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3、《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4、《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5、《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6、《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7、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8、《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9、《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0、《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1、《中秋月》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12、《长安秋望》唐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天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13、《秋风引》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4、《秋词》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15、《秋日》唐耿玮
返照入闾巷,忧来谁共语?
古道少人行,秋风动禾黍。
16、《秋思》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7、《秋夜曲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飞逐鸟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18、《苏幕遮》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9、《渔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0、《秋波媚》宋陆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描写秋季的诗句有哪些
1、《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难望王师又一年。
4、《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5、《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7、《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8、《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9、《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0、《中秋月》
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11、《苏幕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2、《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3、《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宋·陆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14、《秋月》
宋·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15、《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16、《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7、《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18、《秋雨中赠元九》
唐·白居易
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
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19、《初秋》
唐·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20、《秋晚江上遣怀》
唐·杜牧
孤舟天际外,去路望中赊。
贫病远行客,梦魂多在家。
蝉吟秋色树,鸦噪夕阳沙。
不拟彻双鬓,他方掷岁华。
21、《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2、《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23、《河西送李十七》
唐·高适
边城多远别,此去莫徒然。
问礼知才子,登科及少年。
出门看落日,驱马向秋天。
高价人争重,行当早着鞭。
24、《立秋日登乐游园》
唐·白居易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25、《秋思》
唐·白居易
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
兽形云不一,弓势月初三。
雁思来天北,砧愁满水南。
萧条秋气味,未老已深谙。
26、《客亭》
唐·杜甫
秋窗犹曙色,落木更天风。
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
圣朝无弃物,老病已成翁。
多少残生事,飘零似转蓬。
27、《秋芸有春绿》
宋·范成大
秋芸有春绿,疏篱照孤芳。
清霜早晚至,何草能不黄?
宁当念衰落,政尔事容光。
及时且自好,来日殊未量。
28、《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9、《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30、《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31、《子夜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32、《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33、《摊破浣溪沙》
五代·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34、《秋日·其二》
宋·秦观
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35、《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36、《念奴娇》
宋·黄庭坚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
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
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
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
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37、《山中》
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38、《野望》
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39、《望秦川》
唐·李颀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
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
40、《早寒江上有怀》
唐·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41、《观沧海》
东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2、《秋词二首·其一》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43、《虞美人》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描写秋天的古诗词
描写秋天的优美古诗词。
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4、红藕香残玉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5、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
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7、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8、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9、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千少府贬长沙》。
10、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1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古风二首》。
秋天的诗句有哪些
1、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念奴娇·中秋》
2、玉露金风报素秋,穿针楼上独含愁。——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3、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李白《秋思》
4、坐开桑落酒,来把**枝。——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5、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6、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7、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古风二首》
8、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9、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10、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11、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张籍《秋思》
12、松竹含新秋,轩窗有余清。——崔元翰《奉和圣制中元日题奉敬寺》
13、凄恻近长沙,地僻秋将尽。——杨冠卿《卜算子·秋晚集杜句吊贾傅》
14、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15、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16、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李白《长相思·其一》
17、竹叶于人既无分,**从此不须开。——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18、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李清照《多丽·咏白菊》
19、最伤情、送客咸阳,佩结西风怨。——吴文英《琐窗寒·玉兰》
20、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21、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22、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早寒有怀/江上思归》
23、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24、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白居易《微雨夜行》
25、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26、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白朴《天净沙·秋》
27、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王之涣《九日送别》
28、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曹雪芹《残菊》
29、时靸双鸳响,廊叶秋声。——吴文英《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
30、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表示秋天的诗句有哪些
表示秋天的诗句如下:1.《登高》杜甫:“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2.《临江仙》楼阳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3.《夜泊牛渚怀古》杜甫:“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4.《秋兴八首》徐陵:“红尘苦短复何知。人生最爱别离时。”
5.《秋浦歌》马致远:“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6.《咏秋》马致远:“三闾黄叶正沉吟,十洲秋色踏碧霓。”
7.《登高壮观寒江铁链》龚自珍:“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8.《咏鹅》骆宾王:“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柔声带秋雨,青春散文章。”
9.《村居》程大昌:“西与余郊共萧条,早蝉凄切,暮蝉啼叫。”
10.《采莲曲》佚名:“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一、秋天的文化和自然景致
1.秋分节气:秋分是24节气之一,在每年的9月22或23日,代表着夜昼相等、万物收成而归的节气。
2.中秋节: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月最圆的时候,人们会团聚在一起欣赏月亮、品尝月饼。
3.秋天的景色:秋天的景色以金色、银白色为主调,大自然的色彩渐变带来了美丽的景象。落叶飘零、金**的田野、秋雾弥漫的山林等场景。
4.秋天的食材:秋季是收获季节,各种水果、蔬菜和谷类粮食都处于丰收期。人们可以采集贡菜、野菊花等野味,以及收获枸杞、柿子、核桃等。
二、拓展知识
秋天的景色和自然变化深深地影响了古代人们对于宇宙的观念和人类命运的想象。中国文化中,秋天常被赋予“收成、圆满、富足”的含义,如《诗经》中的“百谷千秋稼”,表达了对于收成季节的美好祝愿。
好了,关于“赞咏秋天的诗句有哪些”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赞咏秋天的诗句有哪些”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