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宋代: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注释
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朱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
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镜子;也有学者认为镜子。指像鉴(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徘徊:来回移动。
为:因为。
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那得:怎么会。
那:怎么的意思。
清如许:这样清澈。
如:如此,这样。
清:清澈。
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
宋代: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译文
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战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
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
注释
1、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2、那得:怎么会。
3、那:通“哪”,怎么的意思。
4、清如许:这样清澈。
5、如:如此,这样。
6、清:清澈。
7、为:因为。
8、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9、“艨艟”:古代攻击性很强的战舰名,这里指大船。一毛轻: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
10、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推移力:指浅水时行船困难,需人推挽而行。
11、中流:河流的中心。
宋代的朱熹写的观书有感是一首什么诗,人们常用后两句来比喻什么
其实观书有感有二首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一般第一首比较有名,后两句用来比喻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才能是自己不断充实和更新。
朱熹写的关于读书的诗句有哪些
1.朱熹所写的关于“读书”的诗句有哪些
1.《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宋代: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劝学诗》
宋代: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3.《读书要三到》
宋代:朱熹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4.《司马光好学》
宋代:朱熹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5.《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
宋代: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一、朱熹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出生于南剑州尤溪。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二、与读书有关的句子
1、好读书,不求甚解。 ——陶渊明 译文
2、读书可以经历一千种人生,不读书的人只能活一次。 ——乔治·马丁
3、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孔子 译文
4、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朱熹 译文
5、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 ——郑燮 译文
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
7、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郑成功
8、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曾国藩 译文
9、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 ——欧阳修 译文
10、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杨绛
11、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 ——李欣 译文
12、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 ——曹雪芹
2.朱熹说过关于“读书”的名言有什么朱熹说过关于“读书”的名言有:
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精思。——朱熹《性理精义》
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读书之要》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朱熹《观书有感》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朱熹《朱子全书》
鸟畏死,故鸣哀;人穷反本,故言善。——朱熹《论语集注》
仁者,以天下为已责也——朱熹
涵养、致和、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和次之,力行又次之。——朱熹
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只是好学下问——朱熹
不以小恶掩大善,不以众短弃一长——朱熹
其他关于“读书”的名言有:
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孙中山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顾炎武
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 ——鲁迅
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 ——吴晗
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顾颉刚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 ——郑板桥
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 ——王充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郑玄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况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孔丘
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 ——鲁迅
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 ——高尔基
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弗·培根
读书对于智慧,也象体操对于身体一样。 ——艾迪生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列·托尔斯泰
3.朱熹的名言有什么 朱熹关于读书的名言介绍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 朱熹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 朱熹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 朱熹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 朱熹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 朱熹
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 朱熹
读书之法无它,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 朱熹
4.宋代朱熹写的有关读书的文段有什么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唯是笃志虚心,反复详改,为有功耳. 2、使一书通透烂熟,都无记不起处,方可换一书,乃为有益.若但轮流通念,而复之不精,则也未免枉费功夫也. 3、博学,谓天地万物之理,修己治人之方,皆所当学.然亦各有次序,当以急者为先,不可杂而无统也. 4、读书之法,既先识得他外面一个皮壳,又须识得他里面骨髓方好. 5、为学读书,须具耐心,细意去领会,切不可粗心.为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必是今日去一重,明日去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 6、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尔. 7、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8、读书不可只就纸上求理义,穷理而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 9、读书须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浪漫诵读,决不能记,记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点,眼口岂有不到者乎. 10、心不存,虽读万卷书,亦何所用.心不定,故见理不得.今且要读书,须先定其心,使之如止水,如明镜;暗镜如何照物? 11、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是始.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12、观书须从头循序渐进,不以浅深难易有所取舍,自然意味详密. 13、凡看书须虚心看,不要先立说,看一段有下落了,然后又看下一段.须如人受讼词,听其说尽,然后方可断. 14、从头熟读,逐字训释,逐句消详,逐段反复,虚心努力,且要晓得句下文意.未得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 15、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16、读书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 17、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18、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致于此.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5.宋代朱熹写的有关读书的文段有什么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唯是笃志虚心,反复详改,为有功耳.
2、使一书通透烂熟,都无记不起处,方可换一书,乃为有益.若但轮流通念,而复之不精,则也未免枉费功夫也.
3、博学,谓天地万物之理,修己治人之方,皆所当学.然亦各有次序,当以急者为先,不可杂而无统也.
4、读书之法,既先识得他外面一个皮壳,又须识得他里面骨髓方好.
5、为学读书,须具耐心,细意去领会,切不可粗心.为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必是今日去一重,明日去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
6、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尔.
7、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8、读书不可只就纸上求理义,穷理而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
9、读书须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浪漫诵读,决不能记,记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点,眼口岂有不到者乎.
10、心不存,虽读万卷书,亦何所用.心不定,故见理不得.今且要读书,须先定其心,使之如止水,如明镜;暗镜如何照物?
11、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是始.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12、观书须从头循序渐进,不以浅深难易有所取舍,自然意味详密.
13、凡看书须虚心看,不要先立说,看一段有下落了,然后又看下一段.须如人受讼词,听其说尽,然后方可断.
14、从头熟读,逐字训释,逐句消详,逐段反复,虚心努力,且要晓得句下文意.未得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
15、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16、读书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
17、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18、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致于此.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6.关于读书的诗句有哪些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3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朱熹的《观书有感》一般指的是哪一首?
第一首诗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第二首诗借助巨舰无人能推动却能自由航行在水中,比喻艺术创作需要灵感的道理。
朱熹《观书有感》一般指观书有感二首。《观书有感二首》是宋代学问家朱熹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是描绘其“观书”的感受,借助生动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全诗寓哲理于生动形象的比喻之中,不堕理障,富于理趣,一直为人传诵。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庆元二年(1196年),为避权臣韩侂胄之祸,朱熹与门人黄干、蔡沈、黄钟来到新城福山(今黎川县社苹乡竹山村)双林寺侧的武夷堂讲学。
在此期间,他往来于南城、南丰。在南城应利元吉、邓约礼之邀作《建昌军进士题名记》一文,文中对建昌人才辈出发出由衷赞美。
又应南城县上塘蛤蟆窝村吴伦、吴常兄弟之邀,到该村讲学,为吴氏厅堂书写“荣木轩”,为读书亭书写“书楼”,并为吴氏兄弟创办的社仓撰写了《社仓记》,还在该村写下了《观书有感二首》。
个人成就:
在宋朝,学术上造诣最深、影响最大的是朱熹。他总结了以往的思想,尤其是宋代理学思想,建立了庞大的理学体系,成为宋代理学之大成,其功绩为后世所称道,其思想被尊奉为官学,而其本身则与孔子圣人并提,称为“朱子“。
朱熹撰《周易本义》列河洛、先天图于卷首,又与弟子蔡氏父子(蔡元定、蔡沉)编撰《易学启蒙》笃信和诠释河洛、先天之学,后世皆以此立言,阐发朱子的河洛先天思想。
百度百科—《观书有感》
今天关于“宋代的观书有哪些”的讨论就到这里了。希望通过今天的讲解,您能对这个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