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溪字行书写法 中国三大行书书法帖包括哪些?

发布日期:2024-10-01         作者:千千百科网

  翻译:

  临川郡城的东面,有块突起的高地,下临溪水,名叫新城。新城上面,有一口低洼的长方形水池,称为王羲之墨池。这是南朝宋人荀伯子在《临川记》里所记述的。王羲之曾经仰慕东汉书法家张芝,在此池边练习书法,池水都因而变黑了,这就是他的故迹。难道真的是这回事吗?当王羲之不愿受人勉强而做官的时候,他曾遍游越东各地,泛舟东海之上,以快心于山光水色之中。难道当他逍遥遨游尽情游览的时候,又曾经在此地休息过吗?王羲之的书法到了晚年才渐入佳境,看来他所以能有这么深的造诣,是因为他刻苦用功所达到的结果,而不是天才所致。但后世没有能及得上王羲之的,恐怕是他们所下的学习功夫不如王羲之吧?看来学习的功夫怎么可以少化吗!更何况对于想要在道德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的人呢?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旁边现在是抚州州学的校舍。教授王君深怕关于墨池的事迹被湮没无闻,就写了“晋王右军墨池”这六个大字悬挂在门前两柱之间标明它,又对我说:“希望有篇叙记文章。”我推测王君的心意,莫非是因为爱好别人的长处,即使是一技之长也不肯让它埋没,因此就连他的遗迹一并重视起来吗?或者是想推广王羲之临池苦学的事迹来勉励这里的学生吗?人有一技之长,尚且使后代人尊崇到这般地步,更不用说仁人君子们留下来的风尚和美德会怎样地影响到后世人呢!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作记。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墨池记》鉴赏

  墨池在江西省临川县,相传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洗笔砚处。曾巩饮慕王羲之的盛名,于庆历八年(1048)九月,专程来临川凭吊墨池遗迹。州学教授(官名)王盛请他为"晋王右军墨池"作记,于是曾巩根据王羲之的轶事,写下了这篇著名散文《墨池记》。名为《墨池记》,着眼点却不在"池“,而在于阐释成就并非天成,要靠刻苦学习的道理,以此勉励学者勤奋学习。文章以论为纲,以记为目,记议交错,纲目统一,写法新颖别致,见解精警,确是难得之佳作。

  本文意在写论,但发议之前,又不能不记叙与墨池有关的材料。否则,议论使无所附丽,显得浮泛,失之空洞说教。如记之过详,又会喧宾夺主,湮没题旨。故作者采用了记议结合,略记详论的办法,以突出文章的题旨。开头,大处落笔,以省险的笔墨,根据荀伯子《临川记》所云,概活了墨他的地理位置、环境和状貌: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同时,又根据王羲之仰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指出墨池得名的由来。其实,有关墨池的传说,除《临川记》所述之外,还有诸种说法,因本文的目的在于说理,不在于记池,所以皆略而未提。文辞之简约,可谓惜墨如金。对于墨他的记叙,虽要言不繁,却铺设了通向议论的轨道。接着文章由物及人,追述王羲之退离官场的一段生活经历。据《晋书》记载,骠骑将军王述,少时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羲之任会稽内史时,述为杨川刺史,羲之成了他的部属。后王述检察会稽郡刑改,羲之以之为耻,遂称病去职,并于父母墓前发誓不再出来做官。对于王羲之的这一段经历,作者只以"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强以仕"一语?带过,略予交代,随之追述了王羲之随意漫游,纵情山水的行踪:"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恣肆,而又尝自休于此邪7"这一段简略追述,也至关重要。它突出了王羲之傲岸正直、脱尘超俗的思想,这是王琵之学书法的思想基础和良好的精神气质,不能不提。从结构上讲,"又尝自休于此邪"一语,用设问句式肯了王羲之曾在临川学书,既与上文墨池挂起钩来,又为下文的议论提供了依据。随后,在记的基础上,文章转入了议;"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虞和《论书表》云:"羲之书在始末有奇,殊不胜庾翼,迨其末年,乃造其极。尝以章草书十纸,过亮,亮以示翼。翼叹服,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书十纸,过江亡失,常痛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这说明王羲之晚年己与"草圣"张芝并驾齐驱,可见"羲之之书晚乃成"之说有事实根据,令人信服。那么,羲之书法所以"善"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那就是专心致志,勤学苦练的结果,而不是天生的。至此,原因,在于缺乏勤奋精神,进一步说明了刻苦学习的重要性。最后,又循意生发,引申封建士大夫的道德修养上去,指出"深造道德“,刻苦学习也是不可少的.就这样,正面立论,反面申说,循意生发,一层深似一层地揭示了文章的题旨。然而,作者对题旨的开拓并未就此止步。在简略记叙州学教授王盛向他素文的经过以后,文章再度转入议论:"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这虽是对王君用心的推测,实则是作者作记的良苦用心.接着,又随物赋意,推而广之,进一步议论道:"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作者由王羲之的善书法之技,推及到"仁人庄士"的教化、德行,勉励人们不仅要有"一能“,更要刻苦学习封建士大夫的道德修养,从而把文意又引深一层。曾巩是"正统派"古文家,文章的卫道气息较浓厚,这里也明显地流露了他卫道的传统思想。

  在宋代以"记"为体裁的说理散文中,象《墨池记》这样以记为附,以议为主的写法还是不多见的。《醉翁亭记》的思想意脉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但这种"意“,不是靠发"议"表?达出来的,而是随着山水相映、朝暮变比、四季变幻的自然景物描写透露出来的;《岳阳楼记》的重心不在记楼,在于敞露个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襟怀,在抒情方式上,作者采用的是触景生情的方法,因而文章铺排笔墨,以较乡的篇幅写了岳阳楼变幻莫测的景色.而《墨池记》用于记"池"的文字较少,议论文字却很多。它不是在记叙之后再发议论,而是记事、议论错杂使用,浑然一体。尽管议多于记,却无断线风孕,游离意脉之弊,读来觉得自然天成。可以说《墨池记》脱尽了他人窠臼,辟出了自家蹊径。

  一、王羲之介绍

  王羲之在公元303年生于东晋,在七岁时就开始学书法。他的启蒙老师是他的伯父和著名的女书法家卫铄夫人。王羲之先学正楷,在他年纪比较大的时候,开始创立自己的风格,并自成一体,独创一格。他的行书生动活泼,于间架结构中充分表现了自己的感情。他最著名的书法作品是《兰亭序》。这是他在公元353年完成的作品。那时候,王羲之邀请了41位亲朋好友,在乡间的兰亭举行野外盛会。他们坐在溪水两旁,把羽觞(一种轻便的酒杯)放在水上,顺水而下,每人顺序取觞饮酒作诗。写不出诗的人,都要被罚酒,当天有26人作诗,一共写了35首。王羲之带着醉意,即席挥毫,为这些诗作序,写成《兰亭序》。《兰亭序》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最伟大的作品,它的原本后来被唐太宗取去,作为自己的陪葬物。《兰亭序》的原迹虽然在公元650年失传,但王羲之的字体对中国书法却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唐太宗对《兰亭序》的偏爱,促使更多书法家学习和临摹王羲之的字体。

  二、曾巩介绍

  曾巩(1019~1083),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固。建昌军南丰(今属江西)人。嘉二年(1057)进士。历任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实录检讨官,官至中书舍人。曾巩出自欧阳修门下,完全接受了欧阳修先道而后文的古文创作主张,而且比欧阳修更着重于道。因此,曾巩的散文在八大家中是情致和文采都较少的一家。但曾文长于议论,他的政论文,语言质朴,立论精辟,说理曲折尽意。如《上欧阳舍人书》《上蔡学士书》《赠黎安二生序》《王平甫文集序》等都纡徐委备,近似欧阳修文。记叙文亦常多议论,如《宜黄县县学记》《墨池记》都于记叙中纵谈古今。曾巩亦能诗,今存诗四百余首,以七绝成就较高,但为文所掩,不大受人重视。著作今传《元丰类稿》50卷,有《四部丛刊》影印刊本。

  三、史书中有关王羲之的记载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

  ——《晋书·王羲之传》卷八十

  荀伯子《临川记》云:“王羲之尝为临川内史,置宅于郡城东高坡,名曰新城。旁临回溪,特据层阜,其地爽垲,山川如画。今旧井及墨池犹在。”

  ——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一十

中国三大行书书法帖包括哪些?

  中国三大行书书法帖为《兰亭集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帖》。

  一、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集序》

  公元353年4月22日(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距今已1661年),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

  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并挥写了一篇《兰亭集序》。

  唐太宗对他推崇备至,曾亲撰《晋书》中的《王羲之传论》,推颂为“尽善尽美”。还将临摹本分赐贵威近臣,并以真迹殉葬。

  《兰亭序》全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点画犹如舞蹈,有如神人相助而成,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称其为“中国行书第一帖”。

  后世但凡学习行书之人,都会倾心于兰亭不能自拔。《兰亭序》洋洋洒洒跳舞一般的笔法真是让吾等后辈习书者望而生叹,赞叹于王羲之出神入化的书法技艺,赞叹于王羲之如水般流畅的文采。

  二、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是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共二十三行,凡二百三十四字。这篇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之事。通篇用笔之间情如潮涌,书法气势磅礴,纵笔豪放,一气呵成。

  且此稿是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不顾笔墨之工拙,故字随书家情绪起伏,纯是精神和平时工力的自然流露。这在整个书法史上都是不多见的,故《祭侄文稿》是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墨迹原作之一。

  三、天下第三行书——苏轼《黄州寒食帖》

  苏轼四十五岁,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受新党排斥,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在精神上感到寂寞,郁郁不得志,生活上穷愁潦倒。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他即兴作此两首寒食诗,并书写了《寒食帖》。

  《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

  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黄州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

扩展资料

  行书的出现与兴盛

  行书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

  行书出现的时间大约同八分楷法差不多,而其形式也和八分楷法及以后的正书非常接近。这相当于从隶书中变出(章)草书——由“正体字”中派生出别支来。桓灵朝的“正体字”除了隶书以外,其次就是“八分楷法”,所以人们又认为行书就是“八分楷法”的别支。

  其实它也是同其他书体一样最初的创始还是一般的群众书写者,只要把八分书写得同其他书法流走一些而去其隶体波势,就变成行书了,在汉末一般出土的简书中我们是可以随处看到的。在汉末,行书没有普遍地应用。

  直至晋朝王羲之的出现,才使之盛行起来。行书到王羲之手中,将它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最完美地结合起来。从而创立了光照千古的南派行书艺术,成为书法史上影响最大的一宗,号称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也是出自王羲之之手。

王羲之的画字写法

  王羲之的画字写法如下:

  1、王羲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成就达到了巅峰,其代表作《兰亭序》更是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除了书法,王羲之的画字也十分出色,他的画字有着独特的风格和韵味。王羲之的画字以简约明快、线条流畅、构思巧妙为特点。

  2、王羲之的画字中,每一个字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形态和神韵。他对于每一个字的构造都进行深入的考量和构思,使得每个字都能够独立成章,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美感。例如,“水”字的构造就如同流淌的溪流,曲折蜿蜒,生动形象;“山”字的构造则如同峰峦叠嶂。

  3、王羲之的画字不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他的画字作品不仅表达了他对自然与生命的感悟,也体现了他对于人生追求的理想和信仰。通过他的画字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越尘世的精神追求和人生态度。

王羲之的相关内容

  1、王羲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字逸少,东晋大臣、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他出生于一个书法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书法启蒙,其父王旷对其影响很大。王羲之从小就受到家族的书法熏陶,后来师从叔父王廙,得其真传。

  2、王羲之的书法风格独特,笔法精湛,字形秀逸,笔力雄健,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的书法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誉,而且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书法作品被誉为“尽妙穷神,深入到一点一画之中”。其笔画之间的连贯和起伏变化都极具美感,让人感受到一种高超的艺术境界。

  3、王羲之的成就不仅体现在书法创作上,他还善于思考和总结书法艺术的规律。他提出的“以形写神”、“以力取胜”等理论对后世书法家影响很大。他在书法创作上注重个性表达和情感抒发,追求自然和谐,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谁是书圣?

  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徒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世称王右军、王会稽。王羲之楷书师法钟繇,草书学张芝,亦学李斯、蔡邕等,博采众长。他的书法被誉为“龙跳天门,虎卧凤阙”,给人以静美之感,恰与钟繇书形成对比。他的书法圆转凝重,易翻为曲,用笔内厌,全然突破了隶书的笔意,创立了妍美流便的今体书风,被后代尊为“书圣”。王羲之作品的真迹已难得见,我们所看到的都是摹本。王羲之楷、行、草、飞白等体皆能,如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等。他所书的行楷《兰亭序》最具有代表性。 东晋永和九年(353)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同谢安、孙绰等41人在绍兴兰亭修契(一种祓除疾病和不祥的活动)时,众人饮酒赋诗,汇诗成集,羲之即兴挥毫作序,这便是有名的《兰亭序》。此帖为草稿,28行,324字。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当时兴致高涨,写得十分得意,据说后来再写已不能逮。其中有二十多个“之”字,写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行书第一”。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对《兰亭序》十分珍爱,死时将其殉葬昭陵。留下来的只是别人的摹本。 王羲之7岁开始学习书法。魏晋时期有很多著名的书法家,如钟繇、卫瓘、索靖、卫夫人等,王羲之少年时期就是跟着卫夫人学习书法的、卫夫人师承钟繇,又受卫瓘的家传,其书法的精妙,教一个小孩子是绰绰有余的。王羲之就好象对书法着了魔,眼不见身外事,耳不闻窗外声,练起字来,专心致志,认定学了卫夫人的书法,将来必有大成。几年下来,王羲之的书法果然大有长进,连老师卫夫人都夸奖他:“这孩子的书法错不了,将来会比我还要出名的。” 有一天,十多岁的王羲之聚精会神地研读父亲收藏的一本《笔论》,被父母发现了,父母都说他现在不是年纪,长大再学不迟。王羲之却迫不及待地说:“学习象走路,不走怎么能进步?长大再学就太晚了!”父亲打心眼里喜欢王羲之的这股钻颈,就答应给他系统地讲解书法理论,还讲了东汉著名书法家张芝勤学苦练的故事。据说,张芝每天写完字都要在门前的池塘里清洗毛笔和砚台,日子久了,池水都变成黑色的了。王羲之十分钦佩张芝的习字精神,坚信功夫必不负人,于是连走路、休息也不放过练习写字,心里揣摩着字的写法,手指就在自己的身上划着,天长日久,连衣服都被他划破了。后来他不论走到哪里,都坚持练字。据说,被他洗黑的池水,比张芝还多,人们把这样的池塘叫作墨池。在会稽山下,温州和江西临川,都有他留下的墨池。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巩,还写了一篇《墨池记》来称颂他。这是后话。 在后来的游历中,王羲之大开了眼界。他游名山,见到了李斯、曹喜等人的书法;到许昌,见到了钟繇、梁鹄的书法;到洛阳,见到了蔡岂的书法;在朋友家,又见到了张昶的书法。从此。他改变了只学卫夫人一家的学习方法,博采众人,专心研究,终于形成了一种追张芝的自然草书,随钟繇正书之功夫,并结合自己体会推陈出新的一种书法执格,使书法界之耳目为之一新。 王羲之的勤奋,被历代的人们所称颂。史书还记载了不少关于他的佚闻趣事。 王羲之练字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没有办法,妻子只好把饭送到他写字的桌上。这次,妻子给他送的是馒头蘸蒜泥。王羲之一边全神贯注地写字,一边按妻子的吩咐拿着食物往嘴里送。一会儿妻子来看他吃得怎么样了,结果一进门就禁不住大笑起来,原来王裁之满嘴乌黑,正拿着蘸满墨汁的馒头,还要往嘴里送呢!他对练字如此着迷,竟然忘记了周围的环境,吃的什么味道都不经意了。 王羲之对书法艺术全身心投入,使他在当时就享有盛名。有人为了得到他的墨宝,甚至花了不少功夫。据说,在山阴(今浙江绍兴)这个地方有一位道士,很想求王羲之给他写一本《道德经》,他把纸帛都准备好了,就是怕王羲之不答应。想来想去,他终于了解到王羲之很喜欢鹅,因为王羲之认为鹅切水的姿态对于领悟运笔劲势很有帮助。于是这位道士就精心养了一群上好的鹅。一切难备就绪,就把一群鹅群赶至王羲之时常经过的地方,以便见机行动。一天王羲之果然路过那里,看到这许多逗人喜爱的白鹅,个个都那么出色,就停下来欣赏,看得又了迷,久久不忍离去。最后,他希望道士把白鹅卖给他,以便带回家去观赏。道士却故意板起面孔说:“这么好的鹅我可舍不得卖,不过你要是能给我写一部《道德经》,这鹅我也就豁出去送给你了。”王羲之一听就答应了,很快,王羲之把《道德经》写完交给道士,换走了这群白鹅。这段佳话,被后人广为传颂。 王羲之没有真迹保存下来,他的帖倒是流传下来一些。其代表作以行书《兰亭集序》、楷书《黄庭经》、《乐毅论》最为出名。 在公元353年三月初三这一天,王羲之和朋友们聚集在会稽郡山阴(今浙江绍兴)的兰亭饮酒作诗。浓郁的树荫,清澈的溪水,使大家陶醉在酒香美景之中,好不快意。王羲之从来没有这么高兴过。乘着酒兴,他潇洒挥毫,为这天创作的诗写了一篇“集序”,记载当时的盛况,题目就叫《兰亭集序》。朋友们看了都拍手称妙。他本人当时倒没觉得怎么样。第二天酒醒后,发现自己的字的确精彩,自己也十分得意,然而自己再怎样写,无论如何也赶不上酒酣之际写的这一幅了。这幅作品共28行,324个字,个个酣畅淋漓、气象万千。其中的20个“之”字,神态各异,字字别开生面。王羲之的这幅《兰亭集序》,被人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成为中国书法艺术中的瑰宝。 王羲之的这篇绝代佳作《兰亭集序》手迹,最早保存在他的子孙手里,比如发明“永字八法”的隋初书法教育大师、王羲之的七世孙永禅师,就曾珍藏了《兰亭集序》这一墨宝。唐初的时候,被太宗李世民在民间访得,视为“国宝”。唐太宗十分推祟王羲之的书法,还命令当时的书法高手赵模、冯承素等人拓摹一些副本分发给身边的臣子。王羲之的书法从此在全社会产生了极大影响。不过,由于唐太宗生前酷爱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手迹,因而死后这幅手迹便随之殉葬。后来陵墓被盗,这幅手迹从此失传。后世流传的只有描摹本。仅此,也是十分珍贵的传世珍宝了。 王羲之的妻子郗(Chi)氏和7个儿子都写得一手好字。他的儿子王献之、王凝之,都是当时很有名气的书法家。尤其是他最小的儿子王献之,和父亲一样,刻苦磨练书法技艺,在继承张芝、王羲之书法的基础上,还有了“破体”之称的创新,被人称为“小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并称“二王”。

  希望采纳

  好了,今天关于“王羲之溪字行书写法”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王羲之溪字行书写法”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