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间的诗句有哪些 醉花间·休相问赏析

发布日期:2024-09-20         作者:千千百科网

  隐晦的表达思念和爱慕的诗句,其实很多,今天我就列举几个。

①,宋代诗人晏殊做的《玉楼春》。

《玉楼春》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尤其是诗的最后两,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翻译过来就是天涯海角总会有尽头的时候,可是我的思念之情,确实没有止境的。

②清代诗人吴绮的《醉花间·春闺》

  思时候,忆时候,

  时与春相凑。

  把酒祝东风,种出双红豆。

  鸦啼门外柳,逐渐教人瘦。

  花影暗窗纱,最怕黄昏又。

  红豆:红豆树的荚果,呈红色,人们常以红豆喻爱情和相思。端起酒杯祝贺东风,东风的温煦使红豆树长出了成双成对的红豆。诗句以感谢东风促使了红豆生长,表达对人间美好爱情的祝愿。

这些诗句你都可以借用,来表达你的思念和爱意。

醉花间·休相问赏析

  毛文锡是西蜀代表词人之一,尤工小词,此阕为其杰作,素受赞诵,沈初有诗曰:“助教(温庭筠)新词《菩萨蛮》,司徒(毛文锡)绝调《醉花间》。晚唐风格无逾比,莫道诗家降格还。”推崇其为一代诗雄。文锡词多“以质直见情致”,此阕却写得含蓄婉转,曲致其意,颇耐寻味,表现出风格的多样化。

  此词破题用“陡健之笔”(《词徽》卷五),劈头便云:“休相问,怕相问,相问还添恨。”云起马面,突兀而来,挟带着强烈的感情。词用口语,用民间文学的重复、回环的手法,语言流利清新。通观全篇,乃替思妇设辞,有个性特征。女主人公不愿人问,更怯惧人问,唯恐平空再增添一段怅恨伤心;既云“添恨”,显见心头已有恨郁积。所“恨”什么?怕“问”什么?为什么“相问”会如此深深地触动心底隐痛?首三句无端而降,平地起波,顿时结成一个悬念。接下“春水”两句并不予回答,而是宕开一笔,折入景中,拉展出一卷池塘春意图。女主人以徘徊池塘畔,只见:微风徐拂,春水满塘,碧池如镜,洗映蓝天;水面上浮游着三五成群的紫色__,头披五彩缨,双双相嬉,活泼的生机,不时打破池塘的宁静。画面讲究色彩,动静相映。这幅画深有寓意,不仅“春水”交代时令,“池塘”交代地点,更主要的是“__相趁”表面写景,实际暗示幸福的爱情生活。“__”,一种水鸟,头有缨,尾羽上矗如舵,羽毛五彩而多紫色,似鸳鸯稍大,故又名紫鸳鸯。花间派词人常将之视作鸳鸯来咏写。“趁”,因利乘便之意,词指__双双相嬉、爱抚。词人写鸳鸯,__,“不是鸟中偏爱尔,为缘交颈睡南塘”(牛峤《望江南》),是以双双相随的水鸟象征美满恩爱的婚姻。至此,读者依稀感到女主人公的“恨”,似与爱情生活的缺憾有关,但悬念仍未解。

  过片二句承上片结句而来,由池塘水涨而翻忆昨夜春雨,是“春水”句的补足和延伸;水因雨而涨。一夜春雨霏霏,雨带寒意,临明一阵逼人。词化用唐韩_《懒起》:“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诗句,暗示女主人公彻夜不眠,卧听雨声。画面色彩气氛由热转为冷,自上片春江水暖跌入临明雨寒,心情也随之暗转。临明的寒意,侵人肌肤,女主人公由自己身上寒,推想到“伊人”的寒暖,而牵肠挂肚,逼出煞拍二句“偏忆戍楼人,久绝边庭信”。“戍楼”,征人所居,挑明女主人公身份,原来是个独居闺房的边防军人的妻子。丈夫万里从戎,边庭音信久已断绝。生死未卜,寒暖不知,不能不使妻子终日牵挂,惊忧怅悲,正是“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结尾二句,如泣如诉,解开了全阕的悬念,词旨大明,乃思妇思念征夫。这才明白:女主人公为什么在词首启唇即哀诉:“休相问,怕相问,相问还添恨。”原来她怕人家问她远征丈夫的消息。也才明白:她闲步池塘,是为了避开人目,排遣愁怀。不料春景虽美,“触景更添恨”,水鸟双双成对,自己却茕独只影,说不出的凄愁伤感。因春色而生春心,因春心而触春恨。故过片心境迅即浸入彻骨春寒之中。煞拍如泉流归海,回环通首,源流有尽而不尽之意。况周颐评曰:“《花间集》毛文锡三十一首,余_喜其《醉花间》后段‘昨夜雨霏霏’数语,情景不奇,写出正复不易,语淡而真,亦轻清,亦沈着”(《餐樱庑词语》)。

冯延巳《醉花间》诗句

冯延巳《醉花间》诗句: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

  1、译文

  天晴了,小园中依旧白雪皑皑,看来春天还没有来到。可是那池塘边的梅花却已开放,是否开得过早?

  2、赏析

  起句突出一个“春”字。以下即围绕“春未到”而展开写景。“晴雪”犹在,表明春意尚薄。小园里雪压冰欺,百卉仍沉睡未醒,冬阳融雪的小园里春天的脚步尚未到临,故曰“春未到”。

  虽是如此,但报春的早梅却在池边探头探脑了。概因日晴雪融,梅花盛开,池水碧绿,在点明“小园”已经充满了活力与生机,这都是大地苏醒的先兆。梅立池畔,更有一种说不出的清可脱俗,而将全词的抒情基调给确立了。

  作者用“春未到”映衬“梅自早”侧写春日欢会,描绘出“小园”蓬勃生机的早春气息。尽管春尚未到,嫩寒尤甚,读来仍令人目不暇接。

《醉花间》的创作背景和作者介绍

  1、《醉花间》的创作背景

  冯延巳作为位极人臣的南唐宰相,虽生活优裕,但国况日下、宦海沉浮,使他对人生有着深沉的思考。纵情歌酒之余,也产生淡淡的哀愁,也有光阴如电的慨叹。这首《醉花间》是其士大夫闲逸生活的写照。

  2、《醉花间》的作者介绍

  冯延巳(903年—960年),又作冯延巳、冯延嗣,字正中,五代江都府(今江苏省扬州市)人。五代十国时南唐著名词人、大臣,仕于南唐烈祖、中主二朝,三度入相,官终太子太傅,卒谥忠肃。

  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有词集《阳春集》传世。

诗句“相逢莫厌醉金杯,人生别离多,欢会少”的诗意是什么?

  《醉花间》诗意是:一群少年相逢欢会的景况,在“晴雪小园”赏著词畔寒梅到月斜高挂,虽是整日的欢宴,但是词末也该到曲终人散的时候了。欢会尽管浓烈开怀,毕竟也是“离别多,欢会少。”少年转眼便将青春不再,更哪堪故友天涯,离多会少”

  该诗含蓄地表达了对人生苦短的感慨和对易逝年华的珍惜、留恋。

扩展资料:

  《醉花间·晴雪小园春未到》

  唐:冯延巳

  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

  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却老。相逢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

  译文:

  雪晴后的小园白雪皑皑,春天还未到,池边的梅树却早已悄悄地绽开。高高的树梢上喜鹊在衔泥筑巢,斜挂天边的月儿照着充满寒意的小草。

  江南金陵的风景山川,自古以来都是那么美丽娇娆。风光依旧可少年人转眼就见苍老。相逢不易请让我们痛饮开怀,因为人生总是别离时节多而欢乐机会少。

  百度百科-醉花间·晴雪小园春未到

冯延巳醉花间诗句

  冯延巳醉花间诗句如下:

  独立阶前星又月,帘栊偏皎洁。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夜深寒不彻,凝恨何曾歇,凭阑干欲折。两条玉箸为君垂,此宵情,谁共说?

  译文:夜晚独自一人站在台阶前看星辰明月,窗户外透着皎洁的月光。寒冷的夜里,树上落满了清霜,树叶已经凋落,只剩下孤零零的枝条,我心中愁绪难解。深夜的寒冷夜不算彻骨,因为深心凝聚着的愁恨未曾停止。靠着栏杆,人都要站不住了。两行止不住的眼泪是也你而流,此夜情思,又能与谁诉说?

作者简介

  冯延巳(903年—960年),字正中,一字仲杰,南唐吏部尚书冯令頵之长子。其先彭城人,唐末避乱南渡,其祖父迁居于歙州(新安)休宁冯村(今安徽省休宁县冯村)。其父令頵追随南唐烈祖李昪,南唐建国后出任吏部尚书,安家于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故史书称其为广陵人。

  冯延巳是五代十国时期著名词人、宰相。仕于南唐烈祖、中主二朝,三度拜相,官终太子太傅,卒谥忠肃。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有词集《阳春集》传世。

主要作品

  冯延巳的词集名《阳春录》,其中共126篇词作,共使用38个词牌名,有的题作《阳春集》,北宋时就有传本,但宋代的本子早就失传。

  现存最早的本子,是明人吴讷的《唐宋名贤百家词》抄本,清代抄刻本也有不少。但各本收词不尽相同,有的收有伪作。中华书局1999年出版的曾昭岷、曹济平、王兆鹏和刘尊明编著的《全唐五代词》,收录冯延巳词112首。

  好了,今天关于“醉花间的诗句有哪些”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醉花间的诗句有哪些”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