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荆门送别有哪些拗救 如何学作诗

发布日期:2024-09-24         作者:千千百科网

  平仄,这是律诗中最重要的因素。律诗的平仄规则,一直应用到后代的词曲。我们讲诗词的格律,主要就是讲平仄。

  一五律的平仄

  五言的平仄只有四个类型,而这四个类型可以构成两联。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由这两联的错综变化,可以构成五律的四种平仄格式。其实只有两种基本格式,其余两种不过是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稍有变化罢了。

  ⑴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字外加括号表示可平可仄。)

  春 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峰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①

  ·      ··    

  另一式,首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⑵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山居秋螟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青泉石是流。

   ·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另一式,首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

  二七律的平仄

  七律是五律的扩展,扩展的办法是在五字句的上面加一个两字的头。仄上加平,平上加仄。试看下面的对照表:

  ⑴平仄脚

  五言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

  七言平起仄收  平平仄仄平平仄

  ⑵仄平脚

  五言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平

  七言仄起平收  仄仄平平仄仄平

  ⑶仄仄脚

  五言平起仄收  ○○平平平仄仄

  七言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平仄仄

  ⑷平平脚

  五言仄起平收  ○○仄仄仄平平

  七言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仄平平

  因此,七律的平仄也只有四个类型,这四个类型也可以构成两联,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由这两联的平仄错综变化,可以构成七律的四种平仄格式。其实只有两种基本格式,其余两种不过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稍有变化罢了。

  ⑴仄起式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书 愤

  [宋]陆游

  昌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②。

  ·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    ·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认堪仲伯间? 

  · ·         ·    

  到韶山

  毛泽东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          ·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 ·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③

  ··     

  喜看稻菽行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         ·   

  冬 云

  毛泽东

  雪压冬去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               

  高天滚滚塞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          ·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④

  ·      ·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其余不变。

  ⑵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长 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        ··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    ·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   ·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   ·          

  登庐山

  毛泽东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            ·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      ·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             

  和郭沫若同志

  毛泽东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           ··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

  三粘 对

  律诗的平仄有“粘对”的规则。

  对,就是平对仄,仄对平。也就是上文所说的:在对句中,平仄是对立的。五律的“对”,只有两副对联的形式,即:

  ⑴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七律的“对”,也只有两副对联的形式,即:

  ⑴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果首句用韵,则首联的平仄就不是完全对立的。由于韵脚的限制,也只能这样办。这样,五律的首联成为:

  ⑴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或者是:

  ⑵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七律的首联成为:

  ⑴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或者是:

  ⑵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要跟前联对句第二字相一致。具体说来,要使第三句跟第二句相粘,第五句跟第四句相粘,第七句跟第六句相粘。上文所述的五律平仄格式和七律平仄格式,都是合乎这个规则的。试看毛主席的《长征》,第二句“水”字仄声,第三句“岭”字跟着也是“仄”声;第四句“蒙”字平声,第五句“沙”字跟着也是平声;第六句“渡”字仄声,第七句“喜”字跟着也是仄声。可见粘的规则的很严格的。

  粘对的作用,是使声调多样化。如果不“对”,上下两句的平仄就雷同了;如果不“粘”,前后两联的平仄又雷同了。

  明白了粘对的道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长律的平仄。不管长律有多长,也不过是依照粘对的规则来安排平仄。

  违反了粘的规则,叫做失粘⑤;违反了对的规则,叫做失对。在王维等人的律诗中,由于律诗尚未定型化,还有一些不粘的律诗。例如: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   ··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   ··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⑥

  这里第三句和第二句不粘。到了后代,失粘的情形非常罕见。至于失对,就更是诗人们所留心避免的了。

  四孤平的避忌

  孤平是律诗(包括长律、律绝)的大忌,所以诗人们在写律诗的时候,注意避免孤平。在词曲中用到同类的句子的时候,也注意避免孤平。

  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⑦。在唐人的律诗中,绝对没有孤平的句子。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仄声,另有一种补救办法,详见下文。

  ━━━━━━━━━━━

  ①胜,平声,读如升。簪字有zān、zēn两读,分入覃、侵两韵,这里押侵韵,读zēn。字下加圆点的都是入声字。下同。 ②那,平声。 ③教,平声。 

  ④漫,平声。 ⑤失粘有广义,有狭义。广义的换粘指一切平仄不调的现象。狭义的失粘就是这里所讲的。 ⑥燕,平声。 ⑦注意:犯孤平指的是平脚的

  句子;仄脚的句子即使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如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我宿五松下”,只算拗句,不算孤平。又指的是“平平仄仄平”

  这个格式,至于象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阳》“八月湖水平”,那也是另一种拗句,不是孤平。

  五特定的一种平仄格式

  在五言“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平平仄平仄”;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也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仄仄平平仄平仄”。这种格式的特点是:五言第三四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七言第五六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注意:在这种情况下,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平声,不再是可平可仄的了。

  这种格式在唐宋的律诗中是很常见的,它和常规的诗句一样常见①。例如:

  月 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②。

  ·     ·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   ·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一首诗只有两个句子是应该用“平平平仄仄”的,这里都换上了“平平仄平仄”了。

  这种特定的平仄格式,习惯上常常用在第七句。例如: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       ·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山中寡妇

  [唐]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尽尚征苗。 

   ·   ·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③。

   ·   ·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④!

  六拗 救

  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律诗中如果多用拗句,就变成了古风式的律诗。上文所叙述的那种特定格式(五言“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也可以认为拗句之一种,得是,它被常用到那样的程度,自然就跟一般拗句不同了。现在再谈几种拗句:它在律诗中也是相当常见的,但是前面一字用拗,后面还必须用“救”。所谓“救”,就是补偿。一般说来,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必须(或经常)在适当的位置补上一个平声。

  下面的三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

  ⑴在该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声,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以免犯孤平。这样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则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换成“仄仄仄平平仄平”。这是本句自救。

  ⑵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声(或三四两字都用了仄声),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平声来补偿。这样就成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七言则成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这是对句相救。

  ⑶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没有用仄声,只是第三字用了仄声。七言则是第五字用了仄声。这是半拗,可救可不救,和⑴⑵的严格性稍有不同。

  诗人们在运用⑴的同时,常常在出句用⑵或⑶。这样即构成本句自救,又构成对句相救。现在试举出几个例子,并加以说明。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唐]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    ·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春寒。 

   ·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      

  令人渐漂母,三谢不能餐⑤。

  ·    

  第一句“五”字第二句“寂”字都是该平而用仄,“无”字平声,既救第二句的第一字,也救第一句的第三字。第六句是孤平拗救,和第二句同一类型,但它只是本句自救,跟第五句无拗救关系。

  天末怀李白

  [唐]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⑥。

  ·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   

  第一句是特定的平仄格式,用“平平仄平仄”代替“(平)平平仄仄”(参看上文)。第三句“几”字仄声拗,第四句“秋”字平声救。这是⑶类。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第三句“不”字仄声拗,第四句“吹”字平声救。这是⑵类。

  咸阳城东楼

  [唐]许浑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 ·   ·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   ·    ·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      ·      

  第三句“日”字拗,第四句“欲”字拗,“风”字既救本句“欲”字,又救出句“日”字。这是⑴⑵两类相结合。

  新城道中(第一首)

  [宋]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       ·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         

  第五句“竹”字拗,第六句“自”字拗,“沙”字既救本句的“自”字,又救出句“竹”字。这是⑴⑵两类相结合。

  夜泊水村

  [宋]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   ·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 ·     ·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  ·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       ·   

  第五句“有万”二字都拗,第六句“向”字拗,“无”字既是本句自救,又是对句相救。这是⑴⑵两类的结合。

  由此看来,律诗一般总是合律的。有些律诗看来好象不合律,其实是用了拗救,仍旧合律。这种拗救的作法,以唐诗为较常见。宋代以后,讲究音律的诗人如苏轼、陆游等仍旧精于此道。我们今天当然不必模仿。但是,知道了拗救的道理,对于唐宋律诗的了解,是有帮助的。

  七所谓“一三五不论”

  关于律诗的平仄,相传有这样一个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是指七律(包括七绝)来说的。意思是说,第一、第三、第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第四、第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至于第七字呢,自然也是要求分明的。如果就五言律诗来说,那就应该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

  这个口诀对于初学律诗的人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简单明了的。但是,它分析问题是不全面的,因为容易引起误解。这个影响很大。既然它是不全面的,就不能不予以适当的批评。

  先说“一三五不论”这句话是不全面的。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中,第三字不能不论,在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中,第三字不能不论,否则就要犯孤平。在五言“平平仄平仄”这个特定格式中,第一字也不能不论;同理,在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这个特定格式中,第三字也不能不论。以上讲的是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在一定情况下不能不论。至于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在一般情况下,更是以“论”为原则了。

  总之,七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三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两个字不论。五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两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中能有一个字不论。“一三五不论”的话是不对的。

  再说“二四六分明”这句话也是不全面的。五言第二字“分明”是对的,七言第二、四两字“分明”是对的,至于五言第四字、七言第六字,就不一定“分明”。依特定格式“平平仄平仄”(五言)来看,第四字并不一定“分明”;又依“仄仄平平仄平仄”来看,第六字并不一定“分明”。又如“仄仄平平仄”这个格式也可以换成“仄仄(平)仄仄”,只须在对句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就是了。七言由类推。“二四六分明”的话也不是完全正确的。

  八古风式的律诗

  在律诗尚未定型化的时候,有些律诗还没有完全工整。例如: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       ·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这诗前半首是古风的格调,后半首才是律诗。依照上文所述七律的平仄的平起式来看,第一句第四字应该是仄声而用了平声(“乘”chéng ),第六字应该是平声而用了仄声(“鹤”,古读入声),第三句第四字和第五字应该是平声而用了仄声(“去不”),第四句第五字应该是仄声而用了平声(“空”)。当然,这所谓“应该”是从后代的眼光来看的,当时律诗既然还没有定型化,根本不产生应该不应该的问题。

  后来也有一些诗人有意识地写一些古风式的律诗。例如:

  崔氏东山草堂

  [唐]杜甫

  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              

  有时自发钟磬响,落日更见渔樵人。 

   ·    ··       

  盘剥白鸦谷口粟,饭煮青泥坊底芹。 

   ·· · ·          

  何为西庄王给事,柴门空闭锁松筠⑦。

   ·           

  作者在诗中故意违反律诗的平仄规则。第一句第六字应仄而用平(“堂”)⑧,第二句第五字应仄而用平(“相”),第三句第六字应用平而用仄(“磬”),第四句第三四两字应平而用仄(“更见”),第五六两字应仄而用平(“渔樵”)。第五六两句是“失对”,因为两句都是仄起的句子。第五句的“谷”和第六句的“坊”也不合一般的平仄规则(虽然可认为拗救)。除了字数、韵脚、对仗象律诗以外⑨,若论平仄,这简直就是一篇古风。又如:

  寿星院寒碧轩

  [宋]苏轼

  清风肃肃摇窗扉,窗前修竹一尺围。 

  ··       ···   

  纷纷苍雪落夏簟,冉冉绿雾沾人衣。 

   ··     ·      

  日高山蝉抱叶响,人静翠羽穿林飞。 

  ·    ·           

  道人绝粒对寒碧,为问鹤骨何缘肥⑩?

  ··  ·   ··     

  这首诗第一句第五字应仄而用平(“摇”),这种三平调已经给人一种古风的感觉。第二句如果拿“(平)平(仄)仄仄平平”来外衡量,第六字应平而用仄(“尺”字古属入声)。第三句如果拿“(平)平(仄)仄(平)平仄来衡量,第三第四两字应平而用仄(“绿雾”),第六字应仄而用平(“人”)。第五句如果拿“(平)平(仄)仄(平)平仄”来衡量,第四字应仄而用平(“蝉”),第六字应平而用仄(“叶”)。第六句如果拿“(仄)仄平平(仄)仄平”来衡量,第三四两字应平而用仄(“翠羽”),第六字应仄而用(“林”)。第八句如果拿“(仄)仄平平(仄)仄平”来衡量,第三四两字应平而用仄(“鹤骨”),第六字应仄而用平(“缘”)。第七句第五字(“对”)也不合于一般平仄规则。跟“摇窗扉”一样,“沾人衣”、“穿林飞”、“何缘肥”都是三平调,更显得是古风的格调。作者又有意识地造成失对与失粘。

  古人把这种诗称为“拗体”。拗体自然不是律诗的正轨,后代模仿这种诗体的人是很少的。

  ━━━━━━━━━━━

  ①唐人的试帖诗也容许有这种平仄格式,可见它是正规的格式。 

  ②鄜,读如夫,平声。看读如刊,平声。 

  ③本诗名一作《时世行赠田妇》。旋,去声。 

  ④更,去声。 

  ⑤令,平声。漂,去声。 

  ⑦过,平声。

  ⑦为,去声。 

  ⑧这还不能算是上文所述的那种特定格式,国为那种格式第三字必须用平声,这句第三字“玉”字用的是仄志声(入声)。 

  ⑨“芹”字今入文韵,但杜甫时代还是真韵字,不算出韵。 

  ⑩为,去声。

如何学作诗

  问题一:怎么学做诗... 做诗所依据的韵书,一般指《平水韵》,平、上、去、入四声一共106韵。韵头不同而韵相同的字如干、满、南、叹可以互相押韵,这些互相押韵的字放在同样的位置上就构成诗韵。

   〖 简介 〗

   任何诗歌都要求押韵,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不同者,对于押韵的限制多与少、严与宽的不同而已。这也是诗歌同其它文学体裁的最大分别。

   押韵是增强诗歌音乐性的重要手段,近体诗为了使声调和谐、容易记忆,对于押韵十分讲究。古人通常使用官方颁布的专门指导押韵的书,如《唐韵》、《广韵》、《礼部韵略》、《佩文诗韵》、《诗韵集成》、《诗韵合璧》等,以南宋王文郁撰的《新刊韵略》最为流行,即世人所谓之“平水韵”。

   但是需要明白,并不值得为迁就押韵而破坏诗句的自然,除非是参加科举,否则即使偶尔一两句出韵,古人也是允许的。

   十八韵是:

   一麻,新华字典里的韵母 a、ua、ia 同属一个韵部。

   二波,韵母 o、uo。

   三歌,韵母 e。

   四皆,韵母 ie、ue。

   五支,韵母 i (属 zh、ch、sh、z、c、s 声母,与七齐有别)。

   六儿,韵母 er。

   七齐,韵母 i (属声母 b、p、m、f、d、t、n、l、j、q、x、y,有别于五支)。

   八微,韵母 ei、ui。

   九开,韵母 ai、uai。

   十姑,韵母 u。

   十一鱼,韵母 v。

   十二侯,韵母 ou、iu。

   十三豪,韵母 ao。

   十四寒,韵母 an、ian、uan。

   十五痕,韵母 en、in、un、vn。

   十六唐,韵母 ang、uang、iang。

   十七庚,韵母 eng、ing。

   十八东,韵母 ong、iong。

   问题二:你好!我想学写诗,请问怎么学才会入门? 诗之所以美是因为意境美,因而读诗写诗都讲求意境。有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偷。说的是读得多了,自然的就懂得了诗的意境美没在什么地方,就像喜欢一样东西不一定非要说出喜欢的理由一样。经过一段时间增长阅读量,当你看到花草,山水时,你会有一种亲切的感觉,会有一种诗情画意浮现在眼前,不自觉的用诗去套眼前的美景,并改进他的措辞。到现在你就拥有了你自己擅长的风格,再试着用脑子里的次回去组成一首所谓的诗。在不经意间你会拥有自己的词汇,比喻等,时间一长你就会触景升情,随口而出。

   刚开始要多读诗,建议读一读泰戈尔的《飞鸟集》和唐诗宋词。

   上面讲的是随心写诗,有人说些事要讲格律,可是古诗都是可以唱出来的,现在又没有了唱诗的习惯,过于讲求格律就是迂腐。当然押韵和适度对仗也要讲,这样的诗才会美。

   如果是写现代诗,不妨听一听《青花瓷》,即使是放到古代也绝不失色。(说句笑话,大部分现代诗,我是指当代一些学生写的诗就是把一句长句分成几句短话,再不讲基本语法的拼凑在一起。所以建议你不要去盲目模仿,要注意语法。)

   问题三:怎样才能学会作诗? 你想学会作诗、词,看来是想学写古诗词。如果你真想学,那非得下苦功不可。曾经有人也提出过跟你一样的问题,我给出的答案是: 首先要搞清诗词的格律、押韵与对仗等问题,这方面的资料很多,网上可以下载,如: chinapoesy/ShiCiZhiShiIndex6 和 xiulu/wen/shishi7 先把这些读熟、领会,就有了基础。 然后,要有两个工具,一是《佩文诗韵》,用以检查诗的押韵, bbs.zdic/thread-104882-1-1 二是《词林正韵》,用以检查词的押韵。 xywq/xiyuan/files/f-3/ciyun-2 第三是,最根本的,就是要多读多看多背古人的诗词作品,所谓有“熟读唐诗300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是日常的功课,是基本的文学素养,非此,犹如人的成长缺乏营养,盖房子没有打好地基一样。 第四是,学着写,先写自由诗,然后学写绝句,再学律诗,循序渐进,坚持数年,必有长进。 个人体会,仅供参考。

   希望采纳

   问题四:想学写诗,该怎么入门 一个诗人或词人最基本的素质,就是“能感之”,“能写之”.首先,你需要有丰富、细腻,且真诚的感情.“修辞立其诚”,没有真诚的文学永远不会成为好的文学.具体到诗人词人,那就是一颗纯洁的赤子之心.钟嵘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倘若没有一颗善感的心灵,就不会受到任何感动,自然也就不会有写诗的动机.诗词是让人的心灵不死的,因此一定要”能感之“.永远不能为了写诗而写诗,真的有所感才能写出好诗.其次,你需要熟悉古人的作品,只有多读多背,让诗词化到自己的感情和思想中,才能写得好.因此,所有的诗人词人都是先背,然后才能自己创作.诗词中特殊的句法与词语都是需要学的,生硬的背不会起什么作用,因此多读多背是最好的方法.熟悉了古人作诗的方法,自己也就能写好了.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诗读词一定要有抑扬顿挫的读诵,务必将自己的感情投入进去,否则对诗词声调之美是无法真正体会的.倘若对声调的美没有体会,写出来的诗词不是生硬就是别扭.诗词的生命与感发之力量有一大半是来自声调的,严沧浪说盛唐诗“兴象高远”,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声调抑扬顿挫,读起来朗朗上口,能够从声音上直接打动人.诗词当然有格律,但是真正写好诗词不是来自拼凑,而是来自自然的流露.诗的格律有平起与仄起两种,五言平起的格式是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七言就往上再加两个平仄相反的字: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这就变成仄起了.五言的仄起格式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前面加两个字成为七言,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这就是平起.虽然理论上一三五不论,但是三平与三仄在格律诗中都是不允许的,因此第五个字一定要论.要是五言的话,只有第一个字才能论.五言的平起格式与七言的仄起格式有一种特殊的句法叫“拗句”,即平仄仄变成仄平仄.至于词律,每一种词牌都有自己的格律,因此要参考像《白香词谱》之类的词谱.格律诗只能押平声韵,古诗可以押仄声和入声,且可以换韵.词有平声韵、仄声韵、亦可换韵.但是无论诗与词,都一律不可四声通押.

   入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倘若不能读准确入声字,诗词的声调之美也就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说普通话的人都不知道入声,因为从元朝开始入声就被分入其他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南方很多方言保存着入声.要是你不知道准确的读法,那就把入声字读成短促的去声.入声是很短促的字,且有p,t,k 的收尾.古人作诗填词都有入声的,比如“黄河远上白云间”的“白”就是入声,要是不读成入声这句就犯了三平了.要是一首诗或词押的韵四声都有,而且听起来好像不太押韵的时候,那很有可能押的就是入声韵.比如柳永的《江雪》:“绝”、“灭”、“雪”.普通话的读音一个是阳平,一个是去声,一个是上声,但是这些字都是入声,因此要读成短促的去声.入声在平水韵有专门的分类,一共有十七个韵部.一个一个的背当然是最保险也最笨的方法,要是对诗词的格律熟悉了,入声辨别也就不难了.比如,王维的“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此二句的格律应当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歇”自然是入声,否则按照普通话的读音这句格律就完全不对了.

   至于押韵的问题,相对来说不是很大,理论上说应该按照平水三十韵,但是有些韵部(比如一东二冬)是可以合并的.词韵更为广泛,《白香词谱》的附录应该有词韵.

   前面所说的格律、入声等方面,只不过是诗词的准则,真正要写好诗最根本的还是取决于诗外的功夫,那就是你的感情,你的品格,你是否有一个愿意为之“九死不悔”的理想或理念,你对社会是否有关怀、有责任.一个诗人写出什么样的诗要取决于他的学识、经历、性格、最重要的是人格.杜甫之所以伟......>>

   问题五:想学写诗,怎么学呢? 20分 写诗是没有技巧的,首先你要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平时就多看书,多看看中外的各种类型的诗,为你自己确定一个写诗方向,然后你可以去模仿,填词,慢慢的就肯定会有很大的进步,不过学写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要三分钟热度,下定决心做就要做好

   问题六:初学者怎样学习写诗 我不知道你说的是那种诗,律诗还是现代诗。不管那种诗,首先要有较好的语言,文学功底,这是写诗的工具。然后要善于思考,有所思有所感才能写出好诗来,而不是无病 *** 或者一味炫技。

   问题七:怎么学写诗? 如果要作打油诗和藏头诗,首先格律是一定要遵守的!有韵律美的高度和完美体现。

   打油诗和藏头诗除了要符合格律外,还要注意诗的意境和气氛。常见的一般以嵌名、示爱和祝福居多。这就要求全诗要符合相应的意境。

   以下回答“如何作好打油诗和藏头诗”是我的个人见地,不知是否对你有用?

   1.必要的诗词格律常识。如韵、律、绝、平仄、对仗、粘对、孤平、拗救等基本知识和规则一般要掌握。所以平时应该有一些专业的书籍或资料,以供学习参考。

   2.以上知识不可能一下子理解和具备,因此最好一项一项来。建议先从五言绝句开始,因为七言绝句是五绝的扩展,而律诗又是绝句的延长。把五言绝句弄懂了,则其它便容易理解、掌握并融会贯通了。如找一首五言绝句,用你的知识去验证一下,您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妙。

   3.开始自己动手写。我觉得初学者如果为了熟悉格律,“无病 *** ”一下也未尝不可。即使是名家,在词穷的时候,也难免“无病 *** ”。当然我们反对无病 *** !但是,“ *** ”多了,您自然“无病”。那时,您就能达到“有病”不敢“ *** ”了。

   4.多练,丰富词汇。建议您多写一些“藏头诗”,一方面锻炼自己,一方面得分,何乐而不为呢?而且如果连藏头诗您都能符合格律、应付自如,那撇开藏头,您何愁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呢?!

   5.自己有了习作,多请人指导;有不同意见,即使大家评错了,也别生气,这样才能集思广益,博采众长。这是最有效的合作学习方式!

   勤学苦练!

   祝您早日成就!万事如意!^v^

   问题八:怎样学李白写诗? 《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赠汪伦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绝 类别:留别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

   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这首诗体现了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想落天外的诗歌特色。

   静夜思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乐府 类别:羁旅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

   又作: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注解:

   1、举:抬。

   韵译:

   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

   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头观看明月呵明月,

   低头乡思连翩呵连翩。

   评析:

   ?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

   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

   丰富深曲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无

   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早发白帝城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绝 类别:羁旅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注解:

   1、白帝:今四川省奉节

   2、江陵:今湖北省江宁县。县。

   3、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

   韵译: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

   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

   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评析:

   ?诗是写景的。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

   东还江陵时而作此诗。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

   况。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

   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

   ?全诗锋棱挺拔,一泻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远。难怪乎明人杨慎赞曰:“惊风

   雨而泣鬼神矣!”

   客中行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绝 类别: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注释

   又题《客中作》

   [注释](1)兰陵:地名。(2)但使:只要。

   [译文]兰陵出产的美酒,透着醇浓的郁金香的芬芳,盛在玉碗里看上去犹如琥珀般晶莹。只要主人同我一道尽兴畅饮,一醉方休,我那管她这里是故乡还是异乡呢!

   抒写离别之悲、他乡作客之愁,是古代诗歌创作中一个很普遍的主题。然而这首诗虽题为客中作,抒写的却是作者的另一种感受。“

   独坐敬亭山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五绝 类别:山水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注释

   [注释](1)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城县北。

   [译文]群鸟高飞,绝尽踪影,一片孤云独自悠闲地飘浮而去我伫立在山顶,注视着敬亭山,敬亭山也看着我,彼此久看不厌。

   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如谢灵运、谢I等曾在这里做过太守。李白一生凡七游宣城,这首五绝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州时,......>>

   问题九:怎样学习写诗。 楼主您好,学写诗最初主要是多读、多写、多练,熟读唐诗、熟悉格律。即使今后不是只写近体诗和词也要学习格律,这对古典诗歌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所谓格律就是诗词在格式上的要求,包括平仄、押韵、对仗等。其中古体诗对格律要求很少,而近体诗和词对格律要求较为严格,有各自的理论体系,楼主首先可针对近体诗的格律进行学习,在学习之中练习写作,大致掌握后再进行填词建议,进而对词进行学习。

律诗详细资料大全

   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律诗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盛行于唐宋时期。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其常见的类型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基本介绍 中文名 :律诗 形式特征 :每首限定八句,要求用平声韵等 起源时期 :六朝齐梁时期 流行时期 :唐代 代表诗人 :李白、杜甫等 代表作 :《送友人》《登高》等 体裁沿革,形式特征,句数固定,押韵严格,讲究平仄,要求对仗,格律对照,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典范作品,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体裁沿革 律诗是近体诗的基本形式之一(唐人曾以律诗为近体诗的总称,近体绝句也包括在内,后来才划分出去)。它萌芽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定型于初盛唐间,成熟于中晚唐时期。 齐梁体的格律诗构成了对式律 (指全诗各联之间均不粘的格律形式)、粘式律(指全诗各联之间均粘的格律形式)和粘对混合律(指全诗各联之间既有粘又有不粘的格律形式)三种类型,但以对式律为主,距离完善的近体诗尚有很大距离。其中从梁代中后期到陈代,阴铿、张正见、庾信、徐陵等人的一些作品,已经十分接近唐人律诗。在隋代杨素、卢思道、薛道衡等人,结合南朝靡丽词彩和北地清新刚健之气,创作出一些清健秀拔的诗歌,为过渡期诗歌的发展指出向上一路。 初唐时期,在律诗形成的链条上具有重要位置的首先是初唐四杰。自唐初以来,在诗歌律化进程中出现的半古半律的诗体现象至四杰而有所改观,其五律的对式律作品锐减,同时尚有部分近体诗未能谐协音律,留有较多的过渡阶段痕迹。而之后的文章四友以及沈佺期、宋之问等,对于四杰在诗体方面将唐初以来的混沌状态加 分 离与规范的初建之功与实践成果,显示出进一步巩固与推进的态势。可以说到初唐末期五律对式律作品绝迹,从而彻底告别了永明体的对式结构;粘对混合律作品亦呈锐减之势,而粘式律作品却大幅度地增加,并居于主导地位,这说明初唐诗人已经找到了声律追求上的目标, 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五律的粘对规则已经确定,初唐律诗艺术的建设已经完成。特别是沈佺期、宋之问等诗人,总结了南朝以来新体诗的成就,把已经成熟的形式肯定下来,最后完成了“回忌声病,维句准篇”的任务,在创作中使五律正式定型。《全唐诗》收宋之问诗三卷198首,沈佺期诗三卷156首,绝大部分是律诗。 盛唐时期,律诗作者日众,大致汰除了初唐的缛采靡词,而风格趋向省净自然。不过整个唐前前的五律,多还停留于消闲遣兴、体正格圆的阶段,很少触及广阔的社会人生。至于七律的兴起,又晚于五律。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李峤始有成篇,至盛唐,王维、李颀、岑参、贾至诸人刻意锤炼,方使它在体制上达到纯熟,而崔颢、李白仍有骈散交杂、半古半律之作。这一时期的七律虽有高华秀朗的名篇,但内容上绝大部分属于奉和应制、登临酬赠,比之五律更见狭窄。同时,盛唐时期李白、王维、高适等诗人的七律,多有失对、失粘、重字之误。到了杜甫,七言律诗才展示其诗体潜力而打开艺术天地。杜甫全面开辟了律诗的境界,时事政论、身世怀抱、风土人情、文物古迹,一概熔铸于精严的格律之中,把这一诗体的价值提到了足与古诗、绝句并立相峙的高度。 中唐时期,刘长卿和大历十才子专攻律诗,尤长于五律,但基本上走的是盛唐诸家的路子,文辞、声律上修整得十分工致,气度的安详与意象的浑融则稍有不及,更丢失了杜甫诗中的“古意”。 元和诗坛铺陈古风,律诗不振。其中韩愈学杜甫的开合动荡,而略见板滞;元稹、白居易承杜诗的疏放明畅,而流于浅易;贾岛深入拗折峻峭的一路,但限于五律,又偏重在炼字琢句,缺 少排之气;刘禹锡、柳宗元则以精警凝炼见长,虽富于情韵, 终欠姿态横生。他们各自得到杜甫律诗的某一方面,而未能变化以成大家,推陈出新。 律诗创作的新局面,是在晚唐正式打开的。初盛唐间仅建立了格律形式,内容尚不充实,诗体的美学功能也远未展开。经杜甫“运古于律”,境界始大,感慨始深,变化出奇,律体方尊。到晚唐温庭筠、李商隐诸家,苞综正变,会通源流,诗格更趋于精纯。晚唐律诗最为发达,从姚合、许浑以至司空图、韩偓,几乎所有的诗歌名家都以工律体著称,有的甚且只工律体。特别是李商隐、杜牧、温庭筠等几位七律圣手,他们不单修整了律诗的形体,而且改造了律诗的气质,把律诗艺术推进了一个新的阶段。 五代律诗乏善可陈。宋代律诗创作延续了杜甫和中晚唐诗人的创新努力并在“江西诗派”手中将之逐渐定型,走出了一条以理趣见长、以议论为诗的新路子,其七律成就较高,五律佳作较少。元代律诗有一定成就,五律有一些佳作。自明清以下,律诗逐渐衰落。 形式特征 广义律诗的包容度很大,它允许拗格存在,允许三仄尾。如崔颢的《黄鹤楼》就是典型代表。 狭义律诗格律非常严谨,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句数固定 律诗通常每首八句,超过八句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二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每联的上句称为出句,下句称为对句,两句构成对句关系;前联的对句和后联的出句的关系则称为邻句关系。 律诗句子字数整齐划一,每句或五言,或七言,分别称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律规定每句五字,全首共四十字;七律规定每句七字,全首共五十六字字。还有每句六字,全首四十八字的,称六言律诗,传世作品极少。 押韵严格 律诗通常押平声韵,而且必须按韵书中的字押韵。原则上只能用本韵,不能用邻韵;即使稍微松一点,也只允许入韵的首句可以用邻韵,叫作“借韵”。 律诗还要求全首通押一韵,即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例,入韵为变例;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例,不入韵为变例。 讲究平仄 律诗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规定:讲究粘和对。广义律诗允许失粘,狭义律诗不允许失粘。“失粘”,就是违反后联出句的第二个字和前联的对句的第二个字平仄要求相同的规则。 汉语虽有四声,但在律诗中,并不需要像词、曲那样分辨四声,只要粗分成平仄两声即可。要造成声调上的抑扬顿挫,就要交替使用平声和仄声,才不单调。汉语基本上是以两个音节为一个节奏单位的,重音落在后面的音节上。以两个音节为单位让平仄交错,就构成了律诗的基本句型,称为律句。对于五言律诗来说,它有四种基本句型:(甲)平平仄仄平,(乙)仄仄平平仄,(丙)平平平仄仄,(丁)仄仄仄平平。七言律诗只是在五言句型的前面再加一个节奏单位,它的基本句型就是:(甲)仄仄平平仄仄平,(乙)平平仄仄平平仄,(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这些句型有一个规律,就是逢双必反:第四字的平仄和第二字相反,第六字又与第四字相反,如此反复就形成了节奏感。但是逢单却可反可不反,这是因为重音落在双数音节上,单数音节就相比而言显得不重要了。因此就有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就是说第一、三、五(仅指七言)字的平仄可以灵活处理,而第二、四、六以及最后一字的平仄则必须严格遵守。这个口诀不完全准确,在一些情况下一、三、五必须论,在特定的句型中二、四、六也未必分明。 律诗各句的构成规则就是:对句相对,邻句相粘。 对句相对,是指一联中的上下两句的平仄刚好相反。如果上句是:仄仄平平仄,下句就是:平平仄仄平。同理,如果上句是:平平平仄仄,下句就是:仄仄仄平平。 除了第一联,其它各联的上句不能押韵,必须以仄声收尾,下句一定要押韵,必须以平声收尾,所以五言近体诗的对句除了第一联,只有这两种形式。七言的与此相似。 第一联上句如果不押韵,跟其它各联并无差别,如果上、下两句都要押韵,都要以平声收尾,这第一联就没法完全相对,只能做到头对尾不对,其形式也不外两种:(一)平起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二)仄起式: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邻句相粘。相粘的意思本来是相同,但是由于是用以仄声结尾的奇数句来粘以平声结尾的偶数句,就只能做到头粘尾不粘。例如,上一联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下一联的上句要跟上一联的下句相粘,也必须以平声开头,但又必须以仄声收尾,就成了: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根据粘对规则,可以推导出五言律诗的四种格式: 一、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二、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三、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四、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粘对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基本上也是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也就是说,要检查一首律诗是否遵循粘对,一般看其偶数字和最后一字即可。如果对句不对,叫失对;如果邻句不粘,叫失粘。失对和失粘都是近体诗的大忌。相比而言,失对要比失粘严重。粘的规则确定得比较晚,在初唐诗人的诗中还经常能够见到失粘的,即使是杜甫的诗,也偶尔有失粘的,比如《咏怀古迹五首》的第二首,第三句就没能跟第二句相粘。 在唐诗中很少见到失对的。现存杜甫律诗中,只有《寄赠王十将军承俊》一首出现失对。第一、二句除了第一个字,其它各字的平仄完全相同,是为失对。 还有一种情况,是为了表达的需要而不顾格律。比如杜甫的另一首诗《白帝》,第二句的第二字本来应该用平声,却用了仄声字“帝”,既跟第一句失对,又跟第三句失粘。但这是有意要重复使用“白帝城”造成排比,所以只好牺牲格律了。 律诗还有一个规律:在一联之中,平声字和仄声字的总数相等。如果在“一三五”这些可灵活处理的地方,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或该用仄声字而用了平声字),那么往往就要在该句或对句适当的地方把仄声字改用平声字(或把平声字改用仄声字),以保持一联之中平仄数量的平衡。也就是说,先用了拗(不合律),再救一下,合起来就叫拗救。 比如五言的平起平收句:平平仄仄平。这一句的第三个字是可以不论的,用平声也可以。但是第一字如果改用仄声,就成了:仄平仄仄平。除了韵脚,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这叫“孤平”,是近体诗的大忌,在唐诗中极少见到。前引杜诗“臂悬两角弓”即是犯了孤平,像这样不合律的句子,叫作拗句。 如果第一字非用仄声不可,可以同时把第三个字改成平声:仄平平仄平。这样就避免了孤平。这种作法,就是救,意思就是避免了拗句。 七言诗与此相似,即其仄起平收句“仄仄平平仄仄平”的第三字不能改用仄声,如果用了仄声,必须把第五字改成平声,才能避免孤平。 所谓“孤平”,是专指平收句(也就是押韵句)而言的,如果是仄收句,即使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至多算是拗句。例如把“仄仄平平仄”改成“仄仄仄平仄”,这不算犯孤平,是可以用的。 还有一种情况,是五言的仄起平收句:仄仄仄平平。 在这种句型中,第一字是可平可仄的,但是第三字不能用平声字,如果用了平声字,成了:仄仄平平平。在句尾连续出现了三个平声,叫做“三平调”,这是古体诗专用的形式,做近体诗时必须尽量避免,而且无法补救。 同样,七言平起平收句“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一和第三字都可平可仄,但是第五字不能用平声,否则也成了三平调。 因此口诀“一三五不论”并不完全正确,在某些情形下一三五必须论。只要能够避免孤平和三平调,“一三五不论”就是完全正确的。 防孤平的另一种情况是在对句补救。比如在五言“仄仄平平仄”这种句型,第三字改用了仄声,往往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平声来补救,也就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变成了“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例如《天末怀李白》第三句“鸿雁几时到”第三字该平而仄,第四句“江湖秋水多”就把第三字改成了平声。七言的与此相似,是“平平仄仄平平仄”的第五字用了仄声,就在对句的第五字改用平声来补救,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变成“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律诗有时也存在拗而未救的现象,这种现象破坏了一联之中平仄数量的平衡,但是如果发生在“一三五”的位置上,只要不出现孤平或三平调,就是可以容忍的,确切地说不能算拗。另外还有一种拗,出现在“二四六”的位置上,那才是真正的拗。但是有一种拗句,在唐诗中用得相当多。如《天末怀李白》,第一句本该是“平平平仄仄”,却写成了“平平仄平仄”,第二、四字都用平声,违反了逢双必反的规律。在七言中,就是把“仄仄平平平仄仄”写成“仄仄平平仄平仄”,比如《咏怀古迹五首》,几乎每一首都用到这种特殊句型。其一的第七句是这种句型;其二的第七句“泯”可平可仄,如果读为平,就成了这种句型;其三的第七句还是这种句型;其四的第一句也是这种句型;其五的第五句又是这种句型。由于这种句型用得实在太多(经常用在第七句),几乎和常规句型一样常见,甚至不被算成拗句,而被当成一种特殊的律句。诗人们之所以喜欢用这种特殊句型,可能是因为常规句型“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中有三个平声,虽然不在句尾不算三平调,读起来还是有点别扭,所以干脆变一变。但得注意,在用这种句型时,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是平声,不能不论。 要求对仗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每首律诗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惯例是对仗句,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对仗的第一个特点,是句法要相同。如《旅夜书怀》的首联第一句没有谓语,第二句也用无谓语句式相对。颔联上句的句式是“主谓定宾状”,下句也用相同的句式相对。颈联用的也是相同的句式。 对仗的第二个特点,是不能用一样的字相对。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种对仗,在词、曲中是可以允许的,在近体诗中则绝不允许。实际上,除非是修辞的需要,在近体诗中必须避免出现相同的字。 对仗的第三个特点,是词性要相对,也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代词对代词,虚词对虚词。如果要对得工整,还必须用词义上属于同一类型的词(主要是名词)来相对,比如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地理,数目对数目,方位对方位,颜色对颜色,时令对时令,器物对器物,人事对人事,生物对生物,等等,但不能是同义词。前面所举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星”对“月”是天文对,“野”对“江”是地理对,而“垂”对“涌”,“平”对“大”,“阔”对“流”,也都是在词义上属于相同类型的动词、形容词的相对。像这样的对仗,叫做工对。 有一些对仗,是借用了同音字形成工对,叫做借对。像《野望》: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唯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首联“西”对“南”是方位对,“山”对“浦”是地理对,“三”对“万”是数目对,而“白”对“清”,则是借用“清”的同音字“青”,而构成了颜色对。这样的借对,也属工对。 这种谐音的借对,多见于颜色对。比如《秦州杂诗》其三: 州图领同谷,驿道出流沙。

   降虏兼千帐,居人有万家。

   马骄珠汗落,胡舞白蹄斜。

   年少临洮子,西来亦自夸。 颈联以“珠”谐音“朱”,与“白”相对。又如《独坐》: 悲愁回白首,倚杖背孤城。

   江敛洲渚出,天虚风物清。

   沧溟恨衰谢,朱绂负平生。

   仰羡黄昏鸟,投林羽翮轻。 颈联以“沧”谐音“苍”而与“朱”相对。 一联之中,如果大部分字都对得特别工整,其它字就可以对得马虎一点。比如《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玉不胜簪。 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时”和“别”算不上是相对,但其它各字都对得非常工整,合起来也还算是工对。 对于七言来说,第五字可以不拘。比如杜诗《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第五字“天”和“老”未对。有一些对仗,表面上看起来不对,实际上是用了别义相对,像这一联,“朝”对“顾”用的是“朝”的别义来相对,“下”对“臣”,用的是“下”的别义来相对,而不是用它们在句中的意思。另外有一些对仗,要明白其出处才知道是相对。比如《曲江二首》之二: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颔联以“寻常”对“七十”似乎不对,其实“八尺曰寻,倍寻曰常”,“寻常”两字也可当成数目字,与“七十”对得相当工整。像这样用了别义、典故,要拐一下弯才对上,出人意料的,也属借对,而且经常被认为是不俗的佳对,与灯谜的“求凰格”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联之中对仗的上下两句,一般内容不同或相反。如果两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叫作“合掌”,是作诗的大忌。但有时上下句有相承关系,讲的是同一件事,下句承接上句而来,两句实际是一句,这称为“流水对”。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尾联下句描述的是紧接上句的行程,就是一流水对。又如《秋兴八首》其二: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查。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尾联也是一流水对。流水对一般也被认为是不俗的佳对,如果尾联要用对仗,经常就用流水对收住全诗。 有时候一句之中也有对仗。如《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一首诗四联全都用了对仗,而句之中又有对仗,第一句“风急”对“天高”,第二句“渚清”(“清”谐音“青”)对“沙白”,第七句“艰难”对“苦恨”,第八句“潦倒”对“新停”,都是先在本句自对,再跟对句相对。有趣的是,第一句因为押韵,跟第二句在平仄上就无法完全相对,而在字义上却对得天衣无缝。这首诗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即使仅从形式上看,也当得起此美称。 格律对照 五言律诗 一、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平⊙仄仄,⊙仄仄平

   ⊙仄⊙平仄,平平⊙仄

   ⊙平⊙仄仄,⊙仄仄平

   ⊙仄⊙平仄,平平⊙仄 。 例: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孤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二、平起首句入韵式 平平⊙仄 ,⊙仄仄平

   ⊙仄⊙平仄,平平⊙仄

   ⊙平⊙仄仄,⊙仄仄平

   ⊙仄⊙平仄,平平⊙仄 。 例:李商隐《晚晴》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回,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三、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仄⊙平仄,平平⊙仄

   ⊙平⊙仄仄,⊙仄仄平

   ⊙仄⊙平仄,平平⊙仄

   ⊙平⊙仄仄,⊙仄仄平 。 例: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四、仄起首句入韵式 ⊙仄仄平 ,平平⊙仄

   ⊙平⊙仄仄,⊙仄仄平

   ⊙仄⊙平仄,平平⊙仄

   ⊙平⊙仄仄,⊙仄仄平 。 例:王维《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珠。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七言律诗 一、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 例:杜甫《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平起首句入韵式 ⊙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 例:韩愈《左迁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 例:杜甫《咏怀古迹》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仄平平⊙仄 ,⊙平⊙仄仄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 例: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典范作品 五言律诗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骆宾王《在狱咏蝉》 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刘长卿《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王湾《次北固山下》 王维《山居秋暝》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渡荆门送别》 杜甫《天末怀李白》 杜甫《月夜忆舍弟》 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刘禹锡《蜀先主庙》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柳宗元《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温庭筠《商山早行》 李商隐《楚宫》 七言律诗 崔颢《黄鹤楼》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杜甫《秋兴八首》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白居易《钱唐湖春行》 李商隐《春雨》 温庭筠《苏武庙》

五七言诗的格律。

  七言律诗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律诗由八句组成,七字句的称七言律诗。 七言律诗是律诗的一种。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因其格律严密,故名。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八句,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分五言、七言两体。七字的称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律诗每首有四联(即八句),每句五个字的是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每句七个字的是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律诗的第一、二句称为“首联”,三、四句称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偶;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必须同韵。近体诗又名今体诗,为唐代新兴的诗体,因与古体有别而得名。近体诗分为绝句、律诗二种,四句为绝句,八句为律诗。

  诗体格律

  基本句式

  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七律有四个基本句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末了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

  仄仄平平仄仄平(末了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

  仄仄平平平仄仄(末了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

  平平仄仄仄平平(末了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

  这四种句式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第一种格式

  首句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韵⊙●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说明:〇表示平;◎表示平可做仄;●表示仄;⊙表示仄可做平。

  第二种格式

  首句平起仄收式

  为第一种格式后半首的重叠。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第三种格式

  首句仄起平收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〇韵◎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第四种格式

  首句仄起仄收式

  为第三种格式后半首的重叠。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七言律诗之韵

  我们先讲近体诗,后讲古体诗,这是因为彻底了了解了近体诗之后,才能更好地了解古体诗。

  第一,古体诗既然是以不受近体诗格律的束缚为其特征的,我们就必须先知道近体诗的格律

  是甚么,然后能知道甚么是古体诗。第二,自从有了律诗以后,古体诗也不能不受律诗的影

  响,所以要先了解律诗,然后能知道古体诗所受律诗的影响是甚么。

  古人写律诗,是严格地依照韵书来押韵的。韵书的历史,这里用不着详细叙述。清代一般人

  常常查阅的《诗韵集成》、《诗韵合璧》等韵书,不但可以说明清代律诗的押韵,而且可以

  说明唐宋律的用韵。一般人所谓“诗韵”,也就是指这个来说的。

  《佩文诗韵》共有106个韵:平声30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律诗只可以用平

  声韵,所以我们在这一节里只谈平声韵;至于仄声韵,留待下文讲古体诗时再行讨论。

  在韵书里,平声分为上平声、下平声。平声字多,所以分为两卷,等于说平声上卷,平声下卷,没有别的意思。

  五言律诗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是中国近体诗(格律诗)中的一种样式。其格式是全诗共8句,每句5个字,有仄起、平起二格。三四句、五六句均为对仗句。代表诗作有唐代诗人李白的《送友人》、杜甫的《春望》、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李商隐《蝉》等。

  五言律诗是律诗的一种,就是指五言八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诗歌,属于近体诗范畴。律诗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从南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演变而来,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

  对于唐代人来说,五言律诗是从五言古诗中脱胎出来的新诗体,它继承了五古的句有定字和隔句压韵的原则,并且借鉴了骈体文的声律和对偶原则,有多方面的发展:

  1、每首八句;

  2、第三句和第四句、第五句和第六句必须对仗(或对偶);

  3、平仄必须按照特定的格式安排,一联内讲对,两联间讲粘;

  4、只能押平声韵,并且押韵有固定的位置,即偶数句押韵(也有首句入韵的);

  5、节奏形式是严格的两个双音步加一个单音步,并且单音步只能出现在句子的中间或者末尾,不能出现在开头,两个相邻的双音步的平仄必须相反。

  根据以上规则,五言律诗分为平起和仄起两体,每体又分为正格和偏格二种

  发展历史

  五律从五古中继承了每句五个音节、全篇两两句一组、总句数为偶数的基本特征,同时增加了对偶和平仄的规则;而这些规则是从骈体文中借鉴过来的;骈体文则是由楚辞(骚体诗)到汉赋而产生的;因此,说到底五律是五古和骈体文嫁接的产物,其发源都是诗歌。

  初唐五律已经完全成熟。特别是沈佺期、宋之问等诗人,总结了南朝以来新体诗的成就,把已经成熟的形式肯定下来,最后完成了“回忌声病,维句准篇”的任务,在创作中使五律正式定型。《全唐诗》收宋之问诗三卷198首,沈佺期诗三卷156首,绝大部分是律诗。胡应麟:“五言律体,兆自梁陈。唐初四子,靡缛相矜,时或拙涩,未堪正始。神龙以还,卓然成调。”

  五律定型于初唐,沈宋之外,王绩、苏味道、“初唐四杰”、杜审言、陈子昂、李峤、张说等人颇有佳作。

  五律定型于初唐,而最高成就却在盛唐。盛唐最能代表五律成就的是杜甫、李白、王维。

  明代胡应麟在他的《诗薮》中说:“唯工部诸作,气象巍峨,规模巨远,当其神来境诣,错综幻化,不可端倪。千古以还,一人而已。”评价之高达到极点。杜甫作诗,以“语不惊人死不休”为座右铭,律诗和新乐府的成就确实无人可及。《全唐诗》收杜甫诗十九卷1300余首,其中近体诗占多数,近体诗中律诗又占多数。其中五律名篇有:《登岳阳楼》、《春望》、《江上》、《旅夜书怀》、《江汉》、《月夜》、《春夜喜雨》等百余首,不愧是“千古以还,一人而已。”

  杜甫的近体诗,以卓绝的工巧表现深邃的思想感情,形式和内容都达到了前无古人后鲜来者的境界,表现出了儒家风范。中唐直到明清,学杜者一直是多数,有的在思想感情上接近,有的在艺术形式上接近,这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了。至于两相接近者,就寥寥无几了。

  元稹以来,许多诗人抑李扬杜。如果就律诗而言,特别是就七律而言,是有道理的。李白浪漫豪放,不屑于受格律的约束,长处在于杂言,杜甫严谨刻苦,长处在于律诗。但是,五律形成于南朝,李白之精熟于五律,是韵味天成的。胡应麟说:“太白风华逸宕,特过诸人。而后之学者,才匪天仙,多流率易。”充分肯定了李白五律的成就。

  李白的五律像他以道家为主的思想基础一样,是非常飘逸自然的,他的《塞下曲》、《夜泊牛渚怀古》、《送友人》、《渡荆门送别》等,没有修饰雕琢的痕迹,平仄和对仗,都是浑然天成的。没有融会贯通的学识和才华,是很难学得好的。

  李杜之外,王维的五律最好。《全唐诗》收王维诗四卷387首,其中最主要的成就是五律。王维的思想基础主要是佛家,他的诗歌也充满了佛家“禅”的意境。他的五律名篇有《山居秋暝》、《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归辋川作》、《秋夜独坐》、《江汉临眺》、《使至塞上》等几十首。

  盛唐五律佳作浩淼,如孟浩然的《临洞庭》、《过故人庄》、《舟中晓望》,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等,都很著名。

  盛唐中唐之际韦应物、刘长卿稍好,“大历十才子”等人偶有佳作。

  到了韩、柳、白、刘时代,又见中兴。

  晚唐李商隐近体诗的境界直追杜甫,略见余响,成就在中唐诸人之上,名篇有《夜饮》、《楚宫》、《落花》、《裴明府居止》等。李商隐之外,许浑、温庭筠、马戴也有独到之处。

  五言律诗最高成就在盛唐,中唐以后逐渐衰落,五代几乎鲜可提及者。宋代近体诗多是七言,五律成就不高,佳作也少,名篇更是罕见,只有梅尧臣的《岸贫》、吕本中的《兵乱后杂诗》、汪藻的《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戴复古的《庚子荐饥》、林景熙的《枯树》等。

  元代崇尚唐诗,近体诗的艺术成就反高于宋代。比较著名的诗人和作品有吴澄的《送富州尹刘秉彝入京》、胡炳文的《拜岳鄂王墓》、汪珍的《山居夏日》、陈深的《江上》、黄庚的《渔隐为周仲明赋》、宋无的《铜陵五松山中》、吴镇的《野望》、成原常的《赋林泉民》、傅若金的《金陵晚眺》、泰不华的《送友还家》和陈高的《新岁忆曾子白》等。

  明清以下,五律名作就更少了,只有屈大均的《于忠肃墓》、《云州秋望》、夏完淳的《即事》、《别云间》、吴伟业的《过吴江有感》、朱彝尊的《王处士》和赵执信的《萤火》等数首有些特色。

  诗体格律

  五言律诗每首八句,每句五字,共四十字。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五律有四个基本句式:

  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式);

  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式);

  平平平仄仄(平起仄收式);

  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式)。

  这四种句式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五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第一种格式:首句入韵仄起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示例: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第二种格式:首句不入韵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示例: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掻更短,浑欲不胜簪

  第三种格式:首句入韵平起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示例:

  晚晴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乾后,归飞体更轻。

  第四种格式:首句不入韵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示例: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说明:加括号表示可平可仄;黑体字为韵脚,要求用平声。五言律诗以首句不入韵为正规,而且以仄起式为常见。)

  五言绝句

  五言绝句是绝句的一种,就是指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属于近体诗范畴。有仄起、平起二格。此体源于汉代乐府小诗,深受六朝民歌影响。到了唐代与近体律诗如孪生姐妹,并蒂双花,以其崭新的异彩出现在诗坛上。五言绝句仅二十字,便能展现出一幅幅清新的画图,传达一种种真切的意境。因小见大,以少总多,在短章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是其最大特色。代表作品有王维的《鸟鸣涧》、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杜甫的《八阵图》、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等。

  五言绝句是绝句的一种,属于近体诗范畴。绝句,或称截句,断句,短句;或以为“截取律之半”以便入乐传唱,各家解释并不一致。绝句由四句组成,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而六言绝句较为少见。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叫做五言绝句,简称五绝。

  从北周诗人庾信的一首题为“绝句”的五言诗来看,五言绝句不是唐代诗人创造的,其文体形式至少是南北朝末期就已形成了。“客游经岁月,羁旅故情多。近学衡阳雁,秋分俱渡河。”这是庾信的《和侃法师三绝》之一。此诗平仄粘缀,完全符合唐人格律,第二、四句尾是平声韵,第一、三句尾都用仄声字,诗题已称为“绝”。但在唐以前如此工整的五言绝句并不多,直到了初唐以后,产生了近体诗,五言绝句才被逐步地得以完善和定型,而此前的五言诗便通称为“五言古诗”或“五古”。

  由于受字数的限制,较之其他体制的诗歌,五言绝句在创作时对其语言和表现手法就要求得更加简练、概括,创作难度就更大。张谦宜对此就以“短而味长,入妙尤难”八字加以概括,因此,五言绝句自然而然的成为盛唐诗歌中最为璀璨的明珠,是唐诗中的精华。五绝在初唐时起点较高,像“初唐四杰”、宋之问等都有佳作,特别是王勃的五绝,以其优柔不迫被沈德潜誉为“正声之始”。盛唐时,崔国辅、孟浩然、储光羲、祖咏等一大批文人对五绝作了进一步推动和完善,其中王维、李白更是把五绝的创作推向了极致,使五绝发展达到了繁盛的顶峰。

  诗体格律

  格律综述

  盛唐以前,五言绝句不但没有对仗,而且平仄也不讲究,盛唐之后五言绝句严格遵守格律诗之规定,虽然其中也有极少数按古诗的做法写的不讲究平仄与对仗的“古体诗”,但盛唐五言绝句此时已经是在格律上完美的近体诗。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⑴句数固定。只有四句,每句五字,总共二十字。

  ⑵押韵严格。诗歌都是押韵的,有的句句押,有的隔句押,在隔句押韵上和古体诗没有本质区别,他的押韵严格表现在一般只押平声韵且不能出韵。也就是说其不可押仄韵且韵脚必须用同一韵中的字,不得用邻韵的字。

  ⑶讲究平仄。在“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的基础上加一个音节形成“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的四种基本句式。

  ⑷关于对仗问题。由于绝句可以看作是律诗的截取,所以对于对仗的要求也就不太严格。因律诗是一般要求颔联和颈联对仗的,对于首联和尾联是否对仗并不作明确要求,那么当把绝句看作律诗的后半截时,就是一二句要对仗,三四句不用,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要看作是律诗的首、尾两联则都不用对仗,如王维《相思》;如果看作是律诗前半截,则三四句要对仗,一二句不用;若看作是颔联和颈联的截取,则都要对仗。而后两种情况不多见。

  平仄句型

  基本句型:

  A.仄仄平平仄

  B.平平平仄仄

  C.平平仄仄平

  D.仄仄仄平平

  A型起句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示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B型起句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示例:鸣筝金粟桂,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李端《听筝》)

  C型起句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示例:花明绮陌春,柳拂御沟新。为报辽阳客,流芳不待人。(王涯《闺人赠远》)

  D型起句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示例: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说明:加括号表示可平可仄;黑体字为韵脚,要求用平声。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以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晚唐以后,首句用邻韵是容许的。)

  英文读写:Five-character-quatrain五言绝句简介五言绝句古人论及绝句,往往称为“截句”、“断句”,意思是截取律诗的一半,可以截取前四句、后四句或者中四句。如果说句子的平仄格式,这种解释是可以的,但是如果说是它的来源则是不正确的,因为早在汉代就有不少四句成篇的五言诗。所以说五言绝句是古体五言“断句”与近体诗的平仄格律嫁接的产物。五言绝句的格律要素与五言律诗紧密联系,略有区别:1、每首四句;2、平仄必须按照特定的格式安排,一联内讲对,两联间讲粘;3、只能押平声韵,并且押韵有固定的位置,即偶数句押韵(也有首句入韵的);4、节奏形式是严格的两个双音步加一个单音步,并且单音步只能出现在句子的中间或者末尾,不能出现在开头,两个相邻的双音步的平仄必须相反。根据以上规则,五言绝句与五言律诗一样,分为平起和仄起两体,每体又分为正格和偏格二种。五言律体绝句成熟于初唐,此后许多诗人都尝试过这种体裁。但是五言绝句由于句子短小、篇章短小,要表达一个完整的意境是非常难的。有人说:五言绝句如二十个才子聚会,容不得一个庸夫。所以名篇佳作与七言绝句相比要少得多。

  七言绝句

  七言绝句是绝句的一种,属于近体诗范畴。绝句是由四句组成,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还有很少见的六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绝句即是七言绝句。

  格律分类绝句:四联四句。(区别于律诗:四联八句。)

  七绝格律分两大类,合四种句式:

  正格平起式两种:1、平起平收,首句押韵,2、平起仄收,首句不押韵,

  偏格仄起式两种:1、仄起平收,首句押韵,2、仄起仄收,首句不押韵。

  四种基本句式

  一般而言,第一二四句平声同韵;第三句仄声不同韵。第二四句倒数第三字通常为仄音;整首诗的意境高,文辞雅,寓意深。

  首句平起入韵式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首句平起不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首句仄起入韵式

  (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首句仄起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说明:加括号表示可平可仄;◎为韵脚,必须用平声)(以上文字根据《唐诗鉴赏辞典》编辑)

  基本句式举例:

  (一)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曾栽杨柳江南岸, 一别江南两度春。 遥忆青青江岸上, 不知攀折是何人。 白居易《忆江柳》(十一真韵)

  (二)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桔绿时。 苏轼《赠刘景文》 (四支韵)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十一真韵)

  (三)

  (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四支韵)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六麻韵) 

  (四)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十五删韵)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十五删韵) (说明:加括号表示可平可仄;◎为韵脚,必须用平声)

我写了一首诗 大家给提点意见和建议

  平仄

   知道了什么是四声,平仄就好懂了。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

  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仄,按字义解释,

  就是不平的意思。

   凭什么来分平仄两大类呢?因为平声是没有升降的,较长的,而其他三声

  是有升降的(入声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较短的,这样,它们就形成了两大

  类型。如果让这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着,那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

  调。古人所谓“声调铿锵”,虽然有许多讲究,但是平仄谐和是其中的一个重

  要因素。

   平仄在诗词中又是怎样交错着的呢?我们可以概括为两句话:

   ⑴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⑵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这种平仄的规则在律诗表现的特别明显。

   例如毛主席《长征》诗的第五、六两句: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两句诗的平仄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就本句来说,每两个字一个节奏。平起句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仄仄后面跟

  着的是平平,最后一个又是仄。仄起句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平平后面跟着

  的是仄仄,最后一个又是平。这就是交替。就对句来说,“金沙”对“大渡”,

  是平平对仄仄,“水拍”对“桥横”,是仄仄对平平,“云崖”对“铁索”,

  是平平对仄仄,“暖”对“寒”,是仄对平。这就是对立。

   关于诗词的平仄规则,下文律诗的平仄及词的平仄中还要详细讨论。现在

  先谈一谈我们怎样辨别平仄。

   如果你的方言是有入声的(譬如说,你是江浙人或山西人、湖南人、华南

  人),那么,问题就容易解决。在那些有入声的方言里,声调不止四个,不但

  平声分阴阳,连上声、去声、入声,往往也都分阴阳。象广州入声还分为三类。

  这都好办:只消把它们合并起来就是了,例如把阴平、阳平合并为平声,把阴

  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合并为仄声,就是了。问题在于你要先弄

  清楚自已方言里有几个声调。这就要找一位懂得声调的朋友帮助一下。如果你

  在语文课上已经学过本地声调和普通话声调的对应规律,已经弄清楚了自已方

  言里的声调,就更好了。

   如果你是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北部的人,那么入声字在你的方

  言里都归了阳平。这样,遇到阳平字就应该特别注意,其中有一部分在古代是

  属于入声字的。至于哪些字属入声,哪些字属阳平,就只好查字典或韵书了。

   如果你是北方人,那么,辨别平仄的方法又跟湖北等处稍有不同。古代入

  声字既然在普通话里多数变了去声,去声也是仄声;又有一部分变了上声,上

  声也是仄声。因此,由入变去和由入变上的字都不妨碍我们辨别平仄;只有由

  入变平(阴平、阳平)才造成辨别平仄的困难。我们遇着诗律上规定用仄声的

  地方,而诗人用了一个在今天读来是平声的字,引起了我们的怀疑,可以查字

  典或韵书来解决。

   注意,凡韵尾是 -n或-ng的字,不会是入声字。如果就湖北、四川、云南、

  贵州和广西北部来说,ai、ei、ao、ou等韵基本上也没有入声字。

   总之,入声问题是辨别平仄的唯一障碍。这个障碍是查字典或韵书才能消

  除的;但是,平仄的道理是很好懂的。而且,中国大约还有一半的地方是保留

  着入声的,在那些地方的人们,辨别平仄更是没有问题了。

  律诗的平仄⑴

   平仄,这是律诗中最重要的因素。律诗的平仄规则,一直应用到后代的词

  曲。我们讲诗词的格律,主要就是讲平仄。

  一五律的平仄

   五言的平仄只有四个类型,而这四个类型可以构成两联。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由这两联的错综变化,可以构成五律的四种平仄格式。其实只有两种基本

  格式,其余两种不过是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稍有变化罢了。

   ⑴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字外加括号表示可平可仄。)

  春 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峰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①

  · ··

   另一式,首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⑵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山居秋螟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青泉石是流。

   ·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另一式,首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

  二七律的平仄

   七律是五律的扩展,扩展的办法是在五字句的上面加一个两字的头。仄上

  加平,平上加仄。试看下面的对照表:

   ⑴平仄脚

   五言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

   七言平起仄收 平平仄仄平平仄

   ⑵仄平脚

   五言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平

   七言仄起平收 仄仄平平仄仄平

   ⑶仄仄脚

   五言平起仄收 ○○平平平仄仄

   七言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平仄仄

   ⑷平平脚

   五言仄起平收 ○○仄仄仄平平

   七言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仄平平

  因此,七律的平仄也只有四个类型,这四个类型也可以构成两联,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由这两联的平仄错综变化,可以构成七律的四种平仄格式。其实只有两种

  基本格式,其余两种不过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稍有变化罢了。

   ⑴仄起式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书 愤

  [宋]陆游

  昌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②。

   ·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 ·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认堪仲伯间?

  · · ·

  到韶山

  毛泽东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 ·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 ·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③

   ··

  喜看稻菽行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 ·

  冬 云

  毛泽东

  雪压冬去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

  高天滚滚塞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 ·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④

   · ·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其余不变。

   ⑵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长 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 ··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 ·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 ·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 ·

  登庐山

  毛泽东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 ·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 ·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

  和郭沫若同志

  毛泽东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 ··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

  三粘 对

   律诗的平仄有“粘对”的规则。

   对,就是平对仄,仄对平。也就是上文所说的:在对句中,平仄是对立的。

  五律的“对”,只有两副对联的形式,即:

   ⑴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七律的“对”,也只有两副对联的形式,即:

   ⑴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果首句用韵,则首联的平仄就不是完全对立的。由于韵脚的限制,也只

  能这样办。这样,五律的首联成为:

   ⑴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或者是:

   ⑵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七律的首联成为:

   ⑴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或者是:

   ⑵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要跟前联对句第二字相

  一致。具体说来,要使第三句跟第二句相粘,第五句跟第四句相粘,第七句跟

  第六句相粘。上文所述的五律平仄格式和七律平仄格式,都是合乎这个规则的。

  试看毛主席的《长征》,第二句“水”字仄声,第三句“岭”字跟着也是“仄”

  声;第四句“蒙”字平声,第五句“沙”字跟着也是平声;第六句“渡”字仄

  声,第七句“喜”字跟着也是仄声。可见粘的规则的很严格的。

   粘对的作用,是使声调多样化。如果不“对”,上下两句的平仄就雷同了;

  如果不“粘”,前后两联的平仄又雷同了。

   明白了粘对的道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长律的平仄。不管长律有多长,也

  不过是依照粘对的规则来安排平仄。

   违反了粘的规则,叫做失粘⑤;违反了对的规则,叫做失对。在王维等人

  的律诗中,由于律诗尚未定型化,还有一些不粘的律诗。例如: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 ··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 ··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⑥

  这里第三句和第二句不粘。到了后代,失粘的情形非常罕见。至于失对,就更

  是诗人们所留心避免的了。

  四孤平的避忌

   孤平是律诗(包括长律、律绝)的大忌,所以诗人们在写律诗的时候,注

  意避免孤平。在词曲中用到同类的句子的时候,也注意避免孤平。

   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

  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七言是五言的扩展,

  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⑦。

  在唐人的律诗中,绝对没有孤平的句子。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仄声,另有一种补救

  办法,详见下文。

  ━━━━━━━━━━━

  ①胜,平声,读如升。簪字有zān、zēn两读,分入覃、侵两韵,这里押侵韵,

  读zēn。字下加圆点的都是入声字。下同。 ②那,平声。 ③教,平声。

  ④漫,平声。 ⑤失粘有广义,有狭义。广义的换粘指一切平仄不调的现象。

  狭义的失粘就是这里所讲的。 ⑥燕,平声。 ⑦注意:犯孤平指的是平脚的

  句子;仄脚的句子即使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如李白《宿五松山下

  荀媪家》:“我宿五松下”,只算拗句,不算孤平。又指的是“平平仄仄平”

  这个格式,至于象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阳》“八月湖水平”,那也是另一种

  拗句,不是孤平。

  五特定的一种平仄格式

   在五言“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平平仄

  平仄”;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也

  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仄仄平平仄平仄”。这种格式的特点是:五言第

  三四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七言第五六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注意:在这种情

  况下,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平声,不再是可平可仄的了。

   这种格式在唐宋的律诗中是很常见的,它和常规的诗句一样常见①。例如:

  月 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②。

   · ·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 ·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一首诗只有两个句子是应该用“平平平仄仄”的,这里都换上了“平平仄平仄”

  了。

   这种特定的平仄格式,习惯上常常用在第七句。例如: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 ·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山中寡妇

  [唐]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尽尚征苗。

   · ·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③。

   · ·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④!

  六拗 救

   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律诗中如果多用拗句,就变成了古风

  式的律诗。上文所叙述的那种特定格式(五言“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

  平仄平仄”)也可以认为拗句之一种,得是,它被常用到那样的程度,自然就

  跟一般拗句不同了。现在再谈几种拗句:它在律诗中也是相当常见的,但是前

  面一字用拗,后面还必须用“救”。所谓“救”,就是补偿。一般说来,前面

  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必须(或经常)在适当的位置补上一个平声。

  下面的三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

   ⑴在该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声,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

  以免犯孤平。这样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则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

  换成“仄仄仄平平仄平”。这是本句自救。

   ⑵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声(或三四两字都用了仄

  声),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平声来补偿。这样就成为“(仄)仄(平)仄仄,

  (平)平平仄平。”七言则成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

  平”。这是对句相救。

   ⑶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没有用仄声,只是第三字用了仄

  声。七言则是第五字用了仄声。这是半拗,可救可不救,和⑴⑵的严格性稍有

  不同。

   诗人们在运用⑴的同时,常常在出句用⑵或⑶。这样即构成本句自救,又

  构成对句相救。现在试举出几个例子,并加以说明。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唐]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 ·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春寒。

   ·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

  令人渐漂母,三谢不能餐⑤。

   ·

  第一句“五”字第二句“寂”字都是该平而用仄,“无”字平声,既救第二句

  的第一字,也救第一句的第三字。第六句是孤平拗救,和第二句同一类型,但

  它只是本句自救,跟第五句无拗救关系。

  天末怀李白

  [唐]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⑥。

   ·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

  第一句是特定的平仄格式,用“平平仄平仄”代替“(平)平平仄仄”(参看上

  文)。第三句“几”字仄声拗,第四句“秋”字平声救。这是⑶类。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第三句“不”字仄声拗,第四句“吹”字平声救。这是⑵类。

  咸阳城东楼

  [唐]许浑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 · ·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 · ·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 ·

  第三句“日”字拗,第四句“欲”字拗,“风”字既救本句“欲”字,又救出

  句“日”字。这是⑴⑵两类相结合。

  新城道中(第一首)

  [宋]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 ·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

  第五句“竹”字拗,第六句“自”字拗,“沙”字既救本句的“自”字,又救

  出句“竹”字。这是⑴⑵两类相结合。

  夜泊水村

  [宋]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 ·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 · ·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 ·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 ·

  第五句“有万”二字都拗,第六句“向”字拗,“无”字既是本句自救,又是

  对句相救。这是⑴⑵两类的结合。

   由此看来,律诗一般总是合律的。有些律诗看来好象不合律,其实是用了

  拗救,仍旧合律。这种拗救的作法,以唐诗为较常见。宋代以后,讲究音律的

  诗人如苏轼、陆游等仍旧精于此道。我们今天当然不必模仿。但是,知道了拗

  救的道理,对于唐宋律诗的了解,是有帮助的。

  七所谓“一三五不论”

   关于律诗的平仄,相传有这样一个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这是指七律(包括七绝)来说的。意思是说,第一、第三、第五字的平仄可以

  不拘,第二、第四、第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至于第七字呢,自然也是要求分

  明的。如果就五言律诗来说,那就应该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

   这个口诀对于初学律诗的人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简单明了的。但是,它分

  析问题是不全面的,因为容易引起误解。这个影响很大。既然它是不全面的,

  就不能不予以适当的批评。

   先说“一三五不论”这句话是不全面的。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

  中,第三字不能不论,在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中,第三字不能不

  论,否则就要犯孤平。在五言“平平仄平仄”这个特定格式中,第一字也不能

  不论;同理,在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这个特定格式中,第三字也不能不论。

  以上讲的是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在一定情况下不能不论。至于五言第三字,

  七言第五字,在一般情况下,更是以“论”为原则了。

   总之,七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三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两个字不论。

  五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两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中能有一个字不论。“一三五

  不论”的话是不对的。

   再说“二四六分明”这句话也是不全面的。五言第二字“分明”是对的,

  七言第二、四两字“分明”是对的,至于五言第四字、七言第六字,就不一定

  “分明”。依特定格式“平平仄平仄”(五言)来看,第四字并不一定“分明”;

  又依“仄仄平平仄平仄”来看,第六字并不一定“分明”。又如“仄仄平平仄”

  这个格式也可以换成“仄仄(平)仄仄”,只须在对句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就是

  了。七言由类推。“二四六分明”的话也不是完全正确的。

  八古风式的律诗

   在律诗尚未定型化的时候,有些律诗还没有完全依照律诗的平仄格式,而

  且对仗也不完全工整。例如: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 ·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这诗前半首是古风的格调,后半首才是律诗。依照上文所述七律的平仄的平起

  式来看,第一句第四字应该是仄声而用了平声(“乘”chéng ),第六字应该

  是平声而用了仄声(“鹤”,古读入声),第三句第四字和第五字应该是平声

  而用了仄声(“去不”),第四句第五字应该是仄声而用了平声(“空”)。

  当然,这所谓“应该”是从后代的眼光来看的,当时律诗既然还没有定型化,

  根本不产生应该不应该的问题。

   后来也有一些诗人有意识地写一些古风式的律诗。例如:

  崔氏东山草堂

  [唐]杜甫

  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

  有时自发钟磬响,落日更见渔樵人。

   · ··

  盘剥白鸦谷口粟,饭煮青泥坊底芹。

   ·· · ·

  何为西庄王给事,柴门空闭锁松筠⑦。

   ·

  作者在诗中故意违反律诗的平仄规则。第一句第六字应仄而用平(“堂”)⑧,

  第二句第五字应仄而用平(“相”),第三句第六字应用平而用仄(“磬”),

  第四句第三四两字应平而用仄(“更见”),第五六两字应仄而用平(“渔樵”)。

  第五六两句是“失对”,因为两句都是仄起的句子。第五句的“谷”和第六句

  的“坊”也不合一般的平仄规则(虽然可认为拗救)。除了字数、韵脚、对仗

  象律诗以外⑨,若论平仄,这简直就是一篇古风。又如:

  寿星院寒碧轩

  [宋]苏轼

  清风肃肃摇窗扉,窗前修竹一尺围。

   ·· ···

  纷纷苍雪落夏簟,冉冉绿雾沾人衣。

   ·· ·

  日高山蝉抱叶响,人静翠羽穿林飞。

  · ·

  道人绝粒对寒碧,为问鹤骨何缘肥⑩?

   ·· · ··

  这首诗第一句第五字应仄而用平(“摇”),这种三平调已经给人一种古风的

  感觉。第二句如果拿“(平)平(仄)仄仄平平”来外衡量,第六字应平而用

  仄(“尺”字古属入声)。第三句如果拿“(平)平(仄)仄(平)平仄来衡量,第

  三第四两字应平而用仄(“绿雾”),第六字应仄而用平(“人”)。第五句

  如果拿“(平)平(仄)仄(平)平仄”来衡量,第四字应仄而用平(“蝉”),第

  六字应平而用仄(“叶”)。第六句如果拿“(仄)仄平平(仄)仄平”来衡量,

  第三四两字应平而用仄(“翠羽”),第六字应仄而用(“林”)。第八句如

  果拿“(仄)仄平平(仄)仄平”来衡量,第三四两字应平而用仄(“鹤骨”),

  第六字应仄而用平(“缘”)。第七句第五字(“对”)也不合于一般平仄规

  则。跟“摇窗扉”一样,“沾人衣”、“穿林飞”、“何缘肥”都是三平调,

  更显得是古风的格调。作者又有意识地造成失对与失粘。

   古人把这种诗称为“拗体”。拗体自然不是律诗的正轨,后代模仿这种诗

  体的人是很少的。

  ━━━━━━━━━━━

  ①唐人的试帖诗也容许有这种平仄格式,可见它是正规的格

  式。 ②鄜,读如夫,平声。看读如刊,平声。 ③本诗名一作《时世行赠田

  妇》。旋,去声。 ④更,去声。 ⑤令,平声。漂,去声。 ⑦过,平声。

  ⑦为,去声。 ⑧这还不能算是上文所述的那种特定格式,国为那种格式第三

  字必须用平声,这句第三字“玉”字用的是仄志声(入声)。 ⑨“芹”字今

  入文韵,但杜甫时代还是真韵字,不算出韵。 ⑩为,去声。

  好了,关于“渡荆门送别有哪些拗救”的讨论到此结束。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渡荆门送别有哪些拗救”,并从我的解答中获得一些启示。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