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草圣最为难,龙蛇竞笔端(草圣最为难,龙蛇竞笔端)。草书要写得精美,是书法中最难的事。写好了,就像龙蛇在笔尖上竞相游走一样千变万化。
02、毫厘虽欲辨,体势更须完(毫釐虽欲辨,体势更须完)。虽说细微的变化就可能变成另外一个字,一定要分清,而形体和气势则更要求完美。
03有点方为水氵,空挑却是言讠(有点方为氵,空挑却是讠)。竖钩上面有点的才是水。只有竖钩的则是“言”。
04宀(mián)头无左畔,辶辵chuò绕阙东边(宀头无左畔,辶遶(同绕)阙东边)。“宀”不写左边的点。辶旁在下方绕一下就行,左边(八卦图中左为东)的弯不用写完整了。
05长短分知去,微茫视每安(长短分知去,微茫视每安)。「 知」和「去」的区别在于最后一笔的长短,长的是知,短的是去。「每」和「安」的区别就看中间有没有那小小的一“丶”。
06六手宜为禀,七红即是袁(六手宜为禀,七红即是袁)。「六」和「手」合在一起正好是“禀”的写法。「七」和「红」放在一起就是“袁”了。
07十朱知奉已,三口代言宣(十朱知奉已,三口代言宣)。「十」和「朱」的连写就是「奉」了。「三」和「口」的连写就代替「言」了。
08左阜贝丁反,右刀寸点弯。“阝”「左阜」 和「贝」都和反写的「丁」差不多。“刂”和「寸」都写成一弯加一点。
09曾差头不异,归浸体同观。「曾」和「差」上面的写法没啥区别。「归」和「浸」右半部分看起来差不多。
10孤殆通相似,矛柔总一般。「孤」和「殆」,写法很相似。「矛」和「柔」写法,几乎一样(柔字 末笔多一长点)。
11乡(乡)卿随口得,爱凿与奎联。「乡」、「卿」二字都像「口」而得形。「爱」、「凿」、「奎」三字相似。
12詹侯熙照识,绳蜡达连看。
13称摄将属倚,某枣借来旋。
14慰赋真难别,朔邦岂易参。
「熙」和「照」,看起来也差不多。「绳」与「腊」达与连看起来差不多。「称」和「摄」的右半边写法和「属」的下面一样。「某」和「枣」起 头及下面的旋转方法和「来」一样。「慰」和「赋」的写法差不多,真的很难区别。「朔」和「邦」的写法 也很相似,确实不易
15常收无用直,密上不须盖。
16才畔详牋牒,水元看永泉。
17柬同东且异,府象辱还偏。
「常」的收笔,不用写直(只用一点作收)。 「密」的上头,不用加「宀」 (即不用加宝盖头)。「牋(笺)」和「牒」的左旁都写成「才」(即扌,提手旁)。
「永」 和「泉」的下面都写成「水」。「柬」和「东」大同小异(中间只差有无一小横)。「府」和「辱」很 像,但还有点不同。
18禾手乎年似,廊庙与绿缘。「禾」、「乎」、 「手」三字的写法,和「年」字很像。「廊」和「庙」右旁都是「月」字。
19即脚犹如恐,医初尚类坚。
20全皇同自异,容客更纷然。「即」的脚(下部)就像「恐」。「还」的字身(中间)和「迁」很相 似。医」字开头的写法很像「坚」。「全」和「皇」相似,「容」与「客」更难分。
21颡向戈牛始,鸡须下子先。
22撇之非是乏,勾木可成村。
23萧鼠头先辨,寅宾腹里推。
「颡」是先从左边的「戈」、「牛」连草开始写。「鸡」得先从左边的「下」、「子」连草开始写。「丿」、 「之」合起来不是「乏」 (「乏」的草写上面没有一点)。?
「乛」、 「木」合起来连写,可以变成「村」(「村」是木的末笔往右拉长、勾 回)。「萧」、 「鼠」先分辨他们的头部不一样(其馀中、下部写法完全一样)。 「寅」、「宾」中间的腹部只差一撇(其馀上、下部写法完全一样)。
24之加心上恶,兆戴免头龟。
25尉与财须见,乌同鸟更疑。
26寿宜圭与可,齿记止加司。「之」加上「心」上下连写,便是「恶」字。「兆」的上面戴上「免」, 便是「龟」字。「尉」与「财」、「乌」与「鸟」相似。「寿」是「圭」和「可」的连写。「齿」记住是「止」加上「司」的连 写。
27右邑月何异,左方才亦为。
28举身为乙未,登体用北之。
29路左言如借,时边寸莫违。
右边的邑(阝)和「月」写起来一样。左边的「方」和「才」写起来也 一样。「举」的字身,由「乙」、「未」连写组成。「登」的形体,由「北」、 「之」连写组成。「路」的左旁,就像跟「言」借来的一样(写法和「言」一样)。「时」 的右边,「寸」字不要写错。
30草勾添反庆,乙九贴人飞。
31惟末分忧夏,就中识弟夷。「草」加「勾」再加上「反」,就成了「庆」。「乙」加「九」再贴上 「人」,就成了「飞」。在末笔,可以分出「忧」、「夏」二字的不同(「忧」的下面多一横)。 在中间,可以看出「弟」、「夷」二字的不同(「夷」的中间多一横)。
32里力斯成曼,圭心可是舂。
3膝滕中委曲,次以两分明。「里」、「力」连草就成为「曼」字,「圭」、「心」连草可成为「舂」 字。「膝」、「滕」二字不同,注意右边中间弯曲的笔顺。「次」、「以」 二字相似,却容易区别明白。
34叔芹元仿佛,拒捉自依稀。「叔」、「芹」上面相似,「拒」、「捉」二字,写起来也差不 多(「拒」比「捉」多一点)。
35顶上哀衾别,胸中器谷非。
36虑逼都来近,论临勿妄窥。哀与衾上面不同,器与谷中间有别。「虑」、「逼」二字写法也都很接近,「论」、「临」二字不要轻忽,要仔细区别。
37欲识高齐马,须知兕(sì)既儿。想认识「高」、「齐」、「马」三字,就应该知道「兕」、「既」、「儿」 三字,写法都是有同有异。
38虞虚悉迷遣,巢笔树挂枝。虞和虚相似,悉、迷和遣相似,巢和笔相似,树、挂、枝相似。
39丈畔微弯使,孙边不绪丝。
40莫教凡作愿,勿使雍为离。「丈」(首笔)的旁边微变一下,就是「使」字。「孙」的右边是「小」 字,而不是「糸」。不要把 「凡」 写作 「愿」 (末笔抅的方向不同) 不要把 。 「雍」 写成 「离」 。
41醉碎方行处,丽琴初起时。
42栽裁当自记,友发更须知。「醉」、「碎」的分辨处在刚起笔的地方。「丽」、「琴」的相同处也 在初起的开头。「栽」、「裁」的写法应当自己记住。「友」、「发」的写法更应该知 道。
43忽讶刘如对,从来缶似垂。
44含贪真不偶,退邑尚参差。
45减灭何曾误,党(dang)堂未易追。
忽然讶异「刘」和「对」这麼相似。从古以来「缶」和「垂」写法就很 像。「含」、 「贪」的写法不完全相同(上半部一样,下半部不同)。
「退」、 「邑」的写法尚有不一样的地方。「减」和「灭」不要写错误(二字稍有不同)。「党」和「堂」很容易 错失(二字形相近)。
46女怀丹是母,叟弃点成皮。
47若谓涉同浅,须教贱作师。
48鼋yuán鼍tuó晁一类,茶菊荣更论。
「女」字上面加一点就是「母」,「叟」字左边去掉一点就成了「皮」。如果说「涉」和「浅」相同(只差最後一点)。就应该把「贱」写作「师」 (也只差最後一点)。「鼋」、「鼉」、「晁」属於下半部写法一样的同类。「茶」、「菊」、「荣」的写法更要好好区分。
49非作浑如化,功劳总若身。
50示衣尤可惑,奄宅建相隣。
51道器吴难测,竟充克有伦。
「非」和「作」写起来都像「化」。 「功」和「劳」写起来也总像「身」。「示」和「衣」容易混同,让人迷惑。「奄」和「宅」就像隣居一样, 关系密切。「道」、「器」、「吴」很难分辨(上部都相似)。「竟」、「充」、 「克」笔画各有其次序。
52市於增一点,仓欲可同人。
53数叚(段)情何密,曰甘势则匀。
54固虽防梦简,自合定浮淳。
「市」和「於」只差一点(「於」多了一点)。「仓」、「欲」上部 同为「人」字。「数」、「叚」情形密切。「曰」和「甘」体势匀称。本来就要预防把「梦」、「简」混同 (二字上部一样) 。也自当订出 「浮」、「淳」的不同。
55添一车牛幸,点三上下心。
56叅(余)参曾不别,閧巽岂曾分。
57夺旧元无异,嬴羸自有因。
「车」、「牛」、「幸」三字,大致只为一横之差(「牛」上面添一横 便成「车」,「牛」起笔横画的反写便成「幸」)。三个点点在不同地 方,就成了「上」、「下」、「心」三字的不同。「叅」、「余」、「参」 (二字为异体字)写法完全一样。
「閧」、「巽」的写 法哪有分别。「夺」、「旧」的上、中部原就没有不同。「嬴」、「羸」只有下半部 稍有分别。
58而由问上点,早得幸头门。
59耻死休相犯,貌朝喜共临。
60鹿头真戴草,狐足乃疑心。
「而」是「问」上加一点。「早」是「幸」的头上加「门」。「耻」、「死」二字相似,不要互相侵犯。「貌」、「朝」二字也很像, 欢喜他们写法相近。「鹿」 的头上真的戴著 「草」 (草字头) 「狐」的末脚让人怀疑是 「心」 。
61勿使微成渐,奚容闷即昆。
62作南观两甫,求鼎见棘林。
63休助一居下,弃奔七尚尊。
不要让「微」写成了「渐」。怎能容许把「闷」写成了「昆」。写「南」的时候,要观摩「两」和「甫」的写法。写「鼎」的时候,也 要看看「棘」和「林」的写法。「休」和「助」的异体字下面都有一横。「弃」和「奔」的头部都是「七」。
64采夆(fēng)身近取,熊结足下寻。「采」和「夆」,写法很相似。熊和结下面不一样。
65隶 lì 头真似系 jì, xì,帛下即如禽。
66沟渫 xiè 皆从戈,帋(纸)笺并用巾。
67惧怀容易失,会念等闲并。
「隶」的头部和「系」的写法很相似。「帛」的下面和「禽」的下面写 法一样。「沟」和「谍」的右上部都从「戈」。 「帋」和「笺」的下部都用「巾」。「惧」和「怀」左旁一样,但右边容易写错。「会」和「念」上面一样, 但下面容易混淆。
68近息追微异,乔商矞 yù不群。
69欵(款)频终别白,所取岂容昏。
70戚感威相等,驭敦殷可亲。
「近」、「息」、「追」三字稍有差异。「乔」、「商」、「矞」三字易於区分。「欸」、「频」,终究要分清楚。「所」、「取」,怎容许随便混写。「戚」、「感」、「威」的上部,写法都一样。「驭」、「敦」、「殷」 的写法,也有些相似。
71台名依召立,敝类逐严分。
72邹歇歌难见,成几贼易闻。
73傅传相竞点,留辩首从心。
「台」、「名」依著「召」的形体而建立(即三字形体相近)。「敝」、 「类」随著「严」的形体而区分(即三字相近难分)。「邹」、「歇」、「歌」三字难以区分。「成」、「几」、「贼」三字 则容易分辨。「傅」比「传」多了一个点。「留」和「辩」头上都从「心」。
74昌曲终如鲁,食良末若吞。
75改头聊近体,曹甚不同根。
「昌」、「曲」的末笔和「鲁」一样。「食」、「良」的末笔和「吞」 一样。「改」、「头」二字形体相近。「曹」、「甚」下面根部不同。
76止知民倚氏,尝思孝似存。只知道「民」和「氏」二字很接近。我也曾思考「孝」和「存」二者相似。
77扫搊 z?u, chōu 休得混,彭赴可相侵。
78世老偏多少,谢衡正浅深。
79合识哉岁似,自别号蹄真。
「扫」和「搊」切莫混同。「彭」和「赴」大体相同,可以互相侵用。「世」和「老」的下部都是横,老比世多一横。「谢」和「衡」的中间 都是撇,衡比谢多一撇。要注意识别哉和岁、号和蹏(蹄)。
80酒花分水草,技放认支文。「酒」和「花」形体相似,但一个是水旁,一个是草头。「技」和「放」 形体相似,但一个是「支」,一个是「文」。
81可爱郊邻郭,偏宜谌友湛。
「郊」和「郭」的写法,像亲爱的邻居一样,相近相似。「谌」和「湛」的写法,像和谐的朋友一样,相近相似。
82意到形须似,体完神亦全。
83斯能透肝腑,落笔自通玄。
写草书讲究意到、形似、体完、神全,若能得之於心应之於手,心手合一,就达到落笔通神的境界了。
王羲之笔法的六大特征介绍
王羲之的用笔姿势有着自身独特的艺术特色。那么,关于王羲之的笔法特点,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王羲之的笔法特点介绍,希望能帮到你。王羲之的笔法特点
王羲之笔法是具有篆隶遗韵,汇碑、帖线条优势,集篆隶、楷书用笔习惯,以绞转为主要特点的丰富用笔,细而化之具有六个方面的主要特征。
(1)具有篆隶遗韵
这是王羲之笔法最为重要的特征。篆隶遗韵是篆书和隶书书体所呈现出的高古、朴拙、厚重、苍茫、大气的精神美。《东观余论》有评价:?晋史称王逸少书暮年方妙,升平帖升平二年书,距其终才三载,正暮年迹也。故结字比乐毅告誓诸帖尤古质,殊类钟元常,浑浑然有篆籀意,非遇真赏未易遽识也。?
王羲之的笔法之所以具有这样的?篆籀意?或者说篆隶遗韵,原因之一是这种用笔是当时相对普遍的一种用笔习惯。由于王羲之当时所处的魏晋时代是隶书向楷书、章草、今草过渡时期,从居延汉简到陆机的《平复帖》,到王羲之的《初月帖》、《姨母帖》,我们可以发现,王羲之具有篆隶遗韵的绞转笔法是在这一书体过渡时期的一种传承性笔法,这是书法史上笔法发展到这一时期应该出现的正常结果。而且从上个世纪大量出土的汉简、楼兰残纸等墨迹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这些残纸、断简的墨迹中几乎都保留着丰富的类似于王羲之这样具有?篆籀意?的绞转笔法,见图十四。可见当时很多人在使用这样的笔法,也可以说这是当时人们一种比较普遍的用笔习惯。因为,这样的绞转笔法虽然在形成的墨迹形态上有粗糙、精致之别,高低之分,但在用笔上却没有本质性的区别。
原因之二是王羲之的老师和其本人都擅长隶书或章草。关于王羲之的学书经历和书法师承,以?少学卫夫人?之说最为著名。
晋中书院(郎)李充母卫夫人,善钟法,王逸少之师。予少学卫夫人,将谓大能。及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繇、梁鹄书,又之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日耳。羲之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
尝论右军真行草法皆出汉分,深入中郎;大令真行草法导源秦篆,妙接丞相。 相传王羲之还跟其叔父王廙学书。王廙,?高朗豪举?,?性居傲?,文学艺术修养极深。他曾对王羲之说:?吾诸事不足法,惟书画可法?。
从上边所引的书论中可以梳理出王羲之书法师承的一条大体脉络:少学卫夫人,得正书的技法。十余岁至二十岁,改师叔父王廙,得众体之妙。二十岁以后,师师之所师,正书、行书宗尚钟繇,草法效法张芝。无论是卫夫人还是王廙,特别是后期王羲之所师法的钟繇和张芝都分别是当时隶书、楷书和章草的顶级大家,还有王羲之自己提到的师法众碑,说明王羲之深受其之前代隶书、章草和诸碑的影响。见图十五,王羲之《姨母帖》,帖中很多字的结体直接取法隶书,以横向取势,线条质感拙朴天真,浑穆高古;用笔上凝重厚重,不计起笔收笔的精致与严谨,突出线条中段的中实之美,横折以使转为主,尽显篆隶遗意。
而王羲之本人又特别擅长真草隶篆行诸体,在大家熟知的王羲之专擅行草书、《兰亭序》获得?天下第一行书?之誉外,王羲之还尤其精研隶书、楷书和草书。孙过庭讲:?元常专攻于隶书,伯英独精于草体,彼之二美,而羲献兼之。?黄山谷云:?真行章草藁,无不曲当其妙处,往时书家置论,以为右军真行皆入神品,不知冯何便作此语?。宋陈思《书小史》谓其?擅行、隶书?。可见王羲之不仅是向擅长隶书、章草的钟繇、张芝学习,受到他们的影响,在后人看来,特别是书法艺术成就极高的孙过庭、黄山谷都评价王羲之在隶书、章草等方面也是非常专精的,因而在王羲之的笔法和书风中具有篆隶遗韵也就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了。
(2)具有篆隶用笔习惯(转多折少、曲多直少的绞转用笔)
篆书用笔最大的特征是笔笔中锋,所有的转折几乎都接近于平动使转,没有转折(像祁三公山碑等个性风格独特的篆书碑帖除外),曲线较多,几乎没有提按、顿挫。隶书用笔的主要特征是横折几乎都是绞转笔法,转折很少或没有;横直线较多,横直线之中由提按、绞转笔法形成的?波曲?、?一波三折?较多。篆书和隶书共有的用笔特点是起笔和收笔都讲究藏头护尾,尤其注意线条中段的充实、厚重。在书论中,我们经常讲的古法、古质,?法?在哪里,?质?在哪里,可能就深藏在线条的中段里。
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有一段关于笔法和线条质感的精彩论述,他说:用笔之法,见于画之两端,而古人雄厚恣肆令人断不可企及者,则在画之中截。盖两端出入操纵之故,尚有迹象可寻,其中截之所以丰而不怯、实而不空者,非骨势洞达,不能幸致。更有以两端雄肆而弥使中截空怯者,试取古帖横直画,蒙其两端而玩其中截,则人人共见矣。中实之妙,武德之后,遂难言之。
在这段论述中,包世臣通过碑和帖的对比至少给我们五个方面的信息:一是古人用笔比我们高明的地方是线条的中段,而不是起笔和收笔。他这里的古人,应该是指至少唐以前,或是魏晋、六朝时期。二是线条的起笔和收笔由于有明显的动作,比较容易研究清楚,但是线条中段如何做到?中实?、?丰而不怯、实而不空?,就有些困难和不可捉摸了。三是使线条中段充实、厚重的办法是?骨势洞达?,这一点比较难以捉摸,他也确实阐释得比较含糊。四是他把碑和帖进行了对比,碑帖最本质的区别是:碑的中段中实,帖的中段空怯。五是包世臣认为,由于笔法上的原因,线条中段的充实之美从武德以后就没有了。
包世臣认为?骨势洞达?是解决线条中段中实的办法,笔者觉得阐释的还是比较玄。结合上边提到的篆书、隶书的用笔特点和习惯,特别是篆书和隶书相比较于楷书、行草书等书体,其之所以能做到线条中段充实和厚重,主要有两个措施:一个是使用绞转笔法;一个是用笔速度比其它书体缓慢。
这些都是篆书、隶书的用笔特点。另外,注意分析《姨母帖》、《初月帖》两个帖中很多字的线条中段部分会发现,每个字线条的中段都很充实、厚重,特别是《姨母帖》中开篇的?十一月十三日?六个字的每一个点画都特别扎实,线条中段饱满、厚重、古朴;还有《初月帖》中?十二日山阴?五字、?道忧悴?、?羲之报?等字的每一个点画都用笔迟涩、有控制,有绞转用笔的扭拗动作,使得线条质感结实、质量很高,绝无一带而过的苍白和空怯。
(3)具有楷书用笔习惯
这里所说的楷书,不是特指哪一个朝代的楷书,而是立足当代纵观整个书法史就所有楷书和其它书体相比较而言,楷书的用笔特点一是注意线条的起笔和收笔,起笔和收笔的动作做得精致、丰富而到位;二是运笔形成线条中段的动作以提按为主,很少有绞转笔法;三是横折的地方几乎都是转折,有明显的折笔动作。
王羲之所处的魏晋时期,是隶书向楷书、章草、今草发展演变时期,王羲之擅楷书,楷书也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如《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像赞》等。楷书和篆隶书相比,线条的中段没有篆隶书沉实、厚重,但起笔和收笔要比篆书、隶书精致、丰富、谨严;在横折的处理上,楷书以转折为主,相比较于篆书和隶书绞转笔法的使转,虽少了厚重和沉实,但多了几分爽利,特别是向下折笔的笔势为行草书打开单个字的结构、加强连带形成字组合和字群,以致整幅作品的贯气都起到了关键作用,这种转折用笔在篆隶用笔习惯的基础上,又为王羲之的行草书创作提供了另外一种丰富的借鉴和参考。
从某一种角度而言,如果王羲之不精研楷书笔法,不把楷书中处理横折的转折笔法借鉴到行草书中来,也许王羲之就不能把行草书推到一个新的高度而获得书圣的美誉。在王羲之之前,张芝擅章草,章草的字是个个独立的,字与字之间没有连带贯气,字与字之间只是从作品整体上有气韵之间的呼应。而到了王羲之为什么发展成了今草,原因就在这里:因为转折笔法的介入而改变了字中横折笔画?势?的方向,由原来使转笔法?势?的方向是向右斜下而改变为垂直向下或是向左斜下。见前文图七:这种垂直向下和向左斜下的笔?势?是非常有利于行草书体加强字结构的打开、加强字与字之间的连带、加强字组合和字群组合,为从上往下书写、从右往左展开的行草书的贯气得到了笔势上的强有力支持。
王羲之之所以能成为书圣,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能承前启后。他之所以能把行草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就在于他擅篆隶、精楷书,致力于发展的又是行草书,真草隶篆行所有书体的笔法他都精熟,因而他能总结他之前所有书体的用笔经验、优势为他所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他的笔法成为集真草隶篆行诸书体笔法大成者。大量借鉴楷书的用笔习惯,注意起笔、收笔笔法的丰富、精致和做到位,增加了横折时的转折在王羲之的《奉橘帖》中表现得最为充分。帖中的三个?白?字、?如?字右边的?口?、?橘?字右下部分、?百?的横折等充分体现了王羲之借鉴楷书用笔的特点和风貌。
另《奉橘帖》还是?书贵瘦硬始通神?的典型代表。莫将这里的?瘦?误认为纤细,而是遒劲、内敛、爽利的一种表现。周汝昌先生曾讲?看看传世的《兴福寺碑》(俗称?半截碑?)集右军书的好拓本与日本所存的唐人钩摩的《奉橘帖》等名迹,便悟右军的?瘦?是何等境象?。《奉橘帖》之所以能传达如此的风骨和气韵,和王羲之大量借鉴楷书的转折爽利用笔不无关系。
(4)用笔速度迟涩
用笔的速度是影响线条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速度几乎不影响线条的形,但却能够很大程度上影响线条的质感、节奏和内蕴。包世臣云:?北朝人书,落笔峻而结体庄和,行墨涩而取势排宕,万毫齐力,故能峻;五指齐力,故能涩。分隶相通之故,原不关乎迹象刘熙载言:?用笔者皆习闻涩笔之说,然每不知如何得涩。惟笔方欲行,如有物以拒之,竭力而与之争,不期涩而自涩矣。?
所以说,要想得到像北朝人线条中段中实的线条质量,用笔要迟涩。如何才能迟涩,无外乎使用绞转笔法,增加笔锋与宣纸的摩擦力,增加反复短距离折笔的动作。这里包世臣所说的?五指齐力?应包含使用绞转笔法时手指捻动笔管和手上的扭拗动作之意。
周汝昌先生在《永字八法》一书中引用清人王应奎的《柳南随笔》中有一段话:?而吾友顾文宁所藏松雪《黄庭》墨迹,盖临右军本也;用笔颇以侧取致,以瘦标骨,以涩见古?与石刻迥然不同。?可见,只有迟涩,才会有古质。
周先生又进一步解释说,涩,就是不滑溜的意思。二物接触而发生运动,滑,就是摩擦力小;涩,就是摩擦力大。但书法艺术中的涩又不仅仅是自然而生的涩力,更重要的是书写之人运笔时有意识(或精熟之后无意也成习惯)的涩行?有意的涩。涩行涩进,既要向前行进,又要控制勿滑勿溜。
羲之本人深得迟涩之真髓。他讲:?凡书贵乎沉静?仍下笔不用急,故须迟,何也?笔是将军,故须迟重。? 后文又强调?每书欲十迟五急,十曲五直在当代书坛很多学习二王书风的人,用笔速度感觉都很快,收不住笔,也留不住笔,线条像溜冰一样让人眼花缭乱,苍白无味。正如王羲之所说的一样,创作一件作品要十迟五急,急的是思考、心思,稳健、迟涩的是用笔,只有笔笔控制、笔笔到位,特别是带着一定的艺术审美情境和状态去运笔创作,有一定审美心态、审美风格的介入,有因思考的迟涩,有有意识的留驻,才会在线条里表现出丰富的内蕴。
(5)转折处以绞转笔法为主
王羲之在横折的处理上有自己独到的一面,特别是与后世书家比起来,王羲之的横折处理基本以绞转使转为主、转折为辅,而后世书家除了唐代的颜真卿还有时使用绞转使转以外,其他书家在横折的处理上几乎都是采取转折的笔法,使转笔法少之又少。
《初月帖》、《姨母帖》,在王羲之的这两个帖中,特别是《姨母帖》中所有字涉及到横折的地方,像?月?、?日?、两个?顿?、?首?、?顷?、?痛?、?自?、?因?等字的横折没有一个使用转折笔法,几乎都是绞转笔法的使转。由于这一笔法源自于篆书、隶书笔法中的使转,所以使得横折的线条扎实厚重,古朴浑穆。同时,这一笔法除了使线条具有扎实的质感以外,还使王羲之作品在横折上很少?圭角?,保证线条在气息上郁勃充溢、饱而不漏。
这一特征也是区分王羲之与后世书家笔法的重要标志。前文论述过,采用平动使转和绞转使转笔法的横折角度一般都大于90度,采用转折笔法的横折角度一般都小于等于90度,因而圆转一些的使转在气象、审美上代表的是宽博、内敛,方折一些的转折在审美上代表的是劲挺、锋芒。综观王羲之的作品,在横折的处理上王羲之使用绞转使转笔法比转折笔法多,这也符合王羲之书法艺术整体审美风格的中和、中庸之道。王羲之有的帖由于在整体审美风格取法上的原因,用转折笔法比绞转使转笔法多,如《奉橘帖》,那是特例。
(6)用笔精致细腻、丰富多变
在前文的论述中,如王羲之《初月帖》与陆机《平复帖》的笔法比较分析中,还有很多地方都提及,包括上边分析的王羲之笔法五个方面的特征,都是这一观点的论据,也都说明王羲之在用笔上的精致细腻和丰富多变,更多的时候王羲之的笔法是一种随机赋形、随形赋法,简直是神来之笔,难以捉摸。
王羲之在其观形章讲了十四种笔法(一)藏锋
藏锋者大,藏锋在于腹内而起:
大,有粗的意思:或说藏锋的动作大,从笔画中部入笔:
如年字的中坚:
(二)侧笔。
侧笔者乏,亦不宜抽细而且紧。
侧锋乏力,但用中锋也不能太细。
侧锋用于起笔,中锋用于行笔:竖画横起,横画竖起:开始八笔都是删锋,转八行笔时必用中锋侧。
(三)押笔
押笔者入,从腹起而押之,又云利道而牵,押,即合也。
押笔是写下一笔之前的连带,从下一画的中部(大概)入笔,即押入:连带与下一笔的前半部重台:如无字二横与三横的连带,与三横的前部分重台;贤字又横的前押。
(四)结笔
结笔者撮,渐次相就必始然矣,参乎妙理,察其径趣。
结,有收束的意思。撮是聚合。把展开的笔毫收拢回来,笔锋如展笔以前一样尖挺:如竹字,右边一横。
(五)憩笔
憩笔者侯失.憩笔之势,视其长短,侯失,右脚须欠也。
憩,有休电的意思。俟,有大的意巴。意为写字时右下角的笔画象有大的缺失。缺失多少视笔画长短而定。
关于憩笔,看一下憩流的解释:在海峡,水道,河口或狭窄的港湾内,当涨落潮流交替时,出现短时间近乎停止流动
的状态,称为憩流。
若用水流比作行笔,憩笔就是突然停止行笔的意思。
为什么要这种憩笔的笔法呢?笔者试着解析一下:
前面引用过黄帝内经的一句话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
字的右下角在圉纸方位上属于西北,那这个憩笔就是休现天,不足西北的意巴:如是字的撩.矣字的点,作字的末横。
那地不满东南又如何解释呢?我们经常看到古人字帖里上面的口字旁的左上角写成开口,左上角属于东南:这是表示
地不满东南的意思。
由此可见,把天地之理蕴于书痃之中者非王羲之而不能。
(六)息笔
息笔者逼逐,息止之势向上,久久而紧抽也。
息有休息、停止的意巴:指笔画结束时先要顿笔,然后迅连向上提抽:如左与至的最后一横。
(七)蹙笔
蹙笔者将,蹙,即撩角也,将谓劣尽也,缓下笔要得所,不宜长宜短也。
蹙有短促的意思,将有保养的意思:指撩角要写的短促,不要尽力写尽,写捺角时要慢点。
王羲之写人字头的捺几乎全部用的蹙笔。
八)战笔
战笔者合,战,阵也,合,叶也,缓不宜长及短也。
战笔意为颤动笔法,如长蛇阵,与其它笔画配合协调:下笔稍慢,不能过长或过短。如曲和巨字的左竖,所字右竖。
(九)厩笔
厥笔者或机,促抽上匆使伤长。厥,谓其美者:视形势成机,是临事而成最妙处。
厩笔有逆笔的意巴,快速向上反抽笔,不能太长:用厩笔是说这一画很美。使其成为这一画最关键的妙笔。如及字撇
的末笔,仰字右坚的末笔。
(十)带笔
带笔者尽,细抽勿赊也,带是回转走入之类,装束身体,字含鲜洁,起下笔之势,法有轻重也。尽为其著而复反笔抽之。
带笔就是笔画的连带。如矣字一横与二横之目的连带。
(十一)翻笔
翻笔者先然,翻转笔势急而疾也,亦不宜长腰短项。
翻笔是用在前面,急而快,不能写成长腰短项。如林字的两竖的头部,用的就是翻笔。
(十二)叠笔。
叠笔者时劣,缓不宜长。
笔画叠垒时不能写成强势,要写的势缓细弱,笔画不能太长。有积弱或强的意思。如长字的三个横,集字的四个横。
(十三)起笔
起笔者不下,于腹内举,勿使露笔,起止取势,令不失节。
起笔是不同下走笔,从笔画中部同上推,不要露笔锋,起止要考意结构。如托字的两短横。
(十四)打笔
打笔者广度,打广而就狭,广谓快健,又不宜迟及修补也。
打笔是与行笔方向垂直方同快速落笔,然后行笔稍细,不能慢也不要修补。如少字的竖的头,畅字申旁的中竖的头。
王羲之楷书的书法特点赵忠祥质疑王羲之书法有“错别字”,为什么网友说犯不着跟死人较真 ?
赵忠祥在主持界是德高望重的老者,书法也是卓尔不群老而弥辣。赵忠祥的书法还是相当有水准的,看得出他没少下功夫。正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赵忠祥也是很有创造性思维。他也曾质疑王羲之的书法有“错别字”,这又是闹的哪一出?对此,网友表示赵老师犯不着和死人较真。赵忠祥与好友
说来也是,王羲之作古千年,身后名帖多为后世临摹之作。现在你想要看到王羲之的真迹,那比登天还难。可以说,王羲之的真迹基本上没有。赵忠祥找王羲之的茬,未免有点关公战秦琼的味道,何况人家的书法作品还不是本人所写。凡此种种,是怎么一出怪事呢?
赵忠祥书法作品
话说这一出“关公战秦琼”的好戏,缘自赵忠祥的一幅书法作品。赵忠祥此前曾写“志存高远”4个字,看起来写的是仙风道骨,美不胜收。可是看的时间长了,就发现有点问题。这个问题在什么地方呢?就在于“志”字中的上半截“土”,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怎么一回事?即赵忠祥把“志”字中上半截的“士”字写成了“土”,这就有点闹笑话了。一时间,网友纷纷指责赵忠祥书法中有错误。赵忠祥也是面不改色的声称自己这样写没有错,而是跟着名帖临摹的。
王羲之书法中的“志”
赵忠祥就搬出了王羲之书法中“志”字的写法,以证自己的书法是有出处的。网友依旧不依不饶,赵忠祥就质疑起了王羲之书法作品中的“错别字”。其实,书法家笔下的书法字与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书法字是有所区别的。比如,康熙“避暑山庄”中的题词,避字中的“辛”明显多了一横。
赵忠祥书法作品
这是人们所知有名的“错别字”,也是人家的一种书法艺术表达,也是人家的一种风格。正所谓“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于书法的理解都是有出入的。赵忠祥跟着名家碑帖学,把人家对于书法的理解原封不动的搬过来,说到底有点形而上学。反过来质疑王羲之书法碑帖中的“错别字”,听起来有点让人啼笑皆非。
赵忠祥书法作品
书法重在创新,走自己的路子。“国画大师”张大千学书法,由楷书始,渐入魏碑,进而遍临名家碑帖,形成了自己的书法艺术,成为书法大家。从这点来看,赵忠祥的书法临帖固然是好事,可是有点不加甄别,将他山之石作己身之玉,堂而皇之称之为书法艺术,这就有点令人费解。看来,网上对赵忠祥的书法一直说是江湖体,还是有一定的说法。这也难怪有人说赵忠祥的书法毫无艺术性,细细探究绝非空穴来风。
赵忠祥书法作品
书法贵在有自己的路子,而不能一味的临名家碑帖,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网友也指出,犯不着跟死人较真。这句话说起来也没有冤枉赵老师,也是对赵老师的一种勉励。毕竟,书法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让别人左右,这就有点因噎废食了。赵忠祥质疑王羲之书法中有“错别字”,在小编看来可认做他是对书法的自我剖析,并无不可。对此,诸位有何高见?
乙未两字的草书写法
1、如图:迷你简黄草书
章草体
方正狂草
博洋草书
博洋行草
2、简介 :
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在狂乱中觉得优美。王羲之用的就是草书。
3、历史发展:
近常见隶书笔法中带草笔飘逸之体,谓隶草,有些像章草,这与平时善写隶书精熟有关,故书隶草能独树风格。也是书写表演的一种手法。
“破草”是现代书家中最常见的,如狂草书法家杜浩平、梅湘涵的书法作品,它的特点是点划结体,使转和用笔,多为从古到今各书家中的结体演变成自己风格,王羲之书体中学一些,王铎法帖中取一些,祝允明、孙过庭等等历代名家中取其长处,集自己之品貌,任意发挥,洒脱自如,这种写法和今草相似。
行草有“草行”之说,书体中带有许多楷法,即近于草书的行书。笔法比较流动,清朝刘熙载《书概》云:行书有“真行”、有“草行”。“真行”近似真书而纵于真,“草行”近于草书而敛于草。唐朝张怀瓘《书议》云:兼真者谓之“真行”,带草者谓之“行草”。
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它出现较早,从汉代初期,书写隶书时有时才“草率”地书写而形成的,由于汉章帝喜好草书,因此被称为“章草”,是一种隶书草书。章草字字独立,接近于行草,但对难写之字简化不多,书写不变。后来楷书出现,又演变成“今草”,即楷书草书,写字迅速,往往上下字连写,末笔与起笔相呼应,每个字一般也有简化的规律,但不太熟悉的人有时不易辨认。一般也把王羲之、王献之等人的草书称为今草。
今草简化的基本方法是对楷书的部首采用简单的草书符号代用,代入繁体楷书中(尽管草书出现得不比楷书晚),往往许多楷书部首可以用一个草书符号代用,为了方便,字的结构也有所变化。因此,不熟悉的人较难辨认。草书符号的整理可以查阅《标准草书》。
到唐朝时,草书成为一种书法艺术,因此演变成为“狂草”,作为传递信息工具的功能已经减弱,成为一种艺术作品,讲究间架、纸的黑白布置,是否让人能认清写的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在狂草中,有“词联”符号,就是把两个字(常见词组)写成一个符号。由于当时书写多是从上到下地竖行书写,词联符号的设计也类似。“顿首”“涅盘”等都有草书词联符号。
日语中的平假名是以汉字的草书形式为蓝本创作的。
现代人学习草书一般以今草为起点。普遍认同的草书写法有于右任先生编著的标准草书(有同名字帖)。
王羲之《兰亭序》“或因寄所托”五字临析
或:第一笔横画较重,尾部带出斜钩。斜钩从横画中点穿过,与横画基本垂直,有明显弧度,钩画较长。“厶”从横画起始处下方起笔。“厶”下方的提画如一张弓,对“厶”呈托举和护卫之势。撇画如另一张弓,与提画平行。最后的点画如滚石,从右上角坠落。
这个“或”字(下称此或)与“或取诸怀抱”的“或”字(下称彼或)的不同点是:①此或的斜钩从横画中点穿过,彼或的斜钩从横画左1/3处穿过。②此或的斜钩弧度较大,彼或的斜钩近乎笔直。③此或的斜钩钩角较大,彼或的斜钩钩角较小。④此或“厶”下面的提画倾斜度大于第一笔横画,彼或的“厶”下面的提画与第一笔横画平行。⑤此或“厶”下面的提画与“厶”的间距较大,彼或“厶”下面的提画与“厶”的间距较小。⑥此或的最低点是提画第一拐弯处和斜钩钩角的顶点,彼或的最低点是撇画的终点。⑦此或的“厶”从横画下方起笔,此或的“厶”紧挨横画起笔。
这个“或”字(下称此或)与“或取诸怀抱”的“或”字(下称彼或)的相同点是:①“厶”的撇画和斜钩的撇画平行。②“厶”下面的提画和斜钩的撇画都像一张弓。③“厶”下面的提画和“厶”的折画平行。
因:口字如围墙,右墙犹厚。内如“工”字。
寄:五个横画(含“口”字的两个横画)平行,均向右上方倾斜。“口”字的左竖如左括号,其他笔画如英文字母z的形状。
所:总体形态如“所以游目骋怀”的“所”字。这个“所”字的不同点是:①这个“所”字上面的长横倾斜度明显。②第二笔竖画未出钩。③第二笔和第三笔垂直距离较远。④最低点是第二笔的底端。⑤第二笔终点和最后一笔底端连接线与长横平行。
托:左半部“言”字上面三个横画如三条游鱼,下方的“口”字如三角形。左半部“乇”字的撇画与左半部“言”字第一个横画相挨;横画较细,处在“言”字第三个横画的延长线上;竖弯钩的竖弯部分细劲,弯画明显高于左边“口”字底部,钩部突然加重。
好了,今天关于“王羲之未字写法”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王羲之未字写法”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