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固有哪些意思 语文古诗中的意象有哪些

发布日期:2024-10-04         作者:千千百科网

   《读山海经》作者为唐代文学家陶渊明。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译文

   精卫衔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平沧海。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如果没有这样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时光又怎么会到来呢。

   鉴赏

   陶渊明对东晋的灭亡十分惋惜,对恭帝被弑痛心疾首。他不仅引用历史故事,抨击刘裕代晋,而且利用古代神话传说,表示了自己的不平和反抗情绪。

   诗的前半部分,歌颂了精卫和刑天。“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精卫是炎帝少女死后化为的精灵,虽然身小力薄,却常西山之木以填于东海。“微木”与“沧海”是一组多么强烈悬殊的对比,以微木填海何时方可填平?一如愚公一担一石之移山。但诗人歌颂的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与矢志靡它的决心,只要有这种精神与决心终有成功胜利的一天!“刑天舞干戚”讲的是刑天操斧执盾不甘失败的故事。刑天被天帝断首,仍然挥舞牌,刚毅的精神长留不衰。“猛志固常在”中的这个“固”字点明刑天的“猛志”本为其生来所固有而永不衰竭,无论失败还是死亡终不能使其消减。诗人在“精卫”与刑天身上看到他们这种共有的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从而加以赞颂讴歌,就隐含着诗人自身也时时以这种精神自策自励。

   这首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赞扬这两个英雄顽强的斗志。尽管良机已失,徒怀雄心,但他们也不存忧虑,毫无悔意。通过精卫和刑天的行动,寄托了自己的悲愤。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前二句写“精卫”与“刑天”如此刚毅的缘由。“同物”、“化去”即物化之意。“物化”一般指死生变化而言。生与死不过是不同形式的“物化”,死只不过是生的另一种形式而已。炎帝的女儿——女娃变成精卫,刑天变成乳目脐口的怪神,都是由此物化为彼物,其精神不死,故而无论衔微木填海,或舞干戚向敌,都能无虑而不悔。诗人在此以“物化”的哲学观点激励自己无虑不悔的斗争意志。最后二句是诗人思想情感又一次跌宕:表面上是感叹精卫与刑天徒然存在着昔日猛志,但如愿以偿的时机岂能等到?实际上是诗人慨叹理想的无法实现。前人认为此二句是诗人的自白之语。

   由于家庭出身的影响,陶渊明和已死去的晋朝,感情上有割不断的万缕千丝。刘裕上台后诛杀异己的行为更使他不满于刘宋政权。因此,不能正确认识刘裕及他建立的新政在历史上起的积极作用。这正是诗人的局限。但他反对刘裕代晋和憎恶时代黑暗、政治残酷是紧紧相联系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批判刘宋政权,也是批判腐朽的东晋社会的继续。

   这首诗写法曲折,意义较为隐晦,风格和情调与以上所选各篇大不相同,但在豪放之中仍然保持了诗人托物寄兴、精练含蓄,说理议论自然妥帖的特点。

语文古诗中的意象有哪些

  在中国文学史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巳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或者说是约定俗成的意象群,了解这些意象群无疑对鉴赏古代诗歌、准确捕捉古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譬如,情感类别:哀怨、激愤、向往、离愁别恨、怀乡思亲、追古伤今等.要深入了解这情感,就要透过诗歌的语言外壳,发掘出作者在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寻撷到诗中的情感载体.如:杨柳——(代表)惜别、菊花——傲视、圆月——思念、落叶——失意、春风——得意、古迹——怀旧等等.而古诗中的情感载体——意象——解读这些意象群,就成了古诗词鉴赏的突破口.

  所谓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就古典诗词而言,诗人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而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以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对之进行多维解读,是鉴赏诗歌的钥匙之一,本文拟就古典诗词中一些常见的意象进行解读,供广大朋友参考.

  1、落花

  自然是人类永远的认识对象和审美对象.自然的形式丰富多彩,人类对美的撷取也无穷无尽.山川草木“莫不有性情”.情感与这些形式的遇合,故有意象产生.我国历史上优秀诗词数不胜数,本文我只想撷取其中的一朵奇葩——含有“落花”意象的诗词,来略谈一二.

  落花是一种自然现象,自然规律,但在我国古诗词中却赋予了它们以情感和生命.归纳起来,“落花”意象有这样几层意思.

  A、一是把落花作为自然景物来描写,构成一种优美的意境.

  “春城无处不飞花”(韩翃《寒食》),给人的感觉是春风和煦,阳光明媚,各种颜色的花儿在风中轻扬曼舞,美妙极了.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伴随着风雨之声,落花片片,满地缤纷,可以想见春天的美好和童子的天真烂漫之趣.

  B、一是面对落花,唏嘘感叹:叹年华易逝,美丽不再.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从中可以看出国破家亡之恨,无可奈何之情.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抒发了浓浓的郁闷之情,幽幽的相思之苦.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是《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葬花词.花落巳葬,己去谁葬,暗含自己的命运还不如落花,道尽了心中的绵绵的悲苦.

  C、还有一种是以落花寓意昂扬向上的精神.

  “花落春常在”清道光年间考生俞樾在礼部复试,以此句为诗开头,寓意希望在人间.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王安石《北陂杏花》)暗寓诗人宁可在与顽固派的斗争中粉身碎骨,也不愿委曲求全同流合污.

  2、流水

  A、因水具有柔和清冷的特点,故常用水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

  的事物.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诗人借水的清冷,从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B、又因水的剪切不断、永不停歇与愁绪的无始无终、无止无休正好吻合,故诗人又常以水喻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抒发了诗人因强烈的感到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烦忧和愁苦;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十国南唐?李煜《虞美人》),词人经历亡国之痛后,尝尽了人生的愁苦滋味,他用东去的“一江春水”抒写愁恨,让读者看到那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腔幽愤尽泻如注,悲愤之情,溢于言表.

  3、“捣衣”和“砧声”

  A、关心家人冷暖,为全家人缝制衣服,是古代妇女的主要职责之一.在进行捣衣这种机械重复的劳作之时,她们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思念远离家乡的亲人.单调悠长的砧声有助于摒除外虑,心志专一,对思念之情起到凝聚与强化的作用.正因为这些原因,捣衣的动作和与之相关的清砧的声响,成为古典诗歌中“思妇”主题下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

  “晓吹员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李白《捣衣》)

  “不辞捣衣倦,一寄塞垣深.”(杜甫《捣衣》)

  “飞鸿影里,捣衣砧外,总是玉关情.”(宋?晏几道《少年游》)

  B、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

  杜甫的《秋兴》,就是以白帝城的砧声寄寓自己客居漂泊中对故乡的思念: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C、古典诗歌表现了捣衣与砧声意象,也塑造了这种意象.它不仅感染、感动着置身情境之中的思妇与游子,即使平常诗人,也往往喜欢把这种声音作为自己诗歌的背景音乐,表达种种复杂的情感: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十国南唐?李煜《捣练子》)

  “砧清秋巷迥,灯白夜堂凉.此意无人会,重城醉梦乡.”(林景熙《夜意》)

  4、雁

  相传鸿雁能够传书.李煜在《清平乐》中说:“雁来音信无凭”,春天大雁从南方飞归北方,主人公眼见南方的大雁飞来,心头顿时生出一线希望,兴许大雁会带来故国江南的音信.可等待半天,大雁飞过,音信全无,留下的只是更深的失望.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大雁的形象往往延伸出“雁阵”、“雁序”、“雁行”这些相应的形象来.强调的群体、共同飞翔的意义.

  “雁行”:谓相次而行,如群雁飞行之有序列.《诗经?郑风?大叔于田》中有“两服上襄,两骖雁行”的诗句.

  “雁序”:飞雁的序列.杜甫有诗《天池》:“九秋惊雁序,万里狎鱼翁.”更有用“雁序”来喻兄弟的.

  还有“雁阵”:雁飞行时排成的队形.汉代焦延寿的《易林?二复之丰》:“九雁列阵,雌独不群.”这些诗文都是强调大雁和雁群的关系.所谓“断鸿”,是失群孤雁.柳永的《乐章集?夜半乐词》有:“凝泪眼,杳杳神京路,断鸿声远长久.”张久龄云:“孤鸿海上来.”

  5、杜鹃

  又名杜宇、子规、蜀鸟.传说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

  A、因它的叫声被老百姓摹拟为“不如归去”,其声凄惨,因而古诗词中的杜鹃常常是凄凉、哀伤的象征,诗人常常用以表达思亲之情、归家之念.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人通过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

  “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吴融《简州归降贺京兆公》)

  B、传说杜鹃啼叫时嘴里会流出殷红的血,故杜鹃啼血常用以表现环境之凄凉.

  “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王令《送春》)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村颓壁”(南宋?文天祥《念奴娇》)

  C、也有用杜鹃啼血来比喻忠贞的.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南宋?文天祥《金陵驿》)

  6、鹧鸪

  A、它的叫声被老百姓摹拟为“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B、鹧鸪的叫声还可用来婉转劝人不要远行,以此表达思念之情.

  “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东风唱鹧鸪”(郑谷《席上贻歌者》),它借所谓“江南客”之不忍唱鹧鸪曲,表达诗人不愿继续游子行的思乡之情.

  7、燕子

  A、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宋?晏几道《临江仙》),词人以“燕双飞”这乐景反衬“人独立”这一哀情,即看到燕子成双飞翔,想到自己孑然一身,心爱之人不在身边,孤独想思之苦油然而生.

  B、又由于燕子有眷恋旧巢的习性,故又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既暗示了乌衣巷往昔的繁华,又袒露了诗人面对今昔变化的无限感慨.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南宋?文天祥《金色陵驿》)

  8、寒蝉

  晋人陆云在《寒蝉赋?序》中称赞蝉有五种美德:头上有蕤,这是文采;只饮露水,这是清高;不食五谷,这是廉洁;不住窠巢,这是俭朴;应气候守季节,这是信用.

  蝉常常成为诗人自比清高的载体,而秋蝉命折旦夕,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因此,寒蝉又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唐?骆宾王《咏蝉》),这里“西陆”即“秋天”,“南冠”即“囚徒”,诗人以闻蝉起兴,借寒蝉自喻,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李商隐《蝉》),天将破晓,寒蝉巳声嘶力竭,而它所栖息的高树(喻指所期望的人)却仍然一片碧绿,似乎对寒蝉的哀鸣,全然无动于衷,诗人以蝉自况,喑喻为人作幕,寄人离下,空有不平之鸣,依然为薄官所羁绊.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竭.”(宋?柳永《雨霖铃》),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巳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曹植《赠白马王彪》.

  9、月亮

  A、古诗中的月亮往往是思乡的代名词,是相思之情的载体.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州》)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

  B、明月还常常蕴涵边人的悲愁.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的悲亢幽怨.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王昌龄《出塞》)的悲壮雄浑.

  C、有时明月还蕴涵时空的永恒.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D、由于月亮的特点是普照天下,有圆有缺,月圆可喻亲朋相聚,事情结果圆满;月缺可喻亲朋分离,事情不如人意.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恨君不是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宋?吕本中《采桑子》)即借月亮的这两个特点来喻人事.

  10、船

  A、中国古典诗歌中用以表现“漂泊”之感的意象很多,如浮萍、飞蓬、孤雁等,“船”则是表现这种情感的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

  古人常说“舟马劳顿”“水陆兼程”,可见“船”在古代交通中的重要地位.一叶扁舟,天水茫茫,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人在旅途,所见多异乡购物,更易触发无限的思绪.写于船上的诗,或写到船的诗,俨然成为一个颇为壮观的部落.

文言文故字的意思

  1. 文言文中故字的含义有哪些

   常用的意思是“因此,所以” 另外还有下列意思 详细字义 〈名〉1. (形声。

   从攴( pū),古声。从“攴”,取役使之意。

   本义:缘故,原因)2. 同本义 [cause;reason] 故,使为之也。——《说文》又明于忧患与故。

   ——《易·系辞传》则是无故。——《礼记·礼运》夫有其故。

   ——《国语·楚语》既克,公问其故。——《左传·庄公十年》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史记·陈涉世家》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史记·李将军列传》3. 又如:借故(托故。

   借口某种原因);无故(没有缘故)4. 事;事情 [thing] 昭伯问家故,尽对。——《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敢问天道乎,抑人故也?—《国语·周语下》教、孝景固袭掌故,未遑讲试。

   ——《史记·龟策传》5. 又如:细故(细小而值不得计较的事情);掌故(历史上的人物事迹、制度沿革等)6. 意外或不幸的事变 [accident] 国有故。——《周礼·天官·宫正》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

   ——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7. 又如:故端(事故;事端);变故(灾难;意外发生的事情);事故(意外的损失或灾祸)8. 旧识;旧交 [old friend] 君安与项伯有故?——《史记·项羽本纪》9. 又如:一见如故;故贵(旧交与贵人);故义(故交旧友);旧故(旧交);亲故(亲戚故旧)10. 特指旧法、旧典、成例 [outmoded conventions] 变化齐一,不主故常。——《庄子·天运》是时,宣帝循 武帝故事,招名儒俟材置左右。

   ——《汉书·楚元王传》11. 又如:蹈常袭故;故典(典故);故语(典故成语);故祀(按惯例举行的祭祀);故套(陈规俗套)12. 先,祖先 [ancestors]。如:故训(先代留下的法则。

   古训);故业(指祖上传下的基业);故家(世代仕宦之家;世家大族);故墓(祖先的墓地)13. 旧的事物 [the stale]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14. 又如:吐故纳新15. 通“诂”( gǔ)。

   以今言解释古代语言文字或方言字义 [explain archaic or dialectal words in current language] 训故举大谊而已。——《汉书·儒林传》并作周官解故。

   ——《后汉书·贾逵传》〈形〉1. 原来。旧时的 [ancient;old;former] 故,旧也。

   ——《广韵》反故居些。——《楚辞·招魂》乐先故些。

   蔓成然故事蔡公。——《左传·昭公十三年》所谓故国者。

   ——《孟子·梁惠王下》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吕氏春秋·察今》敬亭丧失其资略尽,贫困如故时。

   ——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轩东故尝为厨。——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2. 又如:故步(旧时行步的方法);故地(旧有的属地);故夫(以前的丈夫);故方(旧药方);故吏(原有属吏);故林(从前栖息的树林);故式(古旧的仪式)3. 通“古”( gǔ)。

   时代久远 [long long ago;ages ago] 是故之时,陈财之道,可以行今也。——《管子·侈靡》4. 又如:先故(很久以前) 〈动〉1. 死亡 [die] 前年赵三郎已故了,他老婆在家守寡。

   ——《古今小说·穷马固遭际卖鎚媪》2. 又如:病故;亡故(死去);染病身故(死);物故(去世);大故(指父亲或母亲死亡);故鬼(旧鬼,死去已久的人的鬼魂)3. 衰老 [be old and feeble]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副〉1. 故意,存心 [deliberately;on purpose] 广故数言欲亡。

   ——《史记·陈涉世家》主者故不受,则固请。——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2. 又如:故故(故意;屡屡;常常);故违(有意违抗);故推(故意推托);故靳(故意吝惜。

   靳:吝惜);故纵干咎(有意纵容罪犯而触犯法令)3. 同“固”,原来,本来 [first;originally] 程不识故与 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史记·李将军列传》此物故非西产。

   ——《聊斋志异·促织》4. 仍,还是 [still]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资治通鉴》5. 通“胡”( hú)。何,何故 [why] 公将有行,故不送公?——《管子·侈靡》6. 又如:故为(何故如此) 1. 因此,所以 [therefore]——表示因果关系 夫秦无道,故 沛公得至此。

   ——《史记·留侯世家》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吕氏春秋·察今》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战国策·燕策》2. 又如:今日下雨,故未成行;故以(因此;所以);故厎(所以致成)1. 〈代〉 〈方〉∶这;那 [this; that]。如:故歇(这时候);故号(这种);故是(那是);故末(那末;那就)/s?wd=%B9%CA 这是参考网址。

2. 一则文言文1.教学相助解释下列字的意思弗:善:虽:故:用自己的

   发 音 jiào xué xiāng zhǎng 释 义 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出 处 《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示 例 教学实践,使我深深懂得了~的道理.用 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表示教与学相互促进.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译文:即使有美味的熟食,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因此,学然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后知自己理解不透.知道了自己欠缺,然后才能自己刻苦地钻研;知道了不解困惑之处,才能使自己变的更强,更聪明.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3. 故在文言文中有什么意思

   ①<;名>;事故;变故。

   《报刘一丈书》:“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

   译文:家乡多次遭遇灾祸,不能不触动旅居在外的人的愁思。

   ②<;名>;缘故;原因。

   《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译文:赵王怎么会因为一块玉的原因欺负秦国呢?

   ③<;形>;旧;旧的;原来的。

   《墨池记》:“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译文:这是原来的痕迹,可以相信吗?

   ④<;副>;旧时;从前。

   《项脊轩志》:“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

   译文:房子的东边曾经是厨房,人去,从房子前面经过。

   ⑤<;名>;老朋友;旧交情。

   《垓下之战》:“若非故人乎?”

   译文:难道你不是我认识的人吗?

   ⑥<;形>;衰退;衰老。

   《琵琶行》:“暮去春来颜色故。”

   译文:年复一年荣耀衰老。

   ⑦<;动>;死亡;去世。

   《红楼梦》:“目今其祖早故,只有个儿子。”

   译文:目今的祖父早就死了,只留了个儿子。

   ⑧<;副>;故意;特意。

   《陈涉世家》:“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译文:将军喝醉了,陈广说了很多次要逃跑,使将军生气。

   扩展资料

   文言文实词的推断:

   (1)因文定义法

   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考生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义项。

   例如:“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这句话中的“亡”与“举大计”并举,而其结果都是“死”,可见它绝不会是“死亡”的意思,而只能是“逃亡”的意思。

   句中的“等”字,也不是“等待”的意思,它是承上句的两个“亦死”而来,意思是“同样”。

   (2)联想迁移法

   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课内考”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

   因此要运用联想,充分调动大脑中的储存信息,进行灵活迁移。

   如2008年高考四川卷中“而郑氏数千指独完”一句,熟悉课文《六国论》的同学马上就会想到“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中的“完”字,意为“保全”,选项解释为“灭亡”显然是错误的。

   再例如:“不以外夷见忽”中的“见”,我们可以联系《孔雀东南飞》中“府吏见叮咛”来推断。“见”是第一人称“我”之意。“不以外夷见忽”的意思是,不因为我是外夷轻视我。

   由于不少成语中保留了古文言句法及一词多义现象,因此解题时将联想的触角指向自己熟悉的成语典故,也是解答文言实词题的方法之一。

   如“韩轨遂投城遁走”,句中“投”是否作“投奔”解呢?联想到成语“投笔从戎”,可知此处“投”应为“扔掉,舍弃”。

  好了,关于“古诗文固有哪些意思”的讨论到此结束。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古诗文固有哪些意思”,并从我的解答中获得一些启示。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