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州歌二十首有哪些 同时带有秦、齐二字的诗?

发布日期:2024-09-29         作者:千千百科网

  《偶得吟》邵雍 ? 宋朝

  集大成人不肯模,却行何异弃金车。

  便言天下无难事,岂信人间有丈夫。

  天意须时为善计,人情安处是良图。

  天人之际只些子,过此还同隔五湖。

  《全上人之仰山》释子益 宋朝

  集云峰下四藤条,千载谁知恨未销。

  去去全身担荷得,石龙依旧碧岧嶢。

  《重戏赠》白居易 ? 唐朝

  集贤池馆从他盛,履道林亭勿自轻。

  往往归来嫌窄小,年年为主莫无情。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释惟一 宋朝

  集云不会禅不会道。横画不识,

  竖画不晓。日里三餐,

  夜后一觉。年来老且病,

  转见不唧{左口右留}。裙子褊衫个也无,

  袈裟形相些些有。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释祖钦 ? 宋朝

  集云峰头独立,仰祝圣寿无极。

  百千甲子春秋,臣僧今日七十,

  乙酉正月初一。

  《木兰花慢 宪台诸公九日登高墅远风台,侍御》王恽   ? 元朝

  集之盛。予时移病在告,继而君美御使以严韵见徵,勉为续貂远风台上客,说雅集,玉生光。纵尊俎无情,登临佳节,此兴能忘。龙山会君莫羡,爱绿*、影里到山庄。*马长安清贵,留连春草池塘。渊明肮脏傍门旁。多病对秋香。怅岁晚田荒,几多稂莠,**登常人间事,如意少,且同来、一笑共匡床。寄谢牛山公子,何须挥涕残阳。

  《题李兄课卷》陆文圭 ? 宋朝

  集中有句伯堪傅,一梦科名十二年。

  音好空闻永嘉末,命乖不遇竟陵前。

  《戏书》曾巩 ? 宋朝

  集贤自笑文章少,为郡谁言乐事多。

  报答书题亲笔砚,逢迎使客听笙歌。

  一心了了无人语,两鬓萧萧奈老何。

  还有不随流俗处,秋毫无累损天和。

  《开元寺塔偶成题十韵》宋祁 ? 宋朝

  集福仁祠旧,雄成宝塔新。

  经营一甲子,高下几由旬。

  屹立通无碍,支持固有神。

  云妨垂处翼,月碍过时轮。

  顶日珠先现,绦风铎自振。

  沙分千界远,花散四天春。

  亿载如如地,三休上上人。

  堆螺俯常碣,缭带视河津。

  陶甓勤争运。园金施未贫。

  谁纡简栖笔,为我志琳珉。

  《越州歌二十首》汪元量 ? 宋朝

  集芳园里策奇功,丞相南行面发红。

  留得紫绵三百曲,风吹雨打并右空。

  《吏部顿郎中起陆尚书佃与同年因迎哲宗神主集》苏颂 宋朝

  集英亲策际天人,曾见诸贤解褐巾。

  荐棘校文钦藻思,华林颁宴接车尘。

  年光世故推移久,士论朝咨宠遇新。

  老病忽纡怀旧作,长吟犹忆曲江春。

  《诗一首》洪迈 ? 宋朝

  集仙仙客问生涯,买得渔舟度岁华。

  案有黄庭尊有酒,少风波外便为家。

  《定叟弟频寄黄蘖仰山新芽尝口占小诗适灾患亡》张栻 ? 宋朝

  集云峰顶风霜饱,黄蘗洲前水石清。

  不入贡包供玉食,只应山泽擅高名。

  《送德富藏主之衡》释祖钦 ? 宋朝

  集云云外小睡虎,毛色金斑威百步。

  顶门正眼烁乾坤,等闲亦或生风雨。

  拂晓出门去何处,衡阳城中访亲故。

  访之早晚即归来,震雷一喝了此句。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释祖钦 ? 宋朝

  集云一关,似乎等闲。

  看时容易,透时即难。

  森罗万象,从教侧目,

  三世诸佛,迥绝跻攀。

  一径古松苔藓斑。

  《书刺末》崔唐臣 ? 宋朝

  集仙仙客问生涯,买得渔舟度岁华。

  案有黄庭尊有酒,少风波处便为家。

  《句》朱时敏 ? 宋朝

  集英殿下初登第,神虎门前便挂冠。

  《呈知郡汪少卿》方岳 ? 宋朝

  集英赐对已专城,竟指炉烟上翠瀛。

  跸静共传新太守,砚寒仍是旧书生。

  诗如霜月五更晓,人与梅花一样清。

  昨夜紫阳山雪外,漏传鼓角亦分明。

  《改秩注县西归过上饶见太守同年莫郎中》曾丰 ? 宋朝

  集英殿前始相识,公已策名上通籍。

  银章朱绂烂映身,铄我青前黯无色。

  上饶城里重相望,公已厌直辞周行。

  皂盖朱幡炯当眼,铄我墨绶昏无光。

  浪说同年兄若弟,升沉不翅云泥异。

  分疏胡越敢寻盟,义重丘山肯忘势。

  一麾初守虎头州,差池不及从之游。

  仅收刘公一尺纸,堪比汉家千户侯。

  鸦青今袭陈腐语,持以扫门应勿阻。

  远园要觅进德方,近效仍求为县谱。

  《偈颂一百零九首》释可湘 宋朝

  集云法令不徒施,趁起丹山白凤儿。

  昨夜已飞霄汉去,平明空撼碧梧枝。

同时带有秦、齐二字的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朝代唐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白话翻译:

  巍巍长安,雄踞三秦之地;渺渺四川,却在迢迢远方。

  你我命运何等相仿,奔波仕途,远离家乡。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内不觉遥远。

  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觉就像近邻一样。

  岔道分手,实在不用儿女情长,泪洒衣裳。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诗的大意是:越州美女打扮好了,出现在镜湖的中心,本来知道自己长的美艳,但因为爱美的心情过分了,就又沉思起来:自己是否真的美丽?即使齐地生产的贵重的丝绸绢帛,也并不值得当今人们看重,(衬托采菱姑娘的歌声动人)。一曲采菱歌,比什么都值钱。

  镜心:越州的镜心湖。一说,镜子。

  更:又。

  未足时人贵:不值得现实的人看重。

李白《越女词五首》原文及翻译赏析

  越女词五首原文:

   长干吴儿女,眉目艳新月。屐上足如霜,不著鸦头袜。

   吴儿多白皙,好为荡舟剧。卖眼掷春心,折花调行客。

   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东阳素足女,会稽素舸郎。相看月未堕,白地断肝肠。

   镜湖水如月,耶溪女似雪。新妆荡新波,光景两奇绝。

  

越女词五首翻译及注释

   翻译 长干里吴地的姑娘,眉目清秀,娇艳可比明月。木屐上那双 *** 袜子的脚,细白如霜。

   吴地的女孩白皙如玉,好做荡田的游戏。投去含情的目光,掷去春心,折来鲜花嘲弄行路客。

   若耶溪中采莲的少女,见到行客,唱着歌儿把船划回。嘻笑着藏入荷花丛,假装怕羞不出来。

   东阳那儿有个白皙如玉的女孩,会稽这儿有个划木船的情郎。看那明月高悬未落,平白地愁断肝肠。

   镜瑚的水清明如月,若耶溪的少女洁白如雪。新妆荡漾湖水,水光倒影,奇美两绝。

   注释 1长干:地名,浙江北部一带。吴:吴地,今长江下游江苏南部。儿女:此指女儿。2鸦头袜:即叉头袜。3吴儿:此指吴地女子。4剧:游戏。5卖眼:王琦注:「卖眼,即楚《骚》『目成』之意。梁武帝《子夜歌》:『卖眼操长袖,含笑留上客。』」6耶溪:即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市南。7棹歌:划船时所唱之歌。8东阳:唐县名。即今浙江金华市。9素舸:木船。十白地:犹俚语所谓「平白地」。⑾镜湖:一名鉴湖、庆湖,在今浙江绍兴市会稽山北麓,周围三百里若耶溪北流入于镜湖。⑿景:同「影」。

越女词五首创作背景

   这些诗作于何时尚难确定,有待详考。根据诗中的内容推论,当是记述其初游吴越时的所见所闻。胡震亨《李诗通》在此诗题下注云:「越中书所见也。」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如果冷静地考察一下诗中内容的话,似乎还可以在这句话前再加上「初游」二字。李白是蜀地人,距吴越数千里之遥,两地风俗迥异。按一般常情来理解,人到外乡乍见异地风情时往往产生一种很强烈的新鲜感,对于天生好奇,反应敏捷的诗人来说尤其是这样。反之,如果是早已见过非常熟悉的事物,由于司空见惯反而难以引起人们的审美情趣。这五首诗所表现的恰恰都是初见新鲜事物时的好奇的感受,所以可能是诗人初入会稽时的作品。

   据詹瑛著《李白诗文系年》考证,在天宝元年(742年),李白「春夏间居东鲁,旋携妻子入会稽,与道士吴筠隐于剡中。」观诗中所说「长干吴儿女」「吴儿多白皙」之句,都涉及吴地,而且这两首诗又都被列在前边,故其游历路线当是由吴入越的。从泰山下来游吴越到会稽正当循此路线,故可以认为此组诗当作于是年。

越女词五首赏析

   第一首诗写吴越女子相貌的妩媚可爱与穿着的异样。首句的「长干」是地名。王琦注云:「建邺南五里有山冈,其间平地,吏民杂居,号长干。」但应当指出,此诗只是借用此语,以「长干」代指一般的「吏民杂居」的里巷,以区别于名门贵宅,其作用仅在于说明「吴儿女」的身份是普通民间女子而非达官望族的贵妇与闺秀,不必拘泥。「眉目艳星月」形容女子眉清目朗,比星月还要美丽。「艳星月」是艳于星月,即比星星月亮还明朗可爱之意。「眉目」与「星月」对举,在理解上要分开,实际是说秀眉若弯月,眼似明星的意思,语言十分洗炼精确。后两句写女子穿着的特殊。她们竟光着脚丫穿着木屐,连双袜子也没有穿。一双素足 *** 于外,肤色哲白,若霜雪一般。展是木制鞋,中国自晋代时女子便已穿用木屐了。《晋书·五行志》:「初作屐者,妇人头圆,男子头方,圆者顺之义,所以别男女也。至太康初,妇人屐乃头方,与男无别。则知古妇人亦著屐也。」可见李诗中所写是实景。

   第二首诗写吴越女子天真活泼的姿态及调皮卖俏的开放型性格。大意是说,吴地的女子皮肤 *** ,她们都爱好做荡舟这种游乐。荡舟之时,她们还不时地朝水面上往来船只中的客人眉目传情暗送秋波,或者拿着折来的花枝向对方调侃戏谑。四句小诗把吴地女郎姣好的容貌和活泼开朗的性格描绘得栩栩如生。「卖眼」就是递眼神,俗语谓之飞眼,是年青女子向人传达情意的一种表示,这里用来表现吴地女子活泼泼辣的性格,很生动传神。

   第三首诗所写则是另一种性格的劳动妇女。耶溪即若耶溪,唐时在越,州会稽县南。这位在若耶溪上采撷莲藕的女子与前一首诗中的吴儿大不相同,当她看见别的船上的客人时便唱着歌掉转船头,伴随着欢乐的歌声将小船划入荷花丛中,并假装怕羞似的不再出来。这位女子性格内向,虽然也怀有春心,却把这种情感深藏在内心,有点羞羞答答的。但其内心荡漾的春潮还是无法全部掩饰住的,诗人早已窥破其内心的隐秘,否则怎能写出「佯羞不出来」的诗句呢?「佯羞」二字极精彩,将少女欲看青年男子又羞涩不好意思的心理与情态刻画得惟妙惟肖。透过这两个字,仿佛可以看到在密密层层的荷花丛中,那位采莲的姑娘正从荷花荷叶的缝隙中偷偷地窥视著客人。鲜艳的花朵与美人的脸庞相互映衬,这和谐美妙的景象真令人魂梦心醉。于此可以看出,这首小诗虽很浅白,但蕴味却很隽永。

   第四首诗写一对素不相识的青年男女一见钟情,互相倾慕,又无缘接近,难以倾述衷肠的怅恨。这里的「东阳」、「会稽」均是地名。东阳唐时属婺州(今浙江东阳),会稽属越州(今浙江绍兴),二地相距起码在一百公里以上。诗人在这里写出这两个地名无非是说这一对小青年素昧平生,原来并不相识,不必拘泥理解为东阳的姑娘遇到了会稽的小伙。「白地」是当时俚语,今天依然沿用于民间,即「平白地」,无缘无故的意思。全诗大意是说,一位肤色白净的姑娘与一位荡着白色小舟的小伙子不期而遇,二人一见钟情,眉来眼去中似乎有许多心曲要倾吐,但因天色尚早,无由进行交谈幽会,不禁现出肝肠欲断,非常焦急的神色。「月未堕」是明月在天,可望而不可即之意。还应指出,李白在此诗中为何偏偏拈出「东阳」、「会稽」这两个地名呢?这可能与他化用前人诗意有关。王琦认为李白此诗由谢灵运《东阳溪中赠答》二诗中化出,是有道理的。谢诗其一曰:「可怜谁家妇,缘流洗素足。明月在云间,迢迢不可得。」其二曰:「可怜谁家郎,缘流乘素舸。但问情若何,月就云中堕。」无论从词语的相同还是从意境的相似,都可以看出李白此诗确是由这两首诗概括点化而出。

   第五首诗写越女顾影自怜的娇媚姿态。唐时镜湖在会稽、山阴两县交界处,如今此湖已不复存在。诗的大意说,镜湖的水面澄澈,如皎洁的月光,耶溪地方的姑娘皮肤洁白,似晶莹的霜雪。穿着新妆的姑娘在明净澄清的水面上荡舟戏耍,那婀娜妩媚的倩影倒映在水间,显得更加娇妖可爱;那明净的湖水中滉漾著美的身影,增添了无限的色彩与情趣。人因水而更美,水因人而益清,相得益彰,这种情景不正是所谓的「两奇绝」吗?把人和景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相互映衬,构成一副美丽动人的艺术画面,确实可谓是「别有情致」的。

   这五首小诗虽总题名为越女词,但所咏实非一时一地之事,当是诗人初游吴越时所见的几个情景的个别记录。因吴越疆域毗连,自然地理状貌与民情风俗相似,而且这五首小诗的形式与语言风格亦颇相近,故统而言之也未尝不可。还应指出,五首诗选择的角度不同,塑造的人物性格各异,但组合在一起却可以给人一个总的印象,即吴越女子相貌美丽,肤色皙白,性格淳真开朗,朴素大方。她们挚爱人生,热烈大胆地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眉目艳星月」的「吴儿女」也好,「卖眼掷春心」的「吴儿」也好,「佯羞不出来」的「采莲女」也好,都能给读者留下很强烈的印象。在表现方法上,作者善用白描的笔法,抓住带有特征的景物和富有典型性的生活细节,寥寥数语便勾画出一个生动逼真的人物形象,笔墨很洗炼简洁。语言方面自然流畅,毫无雕琢板滞之感,清新可爱。

   诗词作品:越女词五首 诗词作者: 唐代 李白 诗词归类:旅途、游记、女子

汪元量原文_翻译及赏析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汪元量 入道原因

   其一、元初道教受到帝王的推崇,社会地位颇高,道士的生活比较优越,生活方式比较自由,以道士身份南归对于一位宋室旧臣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其二、汪元量一向认为自己是汉族儒生,以全真教为代表的道教中兼容的儒家思想正好可以使汪元量在道教信仰中保留自己儒家的印记。而其中的遗民情怀也正好满足了汪元量的心理需求,满足他精神上的某种归依感。

文学创作

   汪元量的友人李珏跋元量所撰《湖山类稿》,称元量“亡国之戚,去国之苦,艰关愁叹之状,备见于诗”,“亦宋亡之诗史”。“宋亡之诗史”,是汪元量诗的主要特色。《醉歌》10首中,“声声骂杀贾平章”,揭露贾似道之流荒废政事,贻误国家的罪恶;“侍臣已写归降表,臣妾签名谢道清”,直呼最高当权者太皇太后谢氏之名,痛斥她率先投降的可耻行径,满腔悲愤,不愧史笔。《越州歌》20首,描述了元兵南下时半壁河山遭受蹂躏的惨象:“东南半壁日昏昏,万骑临轩趣幼君。三十六宫随辇去,不堪回首望吴云”;“一阵西风满地烟,千军万马浙江边。官司把断西兴渡,要夺渔般作战船”。亡国之痛,悲歌当哭。又有《湖州歌》98首,从“丙子正月十有三,挝□伐鼓下江南,皋亭山下青烟起,宰执相看似醉酣”写起,以七绝联章的形式,依次记述“杭州万里到幽州”的所历所感、所见所闻:“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南四百州”;“两淮极目草芊芊,野渡灰余屋数椽。兵马渡江人走尽,民船拘敛作官船”。景真情挚,非有切身感受者不能道。《湖州歌》、《越州歌》、《醉歌》是汪元量“诗史”的代表作。其深度和广度都超出其他宋遗民同类的诗。它记述的史实,往往能补史籍之所未及。

   汪元量南归后,写了不少诗来反映人民在元朝统治下所过的痛苦生活,如《钱塘》“平芜古路人烟绝,绿树新墟鬼火明”,《兴元府》“官吏不仁多酷虐,逃民饿死弃儿孙”等,可以看成是“宋亡诗史”的一部分。

   汪元量早期创作《居拟苏武》四首、《月夜拟李陵诗传三首》,立意、谋篇、遣辞都模仿古诗《李陵与苏武诗》、《苏武诗》,痕迹过于显露。元兵南逼,国势飘摇,他的诗融入了时代的内容,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师法杜甫,模仿杜甫的秦州体,自认为"篇篇妙入神"(《杭州杂诗和林石田》),颇有心得。他在颠沛困顿之中,进一步领悟到杜诗“句句好”(《草地寒甚毡帐中读杜诗》)。他在大都所作《黄金台和吴实堂韵》中写道:“君臣难再得,天地不重来”,感到大势已去而又执著地眷恋故国;在《平原郡公赵福王挽章》中写“南冠流远路,北面幸全尸”,声讨元统治者虐待宋宗室。这些诗作继承了杜甫的沉郁,而又有他自己那个时代所赋予的苍凉和悲愤。他为挽文天祥而作的《浮丘道人招魂歌》,则学杜甫的《同谷七歌》,深得其章法。南归后写的山水诗,偶有明快之笔,但大多数是抒写寂寞哀愁心情的,如“孤舟行客愁无那,十二峰前十二滩”(《夔门》)。还有一些诗则受江湖派的影响,意境幽窄。

  

   以“德祐之变”为界限,汪元量的词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的主要内容是描述宫廷生活。如〔莺啼序〕《宫中新进黄莺》写黄莺的伶俐,〔汉宫春〕《春苑赏牡丹》写牡丹的娇媚曲尽物态颇有情致。〔失调名〕《宫人鼓瑟奏霓裳曲》写宫人的哀怨。这些词辞采华美,结构缜密,虽然境界不高,但能做到典丽而不堆砌,工致而不晦涩。他的〔长相思〕中的“阿哥儿阿姑儿两个天生一对儿”,则通俗活泼,充满欢乐情绪。

生平

   汪元量出生在一个琴而儒的大家庭中。年轻时,因精于弹琴作画、写诗填词,“以词章给 事宫掖”,成为供奉内廷的琴师,侍谢太后(理宗之后)和王昭仪(度宗之嫔),并与柴望(著有《秋堂集》)、马廷鸾(著有《碧梧玩芳集》)等有交往。

   德祐二年(1276)宋廷降元,元世祖诏三宫北迁大都。汪元量以宫廷琴师身份随太皇太后北行,“杭州万里到幽州”,目睹了南宋奉表降元的悲惨一幕,也亲身经历了三宫北上、燕京生活,由此写下了《醉歌》、《越州歌》、《湖州歌》等具有强烈纪实性的诗史作品,以独特的视角记录宋元更替时期的真实事件,以补史书之不足。

   文天祥兵败被执,囚于大都,汪元量曾屡至囚所探视。文天祥为汪元量集杜甫诗句,成《胡笳十八拍》,并为元量作品作序。汪元量写了《妾薄命呈文山道人》、《生挽文丞相》等诗,勉励文天祥尽节。在文天祥壮烈殉国后,他又作了《孚丘道人招魂歌》九首,形式模仿杜甫的《同谷七歌》,为文天祥招魂。

著述 清初黄虞稷《千顷堂书目》着录汪元量《湖山类稿》13卷,《汪水云诗》4卷,《水云词》2卷,已佚。清代乾隆间,鲍廷博刻刘辰翁选《湖山类稿》5卷(前4卷为诗,第5卷为词),《水云集》1卷。以流传系统不同,重见的诗很多。二者共收诗 300多首,词20多首,《四库全书》即以鲍氏二本著录。今人孔凡礼自明代抄本《诗渊》及《永乐大典》残卷中辑得汪森本未收诗约100首,词20多首与汪氏二本合为一编题为《增订湖山类稿》,1984年中华书局出版。汪元量的诗文马萧萧。燕支山中风飘飘。风飘飘。黄昏寒雨,直是无憀。玉人何处教吹箫。十年不见心如焦。心如焦。彩笺难寄,水远山遥。——宋代·汪元量《忆秦娥》

   忆秦娥

马萧萧。燕支山中风飘飘。风飘飘。黄昏寒雨,直是无憀。

   玉人何处教吹箫。十年不见心如焦。心如焦。彩笺难寄,水远山遥。雪霏霏。蓟门冷落人行稀。人行稀。秦娥渐老,著破宫衣。强将纤指按金徽。未成曲调心先悲。心先悲。更无言语,玉箸双垂。——宋代·汪元量《忆秦娥》

   忆秦娥

雪霏霏。蓟门冷落人行稀。人行稀。秦娥渐老,著破宫衣。

   强将纤指按金徽。未成曲调心先悲。心先悲。更无言语,玉箸双垂。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南四百州。——宋代·汪元量《湖州歌·其六》

   湖州歌·其六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南四百州。 写水 , 怀古感叹查看更多汪元量的诗文>>

形容7月的古诗词

  1.形容七月的诗句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2.描写七月的古诗词

   国风·豳风·七月

   先秦:佚名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箨。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译文:

   七月大火向西落,九月妇女缝寒衣。十一月北风劲吹,十二月寒气袭人。没有好衣没粗衣,怎么度过这年底?正月开始修锄犁,二月下地去耕种。带着妻儿一同去,把饭送到向阳的土地上去,田官十分高兴。

   七月大火向西落,九月妇女缝寒衣。春天阳光暖融融,黄鹂婉转唱着歌。姑娘提着深竹筐,一路沿着小道走。伸手采摘嫩桑叶,春来日子渐渐长。人来人往采白蒿,姑娘心中好伤悲,害怕要随贵人嫁他乡。

   七月大火向西落,八月要把芦苇割。三月修剪桑树枝,取来锋利的斧头。砍掉高高长枝条,攀着细枝摘嫩桑。七月伯劳声声叫,八月开始把麻织。染丝有黑又有黄,我的红色更鲜亮,献给贵人做衣裳。

   四月远志结了籽,五月知了阵阵叫。八月田间收获忙,十月树上叶子落。十一月上山猎貉,猎取狐狸皮毛好,送给贵人做皮袄。十二月猎人会合,继续操练打猎功。打到小猪归自己,猎到大猪献王公。

   五月蚱蜢弹腿叫,六月纺织娘振翅。七月蟋蟀在田野,八月来到屋檐下。九月蟋蟀进门口,十月钻进我床下。堵塞鼠洞熏老鼠,封好北窗糊门缝。叹我妻儿好可怜,岁末将过新年到,迁入这屋把身安。

   六月食李和葡萄,七月煮葵又煮豆。八月开始打红枣,十月下田收稻谷。酿成春酒美又香,为了主人求长寿。七月里面可吃瓜,八月到来摘葫芦。九月拾起秋麻子,采摘苦菜又砍柴,养活农夫把心安。

   九月修筑打谷场,十月庄稼收进仓。黍稷早稻和晚稻,粟麻豆麦全入仓。叹我农夫真辛苦,庄稼刚好收拾完,又为官家筑宫室。白天要去割茅草,夜里赶着搓绳索。赶紧上房修好屋,开春还得种百谷。

   十二月凿冰冲冲,正月搬进冰窖中。二月开初祭祖先,献上韭菜和羊羔。九月寒来始降霜,十月清扫打谷场。两槽美酒敬宾客,宰杀羊羔大家尝。登上主人的庙堂,举杯共同敬主人,齐声高呼寿无疆。

  

扩展资料:

   作品介绍:

   《国风·豳风·七月》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反映了周代早期的农业生产情况和农民的日常生活情况,不仅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是一首杰出的叙事兼抒情的名诗。

   全诗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从岁寒写到春耕开始;第二章写妇女蚕桑;第三章写布帛衣料的制作;第四章写猎取野兽;第五章写一年将尽,为自己收拾屋子过冬;第六章写采藏果蔬和造酒,这都是为公家的,为自己采藏的食物是瓜瓠麻子苦菜之类。

   第七章写收成完毕后为公家做修屋或室内工作,然后修理自家的茅屋;末章写凿冰的劳动和一年一次的年终燕饮。此诗通篇用“赋”的手法,围绕着一个“苦”字,按照季节的先后,从年初写到年终,从种田养蚕写到打猎凿冰,反映了一年四季多层次的工作面和高强度的劳动,语言朴实无华,完全是用铺叙的手法写成的,语调凄切清苦,仿佛是在哭吟着一部沉重的历史。

  

   百度百科——国风·豳风·七月

3.关于七月的诗句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4.关于七月的古诗词有哪些

   1. 《谒金门·七月既望湖上雨后作》——清代 厉鹗

   凭画槛,雨洗秋浓人淡。隔水残霞明冉冉,小山三四点。

   艇子几时同泛?待折荷花临鉴。日日绿盘疏粉艳,西风无处减。

   2. 《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唐代 李商隐

   露如微霰下前池,月过回塘万竹悲。

   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

   悠扬归梦惟灯见,濩落生涯独酒知。

   岂到白头长知尔,嵩阳松雪有心期。

   3.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宋代 陆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4. 《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宋代 杨万里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

   5. 《苏秀道中》——宋代 曾几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6. 《少年游》——宋代 苏轼

   雨洗娟娟嫩叶光。风吹细细绿筠香。秀色乱侵书帙晚。帘卷。清阴微过酒尊凉。

   人画竹身肥拥肿。何用。先生落笔胜萧郎。记得小轩岑寂夜。廊下。月和疏影上东墙。

   (注:元丰六年七月六日,王文甫家饮酿白酒,大醉。)

   7. 《满庭芳》——宋代 方岳

   星昴呈祥,山川钟秀,果然生此真贤。精神莹澈,秋水共长天。况值西风初起,中元过、七日凉先庭院爽,称觞贺客,车马看骈阗。

   开筵。称寿处,红袖歌舞,脆管繁弦。愿公与椿松,对阅天年。纵使平分风月,不容暂、吟醉苕川。龙光近,行看凤诏,促入秉钧权。

5.描写七月的古诗句有哪些

   1、《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

   宋代:杨万里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

   2、《谒金门·七月既望湖上雨后作》

   清代:厉鹗

   凭画槛,雨洗秋浓人淡。隔水残霞明冉冉,小山三四点。

   艇子几时同泛?待折荷花临鉴。日日绿盘疏粉艳,西风无处减。

   3、《苏秀道中》

   宋代:曾几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4、《七月闺情》

   唐代:袁晖

   七月坐凉宵,金波满丽谯。容华芳意改,枕席怨情饶。

   锦字沾愁泪,罗裙缓细腰。不如银汉女,岁岁鹊成桥。

   5、《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

   唐代:李商隐

   初梦龙宫宝焰然,瑞霞明丽满晴天。旋成醉倚蓬莱树,

   有个仙人拍我肩。少顷远闻吹细管,闻声不见隔飞烟。

   逡巡又过潇湘雨,雨打湘灵五十弦。瞥见冯夷殊怅望,

   鲛绡休卖海为田。亦逢毛女无憀极,龙伯擎将华岳莲。

   恍惚无倪明又暗,低迷不已断还连。觉来正是平阶雨,

   独背寒灯枕手眠。

6.有没有描写七月的诗句

   1,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出自宋代:杨万里《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

   白话文释义:月亮还未照到我的书斋前,先照到了万花川谷,不是书斋没有月光,而是被高高的竹林隔着。现在才是农历七月十三的夜晚,圆月已像白玉雕成的一样。秋月还没到最美的时候,到了十五、十六日夜晚你再看,那才是最好的。

   2,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出自先秦:佚名《国风·豳风·七月》

   白话文释义:七月大火向西落,八月要把芦苇割。三月修剪桑树枝,取来锋利的斧头。砍掉高高长枝条,攀着细枝摘嫩桑。七月伯劳声声叫,八月开始把麻织。染丝有黑又有黄,我的红色更鲜亮,献给贵人做衣裳。

   3,凭画槛,雨洗秋浓人淡。隔水残霞明冉冉,小山三四点。艇子几时同泛?待折荷花临鉴。日日绿盘疏粉艳,西风无处减。——出自清代:厉鹗《谒金门·七月既望湖上雨后作》

   白话文释义:在画楼凭栏遥望西湖,经过一番雨洗秋色更浓人更觉淡雅了。远隔湖水残霞行将消逝,远处小山三四座。湖中舟艇何时同泛?等待着去明如镜子的湖上折荷花,荷叶荷花一天一天地在逐渐凋谢稀疏,秋风阵阵紧。

   4,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出自宋代:曾几《苏秀道中》

   白话文释义:一夜之间,炎炎烈日的晴空,忽然降下了渴望已久的甘霖;我在睡梦中惊醒,只觉得浑身舒适,凉气沁人。我不愁屋子会漏雨,淋湿我的床;只是欣喜溪流中涨满了雨水,不用再为干旱担心。

   我想,那千里平野上,喝够了水的稻子一定是葱绿一片;于是觉得,这五更天雨水敲打着梧桐,是那么的动听。像我这没有田地的人尚且欢欣鼓舞,更何况田间的农夫,祈望着丰年,该是多么的高兴。

   5,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出自宋代:陆游《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白话文释义:秋意来到边城,声声号角哀鸣,平安烽火映照着高兴亭。击筑高歌,站在高处把酒洒向国土,引起了收复关中的无限兴致。

7.形容阴历七月的古诗词

   七月凤仙展奇葩

   唐代吴仁壁有《凤仙花》一诗,诗云:

   香江嫩绿正开时,冷蝶饥蜂两不知。此际最宜何处看?朝阳初上碧梧枝。

   七月七日诗·李充

   朗月垂玄景,洪汉截皓苍。牵牛难牵牛,织女守空箱。

   河广尚可越,怨此汉无梁。北极躔众星,玉机运六纲。

   素云巡濛汜,炎帝收离光。

   七月七日咏织女·苏彦

   火流凉风至,少昊协素藏。织女思北沚,牵牛叹南阳。

   时来嘉庆集,整驾巾玉箱。琼佩垂藻蕤,雾裾结云裳。

   金翠耀华辎,軿辕散流芳。释辔紫微庭,解衿碧琳堂。

   欢宴未及究,晨晖照扶桑。仙童唱清道,盘螭起腾骧。

   怅怅一宵促,迟迟别日长。

   大同九年秋七月诗(南北朝·萧纲)

   高楼辟左扇,回望依兰桡。晚风飖飏来,落照参差好

   七月七日夜咏牛女诗(南北朝·谢惠连)

   题注:玉台无夜字。

   落日隐櫩楹,升月照帘栊。团团满叶露,析析振条风。

   蹀足循广除,瞬目矖曾穹。云汉有灵匹,弥年阙相从。

   遐川阻昵爱,修渚旷清容。弄杼不成藻,耸辔骛前踪。

   昔离秋已两,今聚夕无双。倾河易回斡,款情难久悰。

   沃若灵驾旋,寂寥云幄空。留情顾华寝,遥心逐奔龙。

   沈吟为尔感,情深意弥重

   咏廿四气诗 处暑七月中(唐·元稹)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向来鹰祭鸟,渐觉白藏深。叶下空惊吹,天高不见心。

   气收禾黍熟,风静草虫吟。缓酌樽中酒,容调膝上琴。

   够了吧~~哦

8.含有七月的诗句有哪些

   1、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诗经·七月》

   2、今年秋早凉,七月已萧然。——陆游《南轩》

   3、周公歌七月,耕稼乃王术。——王安石《寓言九首》

   4、七月送我东南道,八月送我西南道。——白玉蟾《送谈执权张南显归广州》

   5、躬耕莘野一犁雨,亲见豳风七月诗。——方岳《山中》

   6、正当七月初三夜,帝劝长星酒一杯。——汪元量《越州歌二十首》

   7、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白居易《长恨歌》

   《南轩》原文:宋 · 陆游

   今年秋早凉,七月已萧然。

   南轩修竹下,枕簟终日眠。

   时将半残梦,听此欲断蝉。

   推枕起太息,四序忽已迁。

   功名堕渺莽,衰疾方沈绵。

   新月独多情,窥窗澹娟娟。

   作者: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今天关于“越州歌二十首有哪些”的讲解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主题,并从我的回答中找到需要的信息。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