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灵魂”的诗句有哪些
1.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____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2.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____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3.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____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4.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____白居易《梦微之》
5.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____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6.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____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7.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____陆游《沈园二首》
8.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____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9.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____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10. 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____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11.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____陆游《沈园二首》
12.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几多时。____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13.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____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14.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____李忱《吊白居易》
15.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____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16. 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____张蠙《吊万人冢》
17.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____佚名《绿衣》
18.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____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19. 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关情。____周邦彦《绮寮怨·上马人扶残醉》
20.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1.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____潘安《悼亡诗三首》
22.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____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23.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____李忱《吊白居易》
24.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____贺铸《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
25. 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____纳兰性德《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26. 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____潘安《悼亡诗三首》
27. 故人在其下,尘土相豗蹴。____苏轼《送顿起》
28. 前年伐月支,城上没全师。____张籍《没蕃故人》
29.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____张籍《没蕃故人》
30. 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____白居易《为薛台悼亡》
31. 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____潘安《悼亡诗三首》
2.请提供一些有关古人生死观的诗句,有急用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注释]1. 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 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3. 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
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今译]活着的当作人中的豪杰,死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解说]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
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
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
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
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今译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周星。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下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
作者简介文天祥(1236—1283),南宋爱国诗人。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
南宋末,全力抗敌,兵败被俘,始终不屈于元人的威逼利诱,最后从容就义。他后期的诗作主要记述了抗击元兵的艰难历程,表现了坚贞的民族气节,慷慨悲壮,感人至深。
注释①零丁洋:在今广东中山南的珠江口。文天祥于宋末帝赵昺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被元军所俘,囚于零丁洋的战船中,次年正月,元军都元帅张弘范攻打崖山,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统帅张世杰。
于是,文天祥写了这首诗。②“辛苦”句:追述早年身世及为官以来的种种辛苦。
遭逢,遭遇到朝廷选拔;起一经,指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文天祥在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以进士第一名及第。
③干戈寥落:寥落意为冷清,稀稀落落。在此指宋元间的战事已经接近尾声。
南宋亡于本年(1279),此时已无力反抗。四周星:周星即岁星,岁星十二年在天空循环一周,故又以周星惜指十二年。
四周星即四十八年,文天祥作此诗时四十四岁,这里四周星用整数。旧注多以“四周星”为文天祥1275年应诏勤王以来的四年,其实本诗前两句应当合起来理解,是诗人对平生遭遇的回顾。
④“山河”句:指国家局势和个人命运都已经难以挽回。⑤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县,水流湍急,为赣江十八滩之一。
宋瑞宗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在江西空阬兵败,经惶恐滩退往福建。⑥“零丁”句:慨叹当前处境以及自己的孤军勇战、孤立无援。
诗人被俘后,被囚禁于零丁洋的战船中。⑦汗青:史册。
纸张发明之前,用竹简记事。制作竹简时,须用火烤去竹汗(水分),故称汗青。
赏析这首诗是文天祥被俘后为誓死明志而作。一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但限于篇幅,在写法上是举出入仕和兵败一首一尾两件事以概其馀。
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中,亡国的悲剧已不可避免,个人命运就更难以说起。但面对这种巨变,诗人想到的却不是个人的出路和前途,而是深深地遗憾两年前在空航自己未能在军事上取得胜利,从而扭转局面。
同时,也为自己的孤立无援感到格外痛心。我们从字里行间不难感受到作者国破家亡的巨痛与自责、自叹相交织的苍凉心绪。
末二句则是身陷敌手的诗人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这使得前面的感慨、遗恨平添了一种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表现出独特的崇高美。
这既是诗人人格魅力的体现,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的精神美,其感人之处远远超出了语言文字的范围。
3.关于灵魂的古文订鬼《订鬼》原文: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
致之何由?由于疾病。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凡人不病则不畏惧。故得病寝衽,畏惧鬼至。
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 何以效之?传曰:“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
宋之庖丁学解牛,三年不见生牛,所见皆死牛也。”二者用精至矣!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
人病见鬼,犹伯乐之见马,庖丁之见牛也。伯乐、庖丁所见非马与牛,则亦知夫病者所见非鬼也。
病者困剧,身体痛,则谓鬼持捶杖殴击之,若见鬼把椎锁绳纆,立守其旁。病痛恐惧,妄见之也。
初疾畏惊,见鬼之来;疾困恐死,见鬼之怒;身自疾痛,见鬼之击;皆存想虚致,未必有其实也。 夫精念存想,或泄于目,或泄于口,或泄于耳。
泄于目,目见其形;泄于耳,耳闻其声;泄于口,口言其事。昼日则鬼见,暮卧则梦闻。
独卧空室之中,若有所畏惧,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哭矣。觉见卧闻,俱用精神;畏惧存想,同一实也。
译 文 :大凡天地之间,出现鬼,并不是人死后的精神变成的,都是人们思念想象所造成的。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呢?是由于疾病(的折磨)。
人生了病就会忧愁害怕,忧愁害怕就好像看见鬼出现了。凡是人无病时就不会怕这怕那。
所以得了病躺在床上,就害怕有鬼到来。一害怕就会老是想,想久了就会使得视觉错乱,恍恍惚惚地看见鬼了。
用什么来验证呢?古书上说:“伯乐学习鉴别马的时候,由于用心过度,看到的东西,没有不是马的。宋国庖丁练习解剖牛的本领,三年以后,在他的眼里,没有见过活牛,所看到的全是分解了的)死牛。”
这两个人都是专心到了极点。由于老是想着某一个问题,自然而然产生了错觉,看见异乎原物的东西了。
人病了看见鬼,如同伯乐看见马,庖丁看见牛一样。伯乐和庖丁看到的其实不是真正的马和牛,由此可见病人所看见的也不是什么鬼了。
病人身体困倦极了,身体疼痛,就说是鬼拿了棍捧鞭子殴打他,好像看见鬼拿着锤子、锁链、绳索,站着守在他的身旁。(这是因为)病人身体疼痛,心里害怕,才虚幻地看见这些的啊。
刚得病时心里惊慌害怕,(就好像)看见鬼来了;病重一些就怕死,好像看见鬼在发怒;身上因病感到疼痛,(就好像)看见鬼在打:这都是由于想得过多,产生虚幻的感觉造成的,并不是真有那样的事实。 专心想念事物(的结果),有的表现在视觉上,有的表现在说话上,有的表现在听见的声音上。
表现在视觉上的,(好像)看见鬼的形状;表现在听觉上,(好像)听到了鬼的声音;表现在嘴上,(就会)说出鬼的事情。(因此)白天会看到鬼的出现,夜里就会在梦中听到鬼的声音。
独自睡在空房之中,如果感到有些害怕,就会梦见好像有人按住他的身体哭泣呢!睡醒见到鬼形,躺下听到鬼声,都是由于精神作用引起的;害怕和想象,都出于同样的情况。作者:王充 (27——约97),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今属浙江),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无神论者。
选自:《论衡》。《论衡》全书八十五篇,内容涉及天文、物理、史地、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
订鬼:修正人们关于鬼的认识。评论:王充是东汉伟大的无神论者。
他生活的时代,各种鬼神迷信泛滥,危害社会,王充着重对“死人为鬼,有知,能害人”的有神论思想进行了有力地批判,针对相对的提出了“死人不为鬼,无知,不能害人”的无神论主张。在这篇文章里,王充从认识论的角度探讨了鬼神观念产生的根源。
他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鬼神都是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就是说,鬼神观念完全是人在畏惧状态下主观想像的产物,而且这种情况以在病中最突出。
4.关于灵魂的古诗如下,望采纳:
《太常引·幻尘扰扰梦魂飞》元·姬翼
幻尘扰扰梦魂飞。着脚履危机。省后自惊疑。猛跳出、樊笼制围。草鞋藜杖,素冠蓬鬓,弱笠与蓑衣。云水任东西。更管甚、人间是非。
《梅魂》宋·黄庚
梦觉罗浮迹已陈,至今想像事如新。
相思一样窗前月,似见三生石上春。
的的孤芳冰气魄,疏疏冷蕊雪精神。
料应楚些难招至,欲倩花光为写真。
《粉蝶如合断魂》宋·赵时韶
一自英台魄化时,生来长是宿营芳菲。
伤心只欠含章梦,不得枝头作雪飞。
5.关于魂的诗词都有哪些关于魂的诗词如下: 《蒿里》 两汉:佚名 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
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稍踟蹰。《九歌·礼魂》 先秦:屈原 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姱女倡兮容与;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返魂梅》 宋代:曾几 径菊庭兰日夜摧,禅房未合有江梅。香今政作依稀似,花乃能令顷刻开。
笑说巫阳真浪下,寄声驿使未须来。为君浮动黄昏月,挽取林逋句法回。
《减字木兰花·乱魂无据》 宋代:李之仪 乱魂无据,黯黯只寻来处路。灯尽花残,不觉长更又向阑。
几回枕上,那件不曾留梦想。变尽星星,一滴秋霖是一茎。
《长相思·其一》 唐代: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墨梅》 宋代:张嵲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古书锁魂》txt全集下载
古书锁魂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内容预览:
"呃......然后怎么样呢?"莫明无语的看着面前有点虚幻的背后灵.
"然后让莫依然用同样的方法把我也放出来......"
"你不是能发出声音吗?怎么还没被解封出来呢."莫依然有点疑惑.
"我虽然能发出声音,但是那只是因为我的法力比我哥哥厉害.如果是活动的话,我也不能自己自由活动......"那个灵的声音愈来愈低沉.
莫依然一跃而起,跳上另外一幅通体晶莹的悬棺.割破自己的手指,让血液沿着悬棺的缝隙流淌下去.一道银光闪过,这次的灵不是像之前的轩辕落那样浮现出来,而是像突然出现一样闪现到莫依然的面前.
"现在你们能告诉我,我们的前世是什么意思了吧?"莫明看着出现在莫依然面前的背后灵,说道.
背后灵看了一眼莫明,愣了一愣,然后给莫明跟莫依然说起了他们的前世."这里是秦轩跟他妹妹秦炽的坟墓,当然,所谓的秦轩跟秦炽,也就是你们俩的前世.本来秦轩和秦炽只是一个小小的农村里的孩子,但是他们不小心在这个洞穴解开了我们的封印,于是他们便拥有了我们的力量.于是秦轩开……
需要别的再问
有哪些能为儿童取名作参考的古籍
去史书上找别人的名字。1.金庸用了很多古人名,杨过就用了大诗人刘过的名字。更有名的是郁达夫用了高适的字,这种轶事不胜其数。我亲戚家的小姑娘叫良玉,就取自女英雄秦良玉的名字。我觉得好听的很高级。
2. 诗经楚辞汉赋我觉得都行,不要拘泥什么男女之分。取名字太过女性化也不好,端方持重才是好名字。宋玉的《招魂》,《风赋》里能找出好些雅致的词来。其实一切古书诗词都可以去找,或者将好听的合起来。
3.去医书上找。好些药材的名字都很美,读起来口齿噙香。做名字又别致又有趣。4.去辞典里找有美好意思的单字。瑜,瑾,婉,稔,念,芝,兰......这种字数不胜数的。还可以用花的名字。总之起名字是个费力但有意思的事情。最好不要用生僻字,以后小孩会有困扰的。女孩子的名字不要太流于婉媚,最好还是雅致端静的好。男孩子尽量避免用太强调大志的字(鲲鹏,天,昊,轩,玄)什么的,流于俗气了。最后放上我看到后就心心念念难忘的两个名字。大翻译家傅雷给傅聪的一双儿女起的中文名。男孩叫 傅凌霄,小姑娘名唤傅凌波。傅凌波真的太美了,初一看傅雷家书记住的,现在还是觉得好,简单的字,凌霄又英武又意指凌霄花,凌波真的秀丽婉转,一下就想起洛神来。真正的好名字啊,不见丝毫匠气如同信手拈来,读过去好多年还能牢牢记着。
描写唯美冬雪的诗句古书有哪些
1、《终南望余雪》唐代: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释义:
遥望终南,北山秀丽,皑皑白雪,若浮云间。
雪后初晴,林梢之间闪烁着夕阳余晖,晚时分,长安城内又添了几分积寒。
2、《寿阳曲·江天暮雪》元代:马致远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释义:
风吹荡汀洲远远望去像天空席卷着如玉雕的浪花,白茫茫一片,水天一线,何等壮阔。
渔翁感到寒冷想要回家去,去发现不记得归路。此时渔翁洒脱的躺在船上,放任船漂流,让它带着自己回去,在有浓厚云层的江面上只隐隐看见一艘小小的渔船。
3、《春雪》唐代: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释义:
新年都已来到,但还看不到芬芳的鲜花,到二月,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
白雪也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4、《菩萨蛮·梅雪》宋代:周邦彦
银河宛转三千曲。浴凫飞鹭澄波绿。何处是归舟。夕阳江上楼。?
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深院卷帘看。应怜江上寒。
释义:
河水曲折,河水弯弯,飞鹭双双对对,在那碧波上回旋。哪儿有他乘坐的归舟?在夕阳的余晖里,我独立江边小楼。上天都憎恨梅花,开得太多太盛,用大雪封盖梅的枝头。在幽凄的深院,卷帘看外边,真痛惜寒江上正在归来的那条船。
5、《苑中遇雪应制》唐代:宋之问
紫禁仙舆诘旦来,青旂遥倚望春台。?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释义:
清晨的朝阳破云而出,就像皇家的銮驾从天边驶来。高楼上谁穿着青袍眺望,就像望春台边随风飘扬的青旗。
我不知道今天庭院中竟然落下了雪花,还以为是昨夜院中的树枝上开出的花。
端午节快到了,旧时的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习俗:1.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2.挂艾叶菖蒲: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3.赛龙舟: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
4.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5.吃五毒饼
端午节临近夏至,天气越来越炎热,细菌滋生,人容易中暑生病,古人于是食用五毒饼消病强身。五毒指蝎子、蛤蟆、壁虎、蜈蚣、蛇,古人将它们的形象盖在饼上,馅儿也是五馅:?樱桃、荸荠、桑葚、黄杏和江米藕。据说,吃了五毒饼可以增强抵抗力,灭虫免灾。
我国古代有哪些比较奇怪的书
1、《汉武故事》《汉武故事》,又名《汉武帝故事》,共一卷,是一篇杂史杂传类志怪小说,作者不详,成书年代不早于魏晋。
记载汉武帝从出生到死葬茂陵的传闻佚事,属于汉武帝传说系统中的一部传记小说。
其主要内容,是武帝为求长生不老而求仙问道,同时也写了当时一些历史人物的逸闻逸事,如“金屋藏娇”、“相如论赋”等。
其行文简雅拙质,不事雕琢,然能注意渲染气氛,人物对话亦有个性,对后代传奇小说产生一定影响。
2、《搜神记》
《搜神记》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作者是东晋的史学家干宝。原本已散,今本系后人缀辑增益而成,20卷,共有大小故事454个。
主角有鬼,也有妖怪和神仙,杂糅佛道,所记多为神灵怪异之事,也有一部分属于民间传说。大多篇幅短小,情节简单,设想奇幻,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对后世影响深远。?
其中《干将莫邪》、《李寄》、《韩凭夫妇》、《吴王小女》、《董永》等,暴露了统治阶级的残酷,歌颂了反抗者的斗争,常为后人称引。
其中的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它是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一十多篇,开创了我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
3、《博物志》
《博物志》,中国古代神话志怪小说集。西晋张华(232~300)编撰,分类记载异境奇物 ﹑古代琐闻杂事及神仙方术等。内容多取材於古籍。
包罗很杂,有山川地理的知识,有历史人物的传说,也有奇异的草木鱼虫﹑飞禽走兽的描述,还有怪诞不经的神仙方技的故事 等等,其中还保存了不少古代神话材料。如所记八月有人浮槎至天河见织女的传闻,是有关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的原始资料。
4、《拾遗记》
《拾遗记》又名《拾遗录》﹑《王子年拾遗记》。古代中国神话志怪小说集。作者东晋王嘉,字子年,陇西安阳(今甘肃渭源)人。《晋书》第95卷有传。今传本大约经过南朝梁宗室萧绮的整理。
《拾遗记》的主要内容是杂录和志怪。书中尤著重宣传神仙方术,多荒诞不经。但其中某些幻想,如“贯月槎”﹑“沦波舟”等,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
文字绮丽,所叙之事类皆情节曲折,辞采可观。后人多引为故实。如第6卷记刘向校书于天禄阁,夜有老人燃藜授学;贾逵年5岁﹐隔篱闻邻人读书后遂能暗诵六经。这两则传说即很有名。
5、《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是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为宋代人撰写的一部大书。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纪实故事及道经﹑释藏等为主的杂著,属于类书。
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铉、赵邻几、王克贞、宋白、吕文仲等14人奉宋太宗之命编纂。开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次年(978年)完成。因成书于宋太平兴国年间,和《太平御览》同时编纂,所以叫做《太平广记》。
制住鬼的文言文
1. 关于鬼的古文.
?痴情女鬼
。 有洪姓女者,年十九,丽质天成,婷婷玉立,楚楚动人,绝色也。其家无男,父母欲招赘。适有一青年家贫愿入赘,遂许之。洪女不乐。缘其与南村一王姓青年相恋,约以婚嫁。不及言于父母,故家人莫知。期年,婚约将至,洪女两相为难,遂服药而死。家人葬之荒岗。
王家有铺临于路,常夜看之。一夜,月明星稀,清风徐徐。王独卧难眠,忽见洪女入,女且近而曰:“吾为君生,亦为君死,今约束已无,特来会汝。”王知其已死,惧,斥其勿近。女遂止,仅远诉相思之苦而已。鸡叫方去。后夜夜如此。王不胜其苦,诉于父,父弗信,曰:“朗朗乾坤,清清世界。何来鬼焉?”遂夜宿于铺,闭门息灯,酣然而睡。半夜,洪女果至,其且语且近。王父恍惚间若闻女人音,借月光而视,见一人素服散发语于旁,
惊惧而晕。醒时已晓。
王父暗访洪女葬处,午时至岗,掘坟、曝尸而去。怪遂绝。洪家数日后方知,竟不复葬。
齐子曰:洪女痴情,比于尾生(古代的情圣)。然人鬼殊途,婚约可除矣。其钟爱于王,愚之甚矣。愿有情人生时无阻而双,生离死别之悲无复也。
2. 关于鬼的文言文有哪些?痴情女鬼 。
有洪姓女者,年十九,丽质天成,婷婷玉立,楚楚动人,绝色也。其家无男,父母欲招赘。
适有一青年家贫愿入赘,遂许之。洪女不乐。
缘其与南村一王姓青年相恋,约以婚嫁。不及言于父母,故家人莫知。
期年,婚约将至,洪女两相为难,遂服药而死。家人葬之荒岗。
王家有铺临于路,常夜看之。一夜,月明星稀,清风徐徐。
王独卧难眠,忽见洪女入,女且近而曰:“吾为君生,亦为君死,今约束已无,特来会汝。”王知其已死,惧,斥其勿近。
女遂止,仅远诉相思之苦而已。鸡叫方去。
后夜夜如此。王不胜其苦,诉于父,父弗信,曰:“朗朗乾坤,清清世界。
何来鬼焉?”遂夜宿于铺,闭门息灯,酣然而睡。半夜,洪女果至,其且语且近。
王父恍惚间若闻女人音,借月光而视,见一人素服散发语于旁, 惊惧而晕。醒时已晓。
王父暗访洪女葬处,午时至岗,掘坟、曝尸而去。怪遂绝。
洪家数日后方知,竟不复葬。 齐子曰:洪女痴情,比于尾生(古代的情圣)。
然人鬼殊途,婚约可除矣。其钟爱于王,愚之甚矣。
愿有情人生时无阻而双,生离死别之悲无复也。
3. 《活见鬼》的古文和译文冯梦龙《古今谭慨》
活见鬼(116)
与鬼同行
有赴饮夜归者,值大雨,持盖自蔽。见一人立檐下溜,即投伞下同行。久之,不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二人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有一个人到外面去喝酒,夜晚才回来,又赶上天下大雨,打着伞遮蔽自己。这时一个人站在房檐下,看见他打着伞就跑到伞下和他同行。走了好长一段时间,这人也不说话,持伞者怀疑此人是鬼,就用脚踢他一下,恰好没有踢到,就更加害怕,越发认为是鬼了。当走到一个桥上,持伞者就用力把那人挤到桥下,然后就急速地往前走。这时正赶上一家人起来做早饭,急忙跑到他家,说是遇到了鬼。不大一会儿,又见一个全身沾满水的人踉踉跄跄跑来,嘴里喊着“有鬼”,也投奔到这家。这两个人相见后大为惊讶,心里都明白了,于是都笑了
4. 文言文 鬼咬鬼
沈麟生云:其友某翁者,夏月昼寝,蒙眬间,见一女子搴帘入[1] ,以白布裹首,缞服麻裙[2] ,向内室去。疑邻妇访内人者;又转念,何遽以凶服入人家[3] ?正自皇惑,女子已出。细审之,年可三十余,颜色黄肿,眉目蹙蹙然[4] ,神情可畏。又逡巡不去,渐逼卧榻。遂伪睡,以观其变。无何,女子摄衣登床[5],压腹上,觉如百钧重。心虽了了,而举其手,手如缚;举其足,足如痿也[6].急欲号救,而苦不能声。女子以喙嗅翁面,颧鼻眉额殆遍。觉喙冷如冰,气寒透骨。翁窘急中,思得计:待嗅至颐颊[7] ,当即因而啮之[8].未几,果及颐。翁乘势力龁其颧[9] ,齿没于肉。女负痛身离,且挣且啼。翁龁益力。但觉血液交颐,湿流枕畔。相持正苦,庭外忽闻夫人声,急呼有鬼,一缓颊而女子已飘忽遁去[10]. 夫人奔入,无所见,笑其魇梦之诬[11]. 翁述其异,且言有血证焉。相与检视,如屋漏之水,流枕浃席[12]. 伏而嗅之,腥臭异常。翁乃大吐。过数日,口中尚有馀臭云。
“注释”
[1] 搴(qiān 愆)帘:掀帘。搴,揭起,掀。
[2] 缞(cuī崔)服麻裙:古代的丧服。缞,披于胸前的麻布条,服三年之丧者用之。麻裙,麻布作的下衣。
[3] “何遽”句:凶服,即丧服。上文言“白布裹首”,可见是新丧。旧时新丧,着丧服不能串门,以为不吉利,因有疑问。[4] 眉目蹙蹙(c ù促)然:皱眉愁苦的样子。
[5] 痿(W ěi 委):痿痹,肢体麻痹。
[6] 摄衣:提起衣裙。摄,提起。
[7] 颐(y í夷)颊:下巴至两腮之间,指脸的下部。
[8] 啮:同“咬”。
[9] (h é核):咬。
[10]缓颊:放松面部肌肉,这里意即松口。
[11]魇(y ǎn 掩)梦之诬:恶梦的幻觉。魇,恶梦,梦中惊骇。诬,以无当有。
[12]浃(jiā夹)席:流满床席。浃,遍,满。
本文来自: 喜欢文言文网() 详细出处参考:
5. 扮鬼文言文字词翻译满媪,余弟乳母也,有女曰荔姐,嫁为近村民家妻。一日,闻母病,不及待婿同行,遽狼狈而来。
时已入夜,缺月微明,顾见一人追之急,度是 *** ,而旷野无可呼救。乃映身古冢白杨下,纳簪珥怀中,解绦系颈,披发吐舌,瞪目直视,以待其人。将近,反招之坐。及逼视,知为缢鬼,惊仆不起。荔姐竟狂奔得免。
比入门,举家大骇,徐问得实,且怒且笑,方议向邻里追问。
次日,喧传某家少年遇鬼中恶,其鬼今尚随之,已发狂谵语。后医药符箓皆无验,竟癫痫终身。
此或由恐怖之余,邪魅乘机而中之,未可知也。或一切幻象,由心而造,未可知也。或神明殛恶,阴夺其魂,亦未可知也。然均可为狂且戒。
译文或注释:
满大娘,是我弟弟的奶妈,她有个女儿叫荔姐,嫁给近村一个村民做妻子。有一天,听说她娘病了,来不及等她男人一同走,急忙出门,匆匆赶回娘家去。
那时天已黑了,天上半个月亮,微弱的月光照在大地上。半路上,回头看见后面有个人急匆匆追赶上来,她认 为这个人一定是个坏蛋,可田野空旷,没有什么人可以呼救。她就钻进古坟地的白杨树下面,把发簪耳环都取下放进口袋,把身上丝带解下绕在头颈里,披散头发, 伸出舌头,张大眼睛,向前直视,等那人靠近。那人走近她时,她反倒向他招手,叫他坐下。那人走近荔姐,一看这模样,以为碰上吊死鬼了,吓得半死,跌倒在地 爬不起来。乘这个机会,荔姐拼命奔胞,到底避免了那坏蛋的侮辱。
等到荔姐跑进娘家家门,全家都十分惊骇,慢慢地问清了她路上遇到的事,大家又生气又好笑,决定以后到附近去追查那个坏蛋。
第二天,街上纷纷传说,某家一个年青人夜里碰上鬼中了邪,这鬼现在还跟着他,他已经发了疯胡言乱语。求医服药,念经画符都赶不走那个鬼。后来,这个人就这样疯癫了一生。
这或许是他受惊吓之后,野鬼乘机会选上了他,也不一定。或许是由于他心里出现了各种幻象,也不一定。或许是神灵惩办坏人,夺走了他的灵魂,也是说不定的。但这个故事,可以作为行为轻狂的人的教训。
请采纳谢谢
6. 踢鬼的文言文和译文话说, 那时候。鲁迅刚从日本留学回来后,有一段时间在故乡绍兴教书。平时住在学校,星期六晚上才回家。
有一天下午,因为在学校自理一些事情,鲁迅回家时已经天黑了。为了赶时间,他就抄小路走,这条小路比走大路近得多。但是,走小路要经过一片坟地,那里灌木、杂草丛生,还有稀稀落落的几棵大树,树上栖息着几窝乌鸦,显得阴森森的。平时很少有人走,晚上就更没有人了。天不算太黑,月光透过云层照着远近的荒草乱石。地上的野猫,树上的乌鸦不时发出一两声难听的叫声。鲁迅地走着,快到那一片坟地了。突然,他发现不远处一座坟前立起一个白影,而且慢慢地高起来。鲁迅以为看花了眼,又仔细地朝那里看去,白影忽然又缩下去了,而且时而大,时而小。鲁迅是学医的,不相信有什么鬼魂,但眼前的怪影也不免使他有些紧张,心里扑扑地跳。他壮大胆子,继续朝前走。 离那个影子已经很近。再走几步就可以从旁边过去了。忽然白影移动起来,转来一座坟后缩了下去。鲁迅越发生疑了:看来这个“鬼”怕我,躲起来了。你越躲,我偏要看看。于是他大步赶过去。“什么人!你在干什么!”说着,鲁迅飞起无影脚,朝那个缩作一团的东西踢过去,只听“哎哟”一声,白影叫了起来,站起来飞快的逃走了,身上掉下来一块白布。原来这是个盗墓的。
7. 文言文《订鬼》译文原文:
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⑴之也,皆人思念存想⑵之所致也。致之何由⑶?由于疾病。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凡人不病则不畏惧。故得病寝衽⑷,畏惧鬼至。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⑸。
何以效⑹之?传⑺曰:“伯乐学相马,顾玩⑻所见,无非马者⑼。宋之庖丁⑽学解牛,三年不见生牛,所见皆死牛也。”二者用精至矣⑾!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人病见鬼,犹伯乐之见马,庖丁之见牛也。伯乐、庖丁所见非马与牛,则亦知夫病者所见非鬼也。
病者困剧⑿,身体痛,则谓鬼持箠、杖殴击之,若见鬼把椎锁绳纆⒀,立守其旁。病痛恐惧,妄⒁见之也。初疾畏惊,见鬼之来;疾困恐死,见鬼之怒;身自疾痛,见鬼之击;皆存想虚致,未必有其实也。
夫精⒂念存想,或泄⒃于目,或泄于口,或泄于耳。泄于目,目见其形;泄于耳,耳闻其声;泄于口,口言其事。昼日则鬼见,暮卧则梦闻。独卧空室之中,若有所畏惧,则梦见夫⒄人据案⒅其身哭矣。觉见卧闻,俱用⒆精神;畏惧存想,同一实⒇也。
注释:
⑴[为]变成。
⑵[存想]想象。
⑶[致之何由]经过什么途径导致鬼的产生。何由,从何处,从什么途径。
⑷[寝衽]睡在床上。衽(rèn),衽席,这里指铺设在床的卧席。
⑸[虚见]眼睛恍恍惚惚地看见了(鬼)。
⑹[效]验证。
⑺[传]这里指古代的文字记载。以下引文语意出自《吕氏春秋·卷九·精通》。
⑻[顾玩]仔细端详。玩,欣赏,玩味。
⑼[无非马者]没有不是马的。
⑽[庖丁]名叫丁的厨师。庖(páo),厨师。丁是人名。
⑾[用精至矣]精神专一,到了极点。用精,使用精神。至,极。
⑿[困剧]极其难受。困,困顿。剧,厉害,严重。
⒀[绳纆(mò)]绳索。
⒁[妄]荒诞,无根据。
⒂[精]专一,纯正。
⒃[泄]显露。
⒄[夫]那。
⒅[据案]按。据,按着。案,现在写作“按”。
⒆[俱用]全都因为。用,因为。
⒇[同一实]真相、本质相同。
译文:
大凡天地之间,出现鬼,并不是人死后的精神变成的,都是人们胡思乱想所造成的。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呢?是由于疾病。人生了病就会忧愁害怕,忧愁害怕就好像看见鬼出现了。凡是人无病时就不会想这想那。所以得了病躺在床上,就害怕有鬼到来。一害怕恐惧就会胡思乱想,胡思乱想就眼睛恍恍惚惚地看见鬼了。
用什么来验证它呢?古书上说:“伯乐学习鉴别马,仔细端详看到的东西,没有不是马的。宋国一位姓丁的厨师学习宰牛,三年看不见活牛,所看到的全是死牛。”这两个人都是专心到了极点。胡思乱想,自然看见了奇怪的东西。人病了看见鬼,如同伯乐看见马,庖丁看见牛一样。伯乐和庖丁看到的其实不是真正的马和牛,由此可见病人所看见的也不是什么鬼了。
病人身体极其难受,身体疼痛,就说是鬼拿了棍棒鞭子殴打他,好像看见鬼拿着锤子、锁链、绳索,站着守在他的身旁。(这是因为)病人身体疼痛,心里害怕,才虚幻地看见这些的啊。刚得病时心里惊慌害怕,(就好像)看见鬼来了;病重一些就怕死,好像看见鬼在发怒;身上因病感到疼痛,(就好像)看见鬼在打:这都是由于想得过多,产生虚幻的感觉造成的,并不是真有那样的事实。
专心胡思乱想,有的表现在视觉上,有的表现在说话上,有的表现在听见的声音上。表现在视觉上的,(好像)看见鬼的形状;表现在听觉上,(好像)听到了鬼的声音;表现在嘴上,(就会)说出鬼的事情。(因此)白天会看到鬼的出现,夜里就会在梦中听到鬼的声音。独自睡在空房之中,如果感到有些害怕,就会梦见好像有人按住他的身体而被吓哭了!睡醒见到鬼形,躺下听到鬼声,都是由于精神作用引起的;害怕和想象,是同一种本质。
8. 鬼见鬼文言文翻译原文:
南阳宋定伯,年少时,夜行逢鬼。问曰:“谁?”鬼曰:“鬼也。”鬼曰:“汝复谁?”定伯诳之,言:“我亦鬼。”鬼问:“欲至何所?”答曰:“欲至宛市。”鬼言:“我亦欲至宛市。”遂行数里。鬼言:“步行太亟,可共递相担也。”定伯曰:“大善。”鬼便先担定伯数里。鬼言:“卿太重,将非鬼也?”定伯言:“我新鬼,故身重耳。”定伯因复担鬼,鬼略无重。如是再三。定伯复言:“我新鬼,不知鬼悉何所畏忌?”鬼答言:“惟不喜人唾。”于是共行。道遇水,定伯令鬼先渡,听之,了然无声音。定伯自渡,漕漼作声。鬼复言:“何以作声?”定伯曰:“新鬼,不习渡水故耳,勿怪吾也。” 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担鬼着肩上,急持之。鬼大呼,声咋咋然,索下。不复听,径至宛市中下,着地化为一羊。便卖之,恐其变化,唾之。得钱千五百,乃去。于时石崇言:“定伯卖鬼,得钱千五百文。”
译文:
南阳地方的宋定伯年轻的时候,(有一天)夜里走路遇见了鬼,问道:“谁?”鬼说:“(我)是鬼。”鬼问道:“你又是谁?”宋定伯欺骗他说:“我也是鬼。”鬼问道:“(你)要到什么地方去?”宋定伯回答说:“要到宛市。”鬼说:“我也要到宛市。”(他们)一同走了几里路。 鬼说:“步行太劳累,可以轮流相互背负。”宋定伯说:“很好。”鬼就先背宋定伯走了几里路。鬼说:“你太重了,恐怕不是鬼吧?”宋定伯说:“我刚死,所以身体(比较)重。”轮到宋定伯背鬼,(这个)鬼几乎没有重量。他们像这样轮着背了好几次。宋定伯又说:“我是新鬼,不知道鬼害怕什么?”鬼回答说:“只是不喜欢人的唾沫。”于是一起走。在路上遇到了河水,宋定伯让鬼先渡过去,听着它一点声音也没有。宋定伯自己渡过去,水哗啦啦地发出声响。鬼又说:“为什么有声音?”宋定伯说:“我刚刚死不久,是不熟悉渡水的缘故罢了,不要见怪。”一路上,快到宛市,宋定伯便把鬼背在肩上,紧紧地抓住它。鬼大叫,发出“咋咋”的声音,恳求放他下来,宋定伯不再听他的话。(宋定伯)把鬼一直背到宛市中,才将鬼放下在地上,鬼变成了一只羊,宋定伯就卖了它。宋定伯担心它再有变化,就朝鬼身上吐唾沫。卖掉得到一千五百文钱,于是离开了宛县的集市。当时(有个)石崇说(过这样的话):“定伯卖鬼,得到了一千五百文钱。”
荐书丨说魂儿(修订版): 阴间知识百科指南。-享书社
说魂儿(修订版)
?编辑推荐?
探寻幽冥界的魂灵,揭秘阳世间的人性
睡梦中魂灵四处游荡时,是谁在看守人的躯壳,维持人的生命?
人死之后,魂灵归于何处?
倘若被冥界错抓,魂灵是否有机会再返躯壳重新做人?
门第、礼数、法制等还能束缚鬼魂吗?
魂灵在去“见阎王”途中,是踽踽独行还是由冥界公差押送?
“走阴”之人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三魂七魄”在躯壳中如何分工?怎样维持平衡?
为何常有魂灵借用别人的躯壳重生?
(尊重版权,购买正版书籍)
内容简介
活着与死去,这是对立的,但有没有一个不死不活的境界呢?活着是人,死去为鬼,但有没有一个不人不鬼的状态呢?长期稳定的肯定没有,短暂一时的则无处不在,诸如昏迷、发疯、出神、丢魂,等等。魂灵离壳之后,躺在哪里的是不死不活的躯体,飘游在外的是若阴若阳的游魂。形神相离,但也没有断绝联系,只要有了适当的条件,它们还会合而为一。这些都是我们想谈的魂灵。
普通人活着的时候,一般不大会关心自己的魂灵,因为有比这更重要的饮食男女之类的问题。
及至人确确实实地死了之后,就除了魂灵什么都没有了,说明确些就是鬼魂或幽灵,其实已是异物,即成了“鬼”。一个在阎王判官案下受审判的魂灵,身不由己,这时再想关心、想净化、想改造,说什么也没有用了。魂灵的受人关注,*可能的是在即死尚活、是人非人的那一刻,也就是魂儿跑了溜了丢了,或被偷被拐被抢被抓了,但还没有落实为异物之前的那一段时间。
作者简介
栾保群,读过中文,聊识之无,改学历史,粗知汉魏。本职冬烘先生,忝充出版编辑。为人做嫁之馀,尚有边角废料,垂老投闲,补缀成衲,虽捉襟而见肘,却宁短而不斜。无虱可扪,有鬼可谈,凑成一编,共庆升平。
目 录
小序 魂到离时方知有
伯有闹鬼与子产说魂
三魂与七魄
形神不复相亲
失魂、走魂和叫魂
招魂
“脱窍”种种
人未死,魂先泣
活无常
阴山道上勾魂忙
封鼻、抽气与其他
一个也不能少
有鬼一船 生魂带索
当差不误吃饭
············
前 言
修订后记
感谢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重版《扪虱谈鬼录》及《说魂儿》两本小书,给了我一次修订的机会,使书中文句中的错误得以改正。除此之外,还做了以下修订。《扪虱谈鬼录》各篇的写作,前后用了大约四年多,最早的几篇距现在已经有十多年了。十年的时间不算短,文中或涉及到与时间相关联的事情,有些就是我自己也有些淡忘了。所以这次特别在篇末补上了写作的时间,以作参考。而《说魂儿》用的时间比较集中,就是二○一○年底至二○一一年初这几个月,所以就省去了这累赘。二书都在材料上做了一些补充,但《说魂儿》补充得更多些,以致要对一些段落做较大的改动。另外,有些篇原来没有分节的,六七千字囫囵一块,食物粗糙而又做得太大,更加让人难于下咽了,所以这次就略做分割,算是一些补救。最后要说明的是,由于这两册书的字数相差太大,现把第一册中最末两篇,与“魂儿”关系较大的,移至《说魂儿》一册的最后。
栾保群二○一七年清明
媒体评论
栾保群的文笔,风趣幽默,洒脱漂亮,在我的阅读过程中,几乎每一页,都有会心一笑的地方。
——著名学者段学俭
我一口气读完,对作者梳理中国笔记小说中关于鬼魂材料的功夫,还是深深佩服,生怕这是末一篇,惟愿他不断写下去。
?——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舒芜
作者博闻强识,对于古书中的各种鬼故事颇有研究,典故信手拈来,很令人佩服,虽然这鬼的知识看起来毫无用处,但无用之用,未尝不是*有用的呢?这看似禅理的话,其实毫无深意,不过是对作者的佩服和感谢,让我得以一窥古代中国的鬼事。虽则说的是故鬼,作者笔锋一转,也常带到今事,读起来辛辣有趣,并非学究文章。
——独立书评人、自由作家魏小河
抢先阅读
失魂、走魂和叫魂
失魂,俗语叫丢魂儿,这种事往往发生在受到惊吓之后。也就是说,有人在受惊之后,或者神不守舍,或者痴呆,或者昏迷,医学上也许认此为癫疯,而民间究其缘由,却认为是此人魂儿丢了的结果。在他们看来,人的魂灵好像是匹受惊的马儿,脱缰似的挣出了躯壳,而且一时半会儿恢复不了镇静,以致四处游荡,找不到归宿,于是就剩下了没有魂灵的“吓傻了”的肉体。
但这只是一般的情况,而幽冥故事中总是有很多不一般甚至唱反调的情节。有的故事就说,人没了魂儿,躯壳照常活动,如南朝时刘义庆《幽明录》记石氏女的魂灵私奔到情人家,而躯壳则在家与母亲一起做家务,一如既往,并无异常。及至二者相见,魂儿便突然消失了。
唐代张荐《灵怪录》所记相类而更为生动:天宝末年,郑生应举入京,行至郑州西郊,投宿主人,不想主人正好是郑生的表姑奶奶。问起郑生尚未娶妻,老太太说:“正好我的外孙女住在这儿,她姓柳,父亲现任淮阴县令。我看你们两家门第挺般配的。”郑生不敢推辞,当晚就与柳氏姑娘成了亲。夫妻恩爱地过了几个月,姑奶奶对郑生说:“你带着你新媳妇到淮阴,认认你丈母娘吧。”到了淮阴柳家,郑生一通报,柳家大为惊愕,因为自己的女儿尚养在深闺人未识,怎么会从外面带回个女婿呢?老两口急忙出门相视,只见车上坐的姑娘与自己家中的一般无二。
那姑娘入门下车,冉冉行于庭中,而闺中之女闻听此事,也笑盈盈地出来相见,二女遇于庭中,便合而为一了。原来老太太是地下亡魂,郑州西郊的宅第却是她的坟墓,她嫁给郑生的是外孙女的魂灵;可是养在深闺的那位**,也是一切正常,少了魂也并无傻大姐似的怪样子。
它如《太平广记》卷三五八“韦隐”条引《独异记》(当即李亢的《独异志》)等,也是形神相离后各自为政,好像有了神仙的分身术一般。但这些故事不顾形神不可相离的常识,只求一个双方皆大欢喜,怪则怪矣,却少了失魂故事的更多趣味,故唐代以后也就不见此类情节了。失魂的具体原因很多,表现也不尽相同,而走脱的魂灵跑到了何处,做何举动,也各有说法,同时也就产生了很多可供谈资的怪闻。
有的是人跌倒了,及至再爬起来,魂就离了体。袁枚《子不语》卷十五“庄生”条说,庄生离开朋友陈氏家后,过桥时失足跌了一跤,然后就“急起趋家,扣门不应,仍返陈氏斋。陈氏兄弟弈局未终,乃闲步庭院”。
此时的行为已经是魂灵的事,而所游的世界已经不同于人世。他见到一座大花园,原来那是主人家的菜园。“见小亭中孕妇临蓐,色颇美,心觉动”,原来那是母猪在栏内分娩。他返回书斋,陈氏兄弟依旧下着棋,理也不理他,自觉无聊,就上前搭话支招,无奈人家好像听不见似的,再以手指画棋盘,主人却面现惊惶,好像见了鬼,赶紧跑回内室了。庄生觉得很纳闷,百无聊赖,只好依旧回家。走到桥头,他又跌了一跤。再起身赴家叩门,就有人听见,给他开门了。
··············
?
享书社丨让时间变得优雅
好了,关于“带魂字的古书都有哪些”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带魂字的古书都有哪些”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