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夏竹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兰竹梅的诗句

发布日期:2024-09-20         作者:千千百科网

  刘宏琦兰竹菊梅

  春兰

  寻香谷岭间,映目佩兰妍。

  万绿独高雅,幽芳隐岫园。

  夏竹

  碧绿成林海,狂风袭未弯。

  生机凭傲骨,气节贯长天。

  秋菊

  秋风思落叶,冷雨诉凄凉。

  烂漫芳菲散,山畴菊正黄。

  冬梅

  踏雪寻花影,河冰恋朔风。

  红梅迎访客,野趣醉痴情。

  岁月

  半百无求一世悠,

  烦愁琐事顺风休。

  今朝莫忘醉浊酒,

  留得欢欣度晚秋。

  酒兴误吟

  醉罢飘然诗语狂,

  冷侵犹在颂秋光。

  迷茫借取春风笑,

  梦幻痴生破大荒。

  黎明

  凉夏唤来细雨声,

  风吹花落早凋零。

  难眠晨起赏枫树,

关于兰竹梅的诗句

  兰(一)

  春兰 觅香山石间, 入眸乃佩兰。

  万花丛中独高洁, 君子唯和谦。

  鸟鸣林愈静, 高处更胜寒,

  含苞绽放映春晖, 风雨赞骄艳。

  (二)夏竹

  夏日满馥郁, 翠竹不争艳,

  碧绿青青成林海, 胜过花烂漫。

  浊泥染不污, 狂风吹不弯,

  叶筋茎骨耐酷暑, 气节贯长天。

   (四)冬梅

  江河已冰封, 踏雪去寻梅,

  浑天皑皑点点红,

  惹得行人醉。

  宁静又致远, 抚掉梦中泪,

  却把朔风作暖流, 喜迎春来归。

苏州七里山塘夜景诗句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说到诗句,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诗句具有精炼、集中,节奏鲜明,富有韵律的特点。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诗句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苏州七里山塘夜景诗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游山塘河

   山塘河里艇如梭,

   水阁民居映碧波。

   两岸风光图画里,

   桂花深处品吴歌。

   2、山塘街之夜

   水软山青细细风,

   山塘七里尽华灯。

   弓桥弥漫濛濛雨,

   金桂幽香伴乐声。

   3、山塘街听评弹

   吴侬软语伴琴声,

   激越清扬韵味浓。

   手捧清茶如梦里,

   却疑此处是皇宫。

   4、花园四季

   春风碧水柳丝柔,

   夏竹深情探画楼。

   秋叶黄花弹古韵,

   冬梅映雪美田畴。

   5、 游寒山寺

   洞房宝塔系回廊,

   佛日增辉满寺祥。

   一院奇花长带笑,

   燎天烛火尽含香。

   绕行佛座尊罗汉,

   步上莲台沐圣光

   默念心中平素愿,

   兵强国富庶民康。

   6 、山塘街

   文/黄新生 (江苏)

   山塘街是千年的孔夫子

   发白的石板满腹经纶

   粼粼碧波至今吟诵着白诗苏词

   青涩的柳枝扭着嫩腰曼舞

   半夜的葫芦庙唤醒了贾雨村

   古怪的书声惊碎了黛玉的葬花梦

   梦里红楼豪门风流凝聚成盛宴

   梦醒后的山塘河只剩清风吹杨柳

   徐大总统的御字跌入了高高的石牌

   南社的'文章遗忘在深深院墙

   红衣女子扭动柳腰哼起了古曲

   托腮依偎在石桥畔让夕阳淋透

   今夜的山塘我关上了大门

   隔绝了尘世独坐于断壁残垣

   河水不老山庙依旧水草葳蕤

   喝一口老酒读一段东林八股

   来吧,把历史熬成一桌好菜

   唐诗宋词是最美的菜肴

   吴王的美酒娇羞的西子

   今夜情愿醉死在小婉的酥胸口

   江南故宅灯火阑珊处杏花开满园

   滚滚红尘遮住了醉后潦倒的踉跄

描述夏季有竹的诗句

  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夏夜追凉》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赏析

  “追凉”,即觅凉、取凉。较之“觅”和“取”,“追”更能表现对“凉”的渴求,杜甫“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羌村三首》其二)

  意可见。但这首诗在艺术处理上却有其独到之处:它撇开了暑热难耐的感受,而仅就“追凉”着墨,以淡淡的几笔,勾勒出一幅夏夜追凉图,其中有皎洁的月光,有浓密的树荫,有婆娑的竹林,有悦耳的虫吟,以及作者悄然伫立的身影。

  首句貌似平直,其实也有一层曲折:中午时分,烈日暴晒,是一天中最为酷热的时刻,而今,“夜热”竟然与“午热”相仿佛,则“夜热”之甚,可想而知。唯其如此,才引出次句诗人月下独立的形象。“开门”,点出作者原在室内。或许他本已就寝,而因夜里天热的缘故,辗转反侧难以入梦,迫于无奈才出门纳凉。而“明月”,则点出正值“月华皎洁”的三五之夜。这样,作者“独立”的目的,应该说是“追凉”与“赏月”兼而有之,追凉可得体肤之适,赏月则可得精神之快,难怪他要独立不移、执着若此了。

  第三句是对周围环境的点染:竹林深深,树荫密密,虫鸣唧唧。“竹深树密”,见其清幽;“虫鸣”,则见其静谧——唯其静谧,“虫鸣”之声才能清晰入耳。诗人置身其间,凉意顿生,于是又引出结句“时有微凉不是风”,这一真切、细微的体验。“不是风”,点明所谓凉意,不过是夜深气清,静中生凉而已,并非夜风送爽。范成大《六月七日夜起坐殿取凉》诗亦云:“风从何处来?殿阁微凉生。桂旗俨不动,藻井森上征。”虽设问风从何来,但既然桂旗不动,可见非真有风,殿阁之“微凉”不过因静而生。人们通常说“心静自凉”,其理相若。因此,范诗实可与这首诗参读。

  显然静中生凉正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意趣,但这一意趣并未直接点明。如果没有“不是风”三字,读者很可能将“凉”与“风”联系在一起。陈衍《石遗室诗话》早就指出:“若将末三字掩了,必猜是说甚么风矣,岂知其不是哉。”然而,这首诗的妙处恰恰也就在这里。作者故意直到最后,才将微露其本意的线索交给读者——既然明言“不是风”,善于神会的读者自当想到静与凉之间的因果关系;随即又当想到,前面出现的月光、竹林、树荫、虫鸣,都只是为揭示静中生凉之理所作的铺垫。这样,自然要比直截了当地道出本意更有诗味。大概这就是《石遗室诗话》所称道的“浅意深一层说,直意曲一层说”的旨趣。

夏竹五首,由杜甫美句“修竹不受暑”,引出的后世咏竹诗篇

  “修竹不受暑”五首赏读:修竹不受暑,清风几席前

   暑夏来临,阳光炽烈,炎气熏蒸,人们最渴望的是阴和凉。

   在没有空调的古代,人们更依赖自然的绿荫和凉风,但是天然的绿荫和凉风,只有在山林地带才有。于是在山中避暑,成为人们的向往。

   其中竹子以其挺拔中空绿叶舒展,竹叶能够遮蔽阳光,中空的茎干可以迅速吸取空气中的水和热量,供应生长,并带来空气降温,竹林形成特殊的立体的荫凉空间,成为人们夏天最爱的消暑地。

  ”东藩驻皂盖,北渚凌青荷。

   海内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

   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

   蕴真惬所遇,落日将如何。

   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 ?唐 ·?杜甫《陪李北海宴历下亭》

   天宝初,李邕为北海太守。历下亭在齐州,以历山得名。

   杜甫的前半生并不像大家想得那么寒苦。他的父亲杜闲,是朝议大夫兖州司马,且杜家是京兆名门,所以杜甫在30岁前过的颇优越。比如二十岁左右就出门旅游,24岁考进士,这年落马,他也没有再接再厉,而是和父亲一起去衮州,顺带游历。他结交的人,多是和父亲同辈的官员。此时的青年俊彦,意气风发。

   直到父亲在他30岁的时候病故,家庭的压力落在头上,前途不甚明了。他一方面要照顾弟妹,一方面继续交游。

   这是他33岁的时候,陪北海太守李邕在山东济南大明湖历下亭宴饮。

   人生最睿智紧密的时期未必是在30岁左右,但是文字的才华,最有力度的美,多半是在30岁左右。此时的杜甫,文字已经相当成熟,且有青年的那种蓬勃之气。作为受邀来的客人,他既要写出大明湖夏天的特殊美,又要写出精神气,这篇虽然是席上应对之作,但是已经气势沉浑不乏清新。

   您在北海驻留,此次行过大明湖,来欣赏这里的荷花。

   而这里是从古代就闻名的历下亭,您在这里邀请此地名士,共对湖光山色。

   那云山已经引发了大家的诗性,大家玉佩叮咚,纷纷歌咏。

   您看看这美好的地方,茂密秀美的竹林,遮蔽隔绝了暑气,那两河交汇,流向远方,烟波浩瀚。

   这里的山水人物,都袒露出真性情,在此一会,只是时光短暂,夕阳西下,那太阳也在惋惜相会的短暂吧。

   在暮霭沉沉里,我们站在这里,面对浩瀚波光,忘记了贵贱凡尘。

   但是我想恐怕以后没有多少机会,能够这样陪伴您身边,再次领略这湖山之美。

   实际上这首诗,已经包含了他的命运转折期的那种忧伤。父亲过世,从前那种轻松的日子不再,作为曾经平视官僚的官宦子弟,从精神上他和许多官员是平等的,但是身份和境遇已经隔开。这首诗也含着期待对方挽留的含义,不过是比较现实的以退为进。

   实际30来岁,杜甫的人格也已经成熟定型。

   一句”修竹不受暑“,写明了他爱竹,以君子作为人生人格的坐标,不但自己要挺拔,而且能够给人遮阴。而”交流空涌波“大气浩瀚,有类屈子江边的大气行吟。

   而杜甫饱读诗书,字句凝练。才未必要华光四射,而是内才如竹如玉,言简意赅。

   实际上这句诗,是越读越有味。

   李邕喜欢,因为作为他这样的官员,要的不是有一说十那种虚浮,而是以一当十的洗练。

   这是杜甫良好的家庭背景教育,以及敏感的观察力,成就的一句美诗。

  ”脩竹不受暑,暗惊疑故人。

   暂来聊解愠,径去不惊尘。

   汗湿衣裳雨,书翻几案鳞。

   快哉那独敢,赠尔耦耕民。 “北宋 ·?赵鼎臣《 披风?》

   可以说杜甫在唐朝没有多少知己,但是他用心灵和热情诚挚写下的诗篇,在宋朝或者宋朝之后,获得了广泛的响应和共鸣。

   这也是文字流传的常态,隔绝一段时光,反而容易抛开时间现实捆在人们身上的枷锁,文字以其独特的美和情感回应打动人。

   比如杜甫这句”修竹不受暑“。只有竹子在夏天格外青翠挺拔,不被暑气污染,或者隔绝暑气,宛如亭亭君子,自立利他。

   这首诗的名字,叫作沐浴凉风,但是这个凉风的前提,是穿过竹林修竹的风,就算是热风,经过竹林,也变成的清风。

   这是竹林之风竹下之风。

   那风经过竹林的过滤,清风到来宛如故人。

   来的时候,消除了炎热烦躁,轻轻走的时候,竹林清风,不起灰尘。

   在如此汗流浃背的时候,享受最美的夏日竹风,翻动桌子上无数的书页,像鱼鳞一样闪耀。

   这样的畅快哪里敢独自享用,让这清凉的竹风吹到田野上,吹到辛勤耕作的农夫身上吧。

   虽然写风,但是不离竹字,竹子是巨大天然的空调,转换成浩大的凉风。

   这首诗的重点,也是因为有了竹子,有了竹子的过滤,有了竹子的存在,有了竹子无私的奉献。才有夏风清凉。

  “烈日当正昼,长天无一云。

   草木失颜色,葳蕤困烧焚。

   一朝值炎酷,尔辈徒纷纷。

   苍苍不改操,惟我坡上君。

   脩茎粲碧玉,茂植歌屯云。

   有如独醒人,不受曲蘖醺。

   如彼至人者,自与世俗分。

   入火且不热,况乃逢朝昕。

   小人柔弱姿,难与君子群。 ”北宋末 ·?周紫芝

   季夏极暑正昼草木俱萎独吾坡上数君子玉立苍然傲睨自得岂杜少陵所谓脩竹不受暑者乎?

   我喜欢这样的诗,是在忽然的某一个特殊的境地,和前人的心情和灵魂交合,有种蓦然知心的洞彻和感动。

   比如这北宋的周紫芝,离开杜甫时代已经两三百年。

   但是这年季夏暑热,他走到山坡上,看着自己花园和菜园在烈日下灼烤,花木枯萎,心情沮丧。忽然他看见山坡一侧,只有竹子依然苍翠,他忽然脑海里冒出的就是杜甫的”修竹不受暑“。没有比这五个字更能贴切表达眼前烈日下竹子那种傲然。

   不受暑,是不接受,不害怕暑热,当然不受暑还可以表示,隔绝暑气,为人遮阴。但是周紫芝显然更觉得是前种。他看到了竹子,仿佛也看到了杜甫那苍苍如竹的灵魂之美,当然他也看到了自己。

   不要写写这”不受暑“的竹子,他要扩展杜甫的情怀。

   烈日正在长空头顶,天上没有一丝云彩。草木失去了润泽,葳蕤困在了炎热的空气里,花草纷纷枯萎凋零。

   苍苍不改节操的,唯有在山坡上傲立的竹子君啊。

   你看那秀美的茎干,比碧玉还要美和洁净,那繁茂的树叶高歌在太阳和云间。

   这竹子有如世上最清醒的人,不受红尘尘土富贵的熏陶和污染。

   这竹子就像最有分寸的人,和世俗他者保持一定的距离。

   就算是在炎热的夏天,如同在火中,它自有清凉,何况我看见它是如此傲然在早上的阳光里。

   群草之于竹子,就像小人和君子,那草木柔弱,日晒而枯萎,风吹就倒伏,哪里能和竹子相比?

   感物及人,周紫芝读懂了竹子之美,读懂了杜甫,也是在提升自己。

   在精神境界,还是成为竹子比较有生命和精神的快意。

  ”麻丘老翁真不俗,胸中渭川千顷绿。

   所以不喜红紫态,结屋开轩种修竹。

   千竿万竿成茂林,风雨潇潇洒寒玉。

   直干偏淩冰雪多,虚心不受烈暑触。

   乐哉此翁谁得知,日憩清阴坦吾腹。

   春风满地长儿孙,日报平安靡荣辱。

   竹庄竹庄何其高,回看俗子真碌碌。 “?明 ·?江源《竹庄》节录

   这是明朝诗人看到的一个竹林山庄。当然这里的人为什么种竹子,可能有其经济的原因,竹林不需要太多人工管理,绿化荒山,竹笋是一笔不菲的收入,竹材也是古代建筑生活常用的材料。

   只是在人人种地的环境中,这位老农种竹子,就显得格外不一样。

   所以诗人赞美,这个老翁不俗气,他心中装着是千万顷绿色的竹子。他不喜欢红花紫树,在山林做了小屋,在屋子边种植了千万竿翠竹。

   当竹子成林时,夏天这里风雨潇洒,雨如寒玉。

   那竹子笔直的枝干参天,冬天不怕风雪,竹子中空,夏天不畏炎热。

   这是将杜甫的”修竹不受暑“铺展开说明。写到了种竹子的美。

   人们都在埋怨夏天的炎热时,只有这个老翁,躺在竹林荫凉下,解开衣裳自由自在。

   他喜欢看春风竹笋满地的快意,喜欢那种生生不息,喜欢竹子代表最朴素的平安。

   这位老农真是高人,回头一想,人间追求富贵的人,真是庸碌一生啊。

   那么这里,肯定不只是羡慕这位老农和别人不一样,栽竹只是享受清阴。

   我刚才也谈到了,正是别人都种地,他才种竹子,巨量的竹林不仅能解决生活生存问题,而且在乡间经营得当,这种安居乐业的富贵,和城市里的富贵,是两个概念。宜人宜居,长久安乐。

  “修竹不受暑,清风几席前。

   鸥鹭既容与,草树复芊眠。

   栗留两三声,何人恣流连 。”清 ·?田雯《济南分题十六首?其十四?历下亭李北海杜子美宴集题诗处?》

   这一首很有意思,是清朝诗人特地去济南历下亭,重温杜甫当年的风光。

   这里有着时空交错,历史重叠的美。

   他自然也是用的杜甫名句开头,以致敬杜甫。

   那修竹依然在炎热暑气里傲然生长,替人过滤了炎热,那竹林清风,吹到席上。

   我看到这里千年如旧,鸥鹭在竹林水边嬉戏。小的野草闲花,现在都在休眠。

   我听到了竹林中黄鹂三两声,是谁在这里久久徘徊?

   当然是我,是我们这些热爱杜甫,感受杜甫的后人。

   田雯在清朝是高官,颇有建树,实践着爱国理想,晚年卜居大明湖,让杜甫的竹子和灵魂,相伴晚年。

  修竹不受暑,是对夏天竹子的最好赞美,不畏炎热,过滤出清风,给人清凉。

   这句诗未必是杜甫最得意的诗,但是,正是他一生实践着君子和爱国的理想,在乱世中坚持着,有如竹子一样人格挺拔,所以这句三十多岁的诗,反而成为夏竹最美的诗句之一,成为他的人格写照,被后人反复记忆和诗咏。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好了,今天关于“关于夏竹的诗句有哪些”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关于夏竹的诗句有哪些”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