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书”字的草书写法,如下图所示:
3、“书”字的楷书写法,如下图所示:
4、“书”字的隶属写法,如下图所示:
5、“书”字的篆书写法,如下图所示:
书(拼音:shū),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本义作动词,是书写、记述的意思;后引申为名词,指简册、典籍、文书、信函等。
《说文》本义是“著”,指书写,记述。颂鼎:“尹氏受王命,书。”《曾侯乙墓竹简》一正:“书入车。”马王堆汉墓帛书《杂禁方》:“书其名,直(置)履中。”引申指简册、典籍、文书、信函等。
云梦秦简《法律答问》:“亡久(记)书、符卷、公玺、衡赢(累)。”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使韩山献书燕王。”人名用字。栾书缶:“余畜孙书已字‘R’其吉金。”古亦借“著”为书,见郭店楚简《性自命出》:“时(诗)、著(书)、丰(礼)、乐。”
楚墓出土帛书,颠覆了关于伏羲、女娲的认识!学者:史前发生洪水
长沙子弹库出土楚帛书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伏羲,又称宓羲、庖牺、包牺、伏戏,是中国的人文始祖。伏羲氏和女娲氏、神农氏被后世尊为三皇,又称太昊伏羲氏。传说中伏羲和女娲为兄妹,二人结合诞生了人类。这事很多人都当做神话。 然而,民国时期,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墓出土了一件楚国帛书,却记载二人确是夫妻,并非兄妹!伏羲是谁?他居于何方?伏羲、女娲时期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他们是怎么结婚的呢?跟随真知堂看看怎么回事吧。 伏羲、女娲结合繁衍人类的神话故事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伏羲、女娲神话的来历吧。先来了解一下三皇。 伏羲女娲石像 关于三皇,最早的记载,来自战国时期的典籍《世本》。 《世本》曰:「 ”太昊伏羲氏。 炎帝神农氏。 黄帝有熊氏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累祖,产青阳及昌意。” 并有「 ”伏羲作瑟,伏羲作琴”的记载。 后来西汉时期伏生和其弟子作《尚书大传》,则把「 ”遂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称为三皇。 到了唐代,学者司马贞写了《三皇本纪》补充到司马迁《史记》中,则把「 ”伏羲、女娲、神农氏”并称为三皇。 「 ”太皞庖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蛇身人首。。。女娲氏亦风姓。蛇身人首。有神圣之德。代宓牺立。号曰女希氏。。。女娲氏没,神农氏作。”《史记补 三皇本纪》 但是,司马贞并没有说伏羲、女娲为兄妹,也没有说二人结合繁衍人类。那么,这种说法来自哪部古籍呢?请往下看。 唐代志怪小说《独异志》 在唐代的一本神怪小说《独异志》里,我们找到了伏羲、女娲兄妹结婚的记载: 「 ”昔宇宙初开之时,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又自羞耻。兄与其妹上昆仑山,咒曰:「 ”天若遣我兄妹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今时取妇执扇,象其事也。”《独异志》 敦煌写经 后来,五代时期的敦煌写经也说到: 「 ”伏羲、女娲,因为父母而生,为遭水灾,人民死尽,兄妹二人,依龙上天,得存其命。见天下荒乱,惟金岗天神,教言可行阴阳,遂相羞耻,即入昆仑山藏身。伏羲在左巡行,女娲在右巡行,契许相逢,则为夫妇,天遣和合,亦尔相知。伏羲用树叶覆面,女娟用芒花遮面,共为夫妻。”《敦煌写经 天地开辟以来帝王纪》 两者说法不一: 一说伏羲、女娲为天地初开之时造人,一说伏羲、女娲时期地球遭遇巨大洪水,人民死绝。 一说兄妹二人自己商量结合,一说则是金刚天神教导。 一说兄妹二人各烧一烟火,烟火聚合而为婚姻,一说则二人进入分别进入昆仑山,相逢则为夫妇。 但不管何种说法,伏羲、女娲都是在天下无人的情况下兄妹通婚,繁衍了人类。 搞清楚了伏羲、女娲成婚神话的来历之后,伏羲氏和女娲氏是否在中国上古史上真的存在过呢?如果存在,何处最有可能是伏羲古国所在之地呢?伏羲,女娲时期发生大洪水了吗?继续往下看。 春秋以来古籍上的伏羲 搞清楚了「 ”伏羲、女娲兄妹成婚”的故事源自于唐代神怪小说《独异志》后,问题来了,《独异志》的作者李亢,又是从哪里知道伏羲、女娲的故事的呢? 李亢,此人史册无记载,我们不知道他和司马贞谁的时代更早。 当然,他最有可能是读了司马贞的《三皇本纪》而写出了《独异志》,但以其博学而言,能编出这个故事,当对伏羲、女娲的史料知之不少。那么,更早的史料来自何方? 最早的关于伏羲的记载,来自春秋时期的齐相管仲。 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世人尊称为管子,周穆王之后,齐国相国。 春秋齐相国管仲 管仲生活的时代,属于东周时代春秋早期。他比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早了172年。 管仲曰:「 ”伏羲造六爻以和阴阳,做了九九乘法用来计数合乎天道”。 ”虙戏造六峜(法)以迎阴阳,作九九之数以合天道。「 ”《管子.轻重戊》 这里的「 ”虙戏”就是「 ”伏羲”的古写法,「 ”六峜”当指伏羲做八卦之「 ”六爻”。 孔子和弟子们 后来,孔子和其弟子在《周易 系辞下》中也说:「 ”伏羲作八卦以通神灵”。 「 ”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结绳而为网罟,以畋以渔,盖取诸离。「 ”《周易.系辞下》 同时期的文子,也有类似的说法: 「 ”虙牺氏之王天下,枕方寝绳,杀秋约冬。。。当此之时,禽兽虫蛇无不怀其爪牙,藏其螫毒,功揆天地。《文子.精诚》 文子,即春秋时期思想家计然。 范蠡著《范子计然》 「 ”计然者,葵丘濮上人,姓辛氏,字文子,其先晋国亡公子也。尝南游于越,范蠡师事之。" 《史记·货殖列传》也记载:"昔者越王勾践困于会稽之上,乃用范蠡、计然。" 综合以上春秋时期管仲,孔丘和计然的说法,伏羲氏在春秋时期的思想界和上层社会,是公认其作为上古时代的先王存在的。 特别是管仲,他本是周王室子弟,自然有机会接触到周王朝所藏的史料和典籍。作为一代名相和周穆王后人,他的说法有相当的说服力! 周穆王时期「 ”长思”鼎 后来汉朝人也解说了何谓伏羲: 「 ”伏者,别也,变也。戏者,献也,法也。伏羲始别八卦,以变化天下。天下法则,咸伏贡献,故曰伏羲也。”《风俗通义.皇霸》 「 ”古之时。。。伏羲仰观象于天,俯察法于地,因夫妇正五行,始定人道,画八卦以治下。治下伏而化之,故谓之伏羲也。「 ”《白虎通义.号》 再往后的文献就意义不大,都是源自上述文献,在此就不引用了。 伏羲像 我们搞清楚了关于伏羲氏最早的记载,极有可能是来自管仲读过的周王朝典籍之后,却并不能否定《独异志》中所说的「 ”伏羲、女娲兄妹成婚”的说法! 这事到底是不是真的?还真成了一个迷。一传就是上千年。 时间进入民国时期。公元1942年,中华大地还处于抗日战争的烽火之中,湖南长沙一座战国时期的楚国墓葬却出土了一份帛书,揭开了这个谜底! 伏羲、女娲并非兄妹 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亦叫楚缯书或楚绢书,是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战国时代楚国帛书,书中部分内容记叙了伏羲女娲的故事。 楚缯书 这件帛书极为有名,真品无疑,它于1942年在湖南长沙被盗掘出土后,被盗墓贼当成破布。 后来,它被美国人考克斯(John Hadley Cox)带到美国,现保存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帛书一共有960多个可辨识的古文字。其中关于伏羲娶妻之事,记载得很清楚: 「 ”曰故(古)口{大+能}(鼋)雹戏(伏羲),出自乎震,侪于口,口厥田(畋){鱼亻鱼}(渔渔),口口口女(如)。梦梦墨墨,亡(无)章弼弼,口{母+日}(晦)水口,风雨是于(淤)。乃取(娶){虍+且+又}虘趘(提挺)口「氏」子之子曰女趫(娲),是生子四。” 楚帛书文字片段 很多朋友可能看不懂,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 这里的口,代表缺字。{ },代表帛书中此字的写法。( ),代表古文中此字的今意字。搞清楚了这几点之后,请往下读。 第一句,曰故{大+能}口鼋雹戏。 这个{大+能}即鼋(yuan),意思是大鳖,又称为能。能字的古写法是能字下加三点水,比熊字少一点。 我们知道,黄帝又称轩辕氏,前辈学者释读为「 ”干鼋”氏。 干,就是十天干之干,所以轩辕氏就是「 ”干鼋”。 黄帝出自有熊氏部落,后来又有大禹之父化为黄能入水的故事,所以,黄帝「 ”有熊氏”实可能为”有能氏「 ”之误读。此处失去的这个字,有可能是”干「 ”字或「 ”天”字。 雹戏就是伏羲,这个没有疑义。所以这句话连起来读就是:「 ”曰古天鼋伏羲”,意思是:「 ”说到古代的天鼋氏伏羲。” 楚帛书十二神 第二句,出自乎震,侪于口。 此处似乎是引用了孔子的说法: 「 ”帝出乎震,齐乎冀。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 《说卦》 八卦中震为东方,帝出乎震,可能意指伏羲来自东方。这里的「 ”侪于口”应该就是「 ”齐乎冀”。 第三句,口厥田(畋){鱼亻鱼}(渔渔),口口口女(如)。梦梦墨墨,亡(无)章弼弼,口{母+日}(晦)水口,风雨是于(淤)。 这段话丢失的字比较多,田就是打猎的意思,渔则是捕鱼的意思, 震卦 梦梦墨墨,亡(无)章弼弼。 这八个字应该是形容词,梦梦是做梦不醒,墨墨是黑漆漆的,无章是没有头绪,弼,《尔雅·释诂》说是重的意思。 口{母+日}晦水口,风雨是于(淤)。这里丢了两个字,大致意思是说伏羲时代经常下雨,天总是黑漆漆的。 整句话的意思是:伏羲氏以打猎和捕鱼为生。伏羲时代天总是黑漆漆的,经常刮风下雨(应该指的是大洪水)。 女娲形象人首蛇身 第四句,乃取虘趘口子之子曰女趫(娲),是生子四。 这里的取,就是娶妻的娶。 虘趘口子,这里丢失的字应该是「 ”氏”字,这个「 ”之子”之前的「 ”子”字,可能是多写的。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 伏羲于是娶了虘趘氏的女子叫做女趫(娲),生了四个儿子。 这里的虘趘氏,到底怎么读,今人解释都是臆测。但不管怎么解释: 伏羲的妻子,在帛书中叫做「 ”女趫”,应该就是后世所说的女娲。 楚帛书局部 结语 释读完了楚帛书,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战国时期人们对伏羲、女娲的认知是这样的: 伏羲、女娲之时,中国大地发生了大洪水,所以中华大地「 ”梦梦墨墨,亡(无)章弼弼,口(晦)水口,风雨是于(淤)”,伏羲氏和虘趘氏部落女趫(女娲)联姻,诞生了四个新的部落,故称四子! 由此可见,战国时候的人们并无所谓「 ”伏羲、女娲为兄妹通婚”之说!此事属于唐朝人写小说想当然的演绎! 那么,伏羲到底是哪里人呢?我们再往下读。 河南周口淮阳,古称「 ”陈”,有春秋时期始建的「 ”太昊伏羲陵”。 太昊伏羲陵 西晋时期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说,"伏羲都于陈"。 而根据地方志《陈州府志》记载,淮阳太昊陵早在在春秋时就有了。唐、五代后周、宋、明、清五朝,皇帝非常重视伏羲陵,「 ”禁民刍牧",并设置守陵人,多次重修伏羲陵。 根据楚帛书”帝出乎震(东方)「 ”的记载,再加上春秋时期设置的太昊伏羲陵在河南淮阳(周口)来看,”伏羲都于陈「 ”,应该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共识。 当然,这并不能证明伏羲的真实存在。但伏羲的传说从春秋时管仲(可能更早)开始,至今已有2900年,上古三皇之伏羲氏,可能真的存在过。 致敬朱总理 伏羲、女娲时代,中华大地洪水泛滥,人民受灾严重。伏羲氏和女娲氏结合,保存了华夏民族的血脉。后来历经「 ”炎黄和五帝”,最终形成了「 ”尧舜禹汤”一脉相传的华夏王朝。 伏羲,女娲并非兄妹!但却是华夏民族共同的远祖,值得后人瞻仰和崇敬。
战国文字详细资料大全
战国文字,是战国时期不同地区使用的汉字的统称。是指春秋末年至秦统一以前这段历史时期内,齐、燕、韩、赵、魏、楚、秦等国曾使用过的一种古文字。它是汉字发展史中上承春秋金文,下启秦汉篆隶的重要环节。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战国文字 朝代 :战国 特点 :地域色彩鲜明 分类 :陶文 简介,分类,陶文,石器文字,玺印文字,货币文字,简牍文字,缯帛文字,金文,兵器文字,语系,齐系文字,燕系文字,晋系文字,楚系文字,秦系文字,文字特点,学术研究,王国维,其他学者,学者著作,学术发展, 简介 在殷商甲骨文和西周、春秋金文之后,汉字的发展到了公元前五世纪开始的战国时代,有了一个很大的变化。这主要是由于诸侯国各自为政,互不统属,东周王朝的中央集权差不多丧失殆尽,就连文字,也是各写各的,所以各国的文字在形体结构和书写风格上都有许多差异。此外,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文字在这一时期比较普及,铸、刻、写文字的材料和范围有所扩大,除青铜器上的金文外,陶文、简帛文、货币文、玺印文等也大量出现。这就使得不同地区使用的汉字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巨观地看,战国文字可以分为“六国文字”和“秦国文字”两大系统。 战国木牍 “六国文字”指的是韩、赵、魏、齐、楚、燕六国以及中山、越、滕等小国的文字,与金文相比,最明显的特点是笔画的随意简化,形体结构极为混乱。“秦国文字”接近正统的西周和春秋金文,比较严谨统一,后世称为“籀文”或“大篆”。 分类 陶文 列印或刻划在陶器(豆、釜、盆等日常用具)上的汉字。 石器文字 刻写在石头上的汉字。现存重要的有: A. 石鼓文——隋唐时发现于秦故地雍邑。 B. 诅楚文——北宋时发现于陕西凤翔的秦刻石。 C. 盟书——侯马盟书、沁阳盟书等。 玺印文字 指古人刻在官印以及私印上的汉字。 货币文字 货币上铸写的汉字。货币种类有刀、布、圜钱、蚁鼻钱等等。 简牍文字 “简牍文字”是指古人刻或写在竹片、木片上的文字。孔子壁中书、汲冢竹书、楚简(仰天湖、望山、信阳、包山、郭店、上博藏楚竹书)、秦简(云梦睡虎地)、曾侯乙墓竹简、青川木牍等。 缯帛文字 指古人写在丝织品上的文字,也叫“帛书”、“缯书”。 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长沙楚帛书。 长沙楚帛书 金文 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战国时主要有湖北随县曾侯乙墓铜器、河北平山中山王墓铜器、安徽寿县鄂君启节等。 安徽寿县鄂君启节 兵器文字 指古人铸刻在兵器上的文字。古人用金、银丝在兵器上镶嵌的艺术色彩很浓的鸟形篆字叫“鸟虫书”,也叫“鸟书”、“虫书”等。 语系 战国文字可以分为“六国文字”和“秦国文字”两大系统。六国文字又因地域的差异可以细分,除了三晋(韩、赵、魏)之外(三晋文字自成一个体系),各国使用的文字都不相同。根据王国维《战国时秦用籀文六国用古文说》的研究,战国文字可以分为以下五大体系。 齐系文字 包括齐、鲁、邾、滕、薛、莒、杞、纪、祝、倪、任等国。是一种颇具特色的东方文字型系。书写者任意,异体字繁多,装饰笔画醒目。 “马”和“年”字的各国不同写法 燕系文字 燕系文字主要是北方的燕国使用。 特异的北方风格。燕系文字比较稳定。 晋系文字 包括韩、赵、魏、中山、东周、西周、郑、卫等小国。 结构修长,笔画细劲。 楚系文字 包括楚、吴、越、徐、蔡、宋等大国以及汉、淮二水之间星罗棋布的小国。 字型颀长,有特殊的形体,特殊字型。王国维 《战国时秦用籀文六国用古文说》 秦系文字 主要指秦国文字。 更多地继承了西周文字的遗风,比较稳定。后来发展出规整和潦草两种类型。 正俗之分 文字特点 1、地域色彩鲜明 主要体现在秦系文字与其他六国文字的区别上:秦系文字,字形保守,有西周文字的特点;六国文字大胆革新。 2、有正俗之分,俗体流行 正体指官方使用的文字形体,由古文字演变而来,书写端庄、形象、规范;俗体是平民大众日常使用的文字形体,由正体省改而来,书写简捷、抽象。由于俗体书写较为容易,因此逐渐流行起来。 3、字型草率诡异,简体流行 异体字大量出现。战国时期,文字日趋大众化,俗体字普遍流行,而且流行的俗体字,对正体的冲击很大,致使整个战国时期的文字,明显地体现出省改严重草率怪异的特点。 学术研究 王国维 战国文字的系统研究始自于他。他不仅提出了“战国时秦用籀文六国用古文”的观点,而且初步划定厂战国文字的范围,提出了战国文字的研究方法。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即使在战国文字资料日渐丰富的今天,其观点和方法对学界仍有很大的影响。 自王国维先生倡导至今,战国文字研究得以全面铺开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战国文字资料的不断出土,战国文字的发现、考释、整理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学者们对战国金文、陶文、玉石文字、简帛文字、货币文字和玺印文字等各个领域都有所涉猎。他们撰写、发表了一大批考释与研究的文章,对疑难文字进行了识读和考释,解决了一些争沦较多、难度较大的问题。对此,董莲池先生在《20世纪中国学者的战国文字研究》一文中已作了认真、详尽的分析、研究,作出了较全面的总结和评述,我们不再赘述。 其他学者 在文字考释的基础上,部分学者对战国文字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和总结,以期把握战国文字形体结构的特点、演变规律。在这方面,汤余蕙先生和何琳仪先生贡献最大。汤余蕙先生在《略沦战国文字形体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分“笔划、偏旁的省略”、“形体的分合”、“字形讹误”、“辅助性笔画”、“地域性特点”和“战国文字异形的成因及与商周古文的辩证关系”等六个方面,探讨、总结了战国文字构形方面的一些规律。何琳仪先生则在《战国文字通论》和《战国文字通论补订》两书中总结厂战国文字形体演变的五种规律,即简化、繁化、异化、同化、特殊符号等。唐兰先生、裘锡圭先生则分别在《古文字学导论》、《文字学概要》中对六国文字和秦系文字的形体特点进行了细致分析,裘锡圭先生还对六国文字和秦系文字进行了对比研究。除此之外,部分学者还对某种文字作了分区断代的研究,如李学勤先生撰写的《山东陶文的发现和着录》、郑超先生撰写的《战国秦汉陶文研究概述》、《楚国官玺考述》等分别对齐国陶文、秦国陶文、楚国玺印文字进行了探讨。 学者著作 在进行字形考释、辨别和理论总结的同时,研究者们还认真整理厂战国出土资料并编制、出版了多种字表、辞书,如何琳仪)、《战国文字编》等,多达20多种,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战国文字积累了资料,提供了方便。 可以说,20世纪战国文字的研究已取得了重大进展,为研究战国时代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均提供了有益的帮助。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作为中国占文字发展历史上的重要链条,战国文字的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和完善。 学术发展 战国文字的范围尚不明确 “战国文字是汉语文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链条,研究中国文字如果忽略了这个连线商周文字和后代文字的链条,我们对中国文字的认识就不个面,而且还会影响到商周文字研究的深入。”那么,首先我们就应明确界定战国文字,明确战国文字的范围。 战国文字,日前学界一致认为它是指春秋战国间的文字,即始自春秋终至秦灭六国时期的文字,历时约550年。那么,以年代命名的战国文字就应当而且必须是这个时期内的所有文字。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作为20世纪战国文字研究的倡导者,王国维把战国文字分为东土六国文字和西土秦国文字两大部分,从而奠定了战国文字分区域研究的格局。他在《史籀篇疏证序》中说:“《史籀篇》文字,秦之文字,即周秦问西土文字也。至许书所出古文,即孔子壁中书,其体与籀文、篆文颇不相近,六国遗器亦然。壁中占文者,周秦间东土文字也。”但同为二分法,郭沫若的《青铜时代》则分南北二系。继后,唐兰先生在《古文字学导论》和《中国文字学》中把古文字划分为殷商系文字、两周系文字、六国系文字和秦系文字四系的同时,把战国文字分成了东方六囤和西方秦国两大块。裘锡圭先生承袭唐兰先生的四系划分,略改名称为:商代文字、西周春秋文字、六国文字和秦系文字。仔细审视唐、裘二位先生对战国文字的研究,我们发现,他们所论述的“秦系文字”并不完全指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而是涵盖了秦代的文字——小篆,“秦系文字指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以及小篆”。这样就造成了六国文字与秦系文字所跨时界不一致的现象。另外,小篆虽主要从战国时的秦国文字发展而来,但它毕竟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对战国时期的文字进行规范整理的产物,是秦朝的正规字型,我们不应把它与战国时的秦国文字并称为秦系文字。 李学勤先生的《战国题铭概述》综合诸家之说将战国文字划分为“齐国题铭”、“燕国题铭”、“三晋题铭”、“楚国题铭”和“秦国题铭”五个部分,由此逐渐形成了五系说。帛书版《道德经》揭秘 第八章 上善治水
“上善治(似)水①。水善利万物而有静②,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予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静,故无尤。”
①通行本中,是“上善若水”;帛书本中是“上善治水”,帛书整理小组认为“治,通似”。有朋友给笔者指出,这里应该是“治水”,笔者认为就算是治水,也是效法水的特性的意思,因为后面接着就是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这一特性,如果是治水的话,应该后面说一下治水之善是在何处,而且和自然作斗争并不是治水就行了,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比如历法,农时。所以笔者还是采用符合传统的说法,“上善似水”。
这里向热心提意见的朋友表示感谢。虽然笔者没有采用,但是朋友的解释也很有可取之处,也给了笔者很多启发,各自保留意见,读者朋友们可以自己判断。
②静,在通行本中做争。那么这里是通假,还是被改动了呢?查阅帛书版别的地方,做“争”字的,写法并不是用“静”字。所以笔者认为这里就是“静”。那么这个静字怎么理解呢?结合其它地方“归根曰静”,应该是这样理解,水的善在于利万物,但是有自己的原则。
完整的翻译:真正的至善就好像水一样。水的善在于滋润万物而有自己的原则。处于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水往低处流,人弃我取),所以最接近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予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这段要正确的理解,要先把句式弄清楚。很多人理解为“居,善地”——居住要住在好地方。这样勉强能解释得通,但是感觉象句废话一样,谁不想住好地方,但是什么是好地方呢?。其实这话的句式是“居“以”地“为善的意思。居住以住在地上为好,这好像也是一句废话,不住地上,难道居住到天上去啊?我们要弄清楚”地”的隐含意思,“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幼学琼林·卷一·天文》),古人认为,轻清的无形物质为天,重浊而有形的物质凝结成地。所以居善地的意思是:居住要以形态稳定的地方为好。比如住在一个半山腰,前面是悬崖,或者后面是高山,或者住在河岸边,或者住在水上,这些都不是稳固的地方,容易发生自然灾害。所以不适合居住。
“心善渊”,心以象深渊一样为贵。之前说过,作为领导者不能心无城府,内心的想法都让人看透,这样很容易被人欺骗和蒙蔽,心要像深渊一样深不可测。
“予善信”,给予(奖励)以守信为贵,有些管理者喜欢随口许愿,当下属达到目标以后,却又反悔,如果经常这样,下属也不会再信任他,做事也就糊弄他,甚至暗地反对他。如果每次都能兑现承诺,那么下属会很信任他拥戴他,自然会积极的为他建功立业,商鞅的“徙木赏金”就是很好的例子。
“政善治”,为政以把事物安排的井井有条为贵,民众该怎么做都有据可依,而不是总是突发奇想。
“事善能”,做事以有能力为贵,这里的能是指有执行力,目标确定了,执行的时候碰到问题,总能想到办法妥善解决。
“动善时”,有大的举措以知时为贵。知时知机,是古代士人的基本素养,士农工商,士人之所以排在最前面,不是因为他们会寻章摘句辞藻华丽,而是他们知“道”,能把治下的老百姓管好。那么怎样才能知时知机呢,这是有一套决策的方法的。这个以后会慢慢讲。
“夫唯不静,故无尤。”(上面这六种方法静,虽然有可取之处)但不是做事的根本原则,所以并不突出。
这一段之前笔者把静当做争来解释,后来网友“浸*之辞”指出不合理,并且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上面的这六善,因为不静,所以是老子否定的”。在这里特别鸣谢。
考虑再三,笔者也发现自己自相矛盾了,因为前一个“静”作静来解释,这里又作争,是说不过去的。但是稍有区别的是,笔者认为老子对这“六善”,并不是否定的态度,只是觉得没有抓到最根本的本质。
《道德经》不会告诉我们什么具体事情该怎么做,好像很务虚,但是它告诉我们的是做人做事看问题的基本原则,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这些原则就自然而然的体现在我们的日常行为中,我们会发现自己突然做事就有条理了,看问题也一下就看得透彻了,碰到困难总能找到解决办法了,也不容易被人蒙蔽了,这就是《道德经》的厉害之处。
“信”字在古代有哪些写法
简:在没有发明造纸术之前,我国曾用削成狭长的竹片作为书写材料,人们把这种竹片称为简.用于写信的竹片便称为竹简.
牍:古代书写用的薄而小的木片称为牍,汉代对简和牍串起来写字时,诏书律令宽不超过三尺,一般书信宽不过一尺,所以将书信称为尺牍.
柬:在古代,柬与简通用,是信件、名片、帖子之类的统称,如请柬、贺柬、书柬等.
素:古代称白绢为素.用白绢( 或绸 )写成的书信称为尺素,后来“素”成为书信的代称.
笺:笺原是精美的小竹片,供人们题诗或作画用.一般信纸也叫笺,后引申为书信的代称.
函:函原指信的封套.古代寄信用木匣子邮递,这种匣子叫函.后来就称信件为函,如函件、来函、公函等.
札:札在古代指书信,公私文书.札原意为古代书写用的小木简.现仍通用“信札”一词.
其他别称如下:
鸿雁:古代传说鸿雁能传书,这个典故出自《 汉书?苏武传 》:“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所以,后来用鸿雁代称书信.
鲤鱼:这个典故出自汉乐府诗《 饮马长城窟行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以鲤鱼代称书信有几种说法,有“双鱼”、“双鲤”、“鱼书”等.而且古代人还常常把书信结成鲤鱼形状.
书简:书简原指盛书信的邮筒,古代书信写好后常找一个竹筒或木筒装好再捎寄.后来书筒也成了书信的代称.
八行书:旧时信件每页八行,故称为八行书.
先秦时代有那些文字
先秦是中国书法的初期阶段,先秦书法可分为商、西周时期和春秋、战国时期。
商、西周时期书法 中国书法是在汉字发展到成熟阶段时产生的。商、西周的文字已具有用笔、结体和章法等书法艺术所必备的三个方面的要素,书法在这时已初步形成。商、西周时期的书法主要有甲骨文和金文。
甲骨文:商、西周的甲骨文刻在龟甲、兽骨上,其文字是记录当时占卜的内容,故又称卜辞,是十分成熟的文字。商代甲骨文是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由王懿荣发现的。至今出土已有15万片以上,其文字属于商代后期。1977年在陕西岐山县周原地区,又出土西周早期甲骨17000多片,除少数有文字外,大都无文字。商、西周甲骨文是用尖利的工具契刻的,也有用类似毛笔所写的墨书和朱书文字。龟甲兽骨都很坚硬,上面契刻的文字,笔画瘦硬方直,线条无论粗细,都显得遒劲和富有立体感。有粗不为重,细不为轻的感觉。也有的甲骨文笔画比较粗壮,出现弧形的线条。甲骨文契刻时的轻重疾徐,在线条上都能细微的反映出来,表现出契刻者运刀如笔的熟练技巧。不同时期的商、周甲骨文,在书法风格上有明显的差异,或雄伟俊迈,或纤细谨密,或草率粗放。这些风格上的差异,也是甲骨文断代的重要依据之一。那些书写契刻甲骨文的巫史(卜辞中的所谓贞人),无疑是当时的书法家,像著名的《大骨四版》、《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见彩图《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商))、《四方风名刻辞》、《宰丰骨匕刻辞》、《鹿头骨纪事刻辞》等甲骨,都是含有艺术素质的精美的书法作品。
《甲骨文》(商)
金文:商、西周的金文(旧称钟鼎文)也是十分重要的文字资料,在书法上有着与甲骨文不同的艺术特色。根据《左传》、《墨子》等书记载,中国在夏代已经开始了青铜的冶练和铸造,在商、周两代发展和形成了光辉灿烂的青铜文化。在青铜器上铸铭文,始于商,盛行于西周。这些青铜器上的铭文,现在称之为金文。金文一般是铸,少数是刻。金文的铸作是先把文字书写在软坯上制成范模,然后用烧熔的铜液浇铸。在金文刻范和铸的过程中,对原来书写的笔画虽有所损益,但仍能更多地保留和显示书写时的笔意,字画丰腴,体势凝重,有极高的艺术性。
《大盂鼎》铭文(西周)
商代中期,青铜器上就出现铭文,铭文很简短,一般为二三个字,多为族徽。这些族徽文字,图画性很强,比甲骨文保留着更为原始的因素。到商代晚期才出现了几十个字的铭文,但十分罕见。如《戌嗣子鼎》、《宰甫卣》、《小臣缶方鼎》、《帝辛四祀缶》等。商代金文的字体与甲骨文相近。笔画首尾尖锐出锋,中画肥厚,收笔处时有波磔,直线条较多,圆转的线条较少,行款错落参差,气象雄奇瑰丽。
郭沫若认为:有意识地把文字作为艺术品,或者使文字本身艺术化或装饰化,是春秋时代末期开始的,这是文字向书法的发展,达到了有意识的阶段。春秋中晚期出现了错金工艺,并用于错嵌铭文,传世的《栾书缶》是目前见到的最早的错金铭文器物。战国时期错金工艺进一步发展,像《鄂君启节》(见彩图鄂君启节(战国))、《曾侯乙墓编钟》和一些兵器上,都有错金铭文,这些铭文圆润秀劲、端严华丽,在金文中别具一格。在战国中晚期,器物崇尚素面,错金铭文都铸刻在器物的明显位置(与商、西周铭文铸在器物腹内不同),起到了装饰作用。春秋战国时,铁的发明和铁器的应用,使青铜器上出现了刻的铭文。刻铭笔画匀称、劲健,兵器上的刻款字迹草率,也是这一时期金文书法的又一特色。春秋战国时期的金文失去了西周时期金文凝重端严、雄奇浑穆的风格,而变得清新秀丽。突出的特征是文字的形体多为纵式,行笔很长,笔法全用玉箸(粗细划一的线条),圆润柔和,像《功吴王夫差鉴》、《秦公簋》、《齐陈曼□》等,已开秦代小篆的前型。
商代的文字多见于甲骨,西周文字多见于青铜器(吉金),甲骨文、金文都是以附着之物来命名的。而春秋战国时期则不同,文字的记事材料更为丰富,字体也更为多样,已很难再用文字附着的器物来命名。战国初年的《墨子·非命下》一书说:“书之竹帛,镂之金石,琢之盘盂”,则是当时的实际情况的写照。
刻石文字:中国古代刻石文字始于何时,尚待考证。虽然夏、商、周三代都有刻石传世,但都系后代伪造,如《岣嵝碑》、《坛山刻石》等。目前可信者唯有商代《小臣系簋》断耳铭文、《妇好墓石磬刻文》。著名的石鼓文的年代,仍有很多争议,现在一般倾向于是战国时物。此外在河北平山发现的战国刻石《河光刻石》有2行19字,是研究战国刻石书法的珍贵资料。石鼓文是秦国的石刻文字,内容主要是歌颂田原之美和游猎之盛的四言诗,分别刻在10个鼓形碣石上。石鼓文的字体被认为是属于籀书系统,是周代金文向秦代小篆过渡的形体。
墨迹:墨迹是研究书法艺术的重要实物。春秋、战国之际的盟书是目前发现最为丰富和完整的墨迹,如《沁阳玉简》即是盟书。1966年在山西侯马,1979年在河南温县又发现了大量的盟书。盟誓是春秋时盛行的一种政治活动,是诸侯或卿大夫通过盟誓仪式,来缔结具有一定制约作用的联盟。盟书是用朱色或墨色写在玉片和石片上的,玉石片多呈圭形。盟书上的字,笔画起笔见方,中肥末锐,笔锋显露,用笔粗细有致,率意自然。这些盟书上的字,与《魏正始三体石经》上的古文、宋代郭忠恕《□简》一书集录的字体十分相近。早在原始社会晚期仰韶文化的彩陶上,就见到了用类似毛笔描绘出的图案。在商代甲骨文中就有从“聿”的字,聿是手执笔的形象。商代甲骨、玉石和陶片上留下的笔写字迹,都表明中国很早就有了毛笔。然而迄今所见到的最早的毛笔实物是战国中期在河南信阳、湖南长沙的楚墓中出土的。长沙左公山楚墓出土的毛笔是用上好的兔箭毛制成。商、周时人们日常书写应该是用毛笔的。毛笔的弹性能够表现出线条轻重顿曳的变化,提供了汉字无比丰富的造型,是汉字书写转化为艺术的重要因素。
《侯马盟书》(春秋)
战国文字:战国时期,随着七国割据、各自为政,文字的地方色彩更为浓厚,自春秋晚期就已出现的文字异形的现象。一个字的写法,往往齐楚有异,秦燕不同,地域性差别十分明显。尤其是在竹帛、金石、货币、玺印、陶器等上面出现了形式多样,纷繁复杂的字体。王国维在《史籀篇疏证序》中说:“秦用籀文,六国用古文”,指出秦与东方六国文字上的差异。这时东方六国民间通行的文字中却别有一种简略急就的字体,如竹简、帛书、货币、玺印等上的文字,因简化、讹变而造成的歧异现象空前增加。字形奇诡,写法草率,严谨厚重的书风已不多见了,但东方六国的文字并没有超越商、西周以来的文字体系,而是一脉相承。东方六国的文字被称作六国古文,因容易与商、西周文字混淆,一般称为战国文字。东方六国文字品式多样,风格不一,有很高的艺术性。
简册:据文献记载商代就已经有了简册。《尚书.多士篇》说周公曾对殷人讲过:“惟殷先人,有册有典”。西周和春秋时期也应有竹木简上记事的方式,因竹木简易于腐朽,商、西周和春秋时期的简册目前尚未发现,而战国时期的竹简发现很多。据记载在汉、晋时期就有简牍的发现。1941年以后在湖北随县和江陵、湖南长沙、河南信阳等地的楚墓中出土了不少战国中晚期的竹简,内容为遣册、古书和卜筮记录。近年来在四川青川县郝家坪和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发现了战国时期的秦木牍和秦简,使得小篆产生前的秦人书写的隶书墨迹展现于世。青川木牍和云梦秦简上的隶书字形正方、长方、扁方不拘,笔画肥、瘦、刚、柔,极尽变化。点面有明显的起伏和波势,用笔有轻、重、疾、徐的区别,是考证隶书发展的极为珍贵的资料。除了这些秦木牍和秦简之外,在战国文字中那些草率急就的字体和秦《高奴禾石权》中也已蕴含着隶书的因素。可见早在秦始皇推行小篆之前已有初期的隶书在流行。篆书从线条转化为隶书的点画,不仅丰富了书法的用笔,而且这种新的体势和风格对以后的汉字和书法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帛书:战国时期还有一种记事书写材料是帛书,帛是白色的丝织品,汉代总称丝织品为帛或缯,或合称缯帛,所以帛书也名缯书。20世纪30年代在湖南长沙子弹库一座楚墓中曾有人盗掘出一件帛书,年代约为战国中晚期,是中国目前最早的帛书。帛书上绘有神怪图和写有900多字,是一种数术性质的书(见楚帛书图像)。春秋时期帛书就已经出现,《国语·越语》有“越王以册书帛”的话,可见帛书和简册在当时是并行使用的。
战国的竹简和帛书,都是手写。这些字的笔画具有弹性,起止处较尖锐,中间或偏前的部分略粗,充分表现了毛笔书写的特色。这与金文随形轻重和因接搭凝结的笔画形态不同,已由迟重变为流美,笔画和体式也较金文更为简略。竹简、帛书是研究战国楚文字和书法的重要资料。
先秦时代,文字从应用性走向艺术性。这时的书法与文字的变革紧密联系着,它从稚拙阶段渐趋完美,从而奠定了在中国书法史上的特殊地位。
今天关于“帛书写法”的讲解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主题,并从我的回答中找到需要的信息。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