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刷写法 米芾的四字成语行书作品

发布日期:2024-10-02         作者:千千百科网

  米芾生于1051年,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鹿门居士。他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书画自成一家,创立了米点山水。他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在古代很有名气。

  米芾自幼爱好读诗书,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加上天资聪慧,他6岁时就能够背诗百首,8岁时开始学写书法,10岁便可以摹写碑刻,从小就有声誉。

  米芾对书法的分布、结构、用笔,有着他独到的体会。他的字体要求“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南宋书法家姜夔所说的“无垂不缩,无往不收”,就是此意。

  是要求在变化中达到统一,把裹与藏、肥与瘦、疏与密、简与繁等对立因素融合起来,也就是“骨筋、皮肉、脂泽、风神俱全,犹如一佳士也”。在章法上,重视整体气韵,兼顾细节的完美,成竹在胸,书写过程中随遇而变,独出机巧。

  米芾的用笔特点,主要是善于在正侧、偃仰、向背、转折、顿挫中形成飘逸超凡的气势和沉着痛快的风格。他的字起笔往往颇重,到中间稍轻,遇到转折时提笔侧锋直转而下。捺笔的变化也很多,下笔的着重点有时在起笔,有时在落笔,有时却在一笔的中间,对于较长的横画还有一波三折,勾也非常富有特色。

  米芾的书法中常有侧倾的体势,欲左先右,欲扬先抑,都是为了增加跌宕跳跃的风姿和骏马飞奔的神气。他以几十年集古字的浑厚功底作前提,故而出于天真自然,绝不矫揉造作。

  米芾平生于书法用功最深,成就以行书为最大。大致可以看出他受5位唐代著名书法家的影响最深,分别是颜真卿、欧阳询、褚遂良、沈传师、段季展。

  米芾有很多特殊的笔法,如“门”字右角的圆转、竖钩的陡起以及蟹爪钩等,都集自颜之行书;外形竦削的体势,当来自欧字的模仿,并保持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沈传师的行书面目或与褚遂良相似;米芾大字学段季展的,“独有四面”、“刷字”也许就来源于此;褚遂良的用笔最富变化,结体也最为生动,这正合米芾的脾胃,曾赞其字:如熟驭阵马,举动随人,而别有一种骄色。

  《蜀素帖》为米芾的墨宝,此帖由于丝织品不易受墨而出现了较多枯笔,使通篇墨色有浓有淡,如渴骥奔泉,更觉精彩动人。

  米芾用笔如画竹,喜“八面出锋”。此帖用笔多变,正侧藏露,长短粗细,体态万千,充分体现了他“刷字”的独特风格。此帖结字也俯仰斜正,变化极大,并以欹侧为主,表现了动态的美感。

  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在《蜀素帖》后有跋:此卷如狮子搏象,以全力赴之,当为生平合作。

  《蜀素帖》书于乌丝栏内,但气势丝毫不受局限,率意放纵,用笔俊迈,笔势飞动,提按转折挑,曲尽变化。《拟古》二首尚有些拘泥,愈到后面愈飞动洒脱,神采超逸。

  《蜀素帖》用笔的快慢、轻重、起收及转折,不拘一法,收放自如。结体偏纵长倾侧,表现灵动。相同字都有不同的写法,极尽变化之能事。书风完全显露出米芾“不偶于俗”的人格特质。

  《蜀素帖》结构奇险率意,变幻灵动,缩放有效,欹正相生,字形秀丽颀长,风姿翩翩,随意布势。其用笔纵横挥洒,洞达跳宕,方圆兼备,刚柔相济,藏锋处微露锋芒,露锋处亦显含蓄,垂露收笔处戛然而止,似快刀斫削,悬针收笔处有正有侧,或曲或直;提按分明,牵丝劲挺;亦浓亦纤,无乖无戾,亦中亦侧,不燥不润。

  《蜀素帖》在章法上,紧凑的点画与大段的空白强烈对比,粗重的笔画与轻柔的线条交互出现,流利的笔势与涩滞的笔触相生相济,风樯阵马的动态与沉稳雍容的静意完美结合,形成了《蜀素帖》独具一格的章法。

  总之,《蜀素帖》率意的笔法,奇诡的结体,中和的布局,一洗晋唐以来和平简远的书风,创造出激越痛快、神采奕奕的意境。所以后来清朝著名书法家高士奇曾题诗盛赞此帖:蜀缣织素鸟丝界,米颠书迈欧虞派。出入魏晋酝天真,风樯阵马绝痛快。

  当时许多书法家只敢在蜀素上书写少许字,直到米芾才在上面写有满满的8首诗句。此帖最早由湖州郡守林希保存。

米芾的四字成语行书作品

  1. 米芾作品中茜字的行书写法

   一、1、米芾作品中“茜”字的行书写法:

   2、简介:

   米芾,原名黻,元祐六年,以后改作芾,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鹿门居士,人称“米南宫”、“米颠”。

   米芾书学羲之,篆宗史籀,隶法师宜官。晚年出入规矩,自谓善书者只有一笔,我独自四面。

   米芾得能书之名,似无负于海内。

  

   米芾于真、楷、篆、隶不基工;惟于行草诚入能品。

   以米芾收六朝翰墨副在笔端,故沉着痛快,如乘骏马,进退裕如,不烦鞭勒,无不当人意。

   米芾书法与“苏、黄、蔡”并称“宋四家”,对后世影响很大。

   3、米芾行书部分字帖:

   二、其他行书写法

   1、硬笔行书简体

   2、游狼美钢行书

2. 米芾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有哪些

   米芾在“宋四家”中以行书著称,他的行书深受“二王”和苏轼的影响,自成一家。

   米芾书法如行云流水,字形跌宕起伏。他的代表性作品是《蜀素帖》和《苕 溪诗卷》等。

   《蜀素帖》书写在绫上,运笔变化多端,潇洒自如,隐见王献之的笔意, 算得上是米芾行书中最好的作品。《苕溪诗帖》是书写于纸上的六首自作诗,该帖行笔沉稳,挥洒自如,也是米芾的行书代表作之一。

   米芾的书法作品流传下来的较多, 如《大行皇后挽词》、《群玉堂述书帖》、《吴江舟中诗》、《复官帖》、《珊瑚帖》、《寒光帖》、《叔晦帖》、《真酥帖》、《紫金研帖》等。

3. 四字成语适合书法作品

   源远流长

   yuán yuǎn liú cháng

   解释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出处唐·白居易《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铭》:“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

   结构联合式。

   用法含褒义。多用于历史事物的来历、由来等。一般作为谓语、定语。

   正音长;不能读作“zhǎnɡ”。

   辨形源;不能写作“原”。

   近义词源源不绝、源源不断、源源而来

   反义词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例句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中国文化可谓~。

4. 宋代大书法家米芾善长那种字体啊

   米芾(1051~1107),中国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

   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号襄阳居士、海岳山人等。祖籍太原,后迁居湖北襄阳,长期居润州 (今江苏镇江) 。

   曾任校书郎 、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善诗,工书法,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

   初师欧阳询、柳公权 ,字体紧结,笔画挺拔劲健,后转师王羲之、王献之,体势展拓,笔致浑厚爽劲,自谓“刷字”,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代四大书法家。其绘画擅长枯木竹石,尤工水墨山水。

   以书法中的点入画,用大笔触水墨表现烟云风雨变幻中的江南山水,人称米氏云山,富有创造性。米芾传世的书法墨迹有《向太后挽辞》、《蜀素帖》、《苕溪诗帖》、《拜中岳命帖》、《虹县诗卷》 、《 草书九帖 》、《 多景楼诗帖》等,无绘画作品传世。

   著《山林集》,已佚。其书画理论见于所著《书史》、《画史》、《宝章待访录》等书中。

   因他个性怪异,举止颠狂,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徽宗诏为书画学博士,人称“米南官”。

   米芾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他是“宋四书家”(苏、米、黄、蔡)之一,又首屈一指。其书体潇散奔放,又严于法度。

   《宋史·文苑传》说:“芾特妙于翰墨,沈著飞,得王献之笔意。” 米芾平生于书法用功最深,成就最大。

   米芾自称自己的作品是“集古字”,对古代大师的用笔、章法及气韵都有深刻的领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米芾学书在传统上下了很大功夫。米芾未卷入政治漩涡,生活相对安定,后当上书画博士,饱览内府藏书,熟谙千载故事,古人得失,如数家珍。

   他少时苦学颜、柳、欧、褚等唐楷,打下了厚实的基本功。苏轼被贬黄州时,他去拜访求教,东坡劝他学晋。

   元丰五年(1082)开始,米芾潜心魏晋,以晋人书风为指归,寻访了不少晋人法帖,连其书斋也取名为“宝晋斋”。今传王献之墨迹《中秋帖》,据说就是他的临本,形神精妙至极。

   米芾一生转益多师,在晚年所书《自叙》中也这样说道:“余初学,先学写壁,颜七八岁也。字至大一幅,写简不成,见柳而慕其紧结,乃学柳《金刚经》。

   久之,知其出于欧,乃学欧。久之,如印板排算,乃慕褚而学最久,又摩段季转折肥美,八面皆全。

   久之,觉段全泽展《兰亭》,遂并看法帖,入晋魏平淡,弃钟方而师师宜宫,《刘宽碑》是也。篆便爱《咀楚》、《石鼓文》。

   又悟竹简以竹聿行漆,而鼎铭妙古老焉。” 米芾以书法名世,他的成就完全来自后天的苦练,米芾每天临池不辍,史料记载:“一日不书,便觉思涩,想古人未尝半刻废书也。”

   “智永砚成臼,乃能到右军(王羲之),若穿透始到钟(繇)、索(靖)也,可永勉之。”他儿子米友仁说他甚至大年初一也不忘写字。

   (据孙祖白《米芾米友仁》)。米芾作书十分认真,自己说:“佘写《海岱诗》,三四次写,间有一两字好,信书亦一难事”(明范明泰《米襄阳外记》)。

   一首诗,写了三四次,还只有一两字自己满意,其中的甘苦非个中行家里手不能道,也可见他创作态度的严谨。 米芾的书法在宋四家中,列苏东坡和黄庭坚之后,蔡襄之前。

   然如果不论苏东坡一代文宗的地位和黄庭坚作为江西诗派的领袖的影响,但就书法一门艺术而言,米芾传统功力最为深厚,尤其是行书,实 出二者之右。明代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谓:“吾尝评米字,以为宋朝第一,毕竟出于东坡之上。

   即米颠书自率更得之,晚年一变,有冰寒于水之奇。”皇帝的询问书法,米芾自称自己是“刷字”,明里自谦而实点到精要之处,“刷字”,体现他用笔迅疾而劲健,尽兴尽势尽力。

   他的书法作品,大至诗帖,小至尺牍、题跋都具有痛快淋漓,欹纵变幻,雄健清新的特点。 从现存的近六十幅米芾的手迹来看,“刷”这一个字正将米字的神采活脱脱地表现出来,无怪乎苏东坡说:“米书超逸入神。”

   又说“海岳平生篆、隶、真、行、草书,风樯阵马。沉著痛快,当与钟王并行。

   非但不愧而已。”米芾的书法影响深远,尤在明末,学者甚众,像文徵明、祝允明、陈淳、徐渭、王觉斯、傅山这样的大家也莫不从米子中取一“心经”,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

   米芾除书法达到极高的水准外,其书论也颇多。著有《书史》、《海岳名言》、《宝章待访录》、《评字帖》等。

   显示了他卓越的胆识和精到的鉴赏力,对前人多有讥贬,然决不因袭古人语,为历代书家所重,但过头话也不少,诮颜柳、贬旭素,苛刻求疵。 米芾传世墨迹主要有《苕溪诗卷》、《蜀素帖》、《方圆庵记》、《天马赋》等,而翰札小品尤多。

   米芾擅水墨山水,人称“米氏云山”,但米芾画迹不存在于世。但目前唯一能见到的,也很难说是真正意义上的“米画”——《珊瑚笔架图》,画一珊瑚笔架,架左书“金坐”二字。

   然后再加上米点和题款,米家山水便赫然而出。米芾以画代笔,颇有意趣。

刷字笔顺

  刷字笔顺:横折、横、撇、竖、横折钩、竖、竖、竖钩、

  刷字”一说,来自宋朝书法大家米芾。据其《海岳名言》所记,皇帝问米芾:当朝能以书法之名传世的有谁?米芾答道:“蔡京不得笔,蔡卞得笔而乏逸韵,蔡襄勒字,沈辽排字,黄庭坚描字,苏轼划字”,而谈到自己的书法时,他说:“臣书刷字”。

  他这里讲的,就是这几个人各具特点的用笔的方法和书法风格,由于米芾自己行笔八面出锋,快速迅捷,因而自比为“刷字”,而将蔡襄行笔迟涩的写法称为“勒字”,将苏轼下笔重按的写法称为“划字”,将黄庭坚提笔轻写法称为“描字”。

  古人用笔,讲求横鳞竖勒,笔笔用力,藏头护尾,贵用中锋,但这几位书家,敢于突破古人中庸蕴藉的藩篱,偏执一端,突出了自己的用笔方法,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卓然成家,米芾的刷字便为突出的一例。

  但也须注意不可使某些用笔方法形成固癖习气,故意追求某种行笔效果而失之做作,应以真实的感情和性格驱使下的自然挥洒为主旨,否则,便会适得其反,写不出传世之艺术佳作。

米芾的书法与王羲之的书法相比,各有什么特点?

  米芾是北宋有名的书法家、画家以及书画理论家,同时也是一位比较有才的人,所以能诗文、善书画、并根据自己的感悟融合,创立了“米点山水”。米芾的一生都献身于艺术,为了艺术可以说是行为怪异、倜傥不羁,所以他也有个绰号叫米颠。米芾和王羲之都是我国有名的书法家,那么他们两人的书法都各有什么特点呢?

  米芾在书法上很有造诣,擅长写篆、楷、行、草等书体,尤其善于临摹古人的书法,甚至能够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在米芾的艺术成就中,就数书法用工最深,其中以行书为最大。米芾的书法受颜真卿、欧阳询、褚遂良、沈传师、段季展这五位的唐人影响,所以在他的字体中可以看到晋唐的风格。米芾的字体在点画线条和结体上变幻莫测,其书法的观念可以看出是卑唐尚晋。其用笔侧锋为主,书法中的点画粗细、轻重、刚柔等变化无常,呈现跳宕多姿。

  王羲之在我国有“书圣”之称,虽然王羲之师从前人,但是并没有一味的模仿,而是吸收了各个书法家的长处并自行一体。所以他的书法姿态丰富而不张扬,冲和雅致,刚柔相济,体态丰盈又不是法度,因此他的书法刚好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因此被称为我国的“书圣”。

  个人觉得米芾和王羲之的书法各有各的特点,但都对我国的书法艺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我国后世的书法有着深远的影响。

  好了,关于“米芾刷写法”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米芾刷写法”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A+
标签: 米芾刷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