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临感怀的诗有哪些 “水落渔梁浅,天寒梦泽深”是什么意思?

发布日期:2024-10-02         作者:千千百科网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代: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译文:

  弃我而去的昨天,早已不可挽留。乱我心绪的今天,使人无限烦忧。万里长风,送走行行秋雁。面对美景,正可酣饮高楼。先生的文章颇具建安风骨,又不时流露出小谢诗风的清秀。

  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拔刀断水水却更加汹涌奔流,举杯消愁愁情上却更加浓烈。人生在世不能称心如意,不如披头散发,登上长江一叶扁舟。

扩展资料:

  本诗是作者在宣州谢朓楼上的饯别之作。诗人感怀万千,既满怀豪情逸兴,又时时掩抑不住郁闷和不平,感情回复跌宕,一波三折。语言明朗,似脱口而出,音调激越高昂。此诗发端既不写楼,更不叙别,而是陡起壁立,直抒郁结。

  “昨日之日”与“今日之日”,是指许许多多个弃我而去的“昨日”和接踵而至的“今日”。也就是说,每一天都深感日月不居,时光难驻,心烦意乱,忧愤郁悒。这里既蕴含了“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的精神苦闷,也融铸着诗人对污浊的政治现实的感受。

  他的“烦忧”既不自“今日”始,他所“烦忧”者也非止一端。不妨说,这是对他长期以来政治遭遇和政治感受的一个艺术概括。忧愤之深广、强烈,正反映出天宝以来朝政的愈趋腐败和李白个人遭遇的愈趋困窘。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所引起的强烈精神苦闷,在这里找到了适合的表现形式。

  破空而来的发端,重叠复沓的语言(既说“弃我去”,又说“不可留”;既言“乱我心”,又称“多烦忧”),以及一气鼓荡、长达十一字的句式,都极生动形象地显示出诗人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以及一触即发、发则不可抑止的感情状态。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两句突作转折:而对着寥廓明净的秋空,遥望万里长风吹送鸿雁的壮美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这两句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画图,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

  从极端苦闷忽然转到朗爽壮阔的境界,仿佛变化无端,不可思议。但这正是李白之所以为李白。正因为他素怀远大的理想抱负,又长期为黑暗污浊的环境所压抑,所以时刻都向往着广大的可以自由驰骋的空间。

  目接“长风万里送秋雁”之境,不觉精神为之一爽,烦忧为之一扫,感到一种心、境契合的舒畅,“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也就油然而生了。“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两句承高楼饯别分写主客双方。

  东汉时学者称东观(政府的藏书机构)为道家蓬莱山,唐人又多以蓬山,蓬阁指秘书省,李云是秘书省校书郎,所以这里用“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建安骨,指刚健遒劲的“建安风骨”。上句赞美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下句则以“小谢”(即谢朓)自指。

  说自己的诗像谢朓那样,具有清新秀发的风格。李白非常推崇谢朓,这里自比小谢,正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这两句自然地关合了题目中的谢朓楼和校书。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两句就“酣高楼”进一步渲染双方的意兴,说彼此都怀有豪情逸兴、雄心壮志,酒酣兴发,更是飘然欲飞,想登上青天揽取明月。前面方写晴昼秋空,这里却说到“明月”,可见后者当非实景。

  “欲上”云云,也说明这是诗人酒酣兴发时的豪语。豪放与天真,在这里得到了和谐的统一。这正是李白的性格。上天揽月,固然是一时兴到之语,未必有所寓托,但这飞动健举的形象却让读者分明感觉到诗人对高洁理想境界的向往追求。

  这两句笔酣墨饱,淋漓尽致,把面对“长风万里送秋雁”的境界所激起的昂扬情绪推向最高潮,仿佛现实中一切黑暗污浊都已一扫而光,心头的一切烦忧都已丢到了九霄云外。

  “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比喻是奇特而富于独创性的,同时又是自然贴切而富于生活气息的。谢朓楼前,就是终年长流的宛溪水,不尽的流水与无穷的烦忧之间本就极易产生联想,因而很自然地由排遣烦忧的强烈愿望中引发出“抽刀断水”的意念。

  由于比喻和眼前景的联系密切,从而使它多少具有“兴”的意味,读来便感到自然天成。尽管内心的苦闷无法排遣,但“抽刀断水”这个细节却生动地显示出诗人力图摆脱精神苦闷的要求,这就和沉溺于苦闷而不能自拔者有明显区别。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的进步理想与黑暗现实的矛盾,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无法解决的,因此,他总是陷于“不称意”的苦闷中,而且只能找到“散发弄扁舟”这样一条摆脱苦闷的出路。这结论当然不免有些消极,甚至包含着逃避现实的成分。

  但历史与他所代表的社会阶层都规定了他不可能找到更好的出路。李白的可贵之处在于,尽管他精神上经受着苦闷的重压,但并没有因此放弃对进步理想的追求。诗中仍然贯注豪迈慷慨的情怀。“长风”二句,“俱怀”二句,更象是在悲怆的乐曲中奏出高昂乐观的音调。

  在黑暗的云层中露出灿烂明丽的霞光。“抽刀”二句,也在抒写强烈苦闷的同时表现出倔强的性格。因此,整首诗给人的感觉不是阴郁绝望,而是忧愤苦闷中显现出豪迈雄放的气概。这说明诗人既不屈服于环境的压抑,也不屈服于内心的重压。

  全诗如歌如诉,情感起伏涨落,韵味深长,一波三折,章法腾挪跌宕,起落无端,断续无迹,语言明朗朴素,音调激越高昂,达到了豪放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

  百度百科-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水落渔梁浅,天寒梦泽深”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鱼梁洲因水落而露出江面,云梦泽由天寒而迷濛幽深。鱼梁:沙洲名,在襄阳鹿门山的沔水中。梦泽:云梦泽,古大泽,即今江汉平原。

  该句出自唐代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

  一、原诗:

  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译文:

  人间的事情都有更替变化,来来往往的时日形成古今。

  江山各处保留的名胜古迹,而今我们又可以登攀亲临。

  鱼梁洲因水落而露出江面,云梦泽由天寒而迷濛幽深。

  羊祜碑如今依然巍峨矗立,读罢碑文泪水沾湿了衣襟。

  二、注释

  1、岘山:一名岘首山,在今湖北襄阳城以南。诸子:这里指诗人的朋友。

  2、代谢:交替变化。

  3、往来:旧的去,新的来。

  4、复登临:对羊祜曾登岘山而言。登临:登山观看。

  5、鱼梁:沙洲名,在襄阳鹿门山的沔水中。

  6、梦泽:云梦泽,古大泽,即今江汉平原。

  7、羊公碑:后人为纪念西晋名将羊祜而建。羊祜镇守襄阳时,常与友人到岘山饮酒诗赋,有过江山依旧人事短暂的感伤。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诗人大半生居住在襄阳城南岘山附近的涧南园,该诗即创作于诗人在家乡隐居读书、写诗自娱期间。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诗。所谓吊古,是凭吊岘首山的羊公碑。诗人求仕不遇,心情苦闷,在极不得意的时候,与几个朋友登上岘山游玩,凭吊羊公碑,想到羊祜当年的心境,想起羊祜说过的的话,正与诗人的处境正相吻合,吊古而伤今,不由感叹起自己的身世来。由此借古抒怀,写下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与诸子登岘山

人生感怀七律十首有哪些?

  人生感怀七律如下:

  1、学书有感

  半百坚程感世辛,沧桑岁月抹清纯。

  学书尚悔师承浅,提笔方知圣教真。

  苦练碑文描韵意,精研卷帖索形神。

  隶行草楷诗心抱,吾字何时可示人。

  2、入夏感怀

  春花几度相催老,梦里光阴两鬓秋。

  和韵轻吟多惬意,凝神阅读尽消愁。

  诗凭书画随心展,墨颂江河借笔流。

  笑将烟云柔碧水,浮沉学海我行舟。

  3、立秋后感怀

  何时霜鬓染韶华,不觉浮生日影斜。

  雅径凝神观彩蝶,幽林和韵赏流霞。

  秋荷绮梦丝牵藕,晚露吟情月笼纱。

  闲有诗篇相问酒,平心淡定品香茶。

  4、早春感怀

  春风唤雨细叮咛,紫燕回眸侧耳听。

  柳笛频催三月蕾,桃花怒放一街庭。

  曾怜媚骨追心梦,犹叹清波逐水萍。

  安得余生多乐趣,晨昏对句启思灵。

  5、人生感怀

  岁月沧桑两鬓斑,浮生不羡岭云闲。

  心穿情海崎岖路,墨洒诗涯陡峭山。

  黄菊傲霜梅骨瘦,青莲结子柳腰弯。

  凭书道尽炎凉事,悔让韶华付水潺。

有关登临的诗句

  1. 关于登临的诗句

   关于登临的诗句 1.有哪些登临诗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题沈隐侯八咏楼 崔颢

   梁日东阳守,为楼望越中。

   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

   江静闻山狖,川长数塞鸿。

   登临白云晚,流恨此遗风。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巾。

   题沈隐侯八咏楼 崔颢

   梁日东阳守,为楼望越中。

   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

   江静闻山狖,川长数塞鸿。

   登临白云晚,流恨此遗风。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②,

   独怆然③而涕④下

   2.关于登楼的诗句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黄鹤楼》

   唐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 楼

   作者: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3.求“登楼”的诗句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黄鹤楼》

   唐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 楼

   作者: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4.李白登临谢脁楼的诗句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代: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译文:弃我而去的昨天,早已不可挽留。乱我心绪的今天,使人无限烦忧。

   万里长风,送走行行秋雁。面对美景,正可酣饮高楼。

   先生的文章颇具建安风骨,又不时流露出小谢诗风的清秀。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

   拔刀断水水却更加汹涌奔流,举杯消愁愁情上却更加浓烈。人生在世不能称心如意,不如披头散发,登上长江一叶扁舟。

  

扩展资料:

本诗是作者在宣州谢朓楼上的饯别之作。诗人感怀万千,既满怀豪情逸兴,又时时掩抑不住郁闷和不平,感情回复跌宕,一波三折。

   语言明朗,似脱口而出,音调激越高昂。此诗发端既不写楼,更不叙别,而是陡起壁立,直抒郁结。

   “昨日之日”与“今日之日”,是指许许多多个弃我而去的“昨日”和接踵而至的“今日”。也就是说,每一天都深感日月不居,时光难驻,心烦意乱,忧愤郁悒。

   这里既蕴含了“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的精神苦闷,也融铸着诗人对污浊的政治现实的感受。他的“烦忧”既不自“今日”始,他所“烦忧”者也非止一端。

   不妨说,这是对他长期以来政治遭遇和政治感受的一个艺术概括。忧愤之深广、强烈,正反映出天宝以来朝政的愈趋腐败和李白个人遭遇的愈趋困窘。

   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所引起的强烈精神苦闷,在这里找到了适合的表现形式。破空而来的发端,重叠复沓的语言(既说“弃我去”,又说“不可留”;既言“乱我心”,又称“多烦忧”),以及一气鼓荡、长达十一字的句式,都极生动形象地显示出诗人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以及一触即发、发则不可抑止的感情状态。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两句突作转折:而对着寥廓明净的秋空,遥望万里长风吹送鸿雁的壮美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

   这两句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画图,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从极端苦闷忽然转到朗爽壮阔的境界,仿佛变化无端,不可思议。

   但这正是李白之所以为李白。正因为他素怀远大的理想抱负,又长期为黑暗污浊的环境所压抑,所以时刻都向往着广大的可以自由驰骋的空间。

   目接“长风万里送秋雁”之境,不觉精神为之一爽,烦忧为之一扫,感到一种心、境契合的舒畅,“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也就油然而生了。“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两句承高楼饯别分写主客双方。东汉时学者称东观(政府的藏书机构)为道家蓬莱山,唐人又多以蓬山,蓬阁指秘书省,李云是秘书省校书郎,所以这里用“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

   建安骨,指刚健遒劲的“建安风骨”。上句赞美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下句则以“小谢”(即谢朓)自指。

   说自己的诗像谢朓那样,具有清新秀发的风格。李白非常推崇谢朓,这里自比小谢,正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这两句自然地关合了题目中的谢朓楼和校书。“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两句就“酣高楼”进一步渲染双方的意兴,说彼此都怀有豪情逸兴、雄心壮志,酒酣兴发,更是飘然欲飞,想登上青天揽取明月。前面方写晴昼秋空,这里却说到“明月”,可见后者当非实景。

   “欲上”云云,也说明这是诗人酒酣兴发时的豪语。豪放与天真,在这里得到了和谐的统一。

   这正是李白的性格。上天揽月,固然是一时兴到之语,未必有所寓托,但这飞动健举的形象却让读者分明感觉到诗人对高洁理想境界的向往追求。

   这两句笔酣墨饱,淋漓尽致,把面对“长风万里送秋雁”的境界所激起的昂扬情绪推向最高潮,仿佛现实中一切黑暗污浊都已一扫而光,心头的一切烦忧都已丢到了九霄云外。“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比喻是奇特而富于独创性的,同时又是自然贴切而富于生活气息的。

   谢朓楼前,就是终年长流的宛溪水,不尽的流水与无穷的烦忧之间本就极易产生联想,因而很自然地由排遣烦忧的强烈愿望中引发出“抽刀断水”的意念。由于比喻和眼前景的联系密切,从而使它多少具有“兴”的意味,读来便感到自然天成。

   尽管内心的苦闷无法排遣,但“抽刀断水”这个细节却生动地显示出诗人力图摆脱精神苦闷的要求,这就和沉溺于苦闷而不能自拔者有明显区别。“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的进步理想与黑暗现实的矛盾,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无法解决的,因此,他总是陷于“不称意”的苦闷中,而且只能找到“散发弄扁舟”这样一条摆脱苦闷的出路。这结论当然不免有些消极,甚至包含着逃避现实的成分。

   但历史与他所代表的社会阶层都规定了他不可能找到更好的出路。李白的可贵之处在于,尽管他精神上经受着苦闷的重压,但并没有因此放弃对进步理想的追求。

   诗中仍然贯注豪迈慷慨的情怀。“长风”二句,“俱怀”二句,更象是在悲怆的乐曲中奏出高昂乐观的音调。

   在黑暗的云层中露出灿烂明丽的霞光。“抽刀”二句,也在抒写强烈苦。

   5.古代登临的句子

   金·元好问《东园晚眺》诗:“一诗不尽登临兴,落日东园独倚栏。”

   清《睢州志·袁枢传》:“枢博览群书,工诗赋。使车所至,登临啸咏,动盈卷轴。”

   朱德《游南泥湾》诗:“登临万花岭,一览羣山小。”宋·陈与义在其《登岳阳楼(其一)》中:“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语本《楚辞·九辩》:“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禅於姑衍,登临 翰海 。”

   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登高>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鹳雀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题沈隐侯八咏楼 崔颢梁日东阳守,为楼望越中。

   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江静闻山狖,川长数塞鸿。

   登临白云晚,流恨此遗风。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巾。 题沈隐侯八咏楼 崔颢梁日东阳守,为楼望越中。

   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江静闻山狖,川长数塞鸿。

   登临白云晚,流恨此遗风。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②,独怆然③而涕④下。

   6.有关登楼的诗句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春日登楼怀归

   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7.谁能告诉我一些反映登临意的诗句

   问题中登临意的诗词说的太过宽泛,不同的作者在不同的处境下登临时意思是不同的,所以笼统的指称太宽泛。你说的应该是辛弃疾的《水龙吟》吧?登高望远是古人的乐事,这样的作品是有较多的,比如:

   登临

   陆游

   尽道羁怀恶,登临亦解颜。 健嫌山路浅。狂恨酒尊悭。 亲友多疏索,渔樵自往还。 有诗仍嬾记,零落水云间。

   又比如: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又如:

10首怀古诗词,读懂历史沧桑

  10首怀古诗词 读懂历史沧桑

  一、《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赏析凤凰是一种祥瑞,凤凰来游象征着王朝的兴盛。有一种相对更准确的说法是这首诗是李白奉命“赐金还山”,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今南京)时所作。诗的最后两句寄寓深远,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他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

  二、《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赏析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前四句凭吊丞相祠堂,从景物描写中感怀现实,透露出诗人忧国忧民之心;后四句味叹丞相才德,从历史追忆中缅怀先贤,又蕴含着诗人对祖国命运的许多期盼与懂憬。

  三、《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赏析这首诗是刘禹锡写的咏怀古迹的组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当时诗人由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任上返回洛阳,途径金陵,有感而作的。乌衣巷原是六朝时期责族居住的地方,最为繁华,如今有名的朱雀桥边竟长满野草,乌衣巷口也不见车马出入,只有夕阳斜照在昔日的深墙上。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也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四、《咏史二首·其二》

  唐·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赏析这首诗中,诗人根据历史兴亡的史实,概括为“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著”,在兴亡系于何人的问题上,尽管诗人受时代的局限,还只能将理乱的命脉系于帝王,但在他的诗中,大都是指责他们败乱国家的,他比前人的认识更自觉完整。

  五、《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武昌县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作,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最后两句是为人们所传诵的佳句,诗人通过大乔、小乔这两个具有特殊身份的女子命运来表达设想中东吴败亡的结局,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六、《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整,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赏析辛弃疾重新被起用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第二年又被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每当他登临北固山上北固亭时,已属金国的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触景生情,便不胜感慨。他还写有一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也是怀古佳作。

  七、《念奴娇·赤壁怀古》

  北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槽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爵江月。

  赏析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一日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鼻)矶,这里壮丽的风景使他感触良多,因此写下这首词,在追忆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

  苏轼笔下的周瑜年轻有为,文采风流,且有儒将风度,气概豪迈,是苏轼心中十分仰慕的英雄。《三国演义》中的周输形象是作者罗贯中为了美化诸葛亮而做了改变。

  八、《桂枝香·金陵怀古》

  北宋·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棒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盖。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赏析这是词人作江宁知府时所作的咏史吊古之作,上阅写金陵之景,登高所见之美,令词人陶醉,同时也引起他深深的思考。下阅写不古之情,表现了词人作为政治家深邃的思想和雄伟的气概,不仅批判了六朝亡国之君的荒*误国,也批判了吊古者的空叹兴亡。

  在北宋这积贫积弱的现实面前,要汲取历史教训,从政治上进行改革,免致奢华靡费导致国力衰竭,重蹈六朝覆辙。

  九、《卖花声·怀古》

  元·张可久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

  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美人自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赏析张可久是元代重要散曲家、剧作家,这首怀古曲是由两首小令曲组成的,共用了六个典故,第一首的三个典故都是穷奢极欲而不免败亡的典型,第二首的三个典故是英雄美人或轰烈或哀艳的事迹。最后的“叹”字含义丰富,无论是押击社会现实,还是审视历史,都称得上是佳作。

  十、《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赏析这是元代散曲中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名作,天历二年,因关中旱灾,张养浩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赚灾民。他命驾西秦过程中,亲睹人民的深重灾难,感慨叹喝,愤愤不平、遂散尽家财,尽心尽力去救灾,终因过分操劳而殉职。这首小令便写于此时,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历史的沧桑感和时代感,既有怀古诗的特色,又有与众不同的沉郁风格。

登高抒怀的古诗(我要六首)

  1、黄鹤楼

  作者崔颢?朝代唐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2、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朝代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3、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作者黄庭坚?朝代宋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译文?

  投送边荒经历万死两鬓斑斑,如今活着走出瞿塘峡滟滪关。

  还未到江南先自一笑,站在岳阳楼上对着君山。

  4、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作者李白?朝代唐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译文?

  登上岳阳楼览尽四周风光,江水辽远通向开阔的洞庭。看见大雁南飞引起我忧愁之心,远处的山峰又衔来一轮好月。

  在高入云间的楼上下榻设席,在天上传杯饮酒。醉酒之后兴起了凉风,吹得衣袖随风舞动我们随之而回。

  5、登岳阳楼·其一

  作者陈与义?朝代宋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译文?

  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湖之东长江之西,夕阳黄昏,没有晚风卷起,楼阁上的招牌静止不动。登临当年吴国和蜀国的分界之处(荆州),在湖山黄昏下徘徊。

  行程万里,今日登高远望是什么心绪?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

  6、相见欢

  作者李煜?朝代五代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译文?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好了,关于“登临感怀的诗有哪些”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登临感怀的诗有哪些”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