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里的代词有哪些 古文中的代名词

发布日期:2024-09-25         作者:千千百科网

  一、“是”在古汉语中是一个指示代词,常用做判断句的主语。1.是知也。 (《(论语)十则》)是:指示代词,相当于“这”做主语。知:通:智”,聪明智慧。名词活用为动词,做谓语。2.是进亦忧,退亦忧。 (《岳阳楼记》)是: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指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做主语。3.是可谓善学者矣。(《送东阳马生序》)是: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指代“马生”,做主语。“谓”做主语。二、“是”做动词,表肯定判断。1.对子骂父,则是无礼。(《世说新语·陈大丘与友期》)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世说新语·陈大丘与友期》)3.正是江南好风景。(《江南逢李龟年》)4.日暮乡关何处是? (《黄鹤楼》)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6.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铭》7.最是一年春好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8.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9.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10.落红不是无情物。 (《己亥杂诗》)

古文中的代名词

  汗青:史册

  须眉:男子

  巾帼:妇女

  桑梓:故乡

  社稷:“社”在古代指土地神、“稷”在古代指谷神。古代帝王都祭祀社稷,以后社稷就成了国家的代称松 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莲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梧桐 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杜鹃鸟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其他又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唐人秦观《踏莎行》)、“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鹧鸪鸟 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寒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如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寒蝉鸣我侧”(三国人曹植《赠白马王彪》)等诗句也表达这样的情思。

  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以雁写思的还有“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人赵嘏《长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人戴复古《月夜舟中》)等。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

  另外还有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鸳鸯,指恩爱的夫妇,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等等。月亮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菊花 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梅花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文言文有字的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

  1. 文言文中什么字有“是”的意思

   汉字若

   释义ruò

   ①<;动>;像。《赤壁之战》:“众士慕仰,~水之归海。”

   ②<;动>;及;比得上。《邹忌讽齐王纳谏》:“徐公不~君之美也。”

   ③<;代>;你;你们;你(们)的。《鸿门宴》:“~入前为寿。”《捕蛇者说》:“更~役,复~赋。”

  

   ④<;代>;这样的;这。《齐桓晋文之事》:“以~所为,求~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⑤<;连>;至于。《齐桓晋文之事》:“~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⑥<;连>;假如;如果。《肴之战》:“~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⑦<;连>;或;或者。《汉书?食货志》:“时有军役~水旱,民不困乏。”

   ⑧<;副>;好像;似乎。《桃花源记》:“山有小口,仿佛~有光。”

   ⑨<;词缀>;用于形容词后,表示“……的样子”,也可不译出。《诗经?氓》:“桑之未落,其叶沃~。”

   若华若木之花。

   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生于日落之处,青叶赤花。

   若时⒈顺应天道。时,四时;天运。⒉此时。⒊彼时。

   若属你们这些人。

   若许犹“如许”。如此。

   若英杜若之花。若木之花。

2. 文言文中有什么字的意思是“吃”

   吃:脍、咽、餐、吞、嚼、服、舔、啖

   只:独,仅, 唯,惟

   现在根本不可能看到一本全面的 现代语→文言的词典。

   文言文里很多字词换成现代文都是一字多解,而且在发音和词性上都经历了很大的变化。

   并且,在几千年的历史里,不同时期的文言文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的过程,比如说,同一个字,放在春秋时期和明清时期,就完全不是一回事了,它的差异就如同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差异。

   总的来说,还是工作量过于庞大,几乎不可想象,所以现在根本不可能看到一本全面的 现代语→文言的词典。

3. 文言文中,有哪些字的意思是“我”

   汉语里,我的表示法太多了。除了“我”以外,从古到今,用过的,正在用的有:台(yi)、吾、余、予、俺、咱、小人、小子、小可、不才、在下、本人、仆、愚、洒家、们、阿拉、老子、爷、爷爷、你爷爷、老爷、你老爷、偶……

   身份不同,自称不同:寡人、孤、不谷、朕、哀家、臣、老臣、下官、小官、小将、末将、本督、本帅、本*(王、爵、宫、府……)奴婢、为父、为母、为夫、为丈夫、为妻、咱家、不肖男、子、女、老朽、老身、老媳妇、奴家、妾、小女子、奴才、老奴、……

   身份不同,自称不同。一般多自称贱,寡人、不谷、孤、哀家这些贱称却只有天子、皇后才能自称。朕本是什么人都可以自称,如屈原,在《离骚》里就有“朕皇考曰伯庸”(我死去的父亲叫伯庸)这样的句子。秦始皇以为这个字尊贵,把它独霸了,从此,只有皇帝才能用。

   自称贵的多含一股霸气。如:爷爷、你爷爷、你老爷……

   老子、俺、洒家、们、阿拉……是方言。

   如此多的自称,学汉语的老外要想收集齐全,倒是一件趣事。

4. 什么是文言文,有什么含义

   文言文是中国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俗称“之乎者也”。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了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的事情,就需要将不重要的字删掉。

   可以说“文言文”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记录“压缩”格式。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

   南怀瑾先生讲文言文的重要: 中国古人了解,语言最多三十年一个变化,因地方不同带来的语言变化也是一种,所以把语言和文字脱开。后人只要花两年的时言,学会了一两千个字,几千年以上的书也能读懂。

   外文不同了,譬如英文,现在已经一二十万字,还在不断地发展下去。一百多年前的外文古书,现在人已经看不懂了,非要专家研究不可。

   中国文字不同在这里。 中国文化宝库一把钥匙打开,就是古文。

   古文、古诗学好了,白话文、白话诗也自然会写得好。

5. 古文里有哪些字意思是我

   (1)第一人称代词,有“我、吾、余、予”。

   a 它们都可作定、主、宾语。

   b “吾”一般只在否定句里作前置宾语,

   c 而在肯定句里一般用“我”作宾语。

   d “朕”先秦时意同“我”,秦朝后,是皇帝自称。

   (2)第二人称,有“女(汝)、尔、若”。

   a 它们可作主、定、宾语。

   b “而、乃”一般只作定语。

   (3 )第三人称,

   a “彼”出现率不高,一般作主语,个别用作宾语,仍有指示性,有轻蔑意味。

   b“之、其”出现率很高,“之”只作宾语,“其”只作定语。

   (4 )第一、二人称代词后,加“侪、辈、属、曹”表复数。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6. “文言文”三字的意思是什么

   是不是“赤兔之死”还是“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在 初中作文网)里,自己去找。

   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 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使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比如像说现在的,“你吃饭了吗?”。

7. “等”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děng

   在文言文中有以下意思:

   1. 做名词:

   会意。从竹,寺声。寺官曹之等平也,寺者,简册杂积之地,寺亦声。本义:整齐的简册

   同本义

   等,齐简也。——《说文》

   等级;辈分

   士阶三等。——《吕氏春秋·召类》

   皆陛下故等夷。——《史记·留侯世家》。索隐:“言等辈也。”

   同名同食曰同等。——《大戴礼记·少间》

   请自贬三等。——《三国志·诸葛亮传》

   又如:优等;等例(等级差别,地位高低的差别);等子(宋代的御林军;标本,样本);等分(等级名分);等外品(质量差,不列入等级的产品);等列(等级品位);等别(等级)

   台阶

   出降一等。——《论语·乡党》

   类型;样子

   爻有等。——《易·系辞》。注:“类也”

   呀,真个下雪了,有这等异事。——元· 关汉卿《窦娥冤》

   又如:此等人;等侪,等俦(同类)

   戥子 。秤金银和珍贵物品的衡器。

   如:等子(戥子。小型的秤);等秤(戥子和秤)

   2. 做动词

   等同,使一样

   以等邦国。——《周礼·大宗伯》。注:“犹齐等也。”

   与无法等。——《淮南子·主术》。注:“同也。”

   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资治通鉴》

   又如:等作(等同;当作);相等;大小不等;等头(齐头,齐等);等伦(同辈;同类的人)

   等待,等候

   父母年年等驾回。——范成大《州桥诗》

   有个官人请说话,商议些事务,专等,专等。——《水浒传》

   又如:等车(候车);等人(等候别人);等米下锅(比喻经济拮据而急需)

   推迟 。

   如:等几天再看

   区别等次

   以等其功。——《周礼·司勋》。注:“犹差也。”然后立乐等。——《礼记·乐记》。注:“差也。”

   又如:等列(分等级);等衰,等杀(等差);等务(不同的事务)

   衡量 。

   如:等量(衡量;比较)

   3. 做形容词

   程度、数量相等

   等,齐也。——《广雅·释诂四》

   示有等威。——《左传·文公十五年》

   等赋府库者,货之流也。——《荀子·富国》

   4. 做助词

   用在人称代词或指人的名词后面,表示复数

   臣等不肖,请辞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又如:我等;彼等;一干人等

   列举后煞尾 [etc.]

   与樊哙夏候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史记·项羽本纪》

   又如: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等四大河流

   表示列举未尽(可叠用)

   关羽、张飞等不悦。——《三国志·诸葛亮传》

   又如:购置笔、纸等

   5. 做副词

   一样,同样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史记·陈涉世家》

   有法者而不用,与无法等。——《淮南子·主术》

   又如:等夷(等侪。同等地位的人)

在古诗中我的代名词是

  吾、余、予、愚、鄙人、在下

  先秦以前:寡人

  皇帝:朕、寡人

  皇后、太后:哀家

  老头:老朽、老夫

  老妇:老身

  出家人:洒家

  官人:下官

  女子:妾、区区、奴、奴婢

  读书人:小可、不才

  下人:奴才、老奴

  补充:通俗的:我、吾,余、予、仆、咱、俺、区区、小子、晚辈、小可、鄙人、敝人、不才、某家、洒家、老朽(男)、老身(女)

  贵族类:孤、孤家、寡人、朕、不谷、哀家、

  官员:卑职、微臣、奴婢(满族)、

古诗词中都有哪些指代的词语

  你好

  第一人称:我,余,予,吾,仆,妾,愚,臣,寡人,孤,己,自

  第二人称:汝,尔,乃,若,而,子,君,卿,公,足下

  第三人称:之(他,他们),其(他的,它们的),彼,伊,焉

  近指代词:是,此,斯,之,然,兹,焉

  远指代词:其、夫、彼。

  旁指代词:它,他。

在古诗词中,花有哪些指代词

  1、菊花:黄花

  出处: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宋代:晏几道?

  译文:林叶转红,黄菊开遍,又是晚秋时节,我不禁想念起千里之外的游子来了。天边的云彩不断向远处飘去,归来的大雁也没有捎来他的消息,不知道游子的去处,能往何处寄书呢?

  2、梅花:暗香

  出处: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宋代:王安石

  译文:远远的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因为有梅花的幽香传来。

  3、莲花:芙蕖

  出处: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赏牡丹》唐代:刘禹锡

  译文:庭前的芍药妖娆艳丽却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洁净却缺少情韵。

  4、牡丹:名花

  出处: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唐代:李白

  译文:绝代佳人与红艳牡丹相得益彰,常常使得君王满面笑容不停观看。

  5、水仙花:凌波仙子

  出处: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宋代:黄庭坚

  译文:凌波仙子尘土沾上罗袜,在水上轻盈地踏着微月。是谁招引来着断肠的惊魂,种成了寒花寄愁绝。

  好了,今天关于“古诗里的代词有哪些”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古诗里的代词有哪些”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