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的硬笔行书写法 行书怎样写的又快又好

发布日期:2024-10-01         作者:千千百科网

  钢笔字行书怎么练?

   我是我们学校书法爱好者协会的副会长兼硬笔书法部部长,你 如果想用钢笔练好字,我的个人经验就是,首先要勤快,却无需字帖, 。 但是不用字帖并不代表不向别人学习,别人写的好我为什么不学?采众之所长,无碍自成一家,王羲之是书法大家,难道他天生就会书法?一开始就比别人写得好?就比他的老师写得好?那他还师从卫夫人干嘛?难道是去炫耀吗?历史上好多书法大家就是通过学习他人长处,加以自己的风格而锤炼,自成一家。 而现在的我们,并不能为了写好字就到处去拜师学艺,学习是无处不在的,你可以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留心观察,发现他们写偿较好的某个字,你就完全可以模仿, 多写几遍,直至熟练,还有就是平时多练习,没事的时候即使你没有笔和纸,不管是什么,只要能拿来练字的,都可以拿来用。

   上面说,要用钢笔,其实这是对于初学者来说的,因为钢笔在初学的时候,粗细得当,容易上,手折、叠、顿、挫,都可以很好地把握,但是练到后面,就不用拘泥于钢笔了,毕竟你到哪都不会用钢笔吧。签字笔,铅笔,圆珠笔等都可以。

   练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要有耐心和恒心,要想拥有扎实的写字功底,就要按练字的步骤,一步一步地来,首先,就想学软笔书法一样,从偏旁练起,熟悉偏旁以后,就开始练正楷,虽然平时写字都是用行书写字,但是千万不要上来就写行楷或者说行草。要慢慢从正楷来练起,写好正楷,有助于以后写任何一种字体,“不会走的人,永远也不会跑,即使你站起来了,也只能是在原地”这是我们书法老师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勉励我们要有耐心学习正楷时说的话。意思很显然,就是注重基础!

   你可以去书店买一些学写字的书,但不是字帖,是专门介绍各种字体的书籍,里面注重的是写字的方法,当然,里面要有示范字,示范字有的书上是印刷体,那样的书不好,尽量买的是手写体。 接下来,就看你的实际行动啦,这可是最最最关键的一步啊!加油啊! 无需苦练,每天端坐认真写100字,没事的时候用手或笔画画,很快你就会练就一手好字啦!

  我也喜欢写字,以上是我自学写字以来心得总结,虽不多,但是我受益匪浅,很实用。

   怎样才能练好钢笔字和行书技巧

   密决:狂炼一个月,除了吃饭睡觉,天天练.

   钢笔字行书练习方法 行书钢笔字怎么练习

   有两种吧。

   古体字,非常正规的路子。

   这个先写好古体字楷书,灵飞经,欧阳询三十六法,黄自开九十二法,都是练好楷书的临摹本。

   然后再练行书,行书先练好 《圣教序》,再练《兰亭序》。

   现在的话都是练田章英等人的行书,可以直接练。

   准备一支好写的钢笔,字帖可以到网上下载。

   钢笔字贴吧精品区就有非常详细的解答,可进一步了解。

   如何练习一手好字 怎样写好行书钢笔字

   买一本好字帖(比如司马彦的),最好不要描,仔细观察然后在专门的大格纸上仿著写。一个字一次写完,不要看一笔写一笔。先写笔画简单的,不要贪多,慢慢来,一个字写好,再写几遍,感觉对了再到一个字。写到行书时不要太拘泥形式,连笔处放轻,自然带过。行书速度稍快一点,不用一笔一笔写了,但一定要先仔细观察。最好买有笔画分析的,每天抽十分钟练,几年以后字一定大有长进。

   练钢笔字,可以正楷和行书一起练吗?

   以下回答专门针对钢笔字练习而言。

   ①练习钢笔字一般从楷书入手,但是并非一定得首先练习楷书。因为行书最为实用,可以首先解决实用问题,然后再追求完善问题。我就是首先练习钢笔行书(实际是钢笔快写)解决了上课记笔记的问题,后来才练习楷书字的,再后来才练习毛笔字的。

   ②事实上,楷书、行书互为帮助,只练习楷书,容易把手练疆了,只练习行书,行书字容易乏力。

   ③没有书法基础以前,最好不要同时练习楷书和行书。有了基础之后,当然可以同时练习。

   ④行书入手,能够很快解决实用问题,可能对你提高兴趣有利。如果只想字写得好,甚至可以不练习楷书。但是,如果要达到很高的书法水平,则楷书是不可避免的,只是可以先练习,也可以后练习。

   ⑤不能说钢笔字练好了,毛笔字就自然写得好。也不能说毛笔字练好了,钢笔字就“自然”写得好。一些具有很深毛笔书法造诣的人,钢笔字未必写得好(看看一些老书法家的钢笔字就知道了)。例如 *** 的毛笔字书法水平很高,但是其“铅笔字”则很难看(他好像没有用过钢笔,只用过毛笔和铅笔)。就像枪舞得好,难道刀就一定舞得好吗?但是,钢笔字与毛笔字可以互相促进则是必然的。

   ③行书和行楷不完成一样。不同的书家对其看法也不一样。第一、行书是一种最为实用的书体,其变化比较大,比较接近于楷书的,订以说是“行楷”(比如庞中华的行书字)。比较接近草书的,可以说是“行草”。所以,行书是一个比较大的范围,行楷、行草只不过是人们对书写的速度、字型的大致的一个看法,没有严格的界线。第二、有人认为,行楷就是一篇字中,同时具有行书字又夹有楷书字。

   怎样写好写快钢笔字:行书练习

   选好行书字帖,坚持不懈的临习,日积月累熟能生巧!

   怎么能快速练好钢笔字?

   一、写字的字体已经成形,能不能改,怎样改法?

   答:能改,而且用不多久。很多同志认为:写字已经成形,年龄已经渐大了,不能改了……,这种看法不对。要知道,写好字并不是什么难事,也不是高不可攀,而是极其好学,只要你方法对头,改正旧的写字习惯。具体地说,在你练写的时候,必须端正写字的姿势和执笔方法,这是首要条件。

   现在列举先人练字二例,现结合本身体会,谈谈这个问题。

   大家知道,中国书圣王羲之,他先从卫铄学书,之后又多见先代名家钟繇等名著,遂改变初学。正是他,继往开来,把古朴的书体变成娇美流畅的今体,对楷、行、草书均有创造性的贡献,这就是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历史功绩。

   再说颜真卿,他初学褚遂良,后从张旭得法。他参用了篆书笔意,写出了端庄雄伟的楷书。是他开创了二王以外的新风格。

   我本身先从钟绍京的楷书摹法,后又从欧阳询、黄自元的楷书得法,在行书上追学黄若舟的笔法,自感距离尚远,自己仍须努力。但不论你写的字成形多少年,都是可以改的。

   有的同志提出:写钢笔字摹仿毛笔字帖行吗?实践证明,可以,其效果一样。

   写好钢笔字和毛笔字,不论年龄大小,不论你写字是否成形,只要勤字当头,下定决心,认识到对工作对前途有着相关的重要性,经过一番努力,是能写好的。

   起步虽晚犹可追,古往今来,有许多三十而立后学成才的名师。宋朝的梁颢,八十二岁才考上进士,他咏道:“也知少年登科好,争夺龙头属老成。”明朝李贽,弃官就学,立志著书的时候已是五十四岁了,他的名著《焚书》,《藏书》先后在六十四岁和七十三岁时完成的。

   成就的取得,不在于年龄大小,关键在於志向和恒心。

   二、写字应当从何学起?

   答:先要选好你所理想的字帖,又要考虑是否近似你所写的字形,选好了,先看上几遍,分析其中字形要点和结构的规律。这叫“意在字先”,然后用透明白纸先描摹,后临摹,熟记每个字中的关键部位。具体步骤分述如下:

   写字的姿势和执笔

   (1)坐要正,肩要平,背要直,身子和头部不能歪,更不要低;两眼距桌面约一尺,前胸距桌沿约三寸。

   (2)执笔要正,笔尖应直向前,切忌内斜,(只要掌心放平些,笔尖就自然向前);食指指尖距笔尖约一寸。拿笔不正或笔尖向内斜,就写不好捺,写不好横,写不好钩,很难顺手,甚至每写一笔,就得挪动一下右手。同时,写出的线条一无骨气,二无韵律,字形也就谈不到舒展大方。

   (3)笔杆的斜度,写大字拿笔往上些,笔杆斜度要稍大,写小字往下些,笔杆斜度稍小。一般的斜度应倾斜在食指关节处,超过这个部位,写出的笔画,不是拘泥,就是呆板。笔杆斜度不适当,笔速要受到局限的,并且不可能写出飘然、神韵的字形来,因此不应倾斜“虎口”处。

   (4)握笔要轻松,运笔才自如;握笔太紧,写出的字,不能开阔大方。据在中学讲课所见,一个有五十人的班级里,就有四十五人拿笔不正或笔尖向内斜,大学里也是这样,正是这个缘故,这些同学写出的字,钩不象钩,捺不象捺,笔画全是平拖堆砌。

   前已说过,写字好坏,在姿势和执笔上有绝对关系。如同木工锯木一样,如果姿势和拿锯不正,即便“线条”画得再直,你也要锯歪的。这和写好字的道理是一样的。

   三、学书法的步骤应当怎样安排?

   答:先从楷书基本笔画学起,即点、横、竖、撇、捺、提、钩、折八种。

   一个字好比一台机器,基本笔画练好,等于把“零件”加工好;练好偏旁部首,就好比开始“组装”;练整个字形,就等于进入“总装”。就是说,先学“分解”,后学“连贯”。所以说,楷书是基础,而基本笔画则是基础的基础。

   在练写基本笔画时,要分类去练。如练写“丶”时,要把丶、丿、丶......>>

   成年人练习钢笔字,应该先练习行书还是楷书?并且练习的步骤是怎样的?(怎么练,才能出效果)

   练字。首先要制订一个练字计划,其次要每天坚持练习,第三是从平稳开始,再到不断提升的过程。在字体的选择上就是从正楷开始练习,再到行书,再到草书,循序渐进。

   怎样练好钢笔字(行书、楷书、隶书)

   练行书揣因为行书容易上手,字型漂亮,实用性强而楷书、隶书要掌握周期比较长,对字架的基础要求高,最主要是不太实用。生活中练钢笔字的人,练了楷书、隶书,最后还是要练行书,因为他不可能老是一笔一划的慢慢写字。所以还是行书实用。我以前的字也写得不好,也是大学开始练字。当时我选了本比较中规中矩的行书字帖(太潇洒的字体写不来),当然肯定是自己比较喜欢的那种字体,然后每天照着字帖练上一、二页,为了能速成,我在练完后再自己不看字帖,把刚写过的内容写上几遍,或者随便抄写点什么,争取把练字的收获融会贯通。坚持了几周以后,自己感觉很有进步,你也可以试试,但愿能对你有所帮助。呵呵

   如何能练好钢笔行书?

   每次勿多,多必生厌,保持兴趣,日久情深,功到自成!

行书怎样写的又快又好

  二、从行书入手

  怎样实现写字与书法分离呢?从一种简单的行书字体入手,能使它成为可能、成为现实。

  写字因为是给人阅读而不仅仅是欣赏的,为方便自己,需要流利;为方便别人,需要清楚。楷书乃至隶书清楚而不流利,显然不能成为常用字体;草书流利而难辨认,便利自己,有碍他人;篆书则不易写不易识,如果用于交流则是害人害己。历来五种字体,只有行书,清楚流利,切乎实用。吕叔湘先生说:“我们写字总是带点行书味道的”。

  自古有从楷书练起,先站稳再行走之说,时至今日,即使在书法课堂上,这也不再是不二法门了。书法家多半把练楷书作为一种手段、一个过程,但事实证明,楷书写得好的行书并不必然好。比方悦,楷书尤其是唐楷着力强调起笔、收笔、折笔,如果用这种动作写行书笔划,就多半出现许多装饰性的笔触,我们把楷书起笔时顿笔出现的“钉头”之类称为“多余小动作”。养成了顿笔习惯,就一定会影响书写速度、影响流畅;所以,如果考虑到自由和抒情,那么,楷书就不能充当基础训练的理想字体了。应该说,先学楷书有好处,但对学写钢笔字也有不良后果。

  作为实用性的写字,我们认为,只要练好一种行书就够用了,没有自己的风格(但书写个性无疑是存在的,而且是无法避免的)又有什么关系呢?练成之后,可以省略些边笔写成行楷,也可以增加些连笔写成行草,足以适应日常各种用途。即使是单纯的书法创作,钢笔写楷、隶、篆也是吃力不讨好的、钢笔就是钢笔,钢笔就是用来书写流利美观些的手写体的,能写出些艺术味儿当然更好。

  行书是实用字体,有一定的自由度,这恰恰又便于学以致用。从楷书人手,就会造成练字时写楷书,日常书写时写行书,学的用不上,学非所用,学、用脱节,除了对书写有爱好的人,对大多数人来说,就意味着多花时间、多吃苦头。只有练习行书,才能学以致用,这是3S速成的重要依据。

  1.练字应从哪种字体练起呢?

  学习书法的途径,传统观念认为应从唐楷入手,逆时而上,在写好楷书的基础上进一步练习南行、北碑、汉隶、秦篆。另一种观念认为从青少年手部肌肉发育尚不成熟的特点出发,可以从变化较少的秦篆入手,顺时而下,由行草而后楷书。这两种观念自有其道理。但我认为我们学习的硬笔书法与上文所述的毛笔书法有着本质的不同,所以我们不能因循其练习方法,更不能受惑于先学毛笔后学硬笔的传统观念。我们现在广泛使用的是硬笔,写不好毛笔字照样可以写好硬笔字,没有必要走弯路。

  练习硬笔字应从哪种字体练起呢?我认为:从青少年的手部肌肉发育特点及硬笔书法笔画粗细均匀,变化较少的特点出发,应从不求运笔快慢和轻重变化的字体练起。最好是印刷体中的黑体字,这种字体的美感主要表现在其结构上,我们可以通过对黑体字的揣摩分析,掌握字的结构。在此基础上,我们才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爱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字体刻苦练习。

  2.练字都应该练什么?

  首先要练眼,即认真读帖。宋代的书法家黄庭坚说:“古代人学习写字不都是依靠临摹,他们常常把古人的书法作品张挂在墙壁上,专心致志的观看它,看准了才下笔。”唐朝的欧阳询发现了晋代索靖写的碑,爱不忍离,索性坐下读碑三天。读的帖越多,眼力就会越高,就知道了如何写才好,好在哪里。有一个成语叫“眼高手低”,我认为:眼高是手高的前提。发现不了美,不知什么是美,就更谈不上创造美了。有不少同学以为书写潦草是所谓的行书,导致他们以丑为美的原因是他们“眼低手也低”。

  其次要练脑或说练心。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还要把写得好的范字牢牢地记在心里,把其字形深深地刻在大脑里,无论何时,一旦提到这个字,马上就能想出这个字在字帖上的形状。做到胸有成帖,脑有成字。

  第三要练手。练眼和练脑是为了搞清字该怎样写。心中能想出字的最好效果,手中不一定能写出这种最好效果,因为脑不一定能指挥得了手,手不一定能指挥得了笔。练手就是要达到心手一致,手笔一致的境界,所以练手也是至关重要的。练手主要是练指力、练腕力、练手感。写字的时间长了会感到手指发痛,手腕发酸,手不听使唤,多锻炼这一现象就会消失。经常帮老师在黑板上抄题的学生和办黑板报的学生写字往往又快又好,他们的指力和腕力就是如此练出来的。还要注意练手感,让大脑能指挥手,感觉到笔变成了手的一部分,变成了手的延伸,手能轻松的指挥笔,想快则快,想慢则慢,想轻则轻,想重则重,想写出什么样的效果就能写出什么样的效果。

  第四要练结构,因为练字的关键是掌握字的结构。字的结构是指字的笔画的长短比例及笔画间的穿插避让关系。谢晓东在歌曲《中国人》中唱道:“最爱写的字啊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方方正正做人要象他……”“方方正正”概括了汉字的结构特点。掌握了汉字的结构,写出了方方正正,结构美观的黑体字,将其笔画稍加变化就能写出宋体、魏体、楷体、仿宋体、庞体、司马体、隶书等各种字体的汉字。如果掌握不住汉字的结构,无论如何对字的笔画进行修饰,进行美化,都是难看的赘物,越变越难看。所以掌握字的结构,写好黑体字是练好一切字体的关键和基础。

  第五要练笔画。不少同学练过书法,他们从楷书练起,许多运笔的规则都忘了,只记住了顿笔。结果写出来的字拖拉累赘,状如鬼画符。我提倡大家从黑体字练起,抓住字形,取消顿笔。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笔画的写法和大多数同学在书写这些笔画时容易出现的毛病:

  ①点,由左上方向右下方运笔,有一个运笔过程。注意“点”也是有长度的,不能厾成圆点。

  ②横,由左至右平等运笔。关键是“横要平”,不能一头高一头低,或顿笔顿成波浪形。根据方块字的字形需要控制长短,不要太短或太长。

  ③竖,从上往下垂直运笔。关键是“竖要直”,不能左右歪斜,更不能写成竖钩。根据方块字的字形需要控制长短,不要太短或太长。

  ④撇,从右上方往左下方运笔,不要写成点撇或横撇。

  ⑤折,写折笔时,折角宜方不宜圆。不要在转角处大肆顿笔,写成脱肩的两个钝角,要写成一个直角。

  这样写出来的字,如用圆珠笔写,就是类似火柴棍的幼圆体美术字;如用钢笔书写,就是标准的黑体字。虽然笔画单调,但只要结构准确,照样美观好看。就像蹲马步是练武术的基本功一样,横平竖直是写汉字的基本功。许多人写不好字的原因就是横不平竖不直、结构不准确。如果结构不对,笔画的变化再丰富也写不出好字来。

  3.练字的一般步骤

  在练习黑体字,掌握字的结构,练好基本功的基础上,可以选定自己喜欢的字体进行练习。选定字体的过程叫选帖,在选帖的基础上,还要经过读帖、描摹、临帖、背帖、创作五步。

  第一步读帖。帖上汉字的读音我们都知道,无需再读。读什么?读字形,读结构,读笔画,分析揣摩字的笔画特点及笔画间的相互关系。例如:我们读黑体字的“中”,要读出“中”的一竖穿过了“口”的正中间,“口”字稍扁,横的长度是竖的长度的二倍,中间的长竖被“口”字的下横分成长度相等的两段,其上段又被“口”字的上横分成长度相等的两段。这就是读字形,读结构。不同字体,笔画具有不同特点,硬笔书法笔画的变化并不明显,也不易为中学生所掌握,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第二步描摹。“描”指的是描红,即初学者在印好的红字帖上沿笔迹用蓝笔描写。“摹”指摹帖,即用透明纸覆在范字上,沿纸上的字影一笔一画的写,又叫写仿影。

  第三步临帖。指把字帖置于一旁,看着字帖一字一字地写在作业纸上,这种方法有利于掌握字的笔法笔意,但不易掌握字的结构。

  第四步背帖。指在临帖的基础上把字帖去掉,根据自己的记忆,回忆字帖上的字形,将其写在作业纸上的方法。这是练好字的关键一步,只有对所写的字精审细察,成竹在胸,才能下笔有神,准确无误。写字的时候,如能在所写的白纸上看到要写汉字的准确字形,做到“成字在纸,成字在胸”,下笔如描红,写一手好字就不成问题了。

  第五步创作。在掌握了字帖上的字的写法的基础上,触类旁通,悟出字帖上没有的字的写法。根据自己表情达意的需要,写出一段有中心、有内容、自成体系的文字,这就是创作了。

  如果能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写出一手与字帖接近的字,中学生练字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4.练字的注意事项

  下面我再谈谈练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书写工具的选择。“工欲善其事,必先得其器。”无论是钢笔还是圆珠笔都要选用书写流畅,线条粗细均匀的好笔。墨色太浅,难以辩认;墨色太黑,又给人以压抑感。在考试时往往会因此影响阅卷老师的心情,造成不必要的失分,所以笔迹的墨色以蓝黑色为最好。

  第二个问题:练字应注意写字的姿势和执笔的方法。由于现在绝大多数的中学生使用的是圆珠笔,我就以圆珠笔为例谈谈写字的姿势和执笔的方法。用圆珠笔写字要采用坐姿,做到“头正、身直、臂开、足安”。由于圆珠笔写的字小,所以笔尖的活动要在视觉效果最好的区域。一般右手执笔,笔的位置要略偏右侧。眼睛距纸面约30厘米,胸部距桌边约10厘米。两臂自然伸展,小臂平枕桌面。以拇指和食指的指肚分别按住笔杆的左右两侧,中指第一关节左侧抵住笔杆的下方,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贴靠中指自然弯曲成半握拳状,起直辖市控制作用。拇指与笔杆接触点到笔尖的距离约4厘米。笔杆斜靠在虎口上,与纸面成45-60度角,字越小,角度越大。如用钢笔写字还应注意笔尖在外,笔舌在里,让笔尖的中缝接触纸面,以保证出水均匀,线条流畅。

  第三个问题:练字要心平气静,善始善终,不能心浮气躁,敷衍了事。写字的时候要做到一笔不苟,每一笔都要写得实实在在。有人练字的时候,喜欢在结束前乱画一气,这种乱画是练字的大忌,不但有损笔尖的寿命,而且让练了半天,刚刚取得的进步化为乌有。

  第四个问题:不要轻易变换字体。练字要有恒心,有毅力,要练好扎实在基本功。练字要坚持经常,不能一曝十寒,三天打渔,两天晒网。须知:一日练功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在掌握了字体结构的基础上,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字体坚持不懈的练下去,轻易不要变换字体。因为一旦变换字体,又得从头练起。

  第五个问题:要学用结合,练写合一,有的同学练字的时候写得很好,但写作业的时候又瞎写一气,这们是永远练不好字的。练过的字平时用到了,应该写的象练时那样好,练一个用一个,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学用结合才能练好字。

  第六个问题:各科教师要齐抓共管密切配合。首先教师要写规范字,其次还要鼓励学生练字。对作业书写潦草的学生要批评教育,让其改正。督促学生练字不只是语文教师的责任,每个教师都有责任。

  5.练字有三种境界。

  大家都看过金庸的长篇小说《笑傲江湖》,其中有一段对练剑的精辟论述:初学乍练之时,以手使剑,有时剑不听使唤,甚至会伤及自己。练过一段时间之后手剑合一,以心使剑,剑随心走,剑术就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剑术的最高层次是心剑合一,无剑无我。举手投足即是剑着,飞花摘叶,皆是利剑,一枚细细的绣花针也能抵挡三个剑术高手,这样的剑术可以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练字也是这样,我们练字的最初阶段同样是以手使笔。笔由不听手的使唤到逐渐熟练有一个过程,进一步可以发展到笔手合一的境界。这时写字的时候感觉笔是手的一部分,不是在用笔写,而是在用手写。只要我们认真练习,是可以达到这一境界的。

  练字的第二个境界是以心使笔,心笔合一,心动则笔动。笔下所写的就是心中所想,达到了这一境界,书法水平可以说是小有成就了。包括我在内的我们大家都要努力向这一目标迈进。

  练字的第三个境界是师法造化,无我无笔。古代许多著名的大书法家都是这样的。如王羲之见白鹅游水之姿,悟出“浮鹅钩”的笔势;张旭见担夫争路,公孙大娘舞剑,从中悟到结构点画的争让穿插关系和用笔的疾徐、节奏,大大丰富了其狂草的写法;怀素观夏云海涛,领悟到草书的大气磅礴、翻江倒海之势;颜真卿观屋漏痕、锥画沙,理解了用笔的迟涩和力度。这是我们练字的理想境界,达到了这一境界,无论有笔无笔,软笔硬笔,即使是一段枯枝,一把破笤帚,都能写出绝妙的书法作品。

  让我们用心写字,而不仅仅是用手写字,努力向这一理想的境界迈进吧!

  下面谈谈第四个问题:我是怎样练字的。

  开始时我用毛笔临《颜勤礼碑》,后来我找到一本《99天钢笔字速成字帖》,该帖精选99个具有代表性的汉字,要求练习者每天练习一个,记住一个,学会一个。练完99天,99个汉字都会写了,触类旁通,其它的汉字也都会写了。我从《颜勤礼碑》中找出这些汉字,每天一个,刻苦练习,不到一个月,就有了明显的进步。

  后来,有同学说,我写的颜体很有“颜”味,只是软而无力,原因是我在运笔的时候做不到“中锋行笔”,很多情况下都是拖笔。这个同学是一个眼高手低的人,发现了我的毛病,却不能帮我改正。我多方求教,认真观察别人如何写字,终于发现了这一诀窍:原来,别人写字的时候常常捻动笔杆,让笔尖随着运笔转动,始终处于笔画的中间,这样就做到了“中锋行笔”。

  后来,我的另一个同学对我说:“你的字笔画很规范,但组合到一块后并不美观,主要原因是结构不对。要想掌握字的结构,你不如跟着我学写黑体字,笔画象火柴棍一样的黑体字,只有结构对了才美观。”于是我就用板刷沾水,照着报纸新闻的黑体字标题在地板上练习。很快我就掌握了黑体字的写法,并为一些班级书写了大字标语。我发现,在学会黑体字后,许多从未练习过的字体,只要对其基本笔画稍加练习就能写成。这也是我今天建议同学们从黑体字练起的原因。1993年,我参加石家庄市教委组织的书画比赛获三等奖,如今我经常帮助同事们出壁报,写大字,既巩固了练字的效果又提高了写字的水平,既帮助了别人又陶冶了自己。

  以上我们谈了练字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如果大家按我说的去做,我想你一定会取得进步的,因为我指导学生练字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最后我就谈谈这个问题。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但要自己写好字,还要指导学生写一手好字。为了让学生写好字,我曾经让学生写过“每日一字”,经过练习,98届学生李超学习庞中华体钢笔字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牛鲲鹏的钢笔字方正谨严自成一体。我还为学生搞过多次书法讲座,并多次组织学生参加书法比赛。2001届学生胡占雄、李墨等人的硬笔书法作品曾在“世纪之星”书法比赛中获奖。如今,我在学生中开展评比“星级书写能手”的活动,学生练字的热情很高。“三星级书写能手”孙瑞静同学不但书写工整清楚,而且达到了每分钟50多字的书写速度。

  最后我还想告诉大家:写一手漂亮的汉字其实并不难,只要你用心练用心写总会成功的。当你看到一个个端庄秀丽的汉字从你的笔下流淌而出的时候,当你看到一页页整洁清楚的作业在你的笔下诞生的时候,当你看到作业本上的红对钩和“优”的时候,你不觉得写好汉字也是一种艺术享受吗?让我们走进汉字书法的艺术世界,尽情的挥毫泼墨吧!

  

参考资料:

教育之声

备硬笔书法怎么写

  备硬笔书法写法如下:

  一、起笔

  起笔的方法有顿势、尖势、连带等。

  1、顿势起笔法:指笔尖在纸上做一停顿。

  2、尖势起笔法:指起笔速度很快并且很轻,笔画出现尖锋状。

  3、连带起笔法:指与上一笔画有连带的形状。

  二、行笔

  主要是指笔画书写过程中,某一阶段的平斜、曲直等关系通过指力的作用,求得变化的方法。

  三、收笔

  1、顿势收笔法:收笔时笔尖仍停留在纸上做一顿势,并多有回锋之意。

  2、出锋收笔法:收笔时笔尖快速离开纸面,并出现尖锋。

  3、连势收笔法:收笔时随意连带一下,多用于行书。书写运笔时,要注意起笔与收笔的变化。也就是说,同一笔画在同一字中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时,书写要有变化。

  硬笔书法练习方法

  1、读帖是为摩帖和临帖做准备,着重观察汉字的间架结构,组合比例,笔画布局,运笔特点,做到心中有数,为下一步书写打好基础。正如黄庭坚在《书论》里所言:观之入神,则下笔如人意。

  2、摩帖就是用比较透明的纸,覆盖在字帖上印着写。这样练习,可以初步掌握点画的写法,控制字型的大小,逐步改变自己不良的书写习惯。

  3、临帖就是把字帖放在面前,对帖照写。这样,可以全面掌握字的正确的写法,笔画轻重快慢缓急,结构工整平稳,点画承起呼应。在点画的起势、长短、收放、间距等方面有什么差异。哪一笔不像,就改哪一笔,哪个部位没摆好,就修正哪个部位,一定要努力学像。

  4、背帖就是不看字帖,把字的形态背写下来。只有临的真切,背的相似,才算学到家。同时要注意宁少精,勿多滥。每个字要练数十次,上百次,力求学像,写熟。对于难写的字或写不好的字,更要重点练习,各个突破。

行书硬笔书法精选作品赏析

   我们常常会被精美的硬笔行书书法给吸引住,但是在欣赏的同时,是否能够学习到作品本身的艺术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行书硬笔书法精选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行书硬笔书法精选作品欣赏

  

   行书硬笔书法精选作品1

  

   行书硬笔书法精选作品2

  

   行书硬笔书法精选作品3

  

   行书硬笔书法精选作品4

   重视行书的技法

   当今有很多人在争论技与道哪个更重要的问题,有的人认为技术是初学者的事情,应重视道的存在;有的人则认为技术最重要,这些观点都有些偏颇,因为技和道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选择和重视什么样的技术,有什么样的技术就会梳理出什么样的思想,技和道永不可分,同样重要。因此就以《圣教序》和王羲之手札为例来研究一下王羲之的技术。

   1、《圣教序》中的笔法研究:

   什么是笔法?历代的书论中经常谈到这两个字,但看了内容之后,其实多为字法的问题,很难用文字表述清楚,武术里经常讲剑有剑法,刀有刀法,后来打乒乓球打多了,就想到了打乒乓球的技术动作跟写字的笔法极其相似,打乒乓球如果动作不对,偶尔也能打出一、二个高水平的球,但想每个球都打出精彩就不太可能了,因此少儿乒乓球运动员最关注的就是动作是否正规,而笔法是解决线条质量问题甚至字形问题的合理方法,如果笔法不对,线条的质量及丰富性都受到极大的制约,那么笔法到底是什么呢?可能是:在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中,能准确找到和调整笔锋的位置和角度。

   如果把圣教序中大部分字都能按照这一规律去研究和解析,对二王笔法的掌握就非常丰富了。学书者一定要非常重视笔法,如果没有正确的笔法作为学书的支撑,书法很难达到相当的高度,写多了只不过是熟练而已,很难达到书法之妙境!

   2、二王书法中的字法研究:

   二王书法中的字法是最为丰富和生动的,经常说到《兰亭序》中23个?之?都不一样,这说明了王羲之结字的丰富性,拿来王羲之和王献之书法全集比较,似乎他们的所有作品都没有雷同的痕迹,这正是源于他们书法当中字法的丰富性,其实,字法的喜好会随着年龄、阅历、修养的改变而不同,因为字法需要一辈子去修炼,那么怎样才能掌握如此丰富的字法呢?只有一个不二法门:临摹,而且是精确临摹!

   很多人的所谓临摹,不是精确临摹,而是抄书,字帖整整齐齐的抄了一遍,自己很有成就感,其实字帖上一个字也没有掌握,如此?临摹?,徒劳无功!什么是精确临摹呢?就是把字帖中每一个字、每一个点画的粗细、长短、起笔、行笔、收笔、转折,空间的疏密变化都要表现出来,不但要照着帖能写,背着帖也能写,不但今天能写,明天还能写,一个月以后能写,半年以后还能写。这才算基本掌握了,这个字才有可能运用到你的创作当中。

如何将钢笔字写的横平竖直

老师要求写字时要“横平竖直”,其中的用意

  “横平竖直”,很多家长和老师在孩子写字时都会这样对孩子说。但是纵观历代书法家的作品,其用笔并不真的是“横平竖直”,而是平中富有变化,左低右高,略微倾斜,即便是同一个字中出现了多处横画,也会做到每横的倾斜度、粗细等都有变化。

长横:起笔时先顿笔,行笔向右较轻,收笔时再向右下顿笔,整个笔画呈现左低右高,向下俯视的形态。

短横:轻下笔,起笔不顿,由轻到重向右行笔,行笔至长横一半时即收停,笔画稍稍向右上扬。

  其实对于初练写字的小朋友来说,把字写“工整”很重要,尤其在一二年级时,老师要求“横平竖直”,其实是要小朋友们把字写工整,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把字写工整,能促使小朋友们练好基本笔画,以利于把握字的整体结构。而后再假以时日,对字体进行精雕细琢,则可以避免字迹潦草,难以辨认。

  我们看一看图中的这幅字,开始的几个字还能认识,可是写着写着就随心所欲地改变了样子,没有一点这个字本来该有的面貌了,遑论练好书法。小学生习字,多从楷书开始,而正楷字用笔平稳,做到“横平竖直”也就是把字写得工整,重心平稳。而点、捺、撇、提也并非老师没有教过,只是“横”与“竖”的笔画太多,概括又极为精简,所以很容易让人记住。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因为考试。由于语文考试中书写非常重要,尤其是在作文写作中,有一项对于字体的要求,字迹工整的作文才能进入一等,而字迹潦草的作文则很容易进入第四等了。由此可见,书写对于考试成绩还是会有间接的影响。

  但由于考试中时间紧、任务重,许多同学又没时间通过练习书法将字体改善,那还能够怎么办呢?最简单的七字箴言就是——“横平竖直中间靠”!它是一位改过至少一万篇考场作文的老师提出来的,据说她所带班级常年语文平均分在120分以上,而作文平均分在50分以上,还曾创造过3个月将学生成绩由平均80分提高到115分的纪录。下面简单解释一下这七个字:

  考场字体的基本要求是工整(清楚、易识、整洁),这里的工整和书法的要求是两回事,在书法中可以恣意书写,哪怕是是张旭、怀素的狂草,那也是艺术中的珍品。而在考试中,交这样的作文上去,要么就如甲骨文考生那样“破格录取”,要么就是考场老师不认识你写的是啥,从而将之归类为“零分作文”。而破格录取的机会渺茫,低分作文的可能性更大。

  所以对于书法不精,不会“行楷”的同学来说,最好使用“正楷”。正楷虽然不似行楷那般行云流水,但是给人的整体感觉也不会太差。当然,如果精通书法,在能够保证工整、易识的基础上,进行突破,追求书法之美就更好了!而我们常常所讲的“横平竖直”、“间距均匀”,其实是写字工整的最低要求,对书法有一定研究的同学就可以追求字体的结构、间距、疏密等变化。

  再如身为“楷书四大家”的欧阳询,其名作《九成宫》中,“九”字故意写得非常斜,看着有高山坠石的感觉。不过,这得是有了一定书法功底后才能这样做的,还不会“走”的人就别想“跑”和“飞”了。

硬笔行书法入门

    如今,硬笔书法艺术已成为一个日渐成熟的艺术门类。众多硬笔书法 爱好 者已把临摹古人作品当作提高自身书艺水平的不二法门。硬笔书法如何入门呢? 下面我带给大家的是硬笔行书法,希望你们喜欢。

硬笔行书法欣赏

   硬笔行书法1

   硬笔行书法2

   硬笔行书法3

   硬笔行书法4

   硬笔行书法5

   硬笔书法入门

   基本姿势

   一、 坐法

   钢笔书写的姿势,通常采用坐姿,其 方法 要求头正、身直、脚平、挺胸,两肘平放,视线一尺,左手按纸,右手书写,力求自然。

   二、执笔法

   通俗的钢笔书写执笔法为?三指虎口法?。即以大拇指和食指第一关节的前端,从左右两面夹住笔杆;以中指第一关节的侧面,从下往上抵住笔杆;笔杆尾端靠在虎口上。无名指与小指虽不能触及笔杆,但须紧抵中指。五个手指均向手心微微弯曲,做到指实、掌虚,切忌紧握拳头。

   三 、指法

   合理运用指法,能写出各种不同粗细的笔画。

   指法是以手指动作为主,手腕动作为辅来完成一个笔画或一个字书写过程的方法。即指钢笔在书写过程中,手指动作的具体表现。当书写前的执笔角度大约为45度时,五个手指的弯曲程度应保持适中。书写时,手指当 随笔 画不时地向前后、左右做伸缩运动,以此来改变笔尖的角度和笔画的粗细等,从而求得字的"灵气"。要掌握正确的指法,须在书写中尽可能以手指运动来减少手腕的动作。

   钢笔字的 学习方法

   学习钢笔字,必须具备两个要素:一是方法,二是毅力。练习钢笔字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训练要从楷书入手

   楷书体现了汉字的结构和运笔的基本规律,只有掌握了楷书的书写技能,才能由慢到快,由熟生巧,为写好行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挑选一本好字帖

   怎样选择字帖,可以从两个角度去考虑:一是自己所喜爱的,这样学起来倍感亲切,兴趣盎然,收效自然好;二是适合自己书写特点的,这样练起来随心应手,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掌握临帖的方法

   临帖的最好方法是读帖?摩帖?临帖?背帖。

   读帖是为摩帖和临帖做准备,着重观察汉字的间架结构,组合比例,笔画布局,运笔特点,做到心中有数,为下一步书写打好基础。正如黄庭坚在《书论》里所言:观之入神,则下笔如人意。

   摩帖就是用比较透明的纸,覆盖在字帖上印着写。这样练习,可以初步掌握点画的写法,控制字型的大小,逐步改变自己不良的书写习惯。

   临帖就是把字帖放在面前,对帖照写。这样,可以全面掌握字的正确的写法--笔画轻重快慢缓急,结构工整平稳,点画承起呼应。一可以培养自己对字的观察力,看出点画与点画、部分与部分之间相互关系和微妙变化;二可以体会这个字在形态、神韵方面的特点,使书写流畅,错落有致。临帖的关键在于"用心对照",就是看一看自己写的字和字帖上的字,在点画的起势、长短、收放、间距等方面有什么差异。哪一笔不像,就改哪一笔,哪个部位没摆好,就修正哪个部位,一定要努力学像。

   背帖就是不看字帖,把字的形态背写下来。只有临的真切,背的相似,才算学到家。同时要注意宁少精,勿多滥。每个字要练数十次,上百次,力求学像,写熟。对于难写的字或写不好的字,更要重点练习,各个突破。

   练习写字,只要有决心,有信心,刻苦勤奋,善于分析对照,并能持之以恒,就会达到预期目的。

   运笔方法

   凡笔画,均可由起笔、行笔、收笔三个阶段来完成。

   一、 起笔法

   起笔的方法有顿势、尖势、连带等。

   (一) 顿势起笔法:指笔尖在纸上做一停顿;

   (二) 尖势起笔法:指起笔速度很快并且很轻,笔画出现尖锋状;

   (三) 连带起笔法:指与上一笔画有连带的形状。

   二、 行笔法

   主要是指笔画书写过程中,某一阶段的平斜、曲直等关系通过指力的作用,求得变化的方法。

   三、 收笔法

   (一) 顿势收笔法

   收笔时笔尖仍停留在纸上做一顿势,并多有回锋之意。

   (二) 出锋收笔法

   收笔时笔尖快速离开纸面,并出现尖锋。

   (三)连势收笔法

   收笔时随意连带一下,多用于行书。

   书写运笔时,要注意起笔与收笔的变化。也就是说,同一笔画在同一字中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时,书写要有变化。

   基本笔画的写法

   用钢笔写楷书,基本笔画的形态与毛笔字基本相同。不过因为书写工具的不同,钢笔字的笔画的起笔收笔与毛笔字有所不同,不过是更简单罢了。首先看起笔,横、竖撇的起笔方式是一样的,只要向右下方轻顿笔即可,但是不宜拖的过长。然后就是行笔了,行笔过程要注意不同笔画的轻重变化。收笔有两种不同的方式。露锋和回锋。露锋简单,提笔就是了。回锋要注意,如横画的收笔、垂露竖画的收笔、点的收笔等。收笔时用笔尖往回轻轻一推,然后再提笔。就行了。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就困难了。因为我们用钢笔等硬笔书写的时间太长,所以形成的习惯也根深蒂固。要想改正并形成新的习惯,这可不是 说说 的事情,需要动手认真练习。

   一、点:注意点画由轻到重的行笔。收笔时如同垂露竖的收笔,向左上轻推后提起。左点、右点、长点只是方向长度的变化。不要写的太短和太弯。另外注意,左点不要写作撇。如图:

   1、斜点: 起笔尖势,右下斜出,收笔下顿。

   2、左点:起笔尖势,左下斜出,收笔下顿。

   3、直点:同短竖,不宜长。

   二、横:起笔向右下轻顿、然后向右上行笔、收笔时逐渐加重停顿后向左上轻推然后提笔。注意:起笔时由顿笔到行笔是方向突然改变,不要写成了转笔。也不要写的过于重。收笔时不要出现明显的折笔。另外要注意短横上仰与长横的下俯的弧度变化。如图:

   1、顿势长横:顿势起笔、收笔,行笔相对轻。

   2、尖势长横:尖势起笔,由轻而重,收笔顿势。

   3、短横:起笔顿势、尖势两种,收笔可轻可重。

   三、竖:竖画起笔同横要一样,向右下轻顿笔然后向下行笔。行笔要端正,勿歪斜弯曲。收笔有两种,悬针竖简单,只要提笔即可。垂露竖则需停住后向左上轻推然后向上提笔。如图:

   1、悬针竖:起笔顿势,行笔直下,渐轻,收笔出锋。

   2、垂露竖:起笔顿势,行笔直下,收笔顿势回锋。

   3、尖竖:起笔尖势,渐重,收笔顿势回锋。

   四、钩:钢笔字的钩画形态同毛笔一样,只是钩画更简单。只要在前面的笔画末端稍停后迅提笔就好了。注意钩画提出的方向。如图:

   1、竖钩:先做垂露,收笔由重至轻,向左上出钩。

   2、斜钩(戈钩):起笔顿势,行笔向右下弯曲,收笔向右上出钩。

   3、卧钩:起笔尖势,行笔向右下凹曲,渐平,收笔向左上出钩。

   4、竖弯钩:弯处宜转并略轻。

   5、横钩:钩不宜长。

   6、横折钩:折处做顿势。

   五、撇:形态同毛笔字相同。起笔同上面的横和竖一样。注意行笔的方向。除竖撇外,其余各撇画都不能写弯了。特别是撇的收笔处不要往上翘。如图:

   1、长撇:起笔顿势,行笔向左下弯曲,由重到轻,收笔顺势出锋。

   2、短撇:起笔顿势,向左下斜出,宜短而不宜太曲,其余与斜撇同。

   六、捺:轻起笔后转向右下行笔,并且力度由轻逐渐加重,在出捺脚之前达到最重然后平向右迅速提笔。注意提出的长度。如图:

   1、斜捺:起笔顿势、尖势皆可,行笔曲势向右下,接近收笔时稍平,收笔先顿后出锋。

   2、平捺:只是形态比斜捺平,其余略同。

   3、反捺:就是斜点的延长。

   七、折:钢笔字的折画较毛笔字省劲的多。不需过重的提笔顿笔,只要稍微停顿后改变方向就行了。注意不要刻意模仿毛笔字的用笔方法,画蛇添足。另外要注意撇提不要写作撇横,竖折不要变成了竖弯,撇点不要写成了撇捺。如图:

   1、横折:先做短横,折处稍顿,再向下做竖,收笔停顿。

   2、竖折:先做竖,折处略向左顿,再做横,收笔用顿势。

   八、挑(提):起笔同横,迅即向右上提笔。勿写作横画。

   起笔顿势,右上行笔,渐轻,收笔出锋。

推荐下好的钢笔字帖,楷书、行书都可以

  谈谈怎样学习硬笔书法

  ——谨以此文献给热爱硬笔书法的朋友

  □ 毛文斌

  “字是人的第二面容”。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对于学习、工作、学业、交友是十分有用处,另外练习写字可以培养良好的习惯,修身养性,延年益寿,展示个人才华、魅力等,因此很多朋友都想把字写好,都有想学硬笔书法的想法,但是很多初学者又觉得茫然,不知从何入手,笔者学习硬笔书法多年,今不嫌浅薄,谈谈怎样学习硬笔书法。

  一、首先要有强烈的愿望想把字写好。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任何事物只要有兴趣就成功了一半,练习写字也不例外,首先要树立一种观念,不是别人要把字写好,而是我要把字写好。如果一时没有兴趣,就要慢慢培养,你想写字有那么多的好处,你就会有愿望想把字练好。

  二、了解学习硬笔书法的基本常识。

  练习写字前,我们要了解一些基本常识:1、备用工具:普通白纸、钢笔、圆珠笔、蓝黑或碳素墨水等;2、握笔方法:三指执笔法,拇指和食指两指紧握笔杆,中指靠在笔杆的下面,主要是拇指、食指和中指三指握紧笔杆,无名指和小指轻轻靠在中指的下面即可,三指握笔杆的地方距笔尖大约1寸的距离,笔杆距纸面大约45度的角度;3、写字姿势:坐姿,要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三、取法乎上。选取自己喜欢的帖。

  古人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选帖分二种情况,如果只想把字写好,可以选取近人的字帖,楷书:如卢中南、丁谦、田英章、史小波、王惠松、顾仲安、张秀……行书:如王正良、沈鸿根、邹慕白、任平、骆恒光……如果想成为硬笔书法家,非古碑名帖不选,楷书:如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经》、《孝女曹娥》、钟繇的《宣示表》、唐钟绍京的《灵飞经》、欧阳询的《九成宫》、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虞世南的《孔子庙堂碑》、柳公权的《玄秘塔》、颜真卿的《多宝塔碑》、文征明的《离骚经》、王宠楷书、北碑《张猛龙碑》、《张玄墓志》等;行书:如《兰亭序》、《圣教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诗帖》、《蜀素帖》、《苕溪诗》、《松风阁》、《李思训碑》、文征明的《滕王阁序》……总之,选帖的标准是:一是初学者只能选取一种;二是自己比较喜欢和自己的性情相近的字帖;三是先楷隶篆后行草。

  四、“读、摹、临、背、意、用”六字是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

  “读”即读帖,读什么?读字的用笔方法、结字的方法、神采和通篇的章法等,读帖要抓住帖的特征.字的形象特点。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印象。读帖要经常读,没事闲暇时要经常拿出来翻看。

  “摹”即摹帖,就是用透明的白纸蒙在字帖上照着描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描红。

  “临”即临帖,就是帖放在一边,一边看一边照着帖的写法进行练习,最好不要看一画写一画,要看一个字写一整个的字。卉人云:“临书易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临书易进,摹书易忘。”临帖是学习书法最主要最常用的方法。可以说学习书法就是临帖,大凡没有不临帖而在书法上取得成功者。临帖还要进行比较,就是把自己写的字同帖上的字进行比较,比较字的形态,短长肥瘦,字的用笔、结字及神采等,看差在哪里,好在下次临写时进行改进。

  “背”就是背临,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写后,学写的字在脑海中会有一些记忆,我们就要试着不再看字帖,能够背着写出字帖上一样漂亮的字来。开始如果有一定难度,说明临帖记忆的功夫不到家,就要继续花功夫进行认真临写直到能够背临出来。只有能够背临才离成功不远了。

  “意”即意临,再创造的过程。在能够背临的时候,融入自己的思想、理解、情趣、个性修养入书,进行再创造,最终走自己的路,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特点,不然临得再象也是别人的东西,古人称之为“书奴”。

  “用”即我们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要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工作中进行应用。如今天经过练习会写好了一个字,明天就要在作业、写信、写文章中按练习的写法进行书写应用。要彻底改掉以前的不良写珐习惯,重新按练习的新一套写法进行书写。如果我们只是练习写字的时候按字帖上能够把字写好,而平时又按原先自己的习惯写法进行书写,这样就永远不会有进步。

  五、关于学习硬笔书法的几种情况。

  (一)、忌见异思迁,宜目标专一。

  见异思迁、朝秦暮楚是做任何事物的大忌,学习硬笔书法也不例外,很多初学者学习书法,今天喜欢“二王”,明天又临颜真卿,过几天又学习米芾、苏东坡……见异思迁,目标不专一这是学书之大忌,也是很多习书者为什么经常临帖,迟迟不能进步,到头来什么也没有学到的根本原因。因此我们必须选准一本自己喜欢的一家一帖后,老老实实临写,等学到八几分,再临临其它帖也是无妨的。

  (二)、初学者忌流水作业.宜重点突破。

  所谓流水作业,就是很多初学者拿到一本帖后,今天临几页,明天临几页要不到几天一本帖从头到尼很快就临完了,回过头来,叫他背临写几个字.什么也记不起来,临前面忘后面,临后面前面也给忘了。这种学习方法也是不可取的。我们要制定详实的学习计划,今天重点临几个字,或者帖上的一篇字,等能够与帖相差无几,能够背临出来后,再临后面。在临后面的同时,前面临过的也要加强巩固。

  (三)、忌“一曝十寒”,贵坚持。

  有些初学书法的朋友.练字象犯冷热病,兴趣诔时就练一阵子,有时十天半月就不动笔,如此“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练字肯定是练不好的。贵在每天坚持练上一两个小时不间断,如果有时出差在外,也可以带上帖进行读。

  (四)、正确认识“高原现象”。

  所谓高原现象就是开始练字感得有进步,练了一段时间后,觉得没有进步了,反而觉得比以前退步的现象。有些人遇到这种现象悲观失望,先是自怨自艾,有时干脆换一本帖,或者停止不练。要知道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自己欣赏水平提高了,常言说“眼高手低”,这不是退步而是进步,是手底下的进度没有眼睛的进度快,遇到这种情况,只有继续加紧临帖练习,使手上的功夫达到眼上欣赏的水平。

  作者讯址:(404024)重庆市万州区罗田镇人民政府

  原载《钢笔书法报》2005年第21期

田英章硬笔行书书法

   行书作为一种独立的书体,其发展过程中具有它自身的特点。要学好行书,还要经过一段专门的临摹训练,以掌握它的笔法和结字的规律。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田英章硬笔 行书书法 ,希望对你有帮助!

田英章硬笔行书书法欣赏

   田英章硬笔行书书法1

   田英章硬笔行书书法2

   田英章硬笔行书书法3

   田英章硬笔行书书法4

   田英章硬笔行书书法5

行书技法

   行书兼具楷书、 草书 的特点,但又绝非写好楷书便一定能写出一手漂亮的行书字来,行书作为一种独立的书体,其发展过程中具有它自身的特点。要学好行书,还要经过一段专门的临摹训练,以掌握它的笔法和结字的规律。

   我们分两个方面介绍行书的技法特点:

   笔法方面:

   顺势入笔:行书笔法中不再如楷书那样,要求逆入回出,藏头护尾。而是落笔便顺锋而入,行笔中锋行走,收笔多是顺势带出,或牵连下笔,或钩挑出锋。不再回锋作顿。这样很多笔画发生了变异。如下页。

   这样笔画多为露锋。笔势明显地流畅起来。也使行书中更多地形成了曲笔,笔画不可过于平直,增加了点画的动感,使之不至僵滞。笔法上的这些变化,就自然使书写的速度加快了许多。

   点画呼应:由于行书收笔不再回锋作顿,而多是将笔锋提出,所以形成了点画的附钩和挑趯,即上笔终了时顺势带下,而下笔自然承上,使点画之间虽断似连,笔断意连,产生了明显的顾盼呼应关系。如55页。

   显然这些顾盼揖让和呼应使字型增加了生动活泼的意趣。

   牵丝引带:点画间的勾挑使之顾盼呼应,有时将这种呼应通过笔锋提写出游丝,连接起来形成两笔或几笔,连续写出,一气呵成,使字显得连贯、潇洒。如:

   一般情况是凡字的固有笔画则重些,而两画之间的连接相应轻些,但不可截然跳动,否则呆板无神。牵丝形成连的效果是行书的主要特征之一,但却要运用得当。一味的牵连缠绕,当断不断,反而弄巧成拙,形成浮滑薄弱之病,是行书书写中的大忌。一位书法家讲过?连与断效果不同,连易断难,故当知断?。因此将牵丝引带与点画呼应分开来讲以区别它们的不同功用,这是行书的又一重要特征。

   简括省略:前面谈到连能把两笔或几笔连成一笔写下来,这其实已起到了简化的作用,加快了书写的速度,但其原有笔画并未减少,只是笔画之间有牵丝相连,不单独存在而已。在行书中还有更省简的情况,那就是索性合并了原来的点画,形成行书中独有的写法。如

   其中?无?字中间四竖和下边四点被一组相连的竖撇横代替了,既保持了原字的面貌又起到了简化作用。其余各字也是用这种方式形成了现在的写法。有时为了行笔的便利,行书字书写时,甚至可以改变原来的笔画顺序,如:

   收放变化:比较楷、隶、篆等规整严谨的字体,行书有一个与草书共同的特点。即它可根据章法的需要和某字的特征,随时调整它的字形和笔画形态。例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之字,如:

   既可收敛些又可放纵些,可以任意屈伸、收放,即可使之长,如亦可使之方如:扁如:这就是行书可收可放的特性。

   离方遁圆:楷书方多圆少,折笔处多为方,即如赵孟頫的圆转为主的书写也时露方意,这无疑是需要也使字增加了一定的力度。而行书则 随笔 顺势转折,变化无穷,方圆兼用,灵活生动。如:

   因此注意到方圆的变化,使之自然融汇,使书写的效果既有方笔的雄劲力度,又富圆笔的通畅灵动。若一味方折,则显板滞、生硬,纯用圆转则又俗滑、疲软。总之临习中要多观察,创作中要多思索。

   重按轻提:楷书中的一些笔法,如顿笔回锋挫逆等,在行书的运笔中已经不再应用或很少应用了,更多运用的是顺势提、按的运用。凡轻细之处需收笔轻提起,速度稍快。而粗重处则需将笔重按下,速度稍缓,当然,笔画轻重粗细的交替要有合理的起浮过程,不可大起大落,忽轻骤重,应使其自然。提按处在行书中几乎随处可见,一字之内的提按变化如《集字圣教序》中的:一画之内也当有轻重之别,如:

   至于一篇之内的根据章法的需要而出现的轻重布局,也是行书作品中屡见不鲜的。历代书家对此各有体会,我们仔细品味后面作品即可领会提按在行书书写中的妙用。

   运腕得宜:?书法之妙,全在用笔。?今天看来,有人以为前人这个论断未免偏颇。其他如章法、墨法之类固然也很重要。但书法是线条的造型艺术,提高线的表现力往往是书法家毕生追求探索的。章法、墨法之类也离不开线条去完成表现,而线条的表现力全在于笔的运用,因此,前人的说法可谓一语中的,不容忽视。

   谈到用笔,不能不提到运腕,二者是不可分。这一点初 学书法 的人往往容易忽略或不甚明确。

   前面提到笔的运动可以组合出秀美、雄强、古朴、稚拙等不同风格的作品,那么用笔的关键是什么呢?当然,是大脑,但大脑的设想是靠指、腕、臂的合理配合来完成的,指过于细弱,精巧处或许尚可,总体上却力不从心。谁也不能运指写出盈尺大字来。臂又过于粗大,写榜书或许差强人意,然要精到完美却难尽如人意。那么只有腕居中承启,能兼领二者的功能。尤其是行书的灵动精妙处,有时全凭腕的运动来完成。

   运腕是指在书写过程中腕要有意识地指挥毛笔左右挥洒,疾徐提按,使转变幻。以使书写效果灵动流畅。举例来说:写百字时百笔落纸后腕须往左倾推笔向右,至横的末端即刻腕须转向右摆,提笔带过再向怀内压至小竖折处提锋向右上,使转带下向内提笔作点收,这一系列的运动都是腕的左右推移转动,如果光靠臂来运动则显然难以准确地使笔恰到好处地写出轻重变幻的线条,一些灵巧之处更难准确地表现出来,写半尺以内的字则显得费力不讨好了。当然如果写檗窠大字,则需臂的协助运动,而控制笔还靠腕来完成。因此,运腕是行草至关紧要的练习课程。当然,腕与臂、指的相互配合亦是不容忽视的。

   选帖与临摹

   有的朋友练字,喜欢随意挥洒,尽情抒发,这就创作而言是无可厚非的,但练习字则不应如此。因为书法的练习,应是将前人好的字借鉴过来,掌握它,使之变成自己的技艺,克服自己的不足,也是钻研任何一门学问应取的态度。为什么要练呢?肯定是认识到自己有不足之处,但练习时不讲究 方法 还是达不到目的的。常看到有的朋友抱一本帖写了很长时间,字的变化不大,究其原因,不外是临习的方法问题。写字要临帖,这是常识。临就是对照字帖上的字体会它的运笔方法和结字规律,必要时还要用薄纸收一些字钩摹影拓下来熟记于心,运用于笔,从而改变自己的书写习惯,而不只是抄写帖上的文字内容,有些同志临了一遍又一遍,枉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到头来还是自己原来的模样,并无进展,这恐怕就不是临帖而是抄书所致。

   在临帖练习中,对初学者或对原帖体会不深的同志,以选字放大为宜,这样可以更好更清楚地体会分析原帖字的笔法与结构。对有些基础掌握了临习方法的人则以原大通篇为宜,因为对他们来说,笔法与结字规律已经不是问题,更重要的是体会原帖的气韵、章法或神采与风格了。

   对初学行书者来说,临习中对原帖字形的外观、大小、聚散、攲正,笔画的提按、收放、长短、角度、方圆、呼应等都是要仔细观察、分析、体会的。我的体会是先选出一些结构与笔画均有代表性的字,按照以上方面进行分析,有了印象之后即可动笔临习,临一遍后即对照原字进行比较,找出不合原帖处再对照临习,这样反复几遍,逐渐与原帖接近或相似了,即可移开原帖,背临一遍。

  今天关于“背的硬笔行书写法”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背的硬笔行书写法”,并从我的答案中找到一些灵感。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