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的写法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的翻译

发布日期:2024-10-01         作者:千千百科网

  通指古典诗歌格律体以外的各种各样的诗体。这些诗多把字形、句法、声律和押韵加以特殊变化,成为独出心裁的奇异之作,一般带有文字游戏性质。明代徐师曾《文体明辨》记载十九种杂体诗,实际上可以归为杂体诗类的远不止上述这些。诸如藏头诗,神智体,辘轳体等等。杂体诗多为汉魏六朝时文人所创制,虽表现出一定的巧思和驾驭文字的能力,但“终非诗体之正”。

  一音韵类

  101福唐体:即独木桥体,又叫独韵诗,一字韵诗。每句韵脚用同一个字。

  102柏梁体:每句七言都押韵的,全篇不换韵,称为柏梁体。

  103间韵诗:又称平仄两韵诗、平仄通韵诗,一首诗间隔着押两个韵。

  104转韵诗:转韵,就是换韵,根据内容表达的需求连续转换若干韵。韵脚平仄交替。

  105促句诗:转韵诗的一种,不拘平仄,以三句一转韵。

  106倒押前韵诗:用于和诗,一个不少地照用原诗人的韵字,顺序则由尾字依次到首字。

  二字形类

  201藁砧诗:隐语诗、谜语诗,以字为谜底的诗,也称廋语诗、隐语诗。

  202离合诗:是一种分离、合并字形成字的诗。常见的情形是,每四句离合一字。

  203拆字诗:是根据汉字的特点,将合体字拆成独体字,或拆成相关的部件,敷衍成篇。

  204同旁诗:又叫联边诗 嵌字中字体,每句都以同旁字排列的诗叫同旁诗。

  205叠字形诗:多用于方言,每句中都有一个特定的字,两个或三个这样的字合成一个新字

  206玻璃字诗:用对称的字写成。

  207三字同头诗:每句有三个同偏旁的字。

  208九九消寒诗:每句九字,每个字字九笔

  三嵌名类

  301嵌字诗:广义的说,按照修辞格“镶嵌”手法把特定的字嵌于诗篇的句首或句中。

  302藏头诗:本来是说每句的第一字,都隐藏于前句的末一字。

  303建除诗:建除十二生辰诗简称,因十二辰的头两个名称为“建”“除”,故名建除体。

  304药名诗:药名诗是在诗中嵌用中药名,联缀成篇,“要当字则正用,意须假借”。

  305针穴名诗:以针炙名联缀成诗。

  306卦名诗:就是每句诗中嵌用《周易》六十四卦名中的一个卦名,联缀成篇。

  307龟兆名诗:是指将解释卦象意义的词语隐藏在诗句中。

  308相名诗:是将相术之名嵌用于诗中。

  309星名诗:是将星辰名嵌用于诗句中。

  310节气名诗:是将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名嵌用于诗中,联缀成篇。

  312鸟兽名诗:将禽鸟名和兽类名分别嵌用于诗中,联缀成篇。

  313草木名诗:是将草名和树木名分别嵌于诗中,而语意双关。

  314地名诗:是将郡国名、州名、县名、道里名以及山川胜迹名等,嵌于诗中,联缀成篇。

  315宫殿屋名诗:每句嵌入建筑物名称。

  316车船名诗:是把车名、船名分别嵌用于诗中。

  317围棋名诗:就是将围棋的一些别名嵌用于诗中。

  318象棋名诗:就是将象棋的一些棋名和术语嵌用于诗中。

  319歌曲名诗:词牌名体 词曲名诗,将乐府歌名、词牌名、曲调名等嵌用于诗词中成篇。

  320戏目名诗:是将戏目名嵌用于诗中。

  321四气诗:也称四时诗,实为四时诗的一种变化体。

  322四色诗:也称四色咏,五言四句,偶句押韵.每句诗嵌入一种颜色的名称,有四种颜色。

  323五行诗:就是将五字嵌入诗中,别行组词,别作他义,联缀成篇。

  324六甲诗:就是将六十甲子的数字嵌入诗中,仅借用字面,而另行组词,缀联成诗。

  325六府诗:五言十二句,“六府”的次序为:水,火,金,木,土,毂。

  326八音诗:古代称金、石、丝、竹、匏、土、革、木为八音,代表八种乐器。

  327十二属诗:即十二生肖诗,也称“十二辰诗”、“十二神诗”。把十二生肖顺序嵌用。

  328数字诗:嵌名诗的一种,每句都嵌同一个数字,如果嵌在首位的则为同头数字诗。

  329数名诗:又叫十数诗。是将从一至十以内的数目字用于诗句中,连贯而成的诗。

  330数谜诗:顾名思义就是数字猜谜诗,它以数字谜语,又似趣味数学。

  331姓名诗:每句都含有姓名。

  四重现类

  (一)镶嵌式重现

  411复字体:是在全诗中重复嵌用同一个字,而且一句中可以复用两三次。

  412重字体诗:是指同一词语在句中重复使用。

  413叠字诗:是指诗中的部分句子或全诗各句都用叠字组成。

  414两字连珠诗:是在每句诗中重复嵌用两个字。

  415翻韵诗:是将通常的词语顺倒过来,使之句句协韵,所以也称“倒字诗”。

  416同头诗:就是每句诗的开头一字都相同。

  417罗嗦诗:重复诗,有意的意思重复,造出一种颇有诗味儿的意境。

  418绕头诗:一、三两句为三字,二、四两句为七字;一、二句押一韵,三、四句另押一

  韵。其中第三句的一、三字为第一句三、一字,好比将尾绕到头,故称“绕头”。

  (二)全句式重现

  421双承体:又叫堆絮体,上句句尾的词,在后文中进行两次承接。

  422首尾吟体:首尾重复,一句而首尾皆用之。

  423辘轳体:也称轮回体,是主题相关的组诗。

  424换序诗:指的是调换现成诗词作品的句。

  五语序类

  501回文:

  壹 回文诗

  一、通体回文体

  附 反复体诗;双篇回复式

  二、本篇回文体

  (一)标准的本篇回文诗

  (二)回文辘轳体

  三、回转回文体

  附 头尾不粘式

  四、上下句回复式(又叫双句回文)

  五、本句回复式回文诗 (又叫双回文诗、就句回文)

  六、其他形式的回文诗

  (一)、叠词回文诗

  (二) 图形化的辘轳体(连环诗)

  贰 回文词

  叁 回文曲

  502颠倒虞美人:就是虞美人词的上片倒读就是虞美人词的下片。

  六修辞类

  601语义双关诗:双关诗分两种,一种是同音双关,还有一种是意义双关.

  602粘对诗:或称“当句有对”、“隔句对”。

  603歇后诗:又称缩字诗或缩脚诗,将成语或古人陈句,引用前一部分,略去后本质部分。

  604问句诗:必须全诗为问句,又叫设问诗。

  605排比诗:以排比句式贯串全诗的,才算是排比诗或排句诗。

  606反语诗:反语诗是利用反语修辞,正话反说。

  607顶真体:诗、词、曲的一种体式。

  608句蝉联:每句的末字或词是下句开头的字或词。

  609倒顺连环锦缠枝:七言八句的回文顶真诗还可编成图形顶真诗,称为倒顺连环锦缠枝。

  610顶真回文诗:回文诗的一种特殊形式,把一句话首尾衔接,形成一首倒顺皆可读的诗。

  611连环体诗:指上一首诗的尾句是下一首的首句。连环体诗又叫首尾联环诗。

  612段落顶真:节蝉联,段落之间用上一段末尾的词或字当下一段的开头,叫段落顶真。

  61半字顶真体:后句首字多系前句末字的一部分,首尾二字没回环,首尾二字回环。

  614藏头拆字体:末句的尾字又是首句首字的一半,或首句首字是末句的尾字的一半。

  615脱御连环诗:

  七限制类

  (一)限定格式 填空型

  710两头纤纤诗:四句七言,每句前四字描绘事物特点,后三字描绘事物名称。

  711五杂俎诗:五杂俎或做五杂组,三言六句,以首句名篇。偶句押韵。内容多寄予哲理。

  712三妇艳:五言六句。

  713尔汝歌:五言四句,每句有汝。

  714一半儿:曲牌名。“一半儿”三字重复出现,故名。

  715自君之出矣诗:五言四句或四句以上,可写若干首。第一句一定要是“自君之出矣”。

  716四愁诗:共四首,每首都以“我所思兮在×× 始,以“何为怀忧心 ××”作结。

  717五噫诗:五句成诗,五句同韵,五韵同字,古今罕见。

  718六忆诗:每首以「忆」字开头,回忆聚,别,行,坐,食,眠六种情境,留连吟唱。

  719十索诗:所作的是乐府诗。每首末句有“从郎索衣带”“从郎索花烛”等语,本十首。

  720十离诗:诗体的一种。以十首为限,每首诗题均有“离”字,如“犬离家”“笔离手。”(二)限定段落与内容

  21诸言体:又叫诸意体、诸语体,凡描写情态之辞皆可自为一体格。

  722反义词诗:每句都有反义词。

  723五更诗:把一更至五更发生的事情按时间的推移顺序,分别描述成篇构成连章组诗。

  724十二时诗:就是将十二时的名目冠于句首,它与表达的内容,无必然联系,押韵而已。

  725禁体诗:即指赋诗时,预定不准犯某某等字之诗。

  725七哀诗:易,山逐云去难。是皆以一哀而七者具也。

  726百年诗:十年为一章,共十章。

  727广告诗:

  八用材类

  (一)集引类

  811集句诗:就是全用前人诗句词句杂缀成诗。

  812集句词:就是全用前人诗句词句杂缀成词。

  (二)改造类

  821剥皮诗:也称“拟古诗”,是一种仿造诗,即旧瓶装新酒。

  82、櫽括体:就前人诗文的内容剪裁改写而成。

  823逐字替换诗:把原诗逐字用同义字代替,形成一首新诗。

  (三)兼收类

  831诗中诗:一首诗通过不同的读法,读出更多的诗。

  832诗改词:通过句读把诗读成词,偶尔可加减个别字。近似櫽括体,但有异。

  833诗词包含体:是诗同时也是词,只须改变句读。

  834中西合璧诗:每句中都有中文与外语混杂。

  835号码诗:是指把阿拉伯的数字写入汉文字的诗中。

  836藏字横诗竖铭:横读是诗,竖读是铭,又可根据需要进行嵌字。

  837诗词合璧:专指回文虞美人又可读出回文律诗的。

  838联诗:由对联组成的诗。

  839诗联:由诗组成的对联。

  (四)字句数量类

  841掉脚诗:“十七字诗”全诗四句共十七字,亦称“无赖体”,今天通称三句半。

  842九言诗:一般说来,全诗每句九字,句数不限,以偶数句式为主.

  843宝塔诗:由若干行组成,第一行只有一个字,第二行二个字,第三行三个字,类推。

  844一七体诗:宝塔诗的一种。它从一字至七字诗,从一字句到七字句,或选两句为一韵。

  845飞雁体:同头体的五律或五言八句的古风可排成这种形状。

  846火焰体诗:以其形似火焰,故名。

  847叠翠诗:“八×叠翠诗”属于宝塔诗。还有一种叫“包×叠翠诗”。

  848八大山诗:是叠翠诗的改装,形状像飞雁体。

  849三句诗:

  8450摊破诗:又名“摊声”,在绝句和词牌规定的句数上,摊破一句或半句。

  九风格类

  901逆挽:抑扬诗,起句平常,后半部分语意陡转,别开生面,不落窠臼,让人耳目一新。

  902颠倒歌:又叫撒谎歌,是我国诗歌园地里有一种颇为有趣的反义诗。

  903俳谐体:俳体、谐体、覆窠体、打油诗

  十图形类

  1001围棋四季诗 1002十字图诗 1003数名会意诗 1004阡陌诗  1005纵横田亩诗

  1006花心诗 1007拆字图诗 1008相思璧  1009神智体 1011圈儿诗 1012图画诗

  1013画中藏诗 1014竹枝三弄  1015梅花形诗  1016梅花三弄  1017蜘蛛图诗 

  1018图象诗 1019八枝盘鉴图诗  1020六棱品字玦诗 1021龟形诗  1022宝塔形

  10234葫芦图形诗 102回旋四季诗 1025盘中诗1026方角书诗 1027方结连环诗

  1028石碑诗 1029卦形诗 1030酒壶诗   1031火环诗 1032饮月诗 1033鸳鸯诗

  1034翠峰诗 1035金花连环诗   1036火球形诗 1037三角形诗 1038风花雪月诗

  1039鳞迭连环诗  1040渔网诗  1041方印诗  1042织锦回文璇玑图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的翻译

  译文:同县的人对此感到十分惊奇,渐渐请他(仲永)父亲到家中做客,或者用钱求取仲永的诗。

  邑人:同县的人?

  稍稍:渐渐?

  宾客其父:请他父亲去做客。这里是以宾客之礼相待的意思。?

  乞:求取,意思是花钱请仲永作诗。

扩展资料:

  本句话来自于王安石的《伤仲永》,全文赏析如下:

  这篇文章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人受之于天虽异,但还得受之于人,否则就将复为众人,进而说明未受之于天者,本来就是众人,如果不受之于人,恐怕连作“众人”也难,而且强调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表现了王安石早期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文题为“伤仲永”,文中却未见一个“伤”字,然而全篇写的正是一个“伤”字。这正如《王荆公年谱考略》所评:“余谓仲水始而通悟,终焉为泯然众人,见于荆公悼叹者详矣!”由此可见,此文契合照应不在形式上而在内容中。

  这篇议论文,先叙后议,在事实叙述的基础上立论,事实成为立论的依据。第一、二两段只叙不议,为第三段的议论服务,后面的议论,集中强烈,言简意赅,如画龙点睛,使前面所叙的事实立即升华具有典型意义。全文仅二百字,叙事之简洁。说理之透彻,安石散文风格在此已露出端倪。

  第一段叙述神童方仲永的故事。方仲永为金溪民,世代耕田。金溪是王安石外祖父吴玫的家乡。“荆公少年,往来外家甚数”《王荆公年谱考略》文中说“于舅家见之”,仲永当是实有其人。所记仲永五岁不识纸笔砚墨,忽啼求,其父借来给他,他立即写了四句诗,并题了自己的名字,这首诗是以供养父母、团结族人为内容。此事传出后,一乡的秀才都来观看。

  从此,人们指着东西让他作诗,他挥笔而就,文采与道理都有可取之处。县里人听说,亦很惊奇,渐渐有人请他父亲带他去作客,也有人拿钱帛请他作诗的。他父亲认为此有利可图,便每天拉着他到处拜见县里人,不让他学习。这里所记仲永的特异才能是传闻,与真实情形或有出入。然而作者真正用意并不在此,所以免不了用夸张的笔墨,处处耍突出仲永天斌的特异。

  其一,不仅生五年不识文具,给纸笔即可写诗,而且能以“养父母”团结同族为主旨,“传一乡秀才观之”,可见影响之大。其二,仲永才思如涌,“指物作诗”一挥而就,而且文采、内容均佳,博得“邑人奇之”,有请他作客的,有向他求诗的,真是誉满全乡。

  作者如此描写突出了神童仲永的特异天资,为下文的因不后学而“泯然众人”作了很好的铺垫,为全文的知识才干“受之人”立论打下了基础。文中的“利”字很有份量,突出其父‘不使学”的原因,更暗示给人们急功近利对人才的危害。“不使学”是仲永由夭才变为平庸的关键,是本文议论的中心。

  第二段段,从作者亲自见闻的角度简略交待了仲永从神童沦为“众人”的过程。开头的“余闻之也久”,束上起下,一方面显示上段所写的内容即据传闻而得,另一方面又引出亲识其面的愿望。作者写了两次见闻:一次是仲永十二三岁时,“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暗示在这六七年中,仲永的诗毫无长进。

  如果说,五六岁儿童作的诗尽管稚拙,人们尚觉可观,那么六七年后写得反而不如以前听说的那样好,人们便非但不以为奇,且因先时之闻名而感到其名不副实了。第二次是仲永二十岁时。这次并未见面,只是听亲戚说:“泯然众人矣!”一句话就交待了这位从前的神童的结局。

  两次写法不同,但都极简练而有含蕴。“泯然众人矣”一语,把说话人漠然视之的态度生动地表现出来,与先前“邑人奇之”的情况恰成对照,而作者的惋惜感慨之意也隐见言外。

  最后一段是作者对方仲永由一邑称奇的神童变成无声无息的普通人一事所发的议论,也是本篇思想的集中体现。作者首先指出,仲永的聪明颖悟是“受之天”,即来自天赋,而且他的天赋远超于一般的有才能的人。这正是为了反跌出下面的正意:“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关键原因是缺乏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到这里,已将上两段所叙述的情事都议论到了。

  但作者却就势转进一层,指出天赋这样好的仲永,没有受到后天的培养教育,尚且沦为众人;那么天赋本属平常的一般人,如果再不受教育,连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都不行。前者是宾,后者是主,在对比中更突出了一般人学习的重要性。

  就方仲永的情况看,这层议论仿佛是余波,但作者主要的用意正在这里。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资质平常的人总是多数。方仲永这一典型事例的意义主要不在于说后天赋好的人不学习会造成什么后果,而在于说明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成长的决定意义。

  题内的“伤”字就具有多层意蕴。首先是表层的,为仲永这样一个天资聪颖的儿童最终沦为众人感到惋惜;进一层,是感慨仲永虽有天赋,却没有遇上有利于他成长提高的环境。文中对其父以仲永为获利之资的叙写,就含有对泯灭天才的人为环境的批评。

  更进一层,从仲永的具体事例生发开来,感慨社会上许多资质平常的人不去努力学习提高,以致连成为众人都不可得。这样,作者所“伤”的就不再局限于仲永个人,而是许许多多不“受之天”又“不受之人”的众人,作者的感慨和文章的思想意义也就深刻多了。

  这篇文章的语言十分精当。叙事部分仅以一百五十多字就完整地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变化的过程,议论部分也不过七十余字,文中的每一词、句都有其确切的表达作用,而不是可有可无。

  例如第一段,首句交代籍贯、身份、姓名、家世,这不仅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介绍,而且“世隶耕”三字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

  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而自得的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不使学”三字,看似平淡,却为方仲永的变化埋下伏笔,点出方仲永命运变化的关键。

  第二段叙事极为简要,仅以一“见”一“闻”一“问”就交代了方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结尾的议论部分,言简意深,说理严谨。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伤仲永

古诗梅花田字格正确写法

  古诗梅花田字格正确写法:梅,左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中,左偏右主,偏旁木占整个字的三分之一,每延伸到竖中线左侧一些。花的草字头要过竖中线,竖中线在草字头两竖中间,两竖的下合处在字的中线上。

  梅花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后两句写梅花的幽香,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华横溢。亦是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喻示那些像诗人一样。

  处于艰难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的人。全诗语言朴素,写得则非常平实内敛,却自有深致,耐人寻味。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王安石上《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主张“发富民之藏”以救“贫民”,富国强兵,进行全面改革。

  反对者谤议不断,熙宁七年(1074)春,天下大旱,饥民流离失所,王安石罢相。次年二月,王安石再次拜相。熙宁九年(1076),再次被罢相后,心灰意冷,放弃了改革,后退居钟山。此时作者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傲雪凌霜的梅花有着共通的地方,因此写下此诗。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汉族,抚州(今江西抚州市东乡县上池)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与“韩愈、柳宗元”等,并称“唐宋八大家”。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

整体赏析

  此诗语言朴素,对梅花的形象也不多做描绘,却自有深致,耐人寻味。他的《北陂杏花》对杏花花、影俱妖娆的形象大加渲染,用“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来强调杏花的高洁、坚持的精神,写得很张扬外露。

  这首写梅花的诗,其思想内涵实是相通的,写得则非常平实内敛。前两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墙角数枝梅”,“墙角”不引人注目,不易为人所知,更未被人赏识,却又毫不在乎。“墙角"这个环境突出了数枝梅身居简陋,孤芳自开的形态。

高中高一下册语文课件:《游褒禅山记 》

   #课件# 导语语文教学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利用教学辅助设备来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创设情境,也可以通过对比创设情境。“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件是激发学生兴趣并给一堂课确定基调的话,要恰到好处,形式活泼,吸引人,打动人,让听课者回味无穷。下面是 考 网整理分享的高中高一下册语文课件:《游褒禅山记》,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晚号半山。神宗时,曾推行变法,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我执政一日,新法便推行一日”。后因保守派反对失败后,退居江宁,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公,卒谥文。其散文雄建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作品今存《王临川集》等》。

   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题目中有“记”不见的就是游记。)

   以前我们写游记主要写哪些内容?

   学生答:旅游的时间地点和谁一起去,然后写所见,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或者抒发对古代文明遗迹的赞美,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颂以及由此引发的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等等,可这篇游记却不是如此,它通过作者的亲身游历探险,发幽微之思,阐发深邃的哲理,那么作者为我们阐发了那些哲理呢?他的观点给我们那些思考呢?好,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文章(板书课题,然后通读全文)

   二、简介作者并解题

   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作者要游历褒禅山,作者是怎样介绍褒禅山的?好,我们先看第一段。

   三、研读第一、二段(一)

   1、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一词多义:

   A.“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B“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C.“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D.“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词性活用:

   A.“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B.“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C.“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①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些词语的掌握揉进翻译通课文时。

   2、然后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根据文中的方位,画出虚拟示意图。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作者游褒禅山,介绍褒禅山的由来引出慧空禅院,又引出要游华山洞,可写那些仆碑以及仆碑上的文字好似可有可无,好象作者的闲笔,是不是因该删去呢?

   (如果学生答不出,先留下来到后面解疑)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他也因此而尚受时人讥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习惯的?(讨论)

   引领学生背诵这一段。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二)研读第二段

   1、二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这一段中有那些对比: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其下平旷”——“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2、作者游洞后出来后的心情怎样?“后悔”为什么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三)指导背诵:

   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前洞(平旷、记游甚众)——后洞(窈然、寒、深)——进入(深、难、奇)怠——俱——追记洞中所见(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自身,伏“悔”字(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以“悔”结束记游(既其出……游之乐也”)

   四、研读第三四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之”,助词,无义,有舒缓语气作用。“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略。

   ②“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夷”,指平地,说的是前洞地势。

   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的努力。

   ⑤“此余之所得也”: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此”后应作一顿。

   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

   1、“于是余有叹焉”承上启下,进一步具体阐述作者后悔心情背后的思索。

   2、作者先说古人“古人之于……而无不在也”作者为什么先说古之人?答曰:以古人为标准,另外可以使作者的立论更有说服力

   3、然后作者写一般人惧险远“夫夷以近……则至者少”(照应前洞),所以他们就不能见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这让我想到毛泽东的七绝诗——《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从文中“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就为"无限风光在险峰"这句话做了注脚。

   4、欲得非常之观,就必须有志(而世之……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5、然后说到有志无力(有志者…亦不能至也);有志有力,还要有外物(有志与力……亦不能至也);

   6、最后两个分句再次说明只要有志,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

   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的努力。)

   总结: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二)研读第四节这一段有写到仆碑上的文字,和第一段中的有关仆碑的描述相应。(前面的描写为后面的议论埋下伏笔。)

   写这些仆碑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治学必须“深思慎取”)

   思路: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

   五、讲析第五段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

   六、问题讨论。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

   (试从①过渡衔接;②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③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

   提示:

   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②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和“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随以止”和“遂与之俱出”;“可讥”和“人咎”;“在己为有悔和“悔其随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③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指定一人到黑板上写出自己编订的“前后两部分对照表”,其他同学补充订正。

   

篇二

   教材简析: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一篇补世力作。这篇游记,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游记立意超卓,指向鲜明,言简而意丰,言近而旨永。“吟咏之间吐呐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自创新格而弥足珍贵,彪炳千古而有无限的可开掘性。

   本课是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二篇文言文。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宋代散文。《六国论》和《游褒禅山记》是教读课文,《伶官传序》和《石钟山记》是自读课文。《六国论》和《伶官传序》都是借古讽今的史论,《游褒禅山记》和《石钟山记》都是因事说理的游记。《游褒禅山记》显然引领了《石钟山记》。

   此前,学生学习文言文已经有了初中三年的学习经验,上了高中后又掌握了不少的文言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篇浅易的文言文并不会感到特别的吃力。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能够诵读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根据这一要求,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学习本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了解文言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二、能力目标——熟读背诵,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领会治学处世皆须坚定意志,并且要深思慎取的道理。

   教学重点:

   一、重点积累名、曰、文、进、奇、好、出、极、观、求、险等文言实词的意义。

   二、掌握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

   三、词类活用。

   教学难点

   一、掌握文章说理深刻、章法严谨的写作特点。

   二、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

   教法运用:

   指导思想:

   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三主”的教学思想以及素质教育的方向,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学生健全的认知结构,激励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学会学习。

   教学设想:

   一、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字上有一定的障碍,应在课前梳理清楚。

   二、本文又是一篇游记,可与学过的旧课文进行联系比较。

   三、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的风光以及作者的游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四、为了掌握本文重要的文言词语,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课堂习题。

   教学方法:

   诵读法---古诗文需要熟读背诵。

   串*---文言文需要疏通文意。

   提问法---课堂上需要师生互动。

   比较法---新旧知需要温故知新。

   讨论法---课堂上需要活跃气氛。

   练习法---教学上需要精讲多练。

   教学媒体:

   录音机、多媒体课件、幻灯片。

   学法指导:

   高一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已具备了一些基础知识和积累,但对如何学习文言文,还是一个新课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运用已有的知识框架同化新信息,建立新的智能,逐步走向独立学习的境界。

   一、引导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二、告诉学生翻译文言文要遵循的原则。

   三、调动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积极性,教师适时点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提示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所阐述的道理。

   五、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积累文言文知识。

   教学程序:

   教学本课可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首先给学生介绍毛泽东的七绝诗《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学生通过诵读领会了“无限风光在险峰”一句的含义。随后因势利导,引出课题,指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就含有类似的深邃哲理。

   2、整体感知:

   先用录音机播放课文朗读,再组织学生诵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纠正不正确的读音。并以提问的形式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①课文中记游部分,集中于文中哪几段?(第1、2节)

   ②文中第三段的议论是针对哪部分内容阐发的?(第2节)

   得出怎样的结论?(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③文中第三段的议论是针对哪部分内容阐发的?(第3节)

   得出怎样的结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慎取之也。)

   ④请同学们读课文,从文中找出能够作为\\\"无限风光在险峰\\\"注脚的语句(“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3、写作顺序:

   A、本名与别名的由来

   B、记游洞经过

   C、抒发游洞的感慨

   D、简写由仆碑而产生的感想

   E、补记同游之人、记游时间

   4、课文分析:

   A、引导学生自读前两段,让学生叙述游山经过。从学生的回答中提出重点实词的解释方法。

   (“舍”在注释中解释为“筑舍定居”,其根据是什么?曾见过的类似的句子有哪些?这样解释是古汉语的什么特点?——名词活用作动词,曾学过“驴不胜怒,蹄之”、“公将鼓之”等。总结:“慧褒始舍于其址”,在“其址”前边的必须是个动词,来表示慧褒的动作。因此,从“舍”的名词必须引申开去,会想到“舍”是由人建造给人居住的,故释为“筑舍定居”。这便是从词的位置以及词的关系来揣摩词的意义。因此,识词辨义要考察语言环境,不但在句中看,还要注意句与句的关系。前两段中用法相近的还有: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名词作动词,“命名”之意。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作动词,“照明”之意。这便是词类活用)

   B、以提问方式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情况。

   (1)第1节中为何提及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为后文作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物的本源,充分体现了“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这也是“深思慎取”的依据。)

   (2)第2节略与详是怎样安排的?其中有哪些对比?这些对比的作用是什么?

   (略写游前洞。详写游后洞及所见所感。)

   (对比有:前洞后洞

   平旷幽深

   甚众已少、又少

   余所至浅好游者所至深

   还有见到奇景的欣喜与出洞的后悔相比。)

   (作用:为议论作铺垫。)

   C、课堂训练:

   归纳“名、曰、文、进、奇、好、出、极”的意义与用法。

   完成课后练习第二、三题。

   第二课时:

   1、导入新课;

   第二段详写游后洞的经过,着重写在力尚足、火尚明的情况下,竟随“怠者”而返的遗憾心情。还有前洞与后洞的对比,都为第3、4段的议论打下伏笔。

   2、思考,回答第2自然段的层次: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到段末,追记后洞所见并表达遗憾的心情。

   3、诵读第三段:

   教师范读并穿插评点,及时进行提问和展开讨论。

   提问

   ①古代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句话来概括。

   (“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②作者说“不能至”是针对什么说的?

   (不能到达洞的深处,见不到“非常之观”。)

   ③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

   (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④“尽吾志”是什么意思?

   (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讨论

   ①“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②“极夫游之乐”是针对什么说和?

   (至洞之深处。)

   ③为什么到了洞的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④作者“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随之止。)

   小结:“随之止”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做的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由此得出本段的结论:要有志。

   4、读析第4段:

   学生朗读,然后展开讨论。

   (1)“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

   (其文漫灭。)

   (2)“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3)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为什么?

   (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从“何可胜道也哉”中,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由此得出本段的结论:要深思慎取。

   5、略讲第五段:了解古人写游记结尾的写法和作用。

   6、总结扩展:

   中心思想。(这篇游记叙述作者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写作特色。(因事见理、叙议结合,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结构严密、前后照应)

   心得交流。(各人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学习本文后的感想)

   7、课堂练习:

   整理虚词“其”字的用法(结合练习“三”)。

   完成课后练习“一”。

   8、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四”。

   课后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要力求体现程序性、概括性、指导性、艺术性。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记叙记山(山→院→洞→碑)仆碑(1节)

   (1、2节)游洞(前洞→后洞)后洞(2节)

   议论怠出而悔有志、力、物(3节)

   (3、4节)漫灭谬传深思慎取(4节)

   因事见理、叙议结合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结构严密、前后照应

  

曲牌名常识

  1.什么是词牌名

   词,又称“诗余”、“长短句”、“倚声”、“填词” ,是诗歌的一种形式,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以两宋成就最高。

   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多少来划分的。小令的字数在 58个字以内,59—90个字为中调,而长调是91个字以上。

   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区别,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 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例如《沁园春 雪》这首词,“沁园春”是词牌,“雪”是词的标题。《卜算子 咏梅》这首词,“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词的标题。

  刚刚接触词的时候很多朋友非常困惑,为什么一首词的标题通常由两部分组成?比如 *** 的《沁园春 雪》,前面的一部分“沁园春”被称为词牌名,从字面上几乎看不出和词的内容有什么联系,而后一部分“雪”才和词的主旨有一定的关联。 那么词的标题的前后两部分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就得先大致搞清楚什么是词以及什么是词牌名。

   词萌芽于隋唐之际,兴于晚唐五代而极盛于宋。最初,词又被称为曲子、曲子词、琴趣、诗余、长短句等等。

   从词的许多别名可以窥见词与诗及音乐的不解之缘。事实上,对于词的具体来源各家学说解释不尽相同,有人认为词是乐府民歌的变种,有人认为词是唐代律诗、绝句的后裔。

   无论学界如何争论,词由俗到雅,由民间步入文坛的发展历程是不可否认的。这就可以肯定,在词的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受到了民间歌谣及当时盛极一时的律诗、绝句的影响。

   就如诗最初是合乐而歌一样,词在发展初期也是配乐演唱的。填词一般是按照某种曲调的乐谱填制歌词。

   而曲调的名称如《沁园春》、《菩萨蛮》、《念奴娇》等就叫做“词牌”,也叫“词调”。在唐宋时代,词牌名有许多来源,有的来自西域音乐,有的是乐工歌妓或词人自创的。

   例如《菩萨蛮》词调的由来,传说是由于唐大中初年,女蛮国进贡了一些个美貌的女子,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象菩萨,因此教坊谱成了《菩萨蛮曲》。后人依这个曲子填的词很多,如辛弃疾的《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等等。

   既然填词须合音律,可以想见,唐宋时期,填词的文人大都精通音律,像我们熟悉的柳永,李清照等人,不仅文采飞扬,而且曾经自创了许多婉而动听的曲调,难怪他们的词作至今读来犹有回肠荡气,余音绕梁的音乐美。 随着时间的推移,词的格律逐步成熟,格式也逐渐固定下来,各个词调都是“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并且各不相同。

   依据各词调的字数多少,前人将词分为“小令”、“中调”或“长调”。有人主张以58字以内为小令,59字到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有人主张62字以内为小令,以外称“慢词”,都未成定论。

   词调中除少数小令不分段称为“单调”外,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叠”。段的词学术语为“片”或“阕”。

   “片”即“遍”,指乐曲奏过一遍。“阕”原是乐终的意思。

   一首词的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这和我们今人的歌曲分几段来唱有点相似,不过古人填词时更加灵活罢了。 词的格式和格律的规范化就使得许多文人可以渐渐脱离乐谱而仅依照某个词牌所形成的固定的格律来填词,从而使词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堪与诗媲美的文学形式。

   那么词的词牌名和词的题旨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呢?懂点音乐的朋友都知道,一首乐曲一旦谱成,它的基调就基本定型了,或激昂,或舒缓,或柔婉。 填词的道理也是一样。

   无论你要抒情还是状物,你都无法改变词牌本身的节奏和韵律。所以,词人在填词之前,一定得选择与自己表情达意相一致的曲调(即词牌)。

   这样说来,一首好词,无论词牌名和词的内容有无关联,词牌所蕴育的意趣和情调与词人的感情和心境肯定是一直致的。 比如,有学者研究发现,小令《浪淘沙》音调激越,用之怀古抚今,最为适当。

   《烷溪沙》与《蝶恋花》则音节和婉,宜写情,亦宜写景。可见,古代词人欲填词,必先将许多词牌的韵律风格烂熟于胸,不然的话,肯定会使写出的词滞塞难读,贻笑大方。

   值得注意的是,历史上有许多精通音律的词人,他们或者自创新词,或者因循词牌的本义填词,这就使得许许多多的词词牌名就是词的题目。 比如张志和的《渔歌子》是咏渔夫生活的,温庭筠的《更漏子》是咏春夜闺情的等等。

   这种情况下词人通常在词牌下注明“本意”二字,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绝大多数情况下,词牌名和词的题旨没有任何联系。

   这时,作者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 “唐人之词,必缘题作曲,故词旨多与调名相符,宋人因调填词,词旨多与题不合”。

   可见,越到后来,词牌和词题的关系越疏远。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讲到浪,也不讲到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讲到江南。

   不过,无论词调和词的内容如何疏远,文情和曲情不和谐的,肯定不是好词。 什么是曲牌? 俗称“牌子”。

   元明以来南北曲、小曲、时调等各种曲调名的泛称。各有专名,如[点绛唇]、[山坡羊]、[挂枝儿]、[转调货郎儿]、[叠落金钱]、[银纽丝]等。

   总数多至数千个。每一曲牌都有一定。

   2.曲牌名和词牌名各是什么概念

   曲牌是传统填词制谱用的曲调调名的统称.俗称“牌子”.古代词曲创作,原是“选词配乐”,后来逐渐将其中动听的曲调筛选保留,依照原词及曲调的格律填制新词,这些被保留的曲调仍多沿用原曲名称.明代以前所形成的戏曲声腔,如昆山腔、弋阳腔,以及由明清俗曲发展成的戏曲剧种,大多以曲牌为唱腔的组成单位,通称作“曲牌体”唱腔.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那只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

   3.词牌名的知识

   牌,也称为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名。

   词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节奏。这些旋律、节奏的总和就是词调。

   词与调之间,或按词制调,或依调填词,曲调即称为词牌,其通常根据词的内容而定。宋后,词经过不断的发展产生变化,主要是根据曲调来填词,词牌与词的内容并不相关。

   当词完全脱离曲之后,词牌便仅作为文字、音韵结构的一种定式。 一些词牌,除了正名之外,还标有异名,或同名异调。

   常见的词牌 十六字令16字 捣练子27字 忆江南27字 忆王孙31字 调笑令32字 如梦令33字 相见欢36字 乌夜啼36字 长相思36字 生查子40字 点绛唇41字 浣溪沙42字 菩萨蛮44字 卜算子44字 采桑子44字 减字木兰花44字 谒金门45字 诉衷情45字 忆秦娥46字 清平乐46字 更漏子46字 阮郎归47字 画堂春 47字 桃源忆故人48字 摊破浣溪沙48字 贺圣朝49字 太常引49字 西江月50字 南歌子52字 醉花阴52字 浪淘沙54字 鹧鸪天55字 鹊桥仙56字 虞美人56字 南乡子56字 玉楼春56字 一斛珠57字 踏莎行58字 小重山58字 蝶恋花60字 一剪梅60字 临江仙60字 渔家傲62字 唐多令60字 河传61字 苏幕遮62字 定风波62字 锦缠道 66字 谢池春66字 青玉案67字 天仙子68字 江城子70字 离亭燕72字 何满子74字 一丛花78字 御街行78字 蓦山溪82字 洞仙歌83字 满江红93字 水调歌头95字 满庭芳95字 八声甘州97字 声声慢97字 昼夜乐98字 双双燕98字 念奴娇100字 桂枝香101字 翠楼吟101字 石州慢102字 水龙吟102字 雨霖铃103字 永遇乐104字 望海潮107字 沁园春114字 贺新郎116字 摸鱼儿116字 迈陂塘116字 六洲歌头143字 词是一种诗歌艺术形式,是中国古代诗体的一种,亦称宋词、曲子词、诗余、长短句。始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在宋代达到其顶峰。

   一开始伴曲而唱,所以写词又称作填词、倚声。后来逐渐独立出来,成为一门专门的诗歌艺术。

   词的分类 按长短规模分,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按音乐性质分,词可分为令、引、慢、三台、序子 、法曲、大曲、缠令、诸宫调九种。 按拍节分,常见有四种:令,也称小令,拍节较短的;引,以小令微而引长之的;近,以音调相近,从而引长的;慢,引而愈长的。

   按创作风格分,大致可以分成婉约派和豪放派。 按词牌分。

   词的起源 时间 词的起源和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梁代的开国君主萧衍精通音乐、爱好民歌,在其夺取帝位之前,被称为“竟陵八友”之一。

   其诗作现存有九十余首,多数为乐府,且多模仿民歌。最著名的诗作有《子夜四时歌》、《襄阳蹋铜蹄》、《江南上云乐》、《江南弄》等。

   由于他对诗歌的热忱和作为帝王的特殊身分,梁代诗歌的演变开始有了向词发展的苗头。 词最早的起源时间现在学界犹有争论。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在梁代,没有明确的“词”的形式,词真正的开始出现,是在中国的唐代。更精确一点,是在中国初唐时期。

   伴随着当时“胡乐”传入,“燕乐”大盛,词也逐渐脱离传统的五言古诗、七言古诗,成为一门独立的诗歌艺术。 源头 关于词的源头,有如下几种,各家学说莫衷一是。

   其实,词本身就包含多种源头的特点,词的源头并不唯一。 词的演化发展轨迹,就总体而言,大致如前辈学者所说:“勾萌于隋,发育于唐,敷舒于五代,茂盛于北宋,煊灿于南宋,剪伐于金,散漫于元,摇落于明,灌溉于清初,收获于乾嘉之际。”

   (刘毓盘《词史》) 著名词人 下面列出几位广为人知的词人,此外欢迎参看详细的词人列表。 晚唐、五代 温庭筠 韦庄 张泌 冯延巳 李璟 李煜 北宋时期 柳永((985 - 1053) 晏殊((991 - 1055)) 欧阳修((1007 - 1072)) 王安石 (1021—1086.5.21) 晏几道((1030 - 1106)) 苏轼((1036 - 1101)) 秦观((1049 - 1110)) 周邦彦((1056 - 1121)) 南宋时期 朱敦儒((1081 - 1159)) 李清照((1084 - 1155)) 岳飞 (1103 - 1142) 陆游 〔(1125-1210)〕 朱淑真((1135 - ?)) 辛弃疾((1140-1207)) 姜夔((1155-1221)) 文天祥(1236-1283.1.9) 清时期 陈维崧 朱彝尊 那兰性德(1655-1685)。

   4.词牌名的常识

   据《隋唐嘉话》,隋炀帝凿汴河之时制《水调歌》唐时演为大曲。大曲有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头”为中序的第一章。九十四字,十七句,前后片各四平韵。宋人在前后片两六言句常夹叶仄韵,也有平仄互叶几乎句句用韵者,对初学者束缚太多,不宜从。(2)起二句各五字,首句下三字,词家多喜用仄平仄。第三句十一字,写作上六下五,亦可作上四下七,东坡此词前片“不知天上”句为上六下五,而于后片“不应有恨”句则为上四下七,可以为证。第五句亦六字,可与上句对偶。后片第三句三字作仄平平,亦属定格。(3)例一是一首情文并茂的好词,当时作者在山东密州,他的政治处境很不得意,加上想念他分别了七年之久的弟弟子由,“每逢佳节倍恩亲”,在中秋的晚上填了这首词。此词是怎么写的呢?前片开头,作者不是说“今日是中秋”,而是化用李白诗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以“今夕”两句为引子,暗中点出节日。结合地上联想到天上,似乎看到了广寒宫里的一片琼楼玉宇,乘风归去又多么好啊!但词里突然来了个转折,生怕经受不住天上的寒冷。说的是天上,指的是人间。在这种遐想背后正反映着作者一面想回到朝廷中去,一面又怕在激烈的党争中再受打击的矛盾心理。最后,思想斗争胜利了,“起舞”两句,表明那天上的胜景,毕竟比不上人间美好,作个地方官不是更现实一点吗?“何似在人间”句中的“何似”,是“哪里比得上”的意思。前片就这样结束了,非常干净利落。后片借月光进一步抒情。开头三句,写月亮照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照进了雕花的门窗,还照着夜不成寐的人。这样自然过渡到产生怀念这情了。“不应”句说,月亮啊!看到你本不该有什么愁恨的,但你又为什么总是趁着人们分别的时候团圆呢?这一反诘,发人深省,情景交融,不落俗套。不过作者仍把它拉回来,“月有阴晴”句,用形象化的手法道出了事物的客观规律,不为离愁别恨所束缚,精神境界更比一般高出一筹。“但愿”两句,又归到怀人本题,提出了美好的愿望:希望彼此健康长寿,即使相隔千里之遥,也还可以共享一下美好的月色。这既是对不能团聚的安慰,又是给自己的政治遭遇的解脱,在写法上,结句的“婵娟”与开头的“明月”也是紧密呼应的。前人认为,“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其所以杰出,首先是作者以乐观主义思想取代感伤情调,在写别离之情的词中独树一帜;同时它的成功也同作者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分不开的。词的头绪虽然较多,但作者巧妙地用中秋月亮为线索,贯穿全词,甩得开,收得拢。我们学习填词,特别要注意这一点。例二是辛派词人陈亮的名作之一。公元一一八六年金主完颜雍生日,宋孝宗赵 (音sh¨n,慎的异体字)派章森为使前往祝贺,陈亮写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词勉慰他。词的前片分三个层次:第一写南宋不是没有人才。第二是对章的赞许和寄予期望。第三点明这种朝拜不过是暂时的,有期一日还会叫他到长安的蒿街(外来使臣住居的地方)上来见面的。后片也表达了三层意思:第一写被金占领的中原地区本是我们祖先传下的神圣领土。第三相信迟早会有英雄起来恢复中原的,金朝寿命长不了,宋朝必将中兴。在当时主和派得势,朝廷一片屈辱求和的气氛中作者独出已见,写出这种藐视敌人,对自己充满胜利信心的词来,是很不寻常的。再从词的艺术性来看,气势充足,音节响亮,形式和内容取得了统一,也是可取的。前后片的一些句子如“且复穹庐拜,会向蒿街逢。”“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两两相对,意思相反相成,旗帜很鲜明,能起到鼓舞作用。对“尧之都”以下五句,前人早已赞许为“精警奇肆”(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这首词虽然文采少一些,或者表现得太露,显得有些不足,但仍然是一首优秀作品。

   5.关于词牌名的一些知识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

   从配音乐这一点上说,它和乐府诗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裁,也同样是来自民间文学。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文人的词深受律诗的影响,所以词中的律句特别多。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有一定的。

   每句的平仄也是有一定的。词大致可分三类:(1)小令;(2)中调;(3)长调。

   有人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1]。这种分法虽然未免太绝对化了,但是,大概的情况还是这样的。

   敦煌曲子词中,已经有了一些中调和长调。宋初柳永写了一些长调。

   苏轼、秦观、黄庭坚等人继起,长调就盛行起来了。长调的特点,除了字数较多以外,就是一般用韵较疏。

   (一)词牌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2](这些格式称为词谱,详见下节)。

   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

   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种名称,那只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关于词牌的来源,大约有下面的三种情况:(1)本来是乐曲的名称。

   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3],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像菩萨。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

   据说唐宣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

   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2)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词牌。

   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4]。又叫《秦楼月》。

   《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

   《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3)本来就是词是题目。《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唉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

   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词题。

   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在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不发生任何关系。

   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讲到浪,也不讲到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讲到江南。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代号罢了。

   (二)单调、双调、三叠、四叠词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的分别。单调的词往往就是一首小令。

   它很像一首诗,只不过的长短句罢了。例如:渔歌子[5][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如梦令[宋]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双调的词有的是小令,有的是中调或长调。

   双调就是把一首词分为前后两阕[6]。两阕的字数相等或基本上相等,平仄也同。

   这样,字数相等的就像一首曲谱配着两首歌词。不相等的,一般是开头的两三句字数不同或平仄不同,叫做"换头"[7]。

   双调是词中最常见的形式。例如[8]:踏莎行(彬州旅舍)[宋]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鹧鸪天[宋]辛弃疾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银胡碌{左为革},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

   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宋]张元干梦绕神州路。 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

   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兎。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易老悲难诉。

   更南浦,送君去。凉生岸柳催残暑。

   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

   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雁不到书成谁与?"依词律应作一句读。)像《踏莎行》、《渔家傲》,前后两阕字数完全相等。

   其它各词,前后阕字数基本上相同。三叠就是三阕,四叠就是四阕。

   三叠、四叠的词很少见,这里就不举例了。

   6.常识问题在古诗题目中什么是词牌名,宫调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关于词牌的来源,大约有下面的三种情况: ⑴本来是乐曲的名称。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③,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象菩萨。

   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据说唐宜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

   《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⑵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④,又叫《秦楼月》。

   《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

   《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 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⑶本来就是词的题目。《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唉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

   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 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

   在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不发生任何关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讲到浪,也不讲到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讲到江南。

   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何罢了。 宫调是古代戏曲、音乐名词。

   是音乐的各种调式,宫调不同,音调就不同。近人吴梅曾解释说:“宫调者,所以限定乐器管色之高低也。”

   我国历代均依十二律高下的次序,定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为七声,是乐律之本。 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调。

   以七声配十二律,可得十二宫、七十二调,共为八十四宫调。但俗乐多不全用。

   常用的有五宫(仙吕、南吕、中吕、黄钟、正宫)四调(大石、双调、商调、越调),合称九宫调。如《窦娥冤》中的《正宫》就是一种宫调。

   元曲中一套宫调须得一定的曲牌配合。 曲牌是曲的调子的名称。

   如《点绛唇》、《山坡羊》、《挂枝儿》等,名色多至几千个。每一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字数、句法、平仄,可据以填写词。

   曲牌大都来自民间,一部分由词发展而来,故曲牌名也有与词牌名相同的。有的曲牌有调无词,只供演奏。

   曲调音节,古代都写在牌子上,故称为曲牌。

   7.词牌名和曲牌名的区别是什么啊,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那只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曲牌是传统填词制谱用的曲调调名的统称.俗称“牌子”.古代词曲创作,原是“选词配乐”,后来逐渐将其中动听的曲调筛选保留,依照原词及曲调的格律填制新词,这些被保留的曲调仍多沿用原曲名称.明代以前所形成的戏曲声腔,如昆山腔、弋阳腔,以及由明清俗曲发展成的戏曲剧种,大多以曲牌为唱腔的组成单位,通称作“曲牌体”唱腔.词牌名是词的格式名称,曲牌是曲调调名.。

如何写支票金额的大写我举个例吧:1021元

  205000元写支票大写应填:贰拾万零伍千元整。 支票大写金额怎么写: 1、出票日期(大写):数字必须大写,大写数字写法:零、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 举例:2005年8月5日:贰零零伍年捌月零伍日捌月前零字可写也可不写,伍日前零字必写。2006年2月13日:贰零零陆年零贰月壹拾叁日。 (1) 壹月贰月前零字必写,叁月至玖月前零字可写可不写。拾月至拾贰月必须写成壹拾月、壹拾壹月、壹拾贰月(前面多写了“零”字也认可,如零壹拾月)。 (2) 壹日至玖日前零字必写,拾日至拾玖日必须写成壹拾日及壹拾X日(前面多写了“零”字也认可,如零壹拾伍日,下同),贰拾日至贰拾玖日必须写成贰拾日及贰拾X日,叁拾日至叁拾壹日必须写成叁拾日及叁拾壹日。 2、收款人:(1) 现金支票收款人可写为本单位名称,此时现金支票背面“被背书人”栏内加盖本单位的财务专用章和法人章,之后收款人可凭现金支票直接到开户银行提取现金。(由于有的银行各营业点联中国,所以也可到联中国营业点取款,具体要看联中国覆盖范围而定)。 (2) 现金支票收款人可写为收款人个人姓名,此时现金支票背面不盖任何章,收款人在现金支票背面填上身份证号码和发证机关名称,凭身份证和现金支票签字领款。 (3) 转帐支票收款人应填写为对方单位名称。转帐支票背面本单位不盖章。收款单位取得转帐支票后,在支票背面被背书栏内加盖收款单位财务专用章和法人章,填写好银行进帐单后连同该支票交给收款单位的开户银行委托银行收款。 3、付款行名称、出票人帐号:即为本单位开户银行名称及银行帐号,例如:工行高新支行九莲分理处1202027409900088888帐号小写。 4、人民币(大写):数字大写写法:零、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亿、万、仟、佰、拾。注意:“万”字不带单人旁。 举例:(1) 289,546.52 贰拾捌万玖仟伍佰肆拾陆元伍角贰分。 (2) 7,560.31 柒仟伍佰陆拾元零叁角壹分,此时 “陆拾元零叁角壹分”“零”字可写可不写。 (3) 532.00 伍佰叁拾贰元正,“正”写为“整”字也可以。不能写为“零角零分”。 (4) 425.03 肆佰贰拾伍元零叁分。 (5) 325.20 叁佰贰拾伍元贰角。角字后面可加“正“字,但不能写“零分”,比较特殊。 5、人民币小写:最高金额的前一位空白格用“羊”字头打掉,数字填写要求完整清楚。 6、用途:(1) 现金支票有一定限制,一般填写“备用金”、“差旅费”、“工资”、“劳务费”等。 (2) 转帐支票没有具体规定,可填写如“货款”、“中国费”等等。 7、盖章:支票正面盖财务专用章和法人章,缺一不可,印泥为红色,印章必须清晰,印章模糊只能将本张支票作废,换一张重新填写重新盖章。反面盖章与否见“收款人”

介绍一下唐宋八大家的人物生平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韩愈(768-824)

  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河南人,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地位崇高,苏东坡称赞他为”文起八代之衰”。他的文章气势宏大、豪逸奔放、曲折多姿、新奇简劲、逻辑严整、融会古今,无论是议论、叙事或抒情,都形成独特的风格,达到前人不曾达到的高度。

  柳宗元(773-819)

  字子厚,祖籍河东,世称柳河东,生于长安,贞元初年进士,官监察御史。顺宗时,王叔文执政,他任礼部员外郎,锐意推行政治改革。不久,王叔文失败,他也被贬为永州司马,迁柳州刺史。在南方凡十四年,死于柳州。唐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 作为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和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反对六朝以来笼罩文坛的绮靡浮艳文风,提倡质朴流畅的散文。著有《柳河东集》四十五卷,《外集》二卷。

  欧阳修(1007-1072)

  字永叔,祖籍江南西路吉州永丰县(今属江西)号”醉翁”、”六一居士”,杰出博学的散文家,宋代散文革新运动的卓越领导?,唐宋八大家之一。由於忧国忧民,刚正直言,欧阳修宦海升沉,历尽艰辛,但是创作却”愈穷则愈工”。他取韩愈”文从字顺”的精神,极力反对浮靡雕琢、怪僻晦涩的”时文”,提倡简而有法、流畅自然的风格,作品内涵深广,形式多样,语言精致,富情韵美和音乐性。许多名篇,如《醉翁亭记》、《秋声赋》等,已千古传扬。

  三苏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人。苏洵和他儿子苏轼、苏辙被合称为“三苏”。他的散文主要是史论和政,他继承了《孟子》和韩愈的议论文传统,形成自己的雄健风格,语言明畅,理反复辨析,很有战国纵横家的色彩;有时不免带有诡辨气息,是其短处。著有《嘉佑集》。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生於四川眉山。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有多方面的创作才能,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独到的成就。世称苏东坡。

  苏辙(1039-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号栾城,晚号颖滨遗老,四川眉山人。他在父兄的熏陶和影响下,自幼博览群书,抱负宏伟。宋徽宗继位,他遇赦北归,寓居颖昌,闭门谢客,潜心著述,过了十二年闲适而孤独的生活。政和二年病逝,终年七十四岁。著有《栾城集》、《栾城后集》。

  王安石(1021-1086)

  字介甫,号半山,曾封荆国公,后人称王荆公,谥文,又称王文公。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中国散文史上著名的“唐代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峭直简洁、富於哲理、笔力豪悍、气势逼人、词锋犀利、议论风生,开创并发展了说理透辟、论证严谨、逻辑周密、表达清晰、熔?事和议论於一炉的独特散文文体。

  曾巩(1019-1083)

  字子固,建昌军南丰县人(属今江西),宋代新古文运动的重要骨干,唐宋八大家之一。“十二岁能文,语已惊人”的曾巩,资质警敏聪慧;成年后,因文才出众,备受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赏识。曾巩有浓厚的儒家思想,主张先道后文,极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他的学术和文章,生前已传誉遐迩,身后更盛名不衰。曾巩散文作品甚丰,尤长於议论和记叙。他的议论文立论精策,不枝不蔓,纡徐曲折,从容敦厚;记叙文则思玫明晰,俯仰尽意,精练生动,耐人寻味。

  好了,今天关于“1021的写法”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1021的写法”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A+
标签: 1021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