,西汉第七位皇帝,政治家、战略家。汉武帝时期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汉地的基本范围,开创了汉武盛世的局面。
《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刘彻不但是政治家,也是一位爱好文学、提倡辞赋的诗人。他的这首清丽隽永,笔调流畅的《秋风辞》,一波三折,抒写得曲折缠绵,历来为人称道。鲁迅称此诗“缠绵流丽,虽词人不能过也。”
诗以景物起兴,继写楼船中的歌舞盛宴的热闹场面,最后以感叹乐极生悲,人生易老,岁月流逝作结。全诗比兴并用、情景交融,意境优美,音韵流畅,历来备受赞誉。
曹操(155年-220年)
魏武帝,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所处的时代, 正值东汉末年,东汉政权岌岌可危,董卓进京,天下大乱。在这个乱世中,曹操披肝沥胆,建立曹魏政权。
这首《短歌行》据说是曹操南征孙权时途中所作。这首诗将曹操内心对时光易逝,求贤若渴,建功立业的心理描写的淋漓尽致。“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不可谓不霸气。
曹丕(187年—226年)
魏文帝,曹操之子,与父亲曹操、弟弟曹植称“三曹”,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曹丕的文学才能一直被忽视,其实,他的文学造诣非常高。
《燕歌行二首·其一》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燕歌行》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此对后世七言诗的创作有很大影响。明代胡应麟说:“子桓《燕歌》二首,开千古妙境。”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思念在远方作客的丈夫,全诗语言清丽,情致委婉,音节和谐,把人物情感表现得缠绵绯恻,凄婉动人。
李世民(598年-649年)
唐太宗(626年—649年在位),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开创“贞观之治”。
《赐萧瑀》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很少有人知道,李世民也是一位诗人,他留下近百首诗作。“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已经成为谚语了,在猛烈狂疾的大风中才能看出谁是坚劲的草,在激烈动荡中才能辨别谁是忠臣。
诗词君想,这肯定是唐太宗工作中的真实体验,关键这体验一般人也感受不到。
武则天(624年-705年)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与汉朝的吕后并称为“吕武”。武则天多智略,兼涉文史,颇有诗才。
《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在大家的印象中,武则天是一个冷酷狠毒的皇帝,可这首情诗却让我们看到武则天的柔情的一面,其实,她也曾是一个渴望被爱的女子呀!
《如意娘》是武则天在感业寺出家时写给唐高宗的情诗。此诗极尽相思愁苦之感,简短的篇幅之中曲折有致,融合了南北朝乐府风格于一体,明朗又含蓄,绚丽又清新。
黄巢(820年-884年)
黄巢,唐末农民起义领袖。公元880年,黄巢兵进长安,于含元殿即皇帝位,国号“大齐”,建元金统,大赦天下。中和四年(884年)六月十五日,黄巢败死狼虎谷。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是唐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这首诗是他赴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落第后所作。
对于这次落第,他非常愤慨,他将自己自比为菊花, 等到秋天时,百花凋零,我独开放,到那时,满长安都是我的香味,浸透长安。不可谓不霸气!
李煜(937年―978年)
李煜,南唐最后一位国君,世称南唐后主。南唐为宋所灭后,李煜沦为囚徒,死于汴京。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泪对宫娥。
这首词是李煜降宋后所作,上片写南唐曾经的繁华富饶,不曾经历战乱的侵扰。下片写家国覆亡的惨状。全词由建国写到亡国,极盛转而极衰,极喜而后极悲,看似只是平平无奇的写实,却饱含了对故国的留恋与亡国的悔恨之意。
读这首词时,就可以感受到李煜此时凄怆无法排解的心情。
赵匡胤(927年-976年)
宋太祖,北宋开国皇帝,军事家。赵匡胤结束五代十国战乱局面,基本完成统一。
《咏初日》
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
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
《咏初日》一气呵成,诗意质朴而又粗犷,境界开阔而又壮观。这首诗虽然只有四句,但气势磅礴,寓意深刻,形象生动,是一篇比较成功的述志之作。陈岩肖赞叹说:混一之志,先形于言,规模宏远矣。
据说,赵匡胤还有一首《咏月诗》。有一天他诗兴大发,吟了两句:为离海底千山墨,才到中天万国明。可吟完这两句,就卡住了,再也想不出来。
这两句诗,有宋一朝,无人敢接,一直到了明朝时,明太祖朱元璋才接上后两句: 恒持此志成永志, 百战问鼎开太平。距离赵匡胤作诗时已经四百年了。
朱元璋(1328年—1398年)
明太祖(1368年—1398年在位),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政治家,战略家,军事统帅,明朝开国皇帝。
《愤题和尚诘问》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山僧不识英雄主,只顾哓哓问姓名。
这首诗题目就告诉我们这首诗是为了反驳和尚的追问。
朱元璋刚刚打败陈友谅,来到一个寺院,主持看其面非善类,煞气很重,便想化解他,打问其姓名。朱元璋在寺院墙壁上赋诗一首,大笑而去。
刚杀尽江南的百万兵,腰间的剑还透着血腥味。你这个老僧连英雄也不认得,只在这里不停地追问姓名。看来,朱元墇对自己的英雄气慨很是自得呀!
朱厚熜(1507年-1567年)
明世宗,明朝第十一位皇帝,1521年—1566年在位,年号嘉靖,后世称嘉靖帝。
《送毛伯温》
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
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
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
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
嘉靖即位早期,做了很多大事,严以驭官,宽以治民,整顿朝纲、减轻赋役,对外抗击倭寇,重振国政,开创了嘉靖中兴的局面。
这首诗是毛伯温出征安南时,明世宗朱厚熜(cōng)为其写的壮行诗。整首诗充满豪壮之气。士气凛然,撼动山河,明白晓畅,铿锵有力,反映出明世宗早期励精图治的精神面貌。
好了,今天关于“能写诗词的帝王有哪些”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能写诗词的帝王有哪些”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