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带灯的诗句 关于灯的诗句有(关于灯的古诗词有哪些)

发布日期:2024-09-18         作者:千千百科网

  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

  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唐 高骈《风筝》

  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宋 陆游

  江北江南低鹞齐,线长线短回高低。

  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伍骑夫弄笛儿。--明 徐谓《风鸢图诗》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 高鼎《村居》

  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

  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清 孔尚任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

  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清 郑板桥《怀潍县》

  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

  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清 吴友如的题画诗

  阶下儿童仰面看,清明装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清 曹雪芹的《红楼梦》

  软红无数落成泥,庭前催春绿渐齐。

  窗外忽传鹦鹉语,风筝吹落屋檐西。--清陈长生《春是信笔》

  春寒料峭乍晴时,睡起纱窗日影移。

  何处风筝吹断线?吹来落在杏花枝。--清 骆绮兰《春闺>>

  纸鸢

  (宋)寇准

  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

  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

  作者寇准(961-1023)字平仲,北宋政治家、诗人。宋太宗时举进士,后擢升为相,太宗嘉之,以比魏征。寇准死后宋仁宗谥号忠愍。寇准的诗受晚唐派影响,情景交融,清丽深婉。有《寇忠愍公诗集》三卷留世。上引五言绝句是否原引此集,尚待查考。

  该诗虽题名为《纸鸢》,但诗中却不见“纸鸢”二字,甚至也看不到纸鸢的形象。诗人意在借物写景,状景抒怀。“碧落”指天界、天空。前句写环境气氛和眼前所见:初秋晴朗的天空,风力不大,风筝难以升空高飞。后句遐想抒怀,借风筝只有凭借风方可旁云而飞的现象,抒发人事腾达还需有所依托的感叹。

  观村童戏溪上

  (宋)陆游

  竹马踉跄冲淖去

  纸鸢跋扈挟风鸣

  作者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他出身于一个由“贫居苦学”而仕进的官宦家庭,自幼好学不倦,一生主张抗金复国,但屡遭排挤、罢黜,“一片丹心”始终不得报国。陆游著作极富,八十高龄犹赋诗作文,存诗近万首,有《陆放翁全集》存世。该句摘自何卷,尚待查考。代儿童游戏多种多样,十分丰富。该诗写了两种游戏,一是骑竹马;一是放风筝。竹马在地面上奔跑,跑来跑去晃晃悠悠连人带“马”冲进了烂泥塘里,好不扫兴;风筝在空中飞舞,左摇右摆,又飞又叫,好不骄横。值得关注的是,诗人写风筝与风的关系时,手法与众不同,他不说风筝凭借风力而飞,却说风筝挟持丰大风在空中飞扬跋扈。在这里,作者把风筝作为主体,视它为生灵,真是把个风筝写活了。读此诗,不由得想到现今仍然流行于日本的“斗风筝”。打斗的风筝多为长方形硬板子,从背后勒成瓦形,或竖或横,绘画简洁明快,不拴尾巴,背缚弓弦,凭借强风,飞上天空,左冲右突,嗡嗡作响。许多风筝同时升空,并不回避碰撞缠绕,而是互相打斗,互相“割线”,一旦线断,任其飞去。最后,谁还留在空中,谁便是胜利者。那场面颇有陆翁诗的气势。

  纸鸢

  (宋)王令

  谁作轻鸢壮远观似嫌飞鸟未多端

  才乘一线凭风去便有愚儿仰面看

  未必碧霄因可到偶能终日遂为安

  扶摇不起沧溟远笑杀抟鹏似尔难

  王令(1032-1059)字逢源,北宋诗人,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县),五岁时父母双亡,随其叔祖客居广陵(今扬州),长大后以教学为生。王令才高命短,28岁卒。他的诗构思新奇,造语精辟。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王令集》,诗赋文共21卷。该诗是否原引《王令集》,尚待查考。“端”古为布帛之量,一丈八尺为一端。“末多端”是指不多、不远的意思。放风筝的人未必就是因为飞鸟飞得不远,才把风筝放起来以增添空中壮观景象,然而作者这么想,这么说,显然他是把风筝当作飞鸟一样看待了。你看那风筝乘线凭风飞去直冲云霄,虽然不一定能够到达那高旷至极的天际,却能终日飞翔久久不落,就连那相传一飞九万里的大鹏鸟,也没有这般本领。

  这是一首宏观描写风筝的诗。作者不写风筝的形状、色彩,甚至也不写风筝是如何飞起来的。而是展开丰富的想象力,以衬托、对比、夸张的手法,与风筝飞升的气垫,写出了风筝最本质的特性—拔高,善翔。飞得高,放飞线角度大,稳定性强,这也正是今天风筝爱好者对于自己的作品所追求的境界。

  风筝十首

  (元)谢宗可

  凭依片纸得天飞何故声扬欲作威

  瘦骨几茎徒远举柔丝千尺总危机

  云晴日暖春初好雨骤风狂事渐非

  高树上林须引避牵缠到底不能归

  半纸浮名寄太虚御风列子竟谁如

  高从自致非攀附道在因时作卷舒

  声澈瑶京传凤吹影飘仙侣曳露裙

  一丝不挂儿童手浪迹天涯乐有余

  自负云霄早致身安排线索靠他人

  摩天手段乘风展掉尾精神逐日新

  暂耸观瞻喧里巷终嗟破碎委埃尘

  牵来拽去成何用骤雨淋头断送春

  一番春事一番空放却风筝逐断蓬

  博得飞翔纤指上逞将声势半天中

  目花轻薄流溪水学絮颠狂落草丛

  皮骨飘零丝络在相看拍手笑儿童

  共仰高风不可攀几回放去便收还

  丝纶何必全设施骨相从知避险艰

  飘若素云浮碧汉翩然白鹤度青山

  春光远览应无限勘破飞腾只等闲

  蓦地翻空在眼前糊涂片纸任高骞

  看来爷面人无限避去全身雨满天

  直上难防抛瓦坠暗中返照带灯燃

  春风催促清明到栖止园林没挂牵

  谁解风云继点狂鸢鱼飞跃见天章

  五丝续命能冲举一叶横空入混茫

  俯仰尘寰何扰扰仰探璇宇但苍苍

  神游八极求归宿斗张虚窗藉纸张

  蹴罢秋千斗草慵纸鸢浮动寄游踪

  翩翩似逐寻巢燕声响如传度岭钟

  大小随宜俱活跃高卑无意较腾冲

  卷怀偃息乘春晓纵尔穿云第九重

  空外秦筝何处闻遥看片片起巫云

  霓裳逶逦飘罗带翠袖招摇曳练裙

  舞柳飞花呈幻景和风丽日动星文

  仙真控鹤来蓬阆相与徊翔趁逸群

  浮游踪迹等云藻御气凭虚赋物形

  荡荡飞空无阴碍萧萧委运自清宁

  丝联绳引终须断律改春归毕竟停

  法界依然舒广望消除点缀湛青冥

  ----《咏物诗·卷下》

  纸鸢

  (元)谢宗可

  弧骞稳驾剡溪云多少儿童爷羡频

  半纸飞腾元在己一丝高下岂随人

  声弛空碧东风晓影度遥天化日春

  谁道致身无羽翼回看高举绝红尘

  谢宗可,生卒经历不详。清乾隆辛亥年刻有其《咏物诗》两卷。《风筝十首》摘自卷下。另《纸鸢》一首,观其风格,与《风筝十首》倒了相近,原引何处,尚待查考。

关于灯的诗句有(关于灯的古诗词有哪些)

  1.关于灯的古诗词有哪些

   1.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喜外弟卢纶见宿》(司空曙)

   2. 满怀幽恨,数点寒灯,几声归雁。《烛影摇红·上元有怀》(张抡)

   3.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无题》(李商隐)

   4. 暗殿锁、秋灯夜语。叙旧期、不负春盟,红朝翠暮。《宴清都·连理海棠》(吴文英)

   5.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旅宿》(杜牧)

   6.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长相思》(万俟咏)

   7. 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辛弃疾)

   8. 残灯明灭枕头攲,谙尽孤眠滋味。《御街行》(范仲淹)

   9. 《喜外弟卢纶见宿》全诗内容:

   《喜外弟卢纶见宿》(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霍家亲。

   10. 译文:

   宁静的夜晚四周没有近邻,我荒居旧屋家道早就赤贫。

   枯黄的老树在风雨中落叶,昏暗的灯光映照白发老人。

   因为我长期以来孤寂沉沦,你频来探望令我自愧难忍。

   平生情谊可见是自有缘分,更何况本身就是姑表亲门。

   11.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因表弟卢纶到家拜访有感而作。首句是写作者悲凉的境遇:年老独居荒野,近无四邻,孤苦无依,生活贫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一联写景抒情,把一位穷愁潦倒的白头老人的形象刻画得很丰满。后两句写对表弟到来的感激,这是写“喜”,但喜中仍有悲。喜的是因为自己被贬沉沦,亲人还来探望,自然喜出望外;但自己的处境不佳,又感到对不起亲人,所以仍感辛酸惭愧。全诗语言朴实,语调低沉悲切,真实感人。

   12. 作者:司空曙 ,唐朝人(约公元七六六年前后在世)字文初,或作文初。(唐才子传作文明。此从新唐书)广平(今河北省广平县)人,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大历年间进士,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

2.关于灯的唯美诗句,有哪些美丽的灯火

   1、埋下一座城,关了所有灯。

   2、人生是无止境的旅途,我们没停下自己的脚步,已经忘了身在何处。我们都在不断赶路,忘记了自己的出路,在失望中追求偶尔的知足,我们都在梦中解脱清醒的苦,流浪在灯火阑珊处。

   3、回望灯如旧,浅握双手。

   4、夜微凉,灯微暗,暧昧散尽,笙歌婉转。

   5、愿梦想是大地之灯,祝福是最长的河。

   6、这灯火通明的盛世,不知哪一日就要与我们话别。

   7、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

   8、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

   9、岁月从来不是白白过去的,总会有那样的时刻让你无法摆脱忧伤,就像诗人所说的那样,所有的灯都黯了,所有的角色还给面具。不过,回过头的时候,还是会发现最想要的就在自己的身后。

   10、时光,浓淡相宜;人心,远近相安。这就是我想要的最好生活。岁月无痕,流年沧桑。在岁月的长河里,人需要的是一盏灯塔,引你前行,以免在原地徘徊,走过了,就懂得了。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精彩的比赛,所以,再苦,也学会坚持;再烦,也别忘记微笑。

   11、其实很多时候,人无法改变命运,就像路边的花灯一样力量薄弱,只能无奈地被流水推着走,流到哪儿是哪儿。与其难过,不如顺其自然,静观两岸风光。

   12、我恨生前未积缘,古佛青灯度流年。

   13、宫灯夜明昙华正盛,共饮逍遥一世悠然。

   14、花开本无岸,魂落忘川犹在川。醉里不知烟波浩,梦中依稀灯火寒。花叶千年不相见,缘尽缘生舞翩迁,花不解语花颔首,佛渡我心佛空叹。

   15、离别时一定要像以往那样离开教室,关灯关窗,顺路买根冰棍,假装成还会再见的样子。

3.带灯的诗句

   带灯的诗句

   1、常闻释迦佛,先受然灯记。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2、然灯与释迦,只论前后智。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3、微风时动牖,残灯尚留壁。唐·韦应物《秋夜二首》

   4、兰灯吐新焰,桂魄朗圆辉。唐·武则天《早春夜宴》

   5、草座山家有,孤灯明月轮。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6、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唐·马戴《灞上秋居》

   7、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唐·韦庄《章台夜思》

   8、微雨秋栽竹,孤灯夜读书。唐·许浑《卜居招书侣》

   9、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唐·钱起《送僧归日本》

   10、富儿会高堂,华灯何炜煌。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11、虚室寒灯静,空阶落叶飘。唐·皇甫冉《夜集张諲所居》

   12、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清·袁枚《十二月十五夜》

   13、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南北朝·何逊《临行与故游夜别》

   14、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唐·杜牧《旅宿》

   15、寂寂燃灯夜,相思一磬声。唐·皇甫曾《送陆鸿渐山人采茶回》

   16、鱼灯延腊火,兽炭化春灰。唐·尚颜《除夜》

   17、相看乐未已,兰灯照九华。唐·谢偃《踏歌词三首》

   18、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唐·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19、酣饮终日夜,明灯继朝霞。魏晋·张华《轻薄篇》

   20、万里经年别,孤灯此夜情。唐·白居易《除夜寄弟妹》

4.关于灯会的诗句有哪些

   1.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青玉案·元夕》宋代 辛弃疾

   译文: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2.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上元夜六首》唐代 崔液

   译文:谁家看到明月还能坐着什么都不做呢?哪里的人听说有花灯会不过来看呢?

   3.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正月十五夜》 唐 苏味道

   译文: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城门的铁锁也打开了。

   4.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十五夜观灯》唐 卢照邻

   译文:连接天河的灯光烟火好像是星星坠落下来,靠着高楼的灯似乎月亮悬挂空中。

   5.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生查子·元夕》 宋 欧阳修

   译文: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仍同去年灯会一样。

   6.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元夕无月》清 丘逢甲

   译文:满城灯火荡漾着一片春烟,天色阴沉,月亮隐在海天的那边。

   7.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十五夜观灯》唐 卢照邻

   译文:灯光绚丽的色彩遥遥看来好像分开了大地,繁多的灯火远远的点缀着天际。

   8.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正月十五夜》 唐 苏味道

   译文:月光灯影下的歌妓们花枝招展、浓妆艳抹,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

   9.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生查子·元夕》 宋 欧阳修

   译文: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明亮。

   10.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青玉案·元夕》宋代 辛弃疾

   译文: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5.描写赏灯的诗句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历代文人墨客赞美元宵花灯的诗句数不胜数,如今读来仍趣味无穷。

   唐代时,元宵放灯已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京城“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簇之为花树”。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诗云?“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描绘了灯月交辉,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的场景。唐代诗人张悦也曾用诗赞道?“花萼楼门雨露新,长安城市太平人。龙衔火树千灯焰,鸡踏莲花万岁春。”把元宵节赏灯的情景描述得淋漓尽致。李商隐则用“月色灯光满帝城,香车宝辇溢通衢”的诗句,描绘了当时观灯规模之宏大。值得称道的,还应首推唐代诗人崔液的《上元夜》?”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这里虽没有正面描写元宵盛况,却蕴含着十分欢乐愉悦热烈熙攘的场景。宋代的元宵夜更是盛况空前,灯市更为壮观。苏东坡有诗云?“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范成大也有诗写道?“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诗中的“影灯”即是“走马灯”。大词人辛弃疾曾有一阙千古传诵的颂元宵盛况之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花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明代更加铺张,将元宵放灯从三夜改为十夜。唐伯虎曾赋诗盛赞元宵节,把人们带进迷人的元宵之夜。诗曰?“有灯无月不误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似银。满街珠翠游春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樽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清代元宵热闹的场面除各种花灯外,还有舞火把、火球、火雨等。阮元有羊城灯市诗云:“海螯云凤巧玲珑,归德门明列彩屏,市火蛮宾余物力,长年羊德复仙灵。月能彻夜春光满,人似探花马未停;是说瀛洲双客到,书窗更有万灯青。”清代诗人姚元之写的《咏元宵节》诗?“花间蜂蝶趁喜狂,宝马香车夜正长。十二楼前灯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更是生动、精彩别致。

   充满诗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节,往往与爱情连在一起。历代诗词中,就有不少诗篇借元宵抒发爱慕之情。北宋欧阳修词“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抒写了对情人的思念之苦。

6.有哪些描写“灯”的古诗词

   1.

   正月十五夜灯

   节日朝代:唐代|作者: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2.

   观灯乐行

   节日朝代:唐代|作者: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3.

   十五夜观灯

   节日朝代:唐代|作者: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4.

   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

   朝代:唐代|作者:李商隐

   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5.

   灯

   皎洁终无倦,煎熬亦自求。

   花时随酒远,雨后背窗休。

   冷暗黄茅驿,暄明紫桂楼。

   锦囊名画掩,玉局败棋收。

   何处无佳梦,谁人不隐忧。

   影随帘押转,光信簟文流。

   客自胜潘岳,侬今定莫愁。

   固应留半焰,回照下帏羞。

   朝代:唐代|作者:李商隐

  

灯煤的诗句灯煤的诗句是什么

  灯煤的诗句有:落带灯煤暗,剪灯煤颦而坐者。

  灯煤的诗句有:的的灯煤夜结花,落带灯煤暗。注音是:ㄉㄥㄇㄟ_。拼音是:dēngméi。结构是:灯(左右结构)煤(左右结构)。

  灯煤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即灯烬。

  二、引证解释

  ⒈即灯烬。参见“灯烬”。引明孟称舜《娇红记·分烬》:“[生见灯烬介]敢问这是灯煤耶?烛花也?”清王士_《池北偶谈·谈艺四·外国墨》:“杨文秀,金时以善墨闻,其法不用松炬而用灯煤。”《说岳全传》第六五回:“_牛通_一手将灯煤一弹,正弹在火药中。”况周颐《蕙风词话续编》卷一:“郑谷《贫女吟》:‘笑翦灯花学画眉。’潘元质词:‘旋翦灯花,两点翠眉谁画?’盖以灯煤碾细代眉黛。”

  三、国语词典

  灯蕊烧过后,余留下来的灰烬,称为「灯煤」。

  四、网络解释

  灯煤又称火油,碳原子数10~16的烃类混合物,属轻质石油产品。煤油为无色至淡**油状液体;沸点范围为180~310℃,相对密度约为0.8;不溶于水,能溶于有机溶剂;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为0.7~5.0%;

  关于灯煤的成语

  张灯结采万家灯火挂灯结彩绿酒红灯水晶灯笼灯尽油干萤灯雪屋悬灯结彩补阙灯檠

  关于灯煤的词语

  挂灯结彩乌灯黑火万家灯火蛛丝煤尾水晶灯笼萤灯雪屋走马灯省油灯补阙灯檠悬灯结彩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灯煤的详细信息

关于春分踏青和放风筝的诗句

  1.描写春分踏青的古诗词有哪些

   有 古诗:

   1.《七绝· 春分》

   ( 左河水)

   风雷送暖入中春,桃柳着装日日新。

   赤道金阳直射面,白天黑夜两均分。

   2.《南乡子春分》

   (相城寒雨客)

   风雨半春长,龙抬头日日丽光。

   邻塘睡莲预惊萍,涟漪。踏春不见卧盼蓠。

   春分艳阳天,齿儿戏发发更藏。

   宜兰伴窗翠正好,笑扬。牵纤菜花青径香。

   3.《同子隆次公小饮》

   宋 袁说友

   老境昏昏只醉眠,不知门外艳阳天。

   奚为有客携壶至,又以闲人到酒边。

   山路试登桃映口,溪城一望草如烟。

   春分花事今多少,未觉心情胜去年。

   4.《少年游》

   宋 杜安世

   小楼归燕又黄昏。寂寞锁高门。

   轻风细雨,惜花天气,相次过春分。

   画堂无绪,初燃绛蜡,罗帐掩馀薰。

   多情不解怨王孙。任薄幸,一从君。

   5.《画堂春·溪边风物已春分》

   宋 仲并

   溪边风物已春分。画堂烟雨黄昏。

   水沉一缕袅炉薰。尽醉芳尊。

   舞袖飘摇回雪,歌喉宛转留云。

   人间能得几回闻。丞相休嗔。

   6.《七绝·苏醒》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

   7.《春分与诸公同宴呈陆三十四郎中》

   唐 武元衡

   南国宴佳宾,交情老倍亲。

   月惭红烛泪,花笑白头人。

   宾瑟常馀怨,琼枝不让春。

   更闻歌子夜,桃李艳妆新。

   ……

2.与春分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春分节气诗句精选

   1、《春日田家》清·宋琬

   野田黄雀自为群,山叟相过话旧闻。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

   2、《和宋之问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唐·崔融

   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忽见浔阳水,疑是宋家潭。明主阍难叫,孤臣逐未堪。遥思故园陌,桃李正酣酣。

   3、《癸丑春分后雪》宋·苏轼

   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从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4、《少年游·小楼归燕又黄昏》宋·杜安世

   小楼归燕又黄昏。寂寞锁高门。轻风细雨,惜花天气,相次过春分。画堂无绪,初燃绛蜡,罗帐掩馀薰。多情不解怨王孙。任薄幸、一从君。

3.描写放风筝的诗句

   古人咏风筝诗赏析 纸 鸢 (宋)寇 准 碧落秋方静 腾空力尚微 清风如可托 终共白云飞 作者寇准(961-1023)字平仲,北宋政治家、诗人。

   宋太宗时举进士,后擢升为相,太宗嘉之,以 比魏征。寇准死后宋仁宗谥号忠愍。

   寇准的诗受晚唐派影响,情景交融,清丽深婉。有《寇忠愍公诗集》三卷留世。

   上引五言绝句是否 原引此集,尚待查考。 该诗虽题名为《纸鸢》,但诗中却不见“纸鸢”二字,甚至也看不到纸鸢的形象。

   诗人意在借物写 景,状景抒怀。“碧落”指天界、天空。

   前句写环境气氛和眼前所见:初秋晴朗的天空,风力不大,风筝 难以升空高飞。后句遐想抒怀,借风筝只有凭借风方可旁云而飞的现象,抒发人事腾达还需有所依托的感 叹。

   观村童戏溪上 (宋)陆 游 竹马踉跄冲淖去 纸鸢跋扈挟风鸣 作者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他出身于 一个由“贫居苦学”而仕进的官宦家庭,自幼好学不倦,一生主张抗金复国,但屡遭排挤、罢黜,“一片 丹心”始终不得报国。

   陆游著作极富,八十高龄犹赋诗作文,存诗近万首,有《陆放翁全集》存世。该句 摘自何卷,尚待查考。

   宋代儿童游戏多种多样,十分丰富。该诗写了两种游戏,一是骑竹马;一是放风筝。

   竹马在地面上 奔跑,跑来跑去晃晃悠悠连人带“马”冲进了烂泥塘里,好不扫兴;风筝在空中飞舞,左摇右摆,又飞又 叫,好不骄横。值得关注的是,诗人写风筝与风的关系时,手法与众不同,他不说风筝凭借风力而飞,却 说风筝挟持丰大风在空中飞扬跋扈。

   在这里,作者把风筝作为主体,视它为生灵,真是把个风筝写活了。 读此诗,不由得想到现今仍然流行于日本的“斗风筝”。

   打斗的风筝多为长方形硬板子,从背后勒 成瓦形,或竖或横,绘画简洁明快,不拴尾巴,背缚弓弦,凭借强风,飞上天空,左冲右突,嗡嗡作响。 许多风筝同时升空,并不回避碰撞缠绕,而是互相打斗,互相“割线”,一旦线断,任其飞去。

   最后,谁 还留在空中,谁便是胜利者。那场面颇有陆翁诗的气势。

   纸 鸢 (宋)王令 谁作轻鸢壮远观 似嫌飞鸟未多端 才乘一线凭风去 便有愚儿仰面看 未必碧霄因可到 偶能终日遂为安 扶摇不起沧溟远 笑杀抟鹏似尔难 王令(1032-1059)字逢源,北宋诗人,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县),五岁时父母双亡,随其叔祖 客居广陵(今扬州),长大后以教学为生。王令才高命短,28岁卒。

   他的诗构思新奇,造语精辟。1980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王令集》,诗赋文共21卷。

   该诗是否原引《王令集》,尚待查考。 “端”古为布帛之量,一丈八尺为一端。

   “末多端”是指不多、不远的意思。放风筝的人未必就是 因为飞鸟飞得不远,才把风筝放起来以增添空中壮观景象,然而作者这么想,这么说,显然他是把风筝当 作飞鸟一样看待了。

   你看那风筝乘线凭风飞去直冲云霄,虽然不一定能够到达那高旷至极的天际,却能终 日飞翔久久不落,就连那相传一飞九万里的大鹏鸟,也没有这般本领。 这是一首宏观描写风筝的诗。

   作者不写风筝的形状、色彩,甚至也不写风筝是如何飞起来的。而是 展开丰富的想象力,以衬托、对比、夸张的手法,与风筝飞升的气垫,写出了风筝最本质的特性—拔高, 善翔。

   飞得高,放飞线角度大,稳定性强,这也正是今天风筝爱好者对于自己的作品所追求的境界。 风 筝 十 首 (元)谢宗可 凭依片纸得天飞 何故声扬欲作威 瘦骨几茎徒远举 柔丝千尺总危机 云晴日暖春初好 雨骤风狂事渐非 高树上林须引避 牵缠到底不能归 半纸浮名寄太虚 御风列子竟谁如 高从自致非攀附 道在因时作卷舒 声澈瑶京传凤吹 影飘仙侣曳露裙 一丝不挂儿童手 浪迹天涯乐有余 自负云霄早致身 安排线索靠他人 摩天手段乘风展 掉尾精神逐日新 暂耸观瞻喧里巷 终嗟破碎委埃尘 牵来拽去成何用 骤雨淋头断送春 一番春事一番空 放却风筝逐断蓬 博得飞翔纤指上 逞将声势半天中 目花轻薄流溪水 学絮颠狂落草丛 皮骨飘零丝络在 相看拍手笑儿童 共仰高风不可攀 几回放去便收还 丝纶何必全设施 骨相从知避险艰 飘若素云浮碧汉 翩然白鹤度青山 春光远览应无限 勘破飞腾只等闲 蓦地翻空在眼前 糊涂片纸任高骞 看来爷面人无限 避去全身雨满天 直上难防抛瓦坠 暗中返照带灯燃 春风催促清明到 栖止园林没挂牵 谁解风云继点狂 鸢鱼飞跃见天章 五丝续命能冲举 一叶横空入混茫 俯仰尘寰何扰扰 仰探璇宇但苍苍 神游八极求归宿 斗张虚窗藉纸张 蹴罢秋千斗草慵 纸鸢浮动寄游踪 翩翩似逐寻巢燕 声响如传度岭钟 大小随宜俱活跃 高卑无意较腾冲 卷怀偃息乘春晓 纵尔穿云第九重 空外秦筝何处闻 遥看片片起巫云 霓裳逶逦飘罗带 翠袖招摇曳练裙 舞柳飞花呈幻景 和风丽日动星文 仙真控鹤来蓬阆 相与徊翔趁逸群 浮游踪迹等云藻 御气凭虚赋物形 荡荡飞空无阴碍 萧萧委运自清宁 丝联绳引终须断 律改春归毕竟停 法界依然舒广望 消除点缀湛青冥 ----《咏物诗·卷下》 纸 鸢 (元)谢宗可 弧骞稳驾剡溪云 多少儿童爷羡频 半纸飞腾元在己 一丝高下岂随人 声弛空碧东风晓 影度遥天化日春 谁道致身无羽翼 回看高举绝红尘 谢宗可,生卒经历不详。

   清乾隆辛亥年刻有其《咏物诗》两卷。《风筝。

4.有关踏青的古诗词

   庆清朝慢·踏青 宋 · 王观

   调雨为酥,催冰做水,东君分付春还。何人便将轻暖,点破残寒。

   结伴踏青去好,平来头鞋子小双鸾。烟效外,望中秀自色,如有无间。

   晴则个,阴则个,饾饤得天气,有许多般。须教镂花拨柳,争要先看。

   不道吴绫绣袜,香泥斜沁几行斑。东风巧,尽收翠绿,吹在眉山。

   这首词以工丽、尖新的笔触,从春日里天气的变化和姑娘们的踏青活动两方面入手来描绘春百景,将两者和谐地组合成一幅风流楚楚 、生意盎然的度春景图。

   全词在铺叙与描写的技巧、手法上继承和发展了柳永的艺术表现方法,而在内容上又富有生活气息,读来令人耳目为之一新。

   踏青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知旧时曾以清明节为道踏青节,不过,踏青节的日期因时因地而异,有正月八日的,也有二月二日或三月三日的,后来则以清明出游踏青居多。

5.有关风筝的诗句

   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

   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唐高骈《风筝》

   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宋 陆游

   江北江南低鹞齐,线长线短回高低。

   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伍骑夫弄笛儿。--明徐谓《风鸢图诗》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高鼎《村居》

   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

   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清 孔尚任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

   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清郑板桥《怀潍县》

   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

   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清 吴友如的题画诗

   阶下儿童仰面看,清明装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清曹雪芹的《红楼梦》

   软红无数落成泥,庭前催春绿渐齐。

   窗外忽传鹦鹉语,风筝吹落屋檐西。--清陈长生《春是信笔》

   春寒料峭乍晴时,睡起纱窗日影移。

   何处风筝吹断线?吹来落在杏花枝。--清骆绮兰《春闺》

6.今天春分,关于春分的诗句你知道多少

   《春分日》(徐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春分》(左河水) 风雷送暖入中春,桃柳着妆日焕新。

   赤道金阳直射面,白天黑夜两均分。 《画堂春》(仲并) 溪边风物已春分。画堂烟雨黄昏。水沈一缕袅炉薰。尽醉芳尊。

   舞袖飘摇回雪,歌喉宛转留云。人间能得几回闻。丞相休嗔 《偷声木兰花·春分遇雨》(徐铉) 天将小雨交春半,谁见枝头花历乱。

   纵目天涯,浅黛春山处处纱。

   焦人不过轻寒恼,问卜怕听情未了。

   许是今生,误把前生草踏青。 《癸丑春分后雪》(苏轼)

   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

   従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7.描写春天放风筝的句子

   又是一年三月三 ,风筝飞满天

   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 ,走回到童年

   记得那年三月三 ,一夜难合眼

   望着墙角糊好的风筝 ,不觉亮了天

   叫醒村里的小伙伴 ,一同到村边

   怀抱画着小鸟的风筝 ,人人笑开眼

   抓把泥土试试风 ,放开长长的线

   风筝带着天真的笑声 ,和白云去做伴

   记得那年三月三 ,一夜难合眼

   望着墙角糊好的风筝 ,不觉亮了天

   如今每逢春风暖 ,常念三月三

   还有画着小鸟的风筝 , 和那小伙伴

   风筝懂得我的心 ,朝我把头点

   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 ,永把我陪伴

   风筝懂得我的心 ,朝我把头点

   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 ,永把我陪伴

8.二十四节气:春分的诗句有哪些

   春分的诗句有:

   1.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2.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

   3.天将小雨交春半,谁见枝头花历乱。纵目天涯,浅黛春山处处纱。

   4.小楼归燕又黄昏。寂寞锁高门。轻风细雨,惜花天气,相次过春分。画堂无绪,初燃绛蜡,罗帐掩馀薰。多情不解怨王孙。任薄幸、一从君。

   5.溪边风物已春分。画堂烟雨黄昏。水沈一缕袅炉薰。尽醉芳尊。舞袖飘摇回雪,歌喉宛转留云。人间能得几回闻。丞相休嗔。

   6.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7.风雨半春长,龙抬头日日丽光。邻塘睡莲预惊萍,涟漪。踏春不见卧盼蓠。

   8.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9.风雷送暖入中春,桃柳着装日日新。赤道金阳直射面,白天黑夜两均分。

   10.日月阳阴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从来今日竖鸡子,川上良人放纸鸢。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农历二月初五日前后,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时。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

   春分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新年,有着3000年的历史。

   春分也是节日和祭祀庆典,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周礼天子日坛祭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民间活动上,春分日一般算做踏青的正式开始。活动有:放风筝,并在风筝上写祝福 。簪花喝酒,无论男女老少都簪花。朱淑真《春日杂书十首》:写字弹琴无意绪 踏青挑菜没心情。

9.关于放风筝的诗

   关于放风筝的诗:

   1、《风筝》唐-高骈

   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

   风筝发出的声音有音乐的美,像一串串流动音符响在耳边,一阵风吹来,风筝又吹出另一种曲调,细细品味,犹如丝竹之音萦回于耳,让人感悟到风筝音乐的无穷曼妙。

   2、《观村童戏溪上》宋-陆游

   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

   该诗前两联写了两种游戏,一是骑竹马;一是放风筝。竹马在地面上奔跑,跑来跑去晃晃悠悠连人带“马”冲进了烂泥塘里,好不扫兴;“纸鸢跋扈挟风鸣”生动地刻画了纸鸢的姿态,以及孩子那天真可爱、欢乐自在的状态。

  

描写春天放风筝的诗句有哪些?

  凭依片纸得天飞 何故声扬欲作威?

  瘦骨几茎徒远举 柔丝千尺总危机?

  云晴日暖春初好 雨骤风狂事渐非?

  高树上林须引避 牵缠到底不能归 ?

  半纸浮名寄太虚 御风列子竟谁如?

  高从自致非攀附 道在因时作卷舒?

  声澈瑶京传凤吹 影飘仙侣曳露裙 ?

  一丝不挂儿童手 浪迹天涯乐有余 ?

  自负云霄早致身 安排线索靠他人 ?

  摩天手段乘风展 掉尾精神逐日新?

  暂耸观瞻喧里巷 终嗟破碎委埃尘 ?

  牵来拽去成何用 骤雨淋头断送春 ?

  一番春事一番空 放却风筝逐断蓬 ?

  博得飞翔纤指上 逞将声势半天中?

  目花轻薄流溪水 学絮颠狂落草丛 ?

  皮骨飘零丝络在 相看拍手笑儿童 ?

  共仰高风不可攀 几回放去便收还 ?

  丝纶何必全设施 骨相从知避险艰 ?

  飘若素云浮碧汉 翩然白鹤度青山 ?

  春光远览应无限 勘破飞腾只等闲?

  蓦地翻空在眼前 糊涂片纸任高骞 ?

  看来爷面人无限 避去全身雨满天 ?

  直上难防抛瓦坠 暗中返照带灯燃 ?

  春风催促清明到 栖止园林没挂牵

描写儿童想象力丰富的诗句

  观村童戏溪上

  (宋)陆 游

  竹马踉跄冲淖去

  纸鸢跋扈挟风鸣

  作者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他出身于

  一个由“贫居苦学”而仕进的官宦家庭,自幼好学不倦,一生主张抗金复国,但屡遭排挤、罢黜,“一片

  丹心”始终不得报国。陆游著作极富,八十高龄犹赋诗作文,存诗近万首,有《陆放翁全集》存世。该句

  摘自何卷,尚待查考。

  宋代儿童游戏多种多样,十分丰富。该诗写了两种游戏,一是骑竹马;一是放风筝。竹马在地面上

  奔跑,跑来跑去晃晃悠悠连人带“马”冲进了烂泥塘里,好不扫兴;风筝在空中飞舞,左摇右摆,又飞又

  叫,好不骄横。值得关注的是,诗人写风筝与风的关系时,手法与众不同,他不说风筝凭借风力而飞,却

  说风筝挟持丰大风在空中飞扬跋扈。在这里,作者把风筝作为主体,视它为生灵,真是把个风筝写活了。

  读此诗,不由得想到现今仍然流行于日本的“斗风筝”。打斗的风筝多为长方形硬板子,从背后勒

  成瓦形,或竖或横,绘画简洁明快,不拴尾巴,背缚弓弦,凭借强风,飞上天空,左冲右突,嗡嗡作响。

  许多风筝同时升空,并不回避碰撞缠绕,而是互相打斗,互相“割线”,一旦线断,任其飞去。最后,谁

  还留在空中,谁便是胜利者。那场面颇有陆翁诗的气势。

  纸 鸢

  (宋)王令

  谁作轻鸢壮远观 似嫌飞鸟未多端

  才乘一线凭风去 便有愚儿仰面看

  未必碧霄因可到 偶能终日遂为安

  扶摇不起沧溟远 笑杀抟鹏似尔难

  王令(1032-1059)字逢源,北宋诗人,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县),五岁时父母双亡,随其叔祖

  客居广陵(今扬州),长大后以教学为生。王令才高命短,28岁卒。他的诗构思新奇,造语精辟。1980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王令集》,诗赋文共21卷。该诗是否原引《王令集》,尚待查考。

  “端”古为布帛之量,一丈八尺为一端。“末多端”是指不多、不远的意思。放风筝的人未必就是

  因为飞鸟飞得不远,才把风筝放起来以增添空中壮观景象,然而作者这么想,这么说,显然他是把风筝当

  作飞鸟一样看待了。你看那风筝乘线凭风飞去直冲云霄,虽然不一定能够到达那高旷至极的天际,却能终

  日飞翔久久不落,就连那相传一飞九万里的大鹏鸟,也没有这般本领。

  这是一首宏观描写风筝的诗。作者不写风筝的形状、色彩,甚至也不写风筝是如何飞起来的。而是

  展开丰富的想象力,以衬托、对比、夸张的手法,与风筝飞升的气垫,写出了风筝最本质的特性—拔高,

  善翔。飞得高,放飞线角度大,稳定性强,这也正是今天风筝爱好者对于自己的作品所追求的境界。

  风 筝 十 首

  (元)谢宗可

  凭依片纸得天飞 何故声扬欲作威

  瘦骨几茎徒远举 柔丝千尺总危机

  云晴日暖春初好 雨骤风狂事渐非

  高树上林须引避 牵缠到底不能归

  半纸浮名寄太虚 御风列子竟谁如

  高从自致非攀附 道在因时作卷舒

  声澈瑶京传凤吹 影飘仙侣曳露裙

  一丝不挂儿童手 浪迹天涯乐有余

  自负云霄早致身 安排线索靠他人

  摩天手段乘风展 掉尾精神逐日新

  暂耸观瞻喧里巷 终嗟破碎委埃尘

  牵来拽去成何用 骤雨淋头断送春

  一番春事一番空 放却风筝逐断蓬

  博得飞翔纤指上 逞将声势半天中

  目花轻薄流溪水 学絮颠狂落草丛

  皮骨飘零丝络在 相看拍手笑儿童

  共仰高风不可攀 几回放去便收还

  丝纶何必全设施 骨相从知避险艰

  飘若素云浮碧汉 翩然白鹤度青山

  春光远览应无限 勘破飞腾只等闲

  蓦地翻空在眼前 糊涂片纸任高骞

  看来爷面人无限 避去全身雨满天

  直上难防抛瓦坠 暗中返照带灯燃

  春风催促清明到 栖止园林没挂牵

  谁解风云继点狂 鸢鱼飞跃见天章

  五丝续命能冲举 一叶横空入混茫

  俯仰尘寰何扰扰 仰探璇宇但苍苍

  神游八极求归宿 斗张虚窗藉纸张

  蹴罢秋千斗草慵 纸鸢浮动寄游踪

  翩翩似逐寻巢燕 声响如传度岭钟

  大小随宜俱活跃 高卑无意较腾冲

  卷怀偃息乘春晓 纵尔穿云第九重

  空外秦筝何处闻 遥看片片起巫云

  霓裳逶逦飘罗带 翠袖招摇曳练裙

  舞柳飞花呈幻景 和风丽日动星文

  仙真控鹤来蓬阆 相与徊翔趁逸群

  浮游踪迹等云藻 御气凭虚赋物形

  荡荡飞空无阴碍 萧萧委运自清宁

  丝联绳引终须断 律改春归毕竟停

  法界依然舒广望 消除点缀湛青冥

  ----《咏物诗·卷下》

  纸 鸢

  (元)谢宗可

  弧骞稳驾剡溪云 多少儿童爷羡频

  半纸飞腾元在己 一丝高下岂随人

  声弛空碧东风晓 影度遥天化日春

  谁道致身无羽翼 回看高举绝红尘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这是谁的诗句?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这是现代诗人余光中《寻李白》这首诗。

  《寻李白》是一首怀古咏史的自由体诗,选自余光中《隔水观音集》。

  《寻李白》的语言,密度高而弹性大,炼字炼句具有“新鲜”与“新奇”的美学效果。

  《寻李白》作为一位诗人对另一位诗人的怀念,其中表现的是诗歌给予人的力量。《寻李白》并非对诗人李白的一味赞颂和向往,大量的富有张力的诗行表明,这首诗歌讨论的是李白与时代的辩证关系。通过细读文本,我们可以发现诗歌追寻李白的过程正是从他留下的精神气质与他作为人的切实生活之间的距离展开的,而这一距离正是李白遁走的结果。遁与寻成为一对相互作用力,撑起了整首诗广阔的空间。

扩展资料:

  作品原文

  寻李白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

  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

  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

  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

  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

  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

  把自己藏起来,连太太也寻不到你

  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

  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

  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

  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

  而今,果然你失了踪

  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

  肝硬化怎杀得死你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从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

  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

  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

  一贬世上已经够落魄

  再放夜郎毋乃太难堪

  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

  陇西或山东,青莲乡或碎叶城

  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

  凡你醉处,你说过,皆非他乡

  失踪,是天才唯一的下场

  身后事,究竟你遁向何处

  猿啼不住,杜二也苦劝你不住

  一回头囚窗下竟已白头

  七仙、五友,都救不了你了

  匡山给雾锁了,无路可入

  仍炉火未纯青,就半粒丹砂

  怎追蹑葛洪袖里的流霞

  樽中月影,或许那才是你故乡

  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

  而无论出门向东哭,向西哭

  长安却早已陷落

  这二十四万里的归程

  也不必惊动大鹏了,也无须招鹤

  只消把酒杯向半空一扔

  便旋成一只霍霍的飞碟

  诡绿的闪光愈转愈快

  接你回传说里去

  作品鉴赏

  《寻李白》一诗选自余光中《隔水观音集》。余光中曾在《莲的联想诗集·后记》云:“怀古咏史,原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主题。在这类诗中,整个民族的记忆,等于是在对镜自鉴,这样子的历史感,是现代诗人重认传统的途径之一。”

  《寻李白》的外部结构自由而严谨,造句、建节与成篇都比较自由舒展,是所谓自由诗体,但是,第一节与第三节各为十四行,第二节与第四节各为十行,基本格式有如扩展了的古典诗歌中的隔句对,这样,在参差错落的自由之中就不乏整饬之趣了。诗以李白的“失踪”始,在叙写诗人的痛饮狂歌与坎坷遭遇之后,复以李白的乘风归去终篇,反复回旋,始终围绕“寻”字曲折成章,而避免作直线式的叙述。

  《寻李白》的开篇轰然而起,破空而来,拟人的“傲慢”与“羞愤”出人意外地加诸“靴子”和“手”之上,“至今还落在”与“人却不见了”似真似幻,不仅活画出李白傲岸不群的神采,而且有广阔的艺术时空供读者神游遐想。诗的第二节关于李白及其作品的感人力量的描写,妙想奇情匪夷所思,在第三节“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的渲染和跌宕之后。

  第四节诗人更忽发奇想:“樽中月影,或许那才是你的故乡/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民间盛传李白在采石矶长江中捉月而死的传说,而余光中的一阕“月光奏鸣曲”,为读者奏响的竟是一个想像飞腾的奇妙尾声。李白诗的想像如行空天马,超逸绝然,而余光中诗作丰富而具有创作性的想像,确实也颇有“太白遗风”。

  余光中认为:“我敢断言,今曰许多以诗自命的三流散文,其淘汰率不会下于六十年代那些以诗为名的魔咒呓语。”《寻李白》的语言,密度高而弹性大,炼字炼句具有“新鲜”与“新奇”的美学效果。

  如“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一句,虚实互转,伸缩自如,凝炼而繁富,它不仅生动地表现了杜诗的内容和风格的特色,与李白诗作了美的对照,同时又概括了安史之乱与以后的回纥入侵,时空阔大而包举众端。

  又如“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不仅是“小”与“长”运用了西方诗歌中常用的矛盾修辞法,而且“长安城小”与“壶中天长”又是无理而妙的反向的变形,加之一“怨”,更觉文字向内紧凝而含意多面地向外延展,义有多解,令人咀嚼。

  如“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这是全诗最光彩照人的笔墨,“七分”,“三分”,“半个”等数量词运用各呈其妙,而“酿”,“啸”,“吐”这几个动词更可以说诗中之眼,是为雄奇骇俗之句。其中就“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一句,笔力千钧,耐人寻味。凡识者见其凡俗,愚钝者读出遗憾,而卓识者或分享到无限诗意。全在这“绣口”,更在这“就”之妙用。

  所谓“绣口”,美言吉语之所从出,此美赞英雄所见宜略同,而“就”之副词连词动词之属性于此大用,则当细嚼:先说副词,“就”有十个作用,其表“事实正是如此”,“就半个盛唐”即“就是半个盛唐”,据此可见其省一“是”字,此乃“诗”与“非诗”之别;“就”亦连词,辞书所列二十八义项之“就此”类是,“绣口一吐”,半个盛唐就在此(诗里)了,斩钉截铁毋庸置疑,何等气魄和张力!

  “就”又为动词,“凑近”“靠近”乃其本义之源,而“完成”“确定”义则常见诸“成就”“功成业就”中,“就半个盛唐”亦袭其意,谓李白“绣口一吐”,成就乎半个盛唐,此乃越文学之脉,穿时空之限,蔚为大观。因此,这几句“厚实”的豪言,意境宏浑壮美,历来被赞赏有加,著名学者余秋雨更是将其奉为“当代中国诗坛的罕见绝唱”。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寻李白

  好了,今天关于“有哪些带灯的诗句”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有哪些带灯的诗句”有更全面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