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像这样是为了什么呢?难道不是因为其它国家的音乐可以在当前快乐满意,可以满足耳目官能的需要么?
此语出自李斯的《谏逐客书》。若:像。是:近指代词,这。何:为什么。快意:快乐满意。当前:眼前。适观:满足耳目官能的需要。
作者认为,如今秦国抛弃了自己国家地道的敲击瓦器的音乐,而取用郑、卫等国家的靡靡悦耳之音,不要弹奏秦筝而要演奏《昭虞》,原因还不是这些音乐能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吗?为什么在器具、音乐等方面可以使用别的国家的,在人才方面却不能呢?通过这个论据,证明了秦国“逐客”是荒唐的做法。
中学文言文注释
1. 完整的初中文言文注释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①选自《聊斋志异》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原文共三则,这里选的是第二则。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清代山东淄川(现在山东淄博)人。 ②〔屠〕宰杀牲畜,这里指屠户,宰杀牲畜卖肉的人。 ③〔止〕这里是“只”的意思。 ④〔缀(zhuì)行甚远〕紧跟着走了很远。缀,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 ⑤〔投以骨〕就是“以骨投之”。 ⑥〔从〕跟从。
题目不全,不知道有没有理解错误
2. 初中文言文几个常见词的解释而、之、焉只要初中要求掌握的就好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之 “之”在文言文中常当代词、助词、动词用,其作用各不相同. 一、作代词 1、代人,如《项脊轩志》中的“先妣抚之甚厚”,“之”可译作“她”,代老妪. 2、代物,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之”代“土地”. 3、代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与坐谈,问之客曰”,“之”代“与徐公孰美这件事”. 4、指示代词,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之”可译作“这,这样”指上文“河内凶……亦然”.“不若长安君之甚”《触龙说赵太后》,“之”译作“那样”. 二、作助词 1、定语的标志,如《谏太宗十思疏》中的“代百司之职役哉”,这里的“之”连结名词性定语“百司”和中心语“职役”,可译作“的”,表示限制的偏正关系.此句可译为“代管百官的职事呢?”.《过秦论》中的“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两个“之”分别连结形容词性定语“膏腴”、“要害”和中心词“地”、“郡”,表示修饰的偏正关系. 2、补语的标志.如《捕蛇者说》中的“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之”在这里作补语的标志,可译作“得”,表示连结中心词“不幸”和补语“甚”. 3、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夫晋,何厌之有”,这里“何厌”是“有”的宾语,提前了.此句可译为“晋国(的欲望),有什么满足的(可能)呢?” 4、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如《劝学》中的“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两个“之”都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之”字前是中心语,“之”字后是定语.此句可译为“蚯蚓(虽然)没有锐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5、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如《归去来兮辞》中的“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这里两个“之”用在主谓词组之间,表示这一词组不能单独成句.此句可译为“(我)羡慕一切生物得到复苏的时节其时,感叹自己的年华行将结束.” 6、用在主语和介词结构之间,表示它们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强调、突出这个介词结构的意义.(不译),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中的“之”,接在主语“寡人”与介词结构“于国”之间,强调“于国”的意义,此句可译为“我对于治理国家,可算是尽了心的了.” 7、衬音助词(不译),用在表示时间的词或某些动词的后面,凑足一个音节,它没有实际意义,只是起着协调音节的作用.如《劝学》中的“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之”嵌在时间词“须臾”的后面,协调音节,作词缀,此句译作“比不上片刻学到的东西多”.《谏逐客书》中的“由此观之”,这里的“之”接在动词“观”后面,协调音节,无义,此句可译作“从这看来” 8、嵌在姓名中间,无实义.如“佚之狐言于郑伯曰”、“若使烛之武见秦君”、“介之推不言禄”、“宫之奇谏假道”中的“佚之狐”、“烛之武”、“介之推”、“宫之奇”. 9、嵌在专用名词之间,无义.如《病梅馆记》中的“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前一个“之”用在“病梅馆”这个专用名词中,不译. 三、作动词 用在处所句词前,可译作“到、往、去”.如《鸿门宴》中的“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之”用在处所名词“沛公军”前,作动词. 焉 兼词 兼有介词“于”和指示代词“是(此)”的意思,通常用于动词或动词结构之后,介绍关涉到的人、事、物、处所等.例如: (1)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寡人之於国也》) (2)虢叔死焉,佗邑唯命.(《郑伯克段于鄢》) 指示代词 通常用在及物动词之后充当宾语,指代前面出现的人、事、物等.例如: (1)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论毅力》)――尝焉:试着做这件事. (2)若甚怜焉,而卒以祸.(《种树郭橐驼传》)――怜焉:爱护百姓. 疑问代词 通常用于动词或动词性结构之前表示疑问,可译为“哪里”、“怎么”等.例如: (1)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季氏将伐颛臾》) (2)焉足以知是且非邪?(《答李翊书》) (3)姜氏欲之,焉辟害?(《郑伯克段于鄢》) 语气词 作为语气词,“焉”可用于句中或句末,表。
3. 初中文言文解释大全之 一、代词 1、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 ①公与人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十则》) ④醒侯故使之问之。
(《扁鹊见蔡醒公》)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 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十则》) ④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
(《宋定伯捉鬼》)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作“的” ①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扁鹊见蔡桓公》)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 ④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读孟尝君传》) ⑤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结构语气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 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愚公移山》)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 3、语气助词,凑足音节。 ①公将鼓之。
(《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
(《陈涉世家》) ④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大铁椎传》) 4、结构助词,提前宾语的标志。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②何陋之有?(《陋室铭》) ③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而 一、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又”“而且”“也”等,有时也可不译。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十则》)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 ③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译作“然后”“就”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十则》) ②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③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涉世家》) 3、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译作“但是”“然而”“却”“可是”。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十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爱莲说》)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4、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
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①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
(《冯婉贞》) ②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③敏而好学。
(《 十则》) 5、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愚公移山》) ②吾恂恂而起,视其缶。(《捕蛇者说》) ③睨之,久而不去。
(《卖油翁》) 6、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译作“因此”“所以”“因而”。 ①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醉翁亭记》) ②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他。(《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③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黄生借书说》) 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可译为“在”“从”等。 ①介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 2、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①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岳阳楼记》) ②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土,士以故归之。(《读孟尝君传》) 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④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3、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用、按照”等。
①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马说》) 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④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愚公移山》) 二、连词 1、表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狼》) ②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出师表》) ③故为之说,以俟夫人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 ④诚直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出师表》) 2、表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3、表并列或承接,因果关系。
①属予作文以记之。 三、动词:译为“认为”。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文言文实词用法 1、人不知而不愠(怨恨)《论语十则》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迷惑)(疑惑)(同上)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导)(同上) 4、择其善者而从之(长处;优点)(同上) 5、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渐渐地)《扁鹊见蔡桓公》 6、醒侯故使人问之(特意)(同上) 7、使人索扁鹊(寻找)(同上) 8、桓侯遂死(于是就)(同上) 9、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胁迫,攻击)《狼》 10、顾野有麦场(回头看,看见)《同上》 11、屠乃奔倚其下,。
4. 高中文言文重要虚词18个的所有解释和课本原句位置,如果太多先给必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 、欤 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矣”可能是吧! 文言虚词用法(超详细版) 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以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为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1.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如: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六)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如: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五蠹》)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
5. 高中文言文翻译梁适传宋史,列传四十四原文: 梁适,字仲贤,东平人,翰林学士颢之子也.少孤,尝辑父遗文及所自著以进,真宗曰:“梁颢有子矣.”授秘书省正字.为开封工曹,知昆山县.徙梧州,奏罢南汉时民间折税.更举进士,知淮阳军,又奏减京东预买?百三十万.论景祐赦书不当录朱梁后,仁宗记其名,寻召为审刑详议官. 梓州妖人白彦欢依鬼神以诅杀人,狱具,以无伤谳.适驳曰:“杀人以刃或可拒,而诅可拒乎?是甚于刃也.”卒论死.有鸟似鹤集端门,稍下及庭中,大臣或倡以为瑞,适曰“此野鸟入宫庭耳,何瑞之云?” 尝与同院燕肃奏何次公案,帝顾曰:“次公似是汉时人字.”肃不能对,适进曰:“盖宽饶、黄霸皆字次公.”帝悦,因询适家世,益器之.他日宰相拟适提点刑狱,帝曰:“姑留之,俟谏官有阙,可用也.”遂拜右正言. 林瑀由中旨侍讲天章阁,适疏其过.又言:“夏守赟为将无功,不宜复典宥密.”会妇党任中师执政,以嫌改直史馆,修起居注.奉使陕西,与范仲淹条边机十余事.进知制诰、权发遣开封府.岁余,出知兖州.莱芜冶铁为民病,当役者率破产以偿,适募人为之,自是民不忧冶户,而铁岁溢.再迁枢密直学士、知延州.告归治葬,过京师,得入见,自言前为朋党挤逐,留为翰林学士.御史交劾之,以侍读学士知澶州,徙秦州.入知审刑院,擢枢密副使. 张尧佐一日除四使,言者争之力,帝颇怒.适曰:“台谏论事,职耳.尧佐恩实过,恐非所以全之.”遂夺二使.侬智高入寇,移嫚书求邕、桂节度,帝将受其降.适曰:“若尔,岭外非朝廷有矣.”乃遣狄青讨之.贼平,帝曰:“向非适言,南方安危,未可知也.”迁参知政事.契丹欲易国书称南北朝,适曰:“宋之为宋,受之于天,不可改也.契丹亦其国名,自古岂有无名之国哉?”遂止.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大珰王守忠求为节度使,适持不可;张贵妃治丧皇仪殿,又以为不可.将以适为园陵使,适言国朝以来无此制,由是浸与陈执中不合.适晓畅法令,临事有胆力,而多挟智数,不为清议所许.御史马遵、吴中复极论其贪黩怙权,罢知郑州.京师茶贾负公钱四十万缗,盐铁判官李虞卿案之急,贾惧,与吏为市,内交于适子弟,适出虞卿提点陕西刑狱.及罢,帝即还虞卿三司.复加观文殿大学士、知秦州.古渭初建砦,间为属羌所钞,益兵拒守,羌复惊疑.适具牛酒,召谕其种人,且罢所益兵,羌不为患.徙永兴军.夏人盗耕屈野河西田累年,朝廷欲正封,以适为定国军节度使、知并州,至则悉复侵地六百里.还,知河阳,领忠武、昭德二镇、检校太师,复为观文殿大学士,以太子太保致仕,进太傅.熙宁三年,卒,年七十.赠司空兼侍中,谥曰庄肃.译文: 梁适,字仲贤,东平人,是翰林学士梁颢的儿子.小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曾经把父亲的遗文和自己写的文章编成集子进献皇帝,真宗说:“梁颢也有有出息的儿子了.”任命他为秘书省正字.担任开封工曹,昆山县知县.调任梧州,上书朝廷免除了从南汉时就实行的民间折税制度.又举进士,任淮阳军负责人,又上书减免上交的京东预买?款一百三十万的负担.上书发表意见,认为景祐年的赦书不应当收录后梁朱温家族的后代,仁宗记下了他的名字,不久寻召他担任审刑详议官. 梓州妖人白彦欢装神弄鬼,用诅咒杀人,案件审理完结,因为死者没有受伤定罪.梁适驳斥说:“用刀杀人,被杀的还可以抵抗,但是诅咒能抵抗吗?这比刀还厉害.”最终判处死刑.有长得像鹤的鸟聚集在端门,有些落下到了皇宫的院子里,大臣有人提议把这作为国家的祥瑞,梁适说:“这不过是野鸟进入宫庭罢了,哪有什么祥瑞可言呢?” 曾经和同在刑部院的燕肃一起上奏何次公的案子,皇帝看着他们说:“次公好像是汉朝时候人的字.”燕肃不能回答,梁适回复皇帝说:“盖宽饶、黄霸的字都是次公.”皇帝很高兴,趁机问梁适的家庭身世,更加器重他.另一天,宰相准备让梁适提点刑狱,皇帝说:“暂且留着他,等到谏官的职位有空缺的时候,可以让他担任.”于是被任命为右正言. 林瑀根据皇帝的安排在天章阁为皇帝讲课,梁适上书披露他讲错的地方.又上书说:“夏守赟担任将领却没有功劳,不应该再参与重大典礼和朝廷机密事项.”正值妇党人士任中师执掌权力,梁适因为受嫌弃改任史馆值班人员,为皇帝修起居注.奉命出使陕西,与范仲淹上书陈述边疆重要事务十余件.升职担任知制诰、暂时安排到开封府挂职.一年多,出任兖州知州.莱芜炼铁纳税的事情让老百姓很受苦,赶上承担这个差事的人往往破产才交得上税.梁适招募人员专门做这件事,从此老百姓不再担心摊上炼铁的差事,而铁的产量却逐年增长.又升任枢密直学士、延州知州.上书请假回家办理丧事,经过京城,得以入见皇帝,自己陈述先前被朋党排挤外逐,皇帝留他在京担任翰林学士.御史纷纷弹劾他,后来侍读学士的身份担任澶州知州,调任秦州.又回朝廷担任审刑院负责人,提升为枢密副使. 张尧佐一天担任了四个职务,负责反映意见的言官上书抗争很急切,皇帝相当生气.梁适说:“谏官们议论朝政,是他们的职责所在.张尧佐蒙受皇帝的恩典也确实有些过分了,恐怕这不是保护他的办法.”于是罢免了张尧佐的两个职务.广西的侬智高叛乱入侵,写信给邕州(南宁)、桂林的节。
文言虚词“以”的用法
“之”在文言文中常当代词、助词、动词用,其作用各不相同。
一、作代词
1、代人,如《项脊轩志》中的“先妣抚之甚厚”,“之”可译作“她”,代老妪。
2、代物,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之”代“土地”。
3、代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与坐谈,问之客曰”,“之”代“与徐公孰美这件事”。
4、指示代词,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之”可译作“这,这样”指上文“河内凶……亦然”。“不若长安君之甚”《触龙说赵太后》,“之”译作“那样”。
二、 作助词
1、定语的标志,如《谏太宗十思疏》中的“代百司之职役哉”,这里的“之”连结名词性定语“百司”和中心语“职役”,可译作“的”,表示限制的偏正关系。此句可译为“代管百官的职事呢?”。《过秦论》中的“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两个“之”分别连结形容词性定语“膏腴”、“要害”和中心词“地”、“郡”,表示修饰的偏正关系。
2、补语的标志。如《捕蛇者说》中的“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之”在这里作补语的标志,可译作“得”,表示连结中心词“不幸”和补语“甚”。
3、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夫晋,何厌之有”,这里“何厌”是“有”的宾语,提前了。此句可译为“晋国(的欲望),有什么满足的(可能)呢?”
4、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如《劝学》中的“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两个“之”都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之”字前是中心语,“之”字后是定语。此句可译为“蚯蚓(虽然)没有锐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5、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如《归去来兮辞》中的“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这里两个“之”用在主谓词组之间,表示这一词组不能单独成句。此句可译为“(我)羡慕一切生物得到复苏的时节其时,感叹自己的年华行将结束。”
6、用在主语和介词结构之间,表示它们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强调、突出这个介词结构的意义。(不译),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中的“之”,接在主语“寡人”与介词结构“于国”之间,强调“于国”的意义,此句可译为“我对于治理国家,可算是尽了心的了。”
7、衬音助词(不译),用在表示时间的词或某些动词的后面,凑足一个音节,它没有实际意义,只是起着协调音节的作用。如《劝学》中的“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之”嵌在时间词“须臾”的后面,协调音节,作词缀,此句译作“比不上片刻学到的东西多”。《谏逐客书》中的“由此观之”,这里的“之”接在动词“观”后面,协调音节,无义,此句可译作“从这看来”
8、嵌在姓名中间,无实义。如“佚之狐言于郑伯曰”、“若使烛之武见秦君”、“介之推不言禄”、“宫之奇谏假道”中的“佚之狐”、“烛之武”、“介之推”、“宫之奇”。
9、嵌在专用名词之间,无义。如《病梅馆记》中的“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前一个“之”用在“病梅馆”这个专用名词中,不译。
三、作动词
用在处所句词前,可译作“到、往、去”。如《鸿门宴》中的“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之”用在处所名词“沛公军”前,作动词。
四、另外,在现代汉语中,“之”有时用在时间词“前、后”的前面,组成双音词,表示在某个时间或处所的前面或后面。如“吃饭之前要洗手。”“妈妈走了之后,你要好好照顾自己。”“他们站在队旗之前举手宣誓。”
文言文八大类
1. 文言文八大修辞手法是什么
一) 比喻 文言文的比喻与现代汉语的比喻一样,有本体和喻体,也有比喻词,当然,有的只出现喻体,有的没有比喻词。
例1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o项羽本纪》) 译文:如今人家好像是厨房的刀和砧板,我们好比是放在砧板上的鱼和肉,这样紧迫的情况,还要向人家告辞干什么呢?例2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史记o屈原贾生列传》) 译文:使自己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像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环境。
例1用"刀俎"和"鱼肉"比喻对方和自己,将两种对比强烈的不同地位和危急的形势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例2用"污泥"和"浊秽(环境)"比喻邪恶的势力,用"蝉蜕"比喻自己的洁身自好,比喻具体形象,句子通俗易懂,屈原的周遭环境和他的人生态度在比喻句中有了清晰的交代。
(二) 夸张 夸张,主要是通过形象的语言,把被描写的事物加以艺术地夸大或缩小,给人以比较强烈的感觉,从而增强句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例1 人固有一死,或重与泰山,或轻于鸿毛。
译文:人本来就免不了一死,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要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要轻。例2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译文:秦国便有了剩余的精力,乘对方的困敝而制服他们,在战场上追逐逃走的败兵,杀得敌人流下无数的尸体,血流成河,可以漂浮盾牌。例1用"泰山"和"鸿毛"来比轻重,将死的价值夸大和缩小,夸大和缩小中表明了作者爱憎分明的态度和泾渭分明的价值取向。
例2用"百万"的"伏尸" 和血流成河可以漂浮盾牌来形容战争的残酷,夸大的描述中刻画了秦国的强大和残忍,以及其他国家的弱小和惨败。 (三) 借代 借本体的特征或标志来代替本体;借本体的所属或所在来代替本体;借事物的全部来代替属于局部的本体或借局部来代替整体等修辞方法,均为借代。
借代的主要目的是给人一种具体可感的形象,引发读者的形象思维。例1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木兰诗》) 译文:希望能骑着千里马,快马加鞭送我回故乡。 例2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 译文:两岸青山在眼前相对出现,一片白帆向红日轻捷飞来。 例1中的"千里足"代替千里马,是局部代替整体。
例2中的"孤帆"代替扬着一片白帆的小船,是局部代替整体。 (四) 比拟 比拟是拟人和拟物的合称,是一种将人拟作物,或将物拟作人的修辞方法。
这种修辞方法,有时给物以人的对话或语言,有时给人以物的动作或形态,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性。例10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姜夔《扬州慢》) 译文:自从金兵南侵以后,就连荒废的池沼和古老的树木,也对战争表示厌恶。例11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译文:关在笼子里的鸟思恋以往的树林,养在池塘中的鱼思恋过去的深潭。例12 雄兔脚朴朔,雌兔眼迷离,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乐府诗集o木兰诗》) 译文:雄兔的脚上毛蓬松,雌兔的眼睛眯成缝,两只兔子并排跑,怎么能辨别我是雌还是雄?例10的"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是把物当作人来描写,作者借"废池乔木"所表露的一个"厌"字,将对战争的憎恶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例11的"羁鸟恋"和"池鱼思"也是把物当作人来描写,"恋"和"思"是对自由的一种向往,作者借动物的人类思想化语言来表达的正是这种情感。例12"安能辨我是雄雌"是把人当作物来写,动物才讲雄雌,问"安能辨我是雄雌",显然是主人公用幽默的语言说明女扮男装是难以分辨的。
(五) 设问 有疑问就要问,有问就要答,有问有答就是设问。设问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自己设问自己回答,二是反面设问,正面回答。
例13 然秦以区区之地……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过秦论》) 译文:然而秦国以雍州小小的疆域……但是经不起陈涉振臂一挥就国破人亡,并被后人讥笑,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不行仁义,而使攻势和守势完全发生了变化的缘故啊。
例14 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李斯《谏逐客书》) 译文:敲打瓦罐,叩拍瓦缶,弹奏秦筝,拍着大腿打拍子……现在人们不听敲打瓦罐和叩拍瓦缶,而去欣赏郑国和卫国的音乐,不弹奏秦筝,而选择《韶》乐,这是因为什么呢?为的是听起来高兴,看起来舒服罢了。
例15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周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欧阳修《伶官传序》) 译文:啊!国家盛衰的道理,虽然总强调说是天意,其实还不是决定于统治阶级的政策措施吗?追溯一下后唐庄宗是怎样建立起他的统治,又是怎样遭到失败的过程,就足以说明这个道理了。
例13是自己设问自己回答,意在引起读者的注意,以达到强调其结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目的。例14也是自己设问自己回答,先交代结果,后叙说原因,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例15则是用反面的问题来激发正面的答案,对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这种设问,有点像现代汉语的反问,不用回答。
2. 古代八大文体有哪些古代八大文体为:表、说、记、铭、序、辩、传、诏
1、表
(议论文)奏议的一种。
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中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称“表”。“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
2、说
(议论文)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3、记
(记叙文)杂记。
包括:
山川、景物、人事杂记。描写山川、景物和人事的。
笔记文。以记事为主,它的特点是篇幅短小,长的千字左右;内容丰富,有历史掌故、遗文遗事、文艺随笔、人物短论、科学小说、文字考证、读书杂记等五花八门。
4、铭
(称颂功德,记叙文)用于述功纪行或警戒劝勉,文辞精练,有韵,读来铿锵有力;体制短小,最短者不足十字,与格言颇相似。
铭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文体,用来记述事实、功德的文字,述公记行、有时也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体。
5、序
(记叙文)赠序。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
序(叙)是一般的序言,放在书的前面;跋则放在书的后面,即后序。
上古时代的序都是放在后面的。有人认为《庄子·天下》篇就是《庄子》的序。至於《淮南子·要略》篇,《论衡·自纪》篇,《史记·太史公自序》,《汉书·叙传》等,更显然都是序言,它们都是在书的后面。《说文解字》的序也在后面。后来像萧统《文选》等书,序文才移到前面。
6、辩
“辩”即辩是非,别真伪,这种文体的特点是批驳一个错误论点,或辨析某些事实。
论辨类就是论说文,包括哲学论文、政治论文、史论、文论等。先秦诸子书,一般都可认为论文集(通常都以政治为主)。单篇论文则以贾谊《过秦论》为最早。
论辨类或者是发表自己的主张,阐明一个道理(论):或者是辨别事理的是非,驳斥别人的言论(辨)。举例来说,《淮南子》是论,而《论衡》则是辨;《过秦论》是论,而《神灭论》则是辨。
7、传
(记叙文)记述个人生平事迹的文章。一般来说多为记述那些在历史上较有影响而事迹突出的已死的人物生平事迹。多采取叙述、描写等手法,展示人物的生平风貌。这种文体,贯用于史书。
8、诏
诏令类是皇帝对臣下的书信。诏令和奏议本来都是书信,但因封建时代最高统治者被认为与一般人不同,所以臣子给皇帝的书信叫奏议,皇帝给臣下的书信叫诏令。
搜狗百科-古文体
3. 文言文有哪些5、童趣(沈复)
第二单元
10、《论语》十则
第三单元
15、古代诗歌五首
观沧海(曹操)
次北固山下(王湾)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西江月(辛弃疾)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第四单元
20、*山市(蒲松龄)
第五单元
25、《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第六单元
30、*寓言四则
智子疑邻
塞翁失马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翻译全集
第一单元
5、伤仲永(王安石)
第二单元
10、木兰诗
第三单元
15、*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第四单元
20、口技(林嗣环)
第五单元
25、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 《山海经》
两小儿辩日 《列子》
第六单元
30、*狼(蒲松龄)
4. 整理卖油翁的文言文七大类1、2.文言实词+虚词。
(1)善射:善于、擅长。(2)自矜:自夸。矜,夸耀。(3)尝:曾经。(4)家圃:这里指家里射箭的场地。(5)释:放。(6)睨: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7)但微颔之:但,只;颔,点头。(8)知射:懂得。(9)忿然:气愤的样子。(10)尔安敢轻吾射:安,怎么;轻,看轻,轻视。(11)徐以杓酌油沥之:徐,缓慢地,慢慢地。(12)唯手熟尔:唯,只,不过。(13)笑而遣之:遣,打发。
3.一词多义。
(1)手熟尔: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尔安敢轻吾射:尔,你。
(2)汝亦知射乎:射,射箭。
吾射不亦精乎:射,射箭的本领(技艺)。
尔安敢轻吾射:射,射箭的本领(技艺)。
(3)公亦以此自矜:以,凭,靠。
以我酌油知之:以,凭,靠。
以钱覆其口:以,用。
4.通假字
手熟尔:尔,同“耳”。
5.特殊句式
(1)省略句:尝射于家圃。(省略主语陈尧咨)
(2)省略句: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省略主语卖油翁)
6.用现代汉语解释句子。
(1)公亦以此自矜。译文:康肃公也凭这一点自夸。
(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译文:有个买油的老头放下担子,站在一边,斜着眼睛看他射箭,久久地不离开。
(3)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译文:你也懂得射箭?我射箭的本领不是很精湛(高超)吗?
(4)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译文:康肃气愤地说:“你怎么敢看轻我射箭的本领?”
(5)以我酌油知之。译文: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6)我亦无他,唯手熟尔。译文: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熟罢了。
7.“之”字的指代用法。
(1)睨之:“之”,代词,指代陈尧咨射箭。
(2)但微颔之:“之”,代词,指代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
(3)以我酌油知之:“之”,代词,指代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
(4)徐以杓酌油沥之:“之”,代词,指代葫芦。
(5)笑而遣之:“之”,代词,指代卖油翁。
5. 怎么区分文言文中的八种句型其实从不同角度去分类就有不同的分法。
比如:从语气看就有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祈使句、肯定句、否定句。
如果你只是应试,建议就不用去深究。
我们上古代汉语通论时也只是讲了三种。
语气方面一看就可以看出来就不多说了。我想你肯定是关于词序和句式做题混淆。
有时候一道题说让你判断是什么句式,又想说是倒装吧?或者宾语前置?
这样记吧。
倒装句:包括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这是句子中的词序,只要是这三种,肯定就是倒装。
根据谓语的词性,可以分为叙述句(动词动词词组作谓语)描写句(形容词形容词词组作谓语)判断句(名词名词词组作谓语)前两种一般不会考。
主要是判断句。现代汉语中一般用“是”作为标志。可是古汉语中没有判断词。所以名词名词性词在主语后面作谓语。如果弄不清词性,那就这样记。“者”和“也”不是判断词,但一般判断形式都用。“非。。。也。”“是。。也”“此。。也”“乃”“为”这种。但记住这些不是判断词哦。一般用这些词的句子是判断句就对了。太深入就很麻烦。
被动句:个人觉得要带入文章分析,有的有明显的词比如:于,为。为天下笑。而有的没有标志,像是贻笑大方,就没有。所以这个要看文章了。
省略句:1省主语。2省宾语.3省谓语动词4省介词量词。这个还是看文章吧,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缺哪块就补哪块。我还是都举例子吧。省主语:(某某)对曰:@#¥#%#¥……宾语:X夜击大胜、根据文章,是X夜击(X)大胜。动词:一鼓作气,再(鼓)而衰。。
累。。。大概就这样吧。我也不晓得再怎么精细了。
最后建议,考试写句型还是不能写大框。要写小条目,就是三种词序,被动倒装比较容易考。
6. 八年级文言文大全《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
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时间先后顺序,把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离奇的情节贯串起来,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是当时的黑暗社会的鲜明对照,是作者及广大劳动人民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与向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 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陋室铭(翻译) 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了。这是间简陋的房子,只是因为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罢了。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与我谈笑的都是博学的人,往来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
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双耳,没有官府公文使身心劳累。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爱莲说(翻译)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的很多。
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人很喜欢牡丹。
我则惟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没有(缠绕的)蔓,(也)没有(旁逸的)枝;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
核舟记 - 原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核舟记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核舟记 - 译文 明朝有个特别手巧的人名叫王叔远,能够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房屋、器具、人物,以及鸟兽、树木、石头,没有不顺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王叔远曾经赠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原来刻的是苏东坡。
7. 如何快速掌握文言文8大学习技巧一:预读 其主要目标是:读准字音,准确停顿,把握节奏;了解有关作家作品常识;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具体做法是:(1)查阅工具书,结合注释给生字生词注音。(2)根据教师范读或课文录音清楚准确地朗读课文。(3)结合课文注释和语文工具书,了解有关作家作品常识。(4)结合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从整体上了解课文。(5)通过解题和通读全文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文体特征。
二:抄读 其主要目标是:熟悉课文,自学存疑,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具体做法是:(1)勾划或抄写课文中的生字生词与名言警句。(2)勾划或抄写课文中的难句。(3)记录在阅读课文时产生的疑难问题。(4)阅读或摘抄(或作提要、目录)与课文相关的辅助材料。(5)结合单元学习的提要、课文预习提示、思考和练习,确定学习的童点和难点。
三:解读 其主要目标是:通过语言分析,具体地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表现出来的作者的观点、态度或思想倾向。具体做法是:(1)结合语境,从句子结构和上下文去深入理解疑难词语和句子的含义。(2)利用古汉语常识具体分析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3)翻译(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课文或课文片断,以求深入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4)课堂专题讨论,落实重点难点,分析解答课后“思考和练习”中的语言训练题。
四:品读 其主要目标是:就思想内容、章法结构、表现技法、语言艺术、艺术风格等方面对文章进行文学和美学的鉴赏性阅读。具体做法是:(1)从文体特征出发,总体上把握文章作为一种“类型”的基本特征。(2)比较阅读,从内容和形式方面对文章的具体特征和作者的艺术个性进行分析。(3)指导学生查阅文献资料,就重要的实词、虚词和语法问题撰写语文小论文,以巩固所学知识,强化能力训练。
五:诵读 其主要目标是:加深理解,强化记忆,丰富语言,积累材料,训练语感,培养素质。具体做法是:(1)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朗读,力求熟读成诵。(2)朗读品味,背诵名篇、名段和名句,准确记忆。(3)扩展阅读,研读与文章相关的材料,扩大知识面以求更为全面深刻地理解课文。(4)整理学习笔记,编写学习小结,以突出重点难点。(5)指导写作读后感想或思想评论,以求陶冶情操.
古代书信常识
1.古人写信的一些常识
旧时代的写信传统,格式严谨,讲究礼仪,无论是家事、公务,都叙述简洁明了,有概括性、可读性。称谓按辈份长幼极其礼貌地形成一个公式,比如“父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某某夫子尊鉴”、“某某仁兄座右”……等。对子女晚辈多写“某儿知悉”、“某女见字”、“贤妻庄次”、“某夫君如画”等,依关系、身份、区别称谓用辞,看上去会使你觉得写信人文质彬彬,恭敬礼貌;读信如睹人,你会感到一种亲切的安慰。起了互通消息和联络感情的作用。
——赵清阁为“书信选”所写的前言
另外,古人书信为竖写,行文涉及对方收信人姓名或称呼,为了表示尊重,不论书写到何处,都要把对方的姓名或称呼提到下一行的顶头书写。
2.书信的文体常识,要详细解释
①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 的限定、修饰词,如亲爱的等。
②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 否安康”等,独立成段,不可直接接下文,否 则,就会违反构段意义单一的要求,变成 多义段了。 ③正文。
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 干段来书写。 ④祝颂语。
以最一般的“此致”、“敬 礼”为例。“此致”可以有两种正确的位置来 进行书写,一是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 另起段,不加标点;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 一行空两格书写。
“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 行,顶格书写。后应该加上一个惊叹号, 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称呼和祝颂语后半部分的顶格,是对 收信人的一种尊重。
是古代书信“抬头”传统 的延续。古人书信为竖写,行文涉及对方 收信人姓名或称呼,为了表示尊重,不论 书写到何处,都要把对方的姓名或称呼提 到下一行的顶头书写。
它的基本做法,为 现代书信所吸收。 ⑤署名和日期。
写信人的姓名或名 字,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侧。 最好还要在写信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信人 的关系,如儿***、父***、你的朋友*** 等。
再下一行写日期。 如果忘了写某事,则可以在日期下空 一行、再空两格写上“又附”,再另起行书写 未尽事宜。
3.书信的小常识有哪些
例文:(“_”表示空格)敬爱的XX(或亲爱的,等):__您好!__(正文)此致__敬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又及:(注:手写书信,在写完以上内容后又想起有内容要写时用)__(内容)1.书信格式 2.收信人的辈分和写信的口气 3.写信字体(整洁干净,大方美观) 4.落款位置和日期 5.写信目的和立场 6.写信用纸(Email则可适当选择信纸背景以烘托主题) 7.信件封面格式和收信人尊称 书信写作格式 书信历史悠久,其格式也几经变化。
今天,按通行的习惯,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1.称呼 也称“起首语”,是对收信人的称呼。
称呼要在信纸第一行顶格写起,后加“:”,冒号后不再写字。称呼和署名要对应,明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
(具体可参见第四编《应酬称谓》)称呼可用姓名、称谓,还可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作称呼。这里简要说明几条细则: (1)给长辈的信。
若是近亲,就只写称谓,不写名字,如“爸”、“妈”、“哥”、“嫂”等;亲戚关系的,就写关系的称谓,如“姨妈”、“姑妈”等。对非近亲的长辈,可在称谓前加名或姓,如“赵阿姨”、“黄叔叔”等。
(2)给平辈的信。夫妻或恋爱关系,可直接用对方名字,爱称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如“丽”、“敏华”、“亲爱的”等;同学、同乡、同事、朋友的信,可直接用名字、昵称或加上“同学”、“同志”,如“瑞生”、“老纪”、“小邹”、“三毛”等。
(3)给晚辈的信。一般直接写名字,如“乐毅”、“君平”、“阿明”等;也可在名字后加上辈分称谓,如“李花侄女”等;亦可直接用称谓作称呼,如“孙女”、“儿子”等。
(4)给师长的信,通常只写其性或其名,再加“老师”二字,如“段老师”、“周师傅”、“宏海老师”等。对于十分熟悉的师长,也可单称“老师”、“师傅”。
假如连名带姓,在信首直称“孙松平老师”、“王达夫师傅”,就显得不大自然且欠恭敬。对于学有专长、德高望重的师长,往往在姓后加一“老”字,以示尊重,如“戴老”、“周老”,亦可在姓名后加“先生”二字。
为郑重起见,也有以职务相称的,如“董教授”、“陈大夫”、“佟工程师”等。 (5)给一个单位或几个人的信,又不指定姓名的,可写“同志们”、“诸位先生”、“XX等同志”等。
给机关团体的信,可直接写机关团体名称。如 “XX委员会”、“XX公司”。
致机关团体***的信,可直接用姓名,加上“同志”、“先生”或职务作称呼,亦可直接在机关团体称呼之后加上“领导同志”、“负责同志”、“总经理”、“厂长”等。 如果信是同时写给两个人的,两个称呼应上下并排在一起,也可一前一后,尊长者在前。
上述五种场合,有时还可按特殊对象,视情况加上“尊敬的”、“敬爱的”、“亲爱的”等形容词,以表示敬重或亲密之情。当然,这要用得适宜,如对好友称“尊敬的”,反而显得见外,对无特殊关系的年轻女性贸然称呼“亲爱的”,那就有失检点了。
2.正文 正文通常以问候语开头。问候是一种文明礼貌行为,也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节,体现写信人对收信人的关心。
问候语最常见的是“您好!”“近好!”依时令节气不同,也常有所变化,如“新年好!”“春节愉快!”问候语写在称呼下一行,前面空两格,常自成一段。 问候语之后,常有几句启始语。
如“久未见面,别来无恙。”“近来一切可好?”“久未通信,甚念!”之类。
问候语要注意简洁、得体。 接下来便是正文的主要部分——主体文,即写信人要说的话。
它可以是禀启、复答、劝谕、抒怀、辞谢、致贺、请托、慰唁,也可以是叙情说理、辩驳论证等。这一部分,动笔之前,就应该成竹在胸,明白写信的主旨,做到有条有理、层次分明。
若是信中同时要谈几件事,更要注意主次分明,有头有尾,详略得当,最好是一件事一段落,不要混为一谈。 3.结尾 正文写完后,都要写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话,作为书信的结尾。
习惯上,它被称做祝颂语或致敬语,这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貌。祝愿的话可因人、因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词,不要乱用。
(可参见下节《常用书信用语》的“祝颂语”。) 结尾的习惯写法有两种: (1)在正文写完之后,紧接着写“此致”,转一行顶格或空两格写“敬礼”。
(2)不写“此致”,只是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安好”、“健康”、“平安”等词,一定要另起一行空两格,不得尾缀在正文之后。也可以在正文结尾下另起一行写“祝你”、“敬祝”,再空两格写上“安好”、“健康”等。
4.署名和日期 在书信最后一行,署上写信人的姓名。署名应写在正文结尾后的右方空半行的地方。
如果是写给的亲属、朋友,可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儿、弟、兄、侄等,后边写名字,不必写姓。如果是写给组织的信,一定要把姓与名全部写上。
而在署名之后,有时还视情加上“恭呈”、“谨上”等,以示尊敬。上述自称,都要和信首的称谓相互吻合。
日期一项,用以注明写完信的时间,写在署名之后或下边。有时写信人还加上自己的。
4.中国古代文官书信的方式
古人在日常生活中,以"自谦而敬人"为原则,因而要借助于各种礼仪来体现之。
当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见面,只能将情感诉诸笔墨,托诸邮驿时,礼仪依然不可或缺,字里行间,揖让进退之态不仅依然可见,而且显得更为温文尔雅,彬彬有礼,从而形成了富于中国特色的书信文化。第一部分初步了解中国古代书信文化常识 一、书信格式 我国的书信史源远流长,战国时期乐毅的《报燕惠王书》、鲁仲连的《遗燕将书》、李斯的《谏逐客书》等,都已是传诵千古的名篇。
但先秦两 *** 写信,形式比较随便。至迟到魏晋时期,开始有人撰作"书仪",就是各类书信的格式,以供他人写信时套用。
这类文字在魏晋到隋唐之际非常流行,据《隋书-经籍志》记载,谢元撰有《内外书仪》四卷,蔡超撰有《书仪》二卷。《崇文总目》称王宏、王俭、唐瑾,以及唐裴茝、郑余庆,宋杜有、刘岳尚等都有《书仪》传世。
此外还有专供夫人、僧侣使用的《妇人书仪》、《僧家书仪》等。有学者敦煌文献中发现了上百件"书仪"类文书,比较著名的有郑余庆书仪、杜友晋书仪等。
迄今所知最早的书信格式,是晋代书法家索靖书写的《月仪》。我国的书信文化经过历代的传承和发展,大体形成了为社会广泛认同的书信格式,一封通常意义上的书信,至少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称谓语、提称语、思慕语、正文、祝愿语、署名。
由于收信人年龄、身份的不同,写信时所使用的称谓语、提称语、思慕语、祝愿语等也都有相应的区别,弄错了就会贻笑大方,就是失礼。这套语言相当复杂,后文再略述。
二、敬称 首先我们要谈到书信中必须使用的敬称和谦称,这是中国书信文化最基本的常识,它所要体现的,则是君子"自谦而敬人"的理念。敬称是对他人表示尊敬的称呼。
敬称的方式很多,比较常见的方法之一,是将古代爵称等转换成敬称。例如"君",原指天子或者君王,《诗-大雅-假乐》" 宜君宜王",此处的君就是指诸侯。
后来,"君"转化为比较宽泛的敬称:称父亲为家君,称已故的祖先为先君,妻子称丈夫为夫君等等。也可以用作对他人的尊称,《史记-申屠嘉传》:"上曰:君勿言,吾私之。
"时至今日,君作为尊称的用法在日语中依然保留着。古代天子有三公、九卿,公、卿,也都被用作敬称。
如果对方德高望重,可以在他的姓之后加"公"字,称为"某公",当今中国的知识界还有这种用法。"卿 "用作尊称,先秦就已出现,如荀况(荀子),时人尊称"荀卿",就是大家最熟知的例子。
此外,"侯"字原本是指诸侯,《梁书-吉翂传》"主上知尊侯无罪 ",此处的"尊侯"是指对方的父亲,这一用法在书信语言中还时有所见。称呼对方配偶也有相似的做法。
古代天子的妃子称"后",诸侯的配偶称"夫人",大夫的配偶称"孺人",士的配偶称"妇人",庶人的配偶称"妻"。时下,人们常常把对方的配偶称为"夫人",也是从古代沿袭而来的敬称。
此外,"公子",原本指诸侯的庶子,后也用于尊称对方的儿子,而将对方的女儿称为"女公子"。称呼他人的亲戚,一般在称谓前加"令"字,如令尊大人、令堂大人、令伯、令叔、令兄、令弟、令妹等。
对于他人的孩子也是如此,称对方的儿子为令郎或令息,女儿为令爱或令媛。也可以在称谓前加"贤"字,如贤伉俪(夫妇)、贤乔梓(父子)、贤弟等。
旧式书信还往往用"台"字来表示尊敬,如台启、台端、台甫、台安等。书信中的台,是三台的简称,三台是天上的三颗星,古人用来指三公,故也用来当作尊称。
古代台与台是两个字,后来将台简化成台,致使许多人误以为是一个字,其实不然。所以,给港台等通行繁体字的地区的友人写信,千万不能将台甫写成台甫,那样就会贻笑大方。
古人行冠礼之后都要取表字,或者还要取雅号。名只有父亲和国君才能叫,所以《仪礼-士冠礼》说:"冠而字之,敬其名也。
"直呼其名被视为不礼貌的表现。目前,进入近代以来,一般人已经很少再取表字或雅号,但在文人圈中依然有之,因此,在与他们通信之前最好先了解一下,以免唐突。
此外,与敬称相呼应,书信中凡涉及对方的事物都要用敬语,如对方的住宅,要称府、邸,或者称潭府,潭是深的意思,潭府,意犹深宅大府,是对对方住宅的美称,故信末又往往用"潭安"来表示阖府皆安的祝愿。如果对方有所馈赠,感谢时可称厚赐、厚赠、厚贶等,以表示看重这份情谊。
对不同的事物要用不同的美称,如果是对方来信,可以称大函、大翰、惠示、大示、手示、大教;如果是诗文著述,则可称华章,瑶章;如果是宴请,则要称盛宴、赐宴等。书信中一般不要出现你、我、他之类的代词,这也是简慢或者缺乏文采的表现,凡是遇到类似的地方,应该酌情处理。
如提及对方时,可以用阁下、仁兄、先生等代替;提及自己时,可以用在下、小弟、晚等代替;提及第三方时,一般可以用"彼"或者"渠"表示,渠当第三人称用,始见于《三国志-吴志-赵达传》:" 女婿昨来,必是渠所窃。" 三、谦称 谦称是与敬称相对的称谓,一般用于自己或者自己一方。
对他人用敬称,对自己用谦称,是中国人的传统。从先秦文献可以知道,。
5.古代的书信格式有什么规定
现在一提“书信”都知道是信件。
古代的“书信”则是两回事。“书”是信件, “信”是使者,也就是送信之人。
如汉乐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自可断来信,徐徐 更谓之。”这里的“来信”就是前来提亲的媒人。
把“书”与“信”合成一个词的是 《晋书。 陆机传》。
唐人写诗才有把“信”单指信件的提法。如大诗人元稹《书乐天 纸》:“不忍拈将等闲用,半封京信半封诗。”
此类例子举不胜举。 书信是实用性独立文体,写起来比较自由,但也要讲究格式。
古代书信大致分为给 长辈、平辈、晚辈三种。不管给谁写信,至少要有上款(受信人)、正文和下款(写信 人)三个部分。
但是,在历史上这三个部分的先后次序并不一样。汉魏六朝时期,常要 先写自己的姓名,后列受信人的姓名,像《报任少卿书》,写信者是司马迁,一上来就 是“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
写了正文之后,再来点谦词就不写署名 了。但在明清以后,一般是按照上款(受信人)、正文和落款(写信人)、日期这样的 顺序写,一直延续至今。
我国的书信文化经过历代使用、传承和发展,形成了为社会广泛认同的格式。一封 完整的书信至少应包括六个部分:称谓语、提称语、思慕语、正文、祝愿语和署名。
因为收信人的年龄、身份、地位、职业不同,写信时的称谓语、提称语、思慕语、祝愿语就要有相应的区别。 比如在称谓语中,给长辈写信,称谓语加敬称但不具名,如 给父亲写信,称谓语加“大人”二字,提称语为“膝下”、“膝前”、“尊前”等,然后 以“敬禀者”引写正文,末尾祝愿语如“敬请福安”等,署名写“男(或女)某某叩 禀或敬叩或拜上”,最后写上日期就可以了。
给平辈写信敬称要讲究一些,如给朋友一 般称仁兄、先生等,对比较亲近或年轻的朋友多用“足下”。末尾祝颂词用“安”、“棋”、“祉”等。
如果对方是公职人员,则应为“敬颂公棋”、“敬颂公绥”。下款署名 多用“某启”、“谨启”、“鞠启”、“手启”、“手书”、“白疏”之类的字眼。
给晚辈子侄 写信可随便些,抬头直呼其名即可,结尾问好与否关系不大,落款用“谕”、“示”、“白”等字。老师给学生写信,落款只写名字即可。
古代书信中一般不会出现你、我、他之类的代词,一是让人觉得简慢,二是看起来 没有文采,凡是遇到这种地方要委婉处理。 如给朋友写信,提到对方可用先生、仁兄、砚兄等。
写到自己可用在下、小弟。说道第三方时用“彼”、“渠”等。
还有,国人向 有“礼多人不怪“的习惯,这点同样适用于写信,对别人用敬称的同时自己要多用谦 称。如称自己的妻子为内子、内人、拙荆,不能称“我夫人如何如何”。
自己给别人的 东西应用“菲”、“芹”、“寸”、“薄”。如“薄酒一杯,聊表芹献”。
请人家吃饭叫做 “略具菲酌”。这类讲究很多,应加以注意。
此外,信封的书写也要讲究,也要体现自谦而敬人的原则。对于收信人的称谓,一 定要用尊称(晚辈除外),在收信人名字、称谓之后一般要加“俯启”、“赐启”。
表明 对方身份高贵。明信片因为不需要开启,所以就不要写“启”和“缄”之类的字了。
6.古代人的书信格式
古代书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称语 书信一定要用称谓,首先要分清是父母、尊长,还是老师、朋友。
称谓之后,一般要缀以对应的词语来表达敬意,例如前面提到的台端、台甫等等,这类词语称为提称语。 提称语与称谓有对应的关系,其中有些可以通用,但大部分都有特定的使用对象。
给父母写信,"膝下"一词用得最多,源出出于《孝经》:"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是说人幼年时,时时依于父母膝旁,后来转为对父母的尊称。
"函丈"源出于《礼记-曲礼》,向尊长请教时,要"席间函丈",意思是说,彼此的席位之间要空出一丈左右的地方,以便尊长有所指画;故用作对老师的尊称。 提称语可以几个词叠加使用,如 *** 致其师符定一(字澄宇)称:"澄宇先生夫子道席",以见尊敬之意。
(二)告辞或思慕语 启辞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启辞理应属于信件正文的一部分,由于旧时尺牍中,这部分形成了一系列的套语,在此分两类举例以供参考: (1)表示写信人以诚恳的态度,请受信人阅读信文。
如: 敬禀者写信人自称是恭敬地禀陈事情的人,表示下面是所要禀告的话,用于致父母尊长的信,如“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 (2)根据具体情况,或作寒喧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
如: 顷诵华笺,具悉一切。忽奉手教,获悉一是。
奉诵钧谕,向往尤深。顷获大示,井所赐物。
惠书奉悉,如见故人。 思慕语书信的功能之一是沟通彼此的情感。
因此,在提称语之后不直接进入正文,而是要用简练的文句述说对对方的思念或者仰慕之情,这类文句称为思慕语。 (三)正文 信的正文,即写信人对收信人说的话,这是书信的主体。
正文从信笺的第二行开始写,前面空两字。如果启辞单独成行,正文可在启辞的下一行空两宇开始书写。
书信的内容各不相同,写法上也无需一律。以表情达意准确为原则。
一般说来,应先谈谈有关对方的事情,表示关切、重视或谢意、敬意,然后再谈自己的事情。正文写好后,如发现内容有遗漏,可补充写在结尾后面,或写在信右下方空白处,并在附言之前加上“另”、“又”等字样,或在附言的后面写上“又及”或“再启”字样。
(四)结语 结语,即信文的结束语。理应属正文的一部分。
但与“启辞”相仿,旧式书信中也形成了一系列常用结语套辞,现时各界文化人士的书简中,仍频见使用。 具体例子如“书短意长,不一一细说。
恕不一一,不宣。不悉。
不具。不备。
不赘。书不尽意。
不尽欲言。临颖不尽。”
等等。 (五)祝辞 祝辞,就是书信结尾时,对收信人表示祝愿、钦敬或勉慰的短语。
如“即颂近安”、“此致敬礼”、“祝你进步”之类。其中,“即颂”、“此致”、“祝你”等词,紧接正文末尾书写。
“近安”、“敬礼”、“进步”等词,另起一行,顶格书写。 如果祝颂语的文字较多,也可独立占行,空两字写起,不必分拆成两部分。
如果信笺下方余地充分,或者为了突出祝辞,也可将“祝”、“颁”、“此致”等宇样独占一行,空四格书写,而将“安”、“好”、“敬礼”等另行顶格书写。 顶格书写的祝辞后一般不加标点符号。
祝辞应根据具体情况恰当择用。 (六)署名 署名,就是在正文结尾的右下方签署写信人姓名。
如果是写给熟识的亲属友人的,可只写名字,不必写姓;或在名字前面,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弟、侄、晚等。 称呼与名字之间,可略空半字地位;或者将称呼用小字写在名字的左上方。
署名的后面,可加写启禀词,也可不加。 在署名或启禀词后面,写上撰信的年月日,也可把日期写在下一行署名的右下方。
另外,还可以在日期之后,写上撰信时的处所、氛围、心境等,如“舟中”、“灯下”、“万籁俱寂”之类。 (七)附候或致意 如写信人的家属、近处朋友也和收信人熟悉,署名后一行或加上这些人的附候。
如“某人嘱笔问候”。 如应向收信人的家属、近邻亲友问候的,可加上“请向某某致意”,倘是长辈,可作“请在某某前四名问安”之类。
扩展资料:
现在是总算过了年三天了,上海情形,一切如常,只倒了几家老店;阴历年关,恐怕是更不容易过的。男已复原,可请勿念。
散那吐瑾未吃,因此药现已不甚通行,现在所吃的是麦精鱼肝油之一种,亦尚有效。至于海婴所吃,系纯鱼肝油,颇腥气,但他却毫不要紧。
“去年年底,给他照了一个相,不久即可去取,倘照得好,不必重照,则当寄上。元旦又称了一称,连衣服共重四十一磅,合中国十六两称三十斤十二两,也不算轻了。
他现在颇听话,每天也有时教他认几个字,但脾气颇大,受软不受硬,所以骂是不大有用的。我们也不大去骂他,不过缠绕起来的时候,却真使人烦厌。
“上海天气仍不甚冷,今天已是阴历十二月初一了,有雨,而未下雪。今年一月,老三那里只放了两天假,昨天就又须办公了。
害马亦好,并请放心。 “专此布达,恭请金安。
“男树叩上广平海婴同叩。一月四日” 2、 *** 致老师符定一(澄宇)先生: 澄宇先生夫子道席: 既接光仪,又获手示,诲谕勤。
文言文吾字怎么翻译
1. 文言文中的之字怎么翻译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⑤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
(之:你)(《与妻书》) 2.指示代词,这,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季氏将伐颛臾》)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一个“之”,这样。后一个“之”,它。)
(《季氏将伐颛臾》) 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④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勾践灭吴》) 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 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齐桓晋文之事》)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 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顷之,烟炎张天。
(《赤壁之战》) (三)动词,到锭海赤剿俦济稠汐椽搂……去。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③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④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
(《齐人有一妻一妾章》)
参考资料:
文言文翻译是一种综合性练习,它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运用,又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文言文翻译要求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
文言文翻译的步骤,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
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文言文翻译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如果有时间可以看更多:文言文翻译的要求文言文翻译 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
“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
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文言文翻译是一种综合性练习,它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运用,又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文言文翻译要求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文言文翻译的步骤,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
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文言文翻译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
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二、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选、固、意。
1 .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地名、职称、器具等,可照录不翻译。
例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滴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2 .补。
在翻译文言文时应补出省略成分。例如:(成名)喜置(之于)榻上,(子)半夜复苏(《促织》)3 .删。
删去不译的词。例如:夫战,勇气也议。
(《曹哙论战》) “夫”,发语词。翻译时应删去。
奏将鼓之(《曹哙论战》)“之”起补足音节的作用,无实义,应删去。4 .换。
在翻译时应把古词换成现代词。例如:“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中“而”“翁”“汝”应分别换成“你”“爹”“你”。
5 .调。在翻译时,有些句子的词序需要调整(谓语前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介宾结构后置等)。
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可调成“汝之不惠甚矣”的形式。“蚓无爪牙之利”可调成“姗无利爪牙”的形式。
6 .选。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
对文言文中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的情况,须根据语境选用恰当的词义。例如“顾”:相如顾(回头)召赵御史(《 廉颇蔺相如列传》)君巨相顾(看),不知所归(《伶官传序》)大行不顾(考虑)细谨(《 鸿门宴》)眷顾(思念)楚国,系心怀王 (《屈原列传》 )三顾(拜访)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顾(但)计不知所出耳(《 荆辆刺秦王》)人之立志,顾(难道)不如蜀鄙之僧栽(《 为学》 )7 .固。
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例子见“固定句式”部分。
8 .意。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等意义;有时直译会不明确,应用意译。
例如:“秋毫不敢有所近”不能直译为“连秋天里野兽的毫毛也不敢接近”,应意译为“连最小的东西都不敢占有”。这些方法,要学以致用哦!本文转载来自我爱学习网 原文地址。
3. 文言文‘者’字的所有翻译你好,很高兴为你答题,‘者’翻译及用法
①<;助>;用动词、形容词和动词性词组、形容词性词组的后面,组成一个名词性结构,相当于“……的人(人、事、情况等)”。《归去来兮辞》:“悟已往之不谏,知来~之可追。”
②<;代>;用在数词后面,往往总指上文所提到的人、事、物。翻译时在人、事、物名称前加“个”、“件”、“种”等。《赤壁之战》:“此数~用兵之患也。”
③<;代>;用在名词名词性词组后面,起区别作用,可译作“这样的”、“这个”等,有时不必译出。《齐桓晋文之事》:“王曰:‘然,诚有百姓~。’”
④<;助>;用在句中主语的后面,表示停顿、判断,无实义。《师说》:“师~,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⑤<;助>;用在因果复句或条件复句偏句的末尾,提示原因或条件。《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妻之美我~,私我也。”
⑥<;助>;用在疑问句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呢”。《鸿门宴》:“客何为~?”
⑦<;助>;用在时间词后面,起语助作用,可不译。《鸿门宴》:“今~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
⑧<;助>;用某些比况、描写的词语后面,相当于“……的样子”。《黔之驴》:“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捕蛇者说》:“言之,貌若甚戚~。”
⑨<;助>;定语后置的标志。《石钟山记》:“石之铿然有声~,所在皆是也。”
希望对你有帮助,希望被采纳,谢谢
4. 怎么翻译文言文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
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
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
“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
(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泽有关文字。
如“波澜不惊”,可活泽成“(湖面)风平浪静”。古文翻译口诀 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 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 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 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 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 “吾”“余”为我,“尔”“汝”为你。
省略倒装,都有规律。 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
译完之后,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 句子流畅,再行搁笔。 还要把每个实虚词的解释了解透彻,这是基本,就好比看一篇文章一样,如果这篇文章有很多字你不认识,那么你肯定一知半解或者看不懂。
我想到现在我们同学已经有80%的实虚词已经了解,剩下的时间看一下并用笔标记一下你不会的那些实虚词并把它背诵下来。接下来我们讲解文言文阅读方法及做题技巧。
一、首先要掌握正确的文言文阅读方法。 众所周知,由于考试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具有不准借助任何工具书,只能独立解题的特殊性,因此不少学生心理上比较紧张,拿到文言文材料,常常是读完一遍就去选择答案。
其实这种作法是很不正确的,作为文言应试的阅读应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初读全文 指的是集中心思稳住神,浏览或跳读一遍。最近几年高考都有一篇考人物传记的,看这样的文章要知道记载几个人,有的人物关系简明,有的人物关系复杂。
一般有主人公,主人公有正反好坏之分,在人物身上,表现一种特殊的品格和性格。这要求考生解读人物关系,体味出人物的特有的品格和性格。
作者写人物传记 ,或出于某种政治需要,或出于个人目的,通过人物传记,表现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要求考生能分析传记的基本内容,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内容上:材料所涉及的人与事或相夫教子、事亲至孝,弘扬民族传统美德;或古代贤臣良吏,勤政爱民、廉洁奉公、刚直抗上、执法如山等既符合于传统的道德规范,又不失现实教育意义。
第一遍能懂六七成即可。往届有些考生在读文言语段时,对自己要求太高,第一遍没读懂就心急火燎,在个别语句上纠缠,非要字字句句弄个水落石出不可,结果反而难以明其大意。
应该说,学生当中这种情况存在还是非常普遍的,其实你应该明白,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它所选的文言语段一定不会容易到一看即懂的地步,第一遍看不大懂是很正常的。所以大可不必因此而紧张。
第二步:细读题目 在这一步骤当中,须一一落实要求答题的字、词、句、段在材料中的对应位置,一般来说,运用所学的知识,较易题可以在这一步基本完成。(充分利用所给选项,运用比较法、排除法根据是非准偏,选出正确项)同时这一步中特别要强调的是利用好几道题目,如实词解释,句子翻译,分析概括题等,因为在它们身上,你可以获得大量文段理解的信息。
尤其是选择题(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或者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此题信息量非常大,虽然其中肯定有一项或几项不符题意,但错误的也往往只是些小问题。因此通过看最后一题,你对文意的把握必将会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有个很大的提高。
第三步:重读全文 这一步是从更高的层次上认知全文。大致相当于精读研读的水平;既加深了对文意的理解,又能对前两步出现的偏误作纠正,因此是一个深入兼复核的过程 。
通过这一步阅读之后解答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也就驾轻就熟了。 应该说文言应试的三步阅读法是经过许多学子高考实战检验而总结出来的。
5. 文言文服字怎么翻译1、服从、服侍。
(会意。甲骨文会意,以手按住某人低头向案,服从、服侍意,金文或讹案为舟,小篆从此。)
2、服从,顺服 [obey;submit (oneself) to]。敌已服矣。
——《吕氏春秋·论威》以一服八。——《孟子·梁惠王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
——《孟子·公孙丑上》当舜之时,有苗不服。——《韩非子·五蠹》授之政,西土服。
——《墨子·尚贤》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论语·季氏》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汉· 贾谊《过秦论》3、又如:服听(服从听命);服低(屈服;低头);服杀(折服;倾倒。杀: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服主(轻易服输的人);服属(顺从归属)。
4、佩服;信服;使信服 [be convinced;convice]毛遂比至 楚,与十九人议论,十九人皆服。——《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 范晔《后汉书·张衡传》服人如何?——《论衡·问孔》5、又如:以理服人;心服(衷心信服);悦服(从心里佩服);服众(使众人心服);服善(佩服、顺从别人的长处);不服输。6、使用 [use]诸侯御荼,大夫服笏。
——《荀子·大略》子弟犹归器,衣服裘衾车马,则必献其上,而后敢服用其次也。——《礼记·内则》7、从事;致力 [be engaged in]以德就利,以官服事。
——《墨子·尚贤》有事,弟子服其劳。——《论语》肇牵车牛,运服贾。
——《书·酒诰》8、又如:服田(从事耕作,种田);服官(做官);服贾(从商,作买卖);服劳(服事效劳);服休(侍侯帝王宴息的近臣)9、饮用或吞服药物 [take]即作汤二升,先服一升。——《三国志·方伎传》众人…便知他有不足之症,因问:“常服何药?”——《红楼梦》。
又如:服毒;服饵(服食丹药);服鸩(饮毒酒自杀);服食(服用饮食之物)10、担任;承当 [serve as]若农服田力穑。——《书·盘庚上》11、又如:服劳(服事效劳);服职(供职)12、招认,承认,肯定,认可 [admit]于是傅付许狱,考验首服。
——《三国志·方伎传》13、又如:服过(承认自己的过错);服辩(认罪供状);服词(承认罪责之词)14、穿着 [put on]朝服衣冠,窥镜。——《战国策·齐策》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昨望见妇女犹服夹领小袖。——《资治通鉴》15、又如:服卉(穿着用絺葛制的衣裳);服孝(带孝。
穿孝服);服冕(穿着冕服)16、佩带 [wear]服太阿之剑。——秦· 李斯《谏逐客书》17、又如:服玉(佩玉);服媚(喜爱佩带);服剑(随身佩带的宝剑)18、铭记,怀念 [engrave on one's mind;always remember]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之矣。
——《中庸》19、又如:服膺(铭记在心)20、任用 [appoint]忠臣危殆,谗人服矣。——《荀子》21、实行;施行 [carry out]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
——《战国策·燕策一》22、又如:服行(施行,实行)23、执持 [hold]。如:服臧(持着脏物)24、得 [get]明者固能察极,知人之所不能知,服人之所不能得。
——马王堆 汉墓帛书《道原》25、使习惯于 [be accustomed to]后皇嘉树,橘徕服兮。——《楚辞··九章·橘颂》26、又如:不服水土27、承受,忍受,遭受,接受[刑役] [serve]。
如:白起知己前罪,服更后罚也。——《论衡.祸虚》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
——宋·苏轼《超然台记》28、遵从;遵守 [ply with]。如:服习(遵循习尚);服善(遵行善道);服礼(遵行礼法);服度(遵守礼法)29、通“负”( fù)。
负荷;驾驶 [drive]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易·系辞下》再鼓,服辇载粟而至。
——《淮南子·人间》30、又如:服牛乘马(役使牛马驾车);服辂,服舆(驾车);服驯(驾驭车马);服御(驾驶车马)31、通“覆”( fù)。遮盖,掩蔽 [overspread;cover]道逢辇者,以其辇服其道。
——《韩诗外传》32、通“备”(bèi),古代汉语“服”字,去声,读备(今简体字为备)。音近逼,即匐。
1949年以前,京剧扮演主仆者,主人出行,命仆说:‘服马。’即古语遗义,此“服”意即“备”意——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名〉1、衣服,服装[clothes]甘其食,美其服。
——《老子》八十章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輙羞赧弃去之。——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楚辞·屈原·涉江》2、又如:工作服;服乘(指衣服车马);服养(衣服与食物);服御(指衣服、车马等器物)。又指丧服会仲孺有服。
(有服:有丧服在身。)——《史记·武安侯传》3、事情 [thing]不学杂服,不能安礼。
——《礼记·学记》4、服丧 [mourning]三年服阙。——《风俗通·十反》服阙,服全椒长。
——《后汉书·刘平传》5、又如:服满(服阙。服丧期满);服制(服丧制度。
按生者与死者关系的远近亲疏,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等);服除(服丧期满);服假(丧假)6、古代一车驾四马,居中的两匹叫“服” [o horses are placed in the middle of four for driving a carrige in ancient times]两服上襄。(上襄:指马头昂举。)
——《诗·郑风 》7、通“箙。
6. 文言文中以字怎么翻译动词1.(象形。
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
本义:用) 2.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以,用也。
——《说文》以,用也。——《小尔雅》凡师能左右之曰以。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封疆社稷是以。——《左传·定公十年》纯以形式。
——蔡元培《图画》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 3.又如:以手代足(爬行。表示甘愿认错受罚);以疏间亲(关系疏远的人离间关系亲密的人);以耳为目(把听到的当作亲眼目睹的);以指测河(用手指测量河水的深浅。
比喻达不到目的) 4.使,令 向欲以齐事王攻 宋也。——《战国策》5.又如:以彰其慢(公开过失);以介眉寿(祝寿之词);以夷攻夷(使夷人自相攻伐) 6.凭借;仗恃富国以农,距敌恃卒。
——《韩非子》 7.认为,以为 我以日始出。——《列子·汤问》 8.又如:以众暴寡(以人多势众的一帮去欺凌、迫害人少势弱的一方) 9.做,从事 教育事业最有意义,情愿终身以之的。
——叶绍钧《倪焕之》名词:1.原因,缘故何其久也?必有以也。——《诗·邶风》2.无固定职业的人 以闲民。
——《拾雅》候疆候以。——《诗·周颂》3.以色列的简称。
如:阿以战争介词1.把,拿——表示对事物的处置俱以情告。——《世说新语·自新》以刀劈狼。
——《聊斋志异·狼三则》 2.又如:以力服人(用强制的手段使人服从) 3.依,按,凭——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或前提。犹言凭、根据何以谓之文。
——《论语》以残年余力。——《列子·汤问》以我酌油知之。
——宋· 欧阳修《归田录》以大中丞抚 吴者。—— 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以乡人子谒余。
——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以其智力为也。——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4.又如:以膺大统(继承帝位);以天自诿(听天由命);以时(按时;依时) 5.在,于——表示行动的时间、处所或范围赏以春夏而刑以秋冬。
——柳宗元《断刑论》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余以乾隆。
—— 清· 姚鼐《登泰山记》 6.从,自,由——表示行动或变化的起点自古于今,上以天子,下至庶人,蔑有好利而不仁者。——《潜夫论》今以长沙, 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
——《史记》 7.又如:以下(下等;下层);以下之人(下等人;奴婢);以繁调简(清代府、州、县缺,有繁有简,分为最要、要、中、简四等。如山东是繁缺,安徽是简缺,从山东到安徽,是以繁调简);以郄视文(从缝隙里看杂色文采。
比喻见识浅陋狭隘)连词1.为。如:以身殉职(为忠于本职工作而贡献出生命);以为后圆(为以后作打算) 2.因为,由于——表示行为产生的原因以贪勤民。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吾以捕蛇独存。——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成以其小,劣之。
——《聊斋志异·促织》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清· 袁枚《祭妹文》以数谏故。
——《史记·陈涉世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3.又如:以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了下文的结果);以人废言(由于人不好,对其言论也加以否定);以利累形(因追求利禄而危害身体);以私害公(谓因私情而损害公道或公德);以理去官(旧指官员因正常原因卸任);以噎废食(由于吃饭打噎,便不敢再进食。
比喻因偶然受到挫折。就停止应做的事情);以辞害意(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4.和,而——表示并列关系夷以近。
——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载以来。——清· 周容《芋老人传》一鸡瞥来,径进以啄。
——《聊斋志异·促织》 5.则,那么——表示条件关系战而不胜,以亡随其后。——《战国策》 6.才,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宋· 苏洵《六国论》以至于寸。(才达到一寸。)
——《后汉书·列女传》 7.表目的或结果等智叟无以应。——《列子·汤问》助词1.用在单纯方位词或时间词之前,表示时间、方位、数量、质量、范围之类的界限日观以西峰。
——清· 姚鼐《登泰山记》 2.加在句中,表示语气的舒缓或调整节奏微我无酒,以敖以游。——《诗·邶风》 3.加在句尾,表示肯定语气夫晴蛉其小者也,黄雀因是以。
——《战国策》 4.加在能愿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如:可以;得以; 能以。
7. 这个文言文怎么翻译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年近七十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炳烛而学?”
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戏弄其君主的呢?”
师旷回答说;“我怎敢戏弄我的君主呢!我听说过:年少时喜欢学习,好像是太阳刚刚出来时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是正午的阳光,老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是点燃蜡烛照明时的光亮。点燃蜡烛照明,比摸黑走路哪个好呢?”
平公说:“好啊!”
师旷是分别从少年、中年和老年来谈论他对学习的态度的,年少时喜欢学习,好像是太阳刚刚出来时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是正午的阳光,老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是点燃蜡烛照明时的光亮。
这则短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学习是提高生活质量的捷径,学与不学是根本不同的,什么时候学习都不迟。人到老年,精力和记忆力都大大衰退,比起青年人来,学习上的确存在更大的困难。但是,只要有信心有毅力,困难再大也是能够克服的。
文言文虚词以字
1. 文言文中虚词以字有多少种意思
我们老师归纳给我们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之
1、代词:代人,代事,代物
例:欲报之于陛下也 悉以咨之 先帝称之曰能 肉食者谋之 公与之乘 名之者谁 天下顺之 固以怪之矣 始指异之 故为之文以志 名之者谁 环而攻之而不胜 天下顺之 属予作文以记之 愿陛下亲之信之
2、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这一类最多):如,宫中之事 以伤先帝之明 穷山之高而止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其高下之势 山间之四时也 山水之乐 宴酣之乐 而不知人之乐 三里之城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览物之情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2)用在主谓词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镜之新开 冷光之乍出于 人之学也不知日之入
(3)补充音节(这一类很少):如,公将鼓之 怅恨久之
3、动词(这一类初中课本中极少)
如:辍耕之垄上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4、语法作用(这一类涉及到文言语法,初中生不要求掌握):如, 何陋之有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宋何罪之有
二、其
1、代词(这一类较多):代人 代物 代事 也可表远指相当于“那”
如,以彰其咎 百姓多闻其贤 苦其心志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其乡人曰望其旗靡 故其文疏荡 今观其文章 听其议论之宏辩 日与其徒上高山
2、表语气(这一类较少)
如,其真不知马耶 其真不知马也
三、以
1、作介词,可解释为:用、靠、凭、凭借、因为、拿、把等等
例,醒能述以文者(用) 以天下之所顺(凭、凭借) 不以物喜(因为) 悉以咨之(拿) 必以分人(把) 气可以养而致(凭、凭借) 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凭) 咨臣以当世之事(拿) 先帝不以臣卑鄙(因为) 虽不能察,必以情(根据)
2、连词
(1)表目的:译为 来 用来
例、属予作文以记之 杀之以应陈涉 以光先帝遗德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以彰其咎 以告先帝之灵 故为之文以志 以激怒其众 以知天地之广大 将以攻宋
(2)表结果:译为 以致
例、以伤先帝之明 以塞忠谏之路也(此类较少)
3、其它
(1)以为:译为 认为 例,或以为死
(2)所以:
a、用来之意,例,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所以动心忍性
b、……的原因,例,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3)相当于“而”:如,醉则更相枕以卧
(4)通假字:如,固以怪之矣(通“已”)(初中课本中只此一个)
四、乎
1、语气词(一般用在句未):例,死国可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是亦不可以已乎!
2、介词(一般用在句中): 例,在乎山水之间也 颓然乎其间者 然后知天下文章聚乎此也
3、作词尾(一般用在形容词后):例,悠悠乎与灏气俱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相当于“……的样子”)
五、虽
1、即使之意。例,虽有千里之能 虽不能察 虽多何为 虽杀臣,不能绝也
2、虽然之意。例,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 风力虽尚劲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六、然
1、代词:这样的意思。例,吴广以为然 然,胡不已乎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2、作词尾:表……的样子。例,颓然乎其间者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满目萧然
3、连词:表转折。例,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然文不可以学而能
七、或
1、有的人:如,今或闻无罪 或以为死 或以为亡
2、有时候:如,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王命急宣
3、或许:如,或异二者之为
八、为
1、介词(相当于“被”“替”):如,士卒多为用者 山峦为睛雪所洗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2、动词:如,为坛而盟(筑) 酿泉为酒(酿造)
2. 文言虚词以字用法一、作介词。“以”作介词是其最常见的用法,情况也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引进动作、行为的工具、凭借。可译为“用”、“拿“、“根据”等。
例如: 今以蒋氏现之,犹信。((捕蛇者说))
2.引进动作行为的原因。作“因为”、“由于”解释。
例如: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岳阳楼记》)
3 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把”。
例如: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二、作连词,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表示它后边的行为是它前边行为的目的或结果。表目的时,有点像现代汉语里意义很虚的“来”字;表结果时,有“以至”的意思。
例如: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三、作副词,同“己”。
例如: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四、助词。和“上”、“下”、“东”、“西”、“往”、“来”等方位词连用,表示时间、方位、范围等,为现代汉语沿用,可以不译。
例如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3. 以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以”字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以”字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以”字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以”字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以”字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以”字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一)“以”字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以”字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以”字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剑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以”字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以”字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4. 高中语文文言文虚词 “以”这个字当“用”字讲时,为嘛是介词而不是介词以本来为动词,《说文解字》:“以,用也。”动词以的意思为用,认为,,以为。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以有时为“以为”,“以。。。为”“任命。。。为”。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介词以是由动词以衍化过来的。介词以的用法有以下四种:
1,表示介绍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凭借的条件。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
句中在以的基础上往往存在另一个动词。故以为介词,表示凭借。
2,介绍动作涉及的对象。天子以生人付公理。《段太尉逸事状》
3,介绍动作行为形成的原因,相当于因为。
卒以 *** 废。《汉书》
4,介绍动作发生的时间。文以五月五日生。《史记.孟尝君列传》
你的例子:足以为酒。以为要拆开解释,以介词表示凭借。为当做讲。因此若将以翻译为动词,句中出现了两个动词,不符合正常语法。所以以为,引申为以之为,即把。。。变成/当做/制造成。古代往往一字一意,这个你应该很清楚。
原句就应该是足够用来造酒或饮酒。
5. 关于文言文中的虚词“以”关于文言文虚词“以”作连词和介词表原因
一、“以”作因果连词,相当于“因为”、“由于”。
1、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由于蔺相如的功劳大,封他为上卿。
2、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各国诸侯因为魏公子贤能,拥有许多门客,(所以)十余年时间也不敢用兵危害魏国。
特征:用在因果复句表示原因的分句中。这种句子是复句,由两个有因果关系的分句组成,分句之间是说明原因和结果的关系。“以”用在说明原因的分句中,相当于“因为”、“由于”。后面的分句表示此原因所产生的结果。
二、“以”作因果连词,相当于“因此”、“所以”。
1、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谏逐客书》)
秦孝公用商鞅的法制,改变了民风习俗,人民因此富足,国家因此强盛。
特征:用在因果复句表示结果的分句中。这种句子是复句,由两个有因果关系的分句组成,分句之间是说明原因和结果的关系。“以”用在说明结果的分句中,相当于“因此”、“所以”。前面的分句表示产生的此结果的原因。
三、“以”作介词,引介原因,相当于“因”、“因为”、“由于”。
1、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我却由于捕蛇这事独自活了下来。(“捕蛇”指“捕蛇的事”)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3、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况且因为一块玉壁的缘故,违背强秦的欢心,不能这样做。
特征:作介词用的“以”,与后面的名词或代词(或相当于名词的其他词类、短语)组成介宾短语(有的书称介词结构、介词词组),在句中作状语(在动词前)或补语(在动词后,假如说“不喜以物”,“不悲以己”即是)“以”起引介作用,将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引介给后面相关的动词、形容词,表示动作、行为、状态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它不是用来连接复句中的两个分句的,它只和相邻的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相关,不和其他语言单位组成因果复句。
关键是要弄清连词和介词的概念。
6. 古代汉语中“以”字的虚词用法一、作介词."以"作介词是其最常见的用法,情况也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1.引进动作、行为的工具、凭借.可译为"用"、"拿"、"根据"等.例如:①不用.则以纸帖之.(《活扳》) ②今以蒋氏现之,犹信.((捕蛇者说)) 例①用"以"引进"帖"的工具"纸","以"译为"用".例②介词"以"引进"观"的凭借"蒋氏"(的遭遇),可译为"根据".2.引进动作行为的原因.作"因为"、"由于"解释.例如: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岳阳楼记》) 例①"以"引进"存"的原因"捕蛇","以"译为"由于".例2"喜"、"悲"的原因是"物"、"己","以"可译作"因为".3 .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把".例如:①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例①是"把大事寄托给我";例②"以"的宾语省略,可译为"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二、作连词,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表示它后边的行为是它前边行为的目的或结果.表目的时,有点像现代汉语里意义很虚的"来"字;表结果时,有"以至"的意思.例如,①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②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例①"开张圣听"的目的是"光先帝遗德"."以"可作"来";例②"妄自菲薄,引喻失义"的结果是"塞忠谏之路","以"译为"以至".三、作副词,同"己".例如: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以"通"已",意即"已经"."固以怪之"也即本来已经感到奇怪.四、助词.和"上"、"下"、"东"、"西"、"往"、"来"等方位词连用,表示时间、方位、范围等,为现代汉语沿用,可以不译.例如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出师表〉) 可译为:接受遗嘱以来.早早晚晚忧愁叹息 转自百度。
7. 文言文中的18个虚词文言虚词用法(超详细版)------------------------------------------------------- 一 、而 1.用作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二、以 1.用作介词。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
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
(《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
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
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庖丁解牛》) -----------------------------------------------------------------三、为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
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
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1.用作介词。
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
可译为“向”“对”等。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
例如: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
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晏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
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
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庖丁解牛》) (六)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
“为。
8. 关于文言文18个常见虚词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
其中部分虚词的用法如下:1、何:(1)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疑问,怎么。(2)疑问代词,表原因,后面常带语气助词“哉”“也”;相当于“为什么”、“什么”、“什么原因”。
(3)代词,做宾语,什么。(4)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相当于“多么”。
2、而(1)连词,表并列。(2)复音词,即“何况”,用反问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3)连词,表假设。(4)代词,通“尔”。
你,你的。3、乎(1)句末语气助词,表揣测,相当于“吧”。
(2)介词,相当于“于”,“在”。(3)句末语气助词,表感叹,相当于“啊”“呀”。
4、乃(1)副词,表承接,于是。(2)代词,用作第二人称,“你”、“你的”。
(3)副词,表判断,相当于“为”、“是”、“就是”。5、其(1)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或许。
(2)连词,表假设,如果。(3)指示代词,其中的。
9. 文言虚词‘以‘字用法及可能的意思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以一当十(成语)
②夜以继日(成语)
③秋以为期(《诗经?氓》)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③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
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三)助词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
①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中考文言文相同字不同意思
1. 中考文言文各种字的翻译,要常考的
之(一)作代词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这(件)事”等,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陈涉世家》)③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二)作助词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时可不译。
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②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3、音节助词。
用来调整音节,无意义,一般不翻译。如:①公将鼓之。
(《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满井游记》)(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如: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者(一)结构助词译作“……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
(《愚公移山》)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③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睢不辱使命》)(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而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1、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也可译为“又”。
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核舟记》)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涉世家》)②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字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
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②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③环而攻之而不胜。
(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递进关系,可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亭记》)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十则》)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如;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愚公移山》)其(一)作代词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十则》)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狼》)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二)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测、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相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
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③安陵君其许寡人!(《唐睢不辱使命》)(三)作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
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以(一)作介词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如: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愚公移山》)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二章》)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
如:①屠惧,投以骨。(《狼饥畅观堆攥瞪硅缺亥画》)②遂许先帝以驱驰。
(《出师表》)(二)作连词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前。(《出师表》)(三)作动词可译为“认为”。
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焉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
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2、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可译为“呢”。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3、代词,相当于“之。
2. 古文中有哪些意义相同,但字不同的字一、《诗经?小雅?蓼莪》:「南山烈烈,飘风发发。
民莫不谷,我独何害!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谷,我独不卒!」 「烈烈」、「律律」:山势高大险峻貌。
「发发」、「弗弗」:风疾貌。 二、苏辙《黄州快哉亭记》:「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
」 「异」、「变」:不同。 三、柳宗元《捕蛇者说》:「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 「殚」、「竭」:尽。 四、《礼记》:「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 「作」、「起」:发生。 「用是」、「由此」:因此。
五、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 「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统一。 「取」、「举」、「割」、「收」:征服。
六、李斯《谏逐客书》:「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拔」、「并」、「收」、「取」、「包」、「制」、「据」、「割」:攻池略地。
七、苏轼《赤壁赋》:「况吾与子渔桥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友」:结为同伴。
八、白居易《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尝郸佰肝脂菲拌十饱姜月白。」 「船」、「舫」:船。
好了,关于“谏逐客书的代词有哪些”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谏逐客书的代词有哪些”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