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琰写过哪些书 东汉大文学家蔡邕之女蔡琰简介

发布日期:2024-09-21         作者:千千百科网

   蔡琰同时擅长文学、音乐、书法。《隋书·经籍志》著录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已经失传。现在能看到的蔡文姬作品只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那么女诗人蔡琰东简介是怎样的?以下仅供参考!

  

   简介

   蔡琰是东汉杰出的女诗人和书法家。是我国第一位女诗人。字文姬,又字昭姬,东汉末年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是汉末著名文学家蔡邕的女儿。

   她约生于公元177-178年(汉灵帝熹平六至七年)间,自幼聪颖异常,加之受文学艺术气氛浓厚的家庭熏陶和父亲的教导,她在文学、音律、书法等方面的造诣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后汉书》作者范晔称她“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今传《悲愤诗》二篇,另有《胡笳十八拍》。

   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1] 。生卒年不详。东汉陈留郡圉县(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里,后值因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嫁给匈奴人,并生育了两个孩子。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用重金将蔡琰赎回,并将其嫁给董祀。

   蔡琰同时擅长文学、音乐、书法。《隋书·经籍志》著录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已经失传。现在能看到的蔡文姬作品只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

   人物生平

   蔡文姬为人博学多才而又精通音律,早期嫁给河东卫仲道,卫仲道早亡,二人又没有子嗣,于是蔡琰回到自己家里。

   兴平二年(195年),中原先后有董卓、李傕等作乱关中,匈奴趁机劫掠,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蔡琰在北方生活了有十二年之久,并生下两个孩子。

   建安十一年(207年),曹操向来喜爱文学、书法,常与蔡琰的父亲蔡邕有文学、书法上的交流。曹操见蔡邕没有子嗣,用金璧从匈奴那里将蔡琰赎回来,并将蔡琰嫁给董祀。

   而后董祀犯了死罪,蔡琰去找曹操给董祀求情。当时曹操正在宴请公卿名士,对满堂宾客说:“蔡邕的女儿在外面,今天让大家见一见。”蔡琰披散着头发光着脚,叩头请罪,说话条理清晰,情感酸楚哀痛,满堂宾客都为之动容。但曹操却说:“可是降罪的文书已经发出去了,怎么办?”蔡琰说:“你马厩里的好马成千上万,勇猛的士卒不可胜数,还吝惜一匹快马来拯救一条垂死的生命吗?”曹操终于被蔡文姬感动,赦免了董祀。

   蔡琰回家后伤感悲愤之余作《悲愤诗》二首。 此后再无蔡琰相关记载,卒年不详。

   文学

   蔡琰归汉后作有《悲愤诗》两首,一首为五言体,一首为骚体。[7] 其中五言的那首侧重于“感伤乱离”,是一首以情纬事的叙事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文人创作的自传体长篇叙事诗。清代诗论家张玉谷曾作诗称赞蔡琰的五言诗:“文姬才欲压文君,《悲愤》长篇洵大文。老杜固宗曹七步,办香可也及钗裙。”大意是说蔡琰的才华压倒了汉代才女卓文君,曹植和杜甫的五言叙事诗也是受到了蔡琰的影响。

   骚体《悲愤诗》由于旨在抒情,首尾两节对被俘入胡和别子归汉的经历都比较简略,中间大篇幅自然风景用以渲染蔡琰离乡背井的悲痛心情,在这些对景物和人情的描述中,蔡琰极言它们与她故乡中土的差异,以此形容自己在这与中土迥异的环境下心情之沉痛悲愤。

东汉大文学家蔡邕之女蔡琰简介

  重要作品:《悲忿诗》,《胡笳十八拍》

  成就:第一次做了一首五言自传叙事诗。

  出生地:沛县、陈留县

  蔡琰,陈留县人,是一位有着鲜明气质的著名学者。后期在河东娶了魏忠道,魏忠道早亡。他们没有孩子,所以蔡琰回到了自己的家。

  兴二年,董卓、等人前后反叛关中,匈奴乘隙劫掠,蔡琰被匈奴左俘获。蔡琰在北方地区生活了十二年,生了两个儿子。

  建安十一年,曹操一直喜欢文学和书法,经常与蔡琰的父亲蔡邕交流文学和书法。曹操见蔡邕无子,便从匈奴手中赎回了蔡琰,将蔡琰嫁给了董思。

  然后董思犯了死罪,蔡琰去找曹操,找董思帮忙。曹操事先正在为政府或官员的名人举行宴会,并对坐着的客人说:“蔡邕的女儿在那里,所以今天让大家看看她。”蔡琰披头散发,赤着脚,磕头认罪,语言清晰,心情苦涩悲凉,众宾客无不动容。而曹操却说:“不过,减罪的文书已经发出去了。我该怎么办?”蔡琰说:“你的马厩里有无数的好马和勇敢的士卒。你还可怜一匹快马救一条垂危的命?”毕竟,曹操被蔡文姬激动了,赦免了董思。

  蔡妍回国后写了两首《悲忿诗》。以后也不会有蔡琰的相关记载,卒年不详。

  历史上这样评价叶凡:“有迹可循的锻炼、闲适和宽容。区明风,显我关通。”

  陈涛:“只有调好浣衣笛,蔡秦怡才能吹。”

  徐君:“此生分旧尘,谁来赎金?挨一巴掌,生气。你要知道,恶业是一种美。”

  郝静:“文熙的辩论能力是不幸的,但他失去了童贞。但若能传宗接代,避免丈夫之死,而人尽皆知,则必遭斥责,认为有失操守。”“万送**,与秀才并列。当你软而坚定时,你就会掌管节日。”

  罗建林:“仲郎失陷后,余生皆失。看雁南渡,羞惭旋车。据莫胡努伯,仍传魏主书。名永难赎,万年恨可汗。”

  陆勇:“蔡文姬可以成就英英。阅读《胡笳吟》,能让你感到震撼,碎石会飞。这真是一个激烈的措施。”

  屈大均曰:“缇萦可代其父,蔡琰不适于家。玉共烧后,香声撼海。”

  人物文学造诣蔡琰写了两首诗,《悲忿诗》,一首五言体,一首骚体。以“情不自禁”为主题的五言诗,是一部以情感为内容的叙事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部由文人创作的自传体长篇叙事诗。清代诗评家张裕固曾写过一首诗,赞美蔡琰的五言诗:“欲压者只有文熙,0755至79000,一言难尽。老杜家宗曹走七步,香亦可达钗裙。”大意是说蔡琰的才华压倒了汉代才女卓文君,曹植和杜甫的五言叙事诗也受到了蔡琰的影响。

  骚体《悲忿》旨在抒发情怀。骚体《悲忿诗》第一、二段相对于胡等子回汉被俘的经历,比较简单。在中心,一大片自然风景被用来衬托蔡琰离开家乡的痛苦心情。在这些风景和情感特征中,蔡琰极度地谈论了它们与她田园般的中土之间的差异,以此来描述她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深深的悲伤和愤怒。

  音乐《胡笳十八拍》是一首中国古代乐府的旋律,长度为1297字。这是一部由18首歌曲组成的声乐套曲。原刊《毛潜》卷59,《乐府诗集》,朱卷3,《楚辞后语》,两书略有出入。

  鲁世勇,

  轶事和典故。古书蔡琰为夫董思乞时,天寒地冻。曹操见蔡琰没有鞋子,头发垂下来,就给蔡琰头巾、鞋袜。蔡琰的父亲蔡邕,曾珍藏家中许多古籍。曹操问蔡琰:“据说你家有很多古书。你现在还能记得他们吗?”蔡琰说:“我父亲现在留给我的书有四千多卷,但由于战争的变幻莫测,保存下来的很少。现在我可以写下400多本书。”曹操说:“我可以派十个人陪老婆写吗?”蔡琰道:“给我纸笔,我一个人写给你。”所以蔡琰把古书内容写下来交给曹操,没有任何问题。

  《文熙归汉》《文熙归汉》是由曹操救赎蔡琰改编的艺术故事。京剧等剧种都有文熙回汉的剧目,不同朝代的画家都画过文熙回汉等漫画作品。

  1979年,国际陨石坑天文学联合会正式公布了这310个水星陨石坑的专有名称。他们的名字借用了世界上著名作家和艺术家的名字。中国有15位杰出的文艺家名为水星陨石坑,蔡琰陨石坑就是其中之一。

  蔡琰九岁时,父亲蔡邕晚上弹琴,突然断了一根弦。蔡琰说:“断的是第二根弦。”蔡邕道:“你有时恰到好处。”所以,他故意掰了一个问她。蔡妍说是第四个。蔡文姬钢琴辨伪的故事也出现在三字经中。

  关于蔡瑁是否嫁给了北方地区的左,历来说法不一:据《诗镜泛论》年的记载,蔡瑁“未嫁”于左,未“嫁”于左,阿提拉的妻子照例被称为“阏氏”,但蔡瑁在北方地区生活了20年,所以没有这个称号。但另一种观点认为,曹操为赎回蔡琰付出了异常高昂的代价,远远超过了普通仆从的代价。可见蔡琰在匈奴的地位不低。有些文学作品,比如京剧,把写成左的公主。关于这两种说法的对错仍有争议。

  作品之争郭沫若公布论文质疑蔡琰作品是否为蔡琰所作。郭沫若等人认为《胡笳吟》所记录的《后汉书》不是蔡琰所写。有三个重要原因:1。据《后汉书》记载,文熙“为所擒,而非南匈奴左”。诗中不应该说他是被董卓的人赶的。2.文熙之父蔡邕受到在中央政权中身居高位的董卓的关注。他是在董卓后面被王允杀的,文熙的漂流一定是在蔡邕后面,而诗里说的是董卓把他赶进了胡。3.骚体篇中有一句“羌人有艰难险阻的历史”,与月氏被南匈奴掠夺的现实有出入。还有“戈壁滩呛尘,草木皆兵,春光不荣”这句话,与南匈奴事先所在的河东平阳地理情况不同。

  但谭启祥认为这三项都不成立。因为:1。董卓的军队大部分是羌人和胡人。《悲忿诗》,说的是“人杰地灵东来”,“兵皆胡强来”。这些胡兵不就是“胡琦”吗?2.南匈奴自钟平五年分裂为两部分,一部分迁移至河东,另一部分仍在今内蒙古河套地区。如果“南匈奴”指的是留在那里的那部分,地理情况正好符合描述。3.董卓部法甚差。蔡文姬提前在关东客串被俘,蔡邕远在长安,而蔡邕在被俘三个月后被杀,根本无从得到消息,更谈不上营救。董卓军队里的羌胡都是关中人。被俘后,蔡文姬被西方赶进了海关。入关后去过羌族蛮夷之地,没什么好奇怪的。所以可以肯定《后汉书董祀妻传》章确实是蔡文姬的作品。

  出生年份争议蔡妍出生年份17

  后人纪念墓在陕西省蓝田县李三乡蔡王庄村西北约100米处,有一座名为蔡文姬墓的墓,高约8米,树木郁郁葱葱。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世纪90年代,蓝田县在这里又建了一个文熙展览馆,展示文熙轶事和中国出土文物。它在18块蓝色大理石上雕刻了《悲忿》,墓前有蔡文姬的雕像。史书中没有关于蔡琰命运的记载。

  纪念馆蔡文姬纪念馆是根据蔡文姬墓而建的。1957年8月,被省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内有《悲忿》人详细介绍了东汉末年蔡文姬的生平事迹和社会风俗。著名古代书法家单鑫的石刻至今仍有《胡笳十八拍》幅和《蔡文姬平生展》幅。

  蔡文姬纪念馆收藏了130多件有关蔡文姬的文物,其中50件是中国三级以上珍贵文物。

  艺术歌剧的出现有许多歌剧,如郭沫若的戏剧和根据它改编的昆曲《蓝田文物精品展》,程的京剧《胡笳十八拍》和李世基的改编。同时,所有的地方剧种也有内容相反的剧种。

  在京剧中,蔡文姬属于华政丹。前后有京剧演员李海燕、李佩红扮演抽象派,越剧演员齐亚仙扮演越剧中的。

  摘要2002年电视剧《蔡文姬》:菊雪饰演蔡文姬。

  2013年电视剧《文姬归汉》:张语_饰演蔡文姬。

  2014年皮影戏《曹操与蔡文姬》:陆雪婷饰演蔡文姬。

他是钟繇的老师,更是由隶入楷的书法大师!

   他是钟繇的老师,更是由隶入楷的书法大师!

   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是东汉大文豪暨书法大师蔡邕(字伯喈)之女。自幼熟读经史,通晓音律。博学有才辩,雅工书道,笔法得其父真传。初嫁河东郡卫仲道,不幸夫亡无子,只得返至母家。汉末天下大乱,蔡文姬被匈奴俘虏,后嫁与南匈奴左贤王,居胡中十二载,生二子。曹操统一北方后,遣使者以金璧赎回蔡文姬,并将文姬嫁与同郡董祀。

   在曹操的鼓励下,蔡文姬凭仗记忆用真(楷书)、行(行书)书写古籍四百余卷,使古代典籍得以重刊传世。她擅长诗文,诗风清婉俊丽。所作《胡笳十八拍》感伤乱离,激昂悲壮。北宋黄庭坚《山谷题跋》评其书法云:“蔡琰《胡笳行》自书十八章,极可观,不谓流落,仅余两句。”北宋《淳化阁法帖》卷五载有蔡琰草书一帖,二行,十四字。此十四字为“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祀塞”,气象灵动,骨力洞达,弈弈有神。庄严之外,有才情潇洒奔逸之致,令人叹为观止。

   蔡琰的书法飘逸自然,为后世所传之.书法得其传授,又传授给钟繇,真草俱佳。《淳化阁帖》有她的作品。

   蔡琰真传弟子钟繇,字元常,三国魏时官至丞相,太傅,世称“钟太傅”。在书法上兼融各家,尤精楷、隶两种书体,结字严整偏长,点画多奇趣,具有其师蔡文姬飘逸之气象,是由隶入楷开一代新风的书法大师。

  

   每日发布免费视频资源:一笔一划对照名帖视频教学、真人模特现场绘画、山水花鸟场外真实写生!

关于历史上的蔡文姬

  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生卒年不详。东汉陈留郡圉县(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里,后值因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嫁给匈奴人,并生育了两个孩子。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用重金将蔡琰赎回,并将其嫁给董祀。

  蔡琰同时擅长文学、音乐、书法。《隋书·经籍志》著录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已经失传。现在能看到的蔡文姬作品只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

  人物生平

  蔡文姬为人博学多才而又精通音律,早期嫁给河东卫仲道,卫仲道早亡,二人又没有子嗣,于是蔡琰回到自己家里。

  兴平二年(195年),中原先后有董卓、李傕等作乱关中,匈奴趁机劫掠,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蔡琰在北方生活了有十二年之久,并生下两个孩子。?

  建安十一年(207年),曹操向来喜爱文学、书法,常与蔡琰的父亲蔡邕有文学、书法上的交流。曹操见蔡邕没有子嗣,用金璧从匈奴那里将蔡琰赎回来,并将蔡琰嫁给董祀。

  而后董祀犯了死罪,蔡琰去找曹操给董祀求情。当时曹操正在宴请公卿名士,对满堂宾客说:“蔡邕的女儿在外面,今天让大家见一见。”蔡琰披散着头发光着脚,叩头请罪,说话条理清晰,情感酸楚哀痛,满堂宾客都为之动容。

  但曹操却说:“可是降罪的文书已经发出去了,怎么办?”蔡琰说:“你马厩里的好马成千上万,勇猛的士卒不可胜数,还吝惜一匹快马来拯救一条垂死的生命吗?”曹操终于被蔡文姬感动,赦免了董祀。?

  蔡琰回家后伤感悲愤之余作《悲愤诗》二首。此后再无蔡琰相关记载,卒年不详。

扩展资料:

  人物成就

  文学

  蔡琰归汉后作有《悲愤诗》两首,一首为五言体,一首为骚体。其中五言的那首侧重于“感伤乱离”,是一首以情纬事的叙事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文人创作的自传体长篇叙事诗。

  清代诗论家张玉谷曾作诗称赞蔡琰的五言诗:“文姬才欲压文君,《悲愤》长篇洵大文。老杜固宗曹七步,办香可也及钗裙。”大意是说蔡琰的才华压倒了汉代才女卓文君,曹植和杜甫的五言叙事诗也是受到了蔡琰的影响。

  骚体《悲愤诗》由于旨在抒情,首尾两节对被俘入胡和别子归汉的经历都比较简略,中间大篇幅自然风景用以渲染蔡琰离乡背井的悲痛心情,在这些对景物和人情的描述中,蔡琰极言它们与她故乡中土的差异,以此形容自己在这与中土迥异的环境下心情之沉痛悲愤。?

  音乐

  《胡笳十八拍》是中国古乐府琴曲歌辞,长达一千二百九十七字,是一首由十八首歌曲组合的声乐套曲。原载于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五十九以及朱熹《楚辞后语》卷三,两本文字小有出入。

  明朝人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说:“东京风格颓下,蔡文姬才气英英。读《胡笳吟》,可令惊蓬坐振,沙砾自飞,真是激烈人怀抱。”

  书法

  蔡琰的父亲蔡邕是一位大书法家,创造了八分字体。蔡琰本人对书法也很擅长,韩愈曾说:“中郎(蔡邕)有女能传业。”蔡琰曾在曹操的要求下默写古籍,说自己不管是真书还是草书都可以写。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蔡文姬(汉末三国时期才女)

东汉蔡琰简介资料_蔡琰泪血凝成《悲愤诗》

   ?东汉蔡琰简介资料_蔡琰泪血凝成《悲愤诗》

   东汉(都许,位于今河南省许昌市东)建安十二年(207年)[1]冬天,丞相曹操与朝廷高官及远方来宾济济一堂正在议事,守门官员报告称,死刑犯董祀之妻请求进见丞相。曹操知道来人是蔡琰(字文姬),和身边的要员打了声招呼,传令让她进来。不一会,蔡琰披头散发赤着双脚走进会厅,众人为之一惊。蔡琰此来,是为其因犯罪已被判处死刑的丈夫屯田都尉(主管军队开荒屯田的将领)董祀求赦的。她走到曹操面前,叩头向他谢恩,接着放声向他哀求道:“丞相拥有战马数万、武将成群,何尝不能宽释您的一名骑兵,让他从死亡线上起死回生?”蔡琰音调清越,情状凄哀,唤起在场官员同情。曹操深为感动,当即“赐以关巾履袜”,下令停止对董祀治罪。

   当初,曹操和蔡琰之父蔡邕一起在朝廷共事,同为议郎(侍从皇帝、参与议政)。两人都爱好写诗作文,情趣相投,关系要好。熹平六年(177年),蔡邕受人诬告,汉灵帝将他流放朔方(位于今内蒙古磴口县北)。获赦后,蔡邕为了避祸又潜往吴地(位于今江苏省南部)隐居十多年。这样,蔡琰一直由其母亲抚养长大。她博览群书,口齿伶俐,又通晓音乐。蔡琰最先嫁给河东(位于今山西省夏县)人卫仲道。卫仲道病故后,蔡琰回到自己的故乡陈留郡圉(位于今河南省杞县西南)。

   中平六年(189年)秋天,屯兵河东的前将军董卓领兵进入京都洛阳(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废黜汉少帝刘辩(汉灵帝何皇后生),改立年仅九岁的陈留王刘协(汉少帝异母弟),是为汉献帝,自称相国,控制朝政。曹操时任典军校尉(警卫部队将领),逃至陈留(位于今河南省开封县东南)。董卓久闻蔡邕有才学,派人以杀头灭族相威胁,要挟蔡邕从吴地返回洛阳,委任他为署祭酒(代理侍从顾问官)。()

   初平元年(190年),曹操和原司隶校尉(负责纠察京都百官兼领军缉捕)袁绍等人分别在己吾(治所位于今河南省宁陵县西南)、渤海(治所位于今河北省南皮县东北)等地起兵讨伐董卓乱政。董卓极为恐惧,令人焚毁洛阳宫殿,劫持汉献帝及朝廷百官去长安(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蔡邕时任左中郎将(警卫部队将领),随汉献帝西迁。蔡琰随父去长安。

  

   初平三年(192年),司徒(丞相)王允等人杀死董卓,蔡邕为之惊叹亦被王允处死。蔡琰虽然幸免被杀,身心却受到严重摧残。此后,董卓部将李傕等人领兵攻杀王允,控制朝政。蔡琰被李傕收入其军营。

   面对国破家亡,蔡琰无比悲愤。她知道造成这一灾难的罪魁祸首是董卓。历经磨难后蔡琰简介,她以痛切的语言追述道:“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掌拒。马边县男头,马后载妇女。”“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悲愤诗》之一)

   兴平二年(195年)十一月,南匈奴[2]左贤王去卑应汉正义将军杨奉约请,率兵参与击败李傕部众。蔡琰在战乱中被匈奴骑兵掳至北方,匈奴左贤王将她纳为王妃。

   蔡琰入居匈奴后,如同进入另一个世界。语言不通,生活不习惯,她在情感上陷入离国怀乡的忧愁之中。后来,她追忆这段经历,在诗中写道:“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悲愤诗》之一)她常常茶饭无思,长夜不眠,以泪洗面,以致面容憔悴:“冥当寝兮不能安,饥当食兮不能餐,常流涕兮眦不干蔡琰简介,薄志节兮念死难,虽苟活兮无形颜。”(《悲愤诗》之二)蔡琰同左贤王生下两个儿子,在南匈奴度过漫漫十二年岁月。

   在此期间,曹操的势力得到壮大。建安元年(196年),汉献帝摆脱李傕等人控制返回洛阳,处境十分困难。曹操领兵将汉献帝及随行官员接入许(位于今河南省许昌县东),曹操受任司空(丞相)、行车骑将军,掌揽朝廷军政。

   建安十二年(207年)春天,曹操念及蔡邕早逝,没有儿子,派使官用金璧将蔡琰从南匈奴赎回。临离开南匈奴时,蔡琰悲喜交集,喜的是即将要回到她魂牵梦绕的故土,悲的是难以割舍同两个儿子的骨肉之情。后来,她在诗中追忆当时母子之间难舍难分的情景,写道:“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悲愤诗》之一)“儿呼母兮号失声,我掩耳兮不忍听。追持我兮走茕茕,顿复起兮毁颜形。”(《悲愤诗》之二)

   返回中原,蔡琰没有找回昔日的欢乐,展现在她眼前的是一派凄凉的情景:“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城郭为山林,庭宇生荆艾。白骨不知谁,从横莫覆盖。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茕茕对孤景,怛咤糜肝肺。登高远眺望,魂神忽飞逝。”(《悲愤诗》之一)

   蔡琰返抵许都后,嫁给屯田都尉董祀。谁知好景不长,当年董祀犯法被判处死刑,再次把蔡琰拖入痛苦的深渊。

   董祀获释后,蔡琰在精神上获得极大的安慰。然而,铭刻在她心灵上的累累伤痕,不可名状的自卑感、对未来命运的忧愁,使她不得不继续承受精神折磨。她在诗中写道:“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勗厉。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悲愤诗》之一)

   后来,曹操要蔡琰整理其父蔡邕的诗文。蔡琰家藏书稿已经荡然无存,她只好凭着记忆,追记其父所作诗文四百余篇。在追忆其父遭遇的同时,蔡琰感伤自己历尽沧桑,写下了浸透血泪的《悲愤诗》。

   《后汉书》卷八十四《董祀妻传》

   卷六十下《蔡邕传》

   《三国志》卷一《武帝纪》

   《通鉴纪事本末》卷八《宦官亡汉》

   简评

   唐代著名历史学者刘知几认为:“董祀妻蔡氏,载诞胡子,受辱虏庭,文词有余,节概不足,此则言行相乖者也。”(《史通·人物》)

   注释

   [1]蔡琰求赦董祀,史书记时不详。现据陆侃如著《中古文学系年》(人民文学出版社),记作“建安十二年”。

   [2]东汉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汉北方游牧国家)上层发生分化,南部右奥鞬日逐王比向南依附东汉,史称南匈奴。南匈奴单于庭设在西河郡美稷县(位于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北),由东汉朝廷派驻军队保护。

女训和女戒与女德,这三样害人不浅的毒瘤的书有全册的吗?全集有吗?里面的内容分别又都是怎样的?

  《女训》和《女戒》是东汉时期的女文学家蔡邕为教育其女蔡琰而写的,而《女德》则是明末清初的女教育家班昭所著1。

  《女训》全文约一千一百多字,包括两部分内容,即《女诫》和《女德》,其中《女诫》分为七章,内容主要是女子的道德修养及行为规范,强调女子的内在修养和外在的仪态1。《女戒》正文由七部分组成,即《卑弱》、《夫妇》、《敬顺》、《妇行》、《专心》、《曲从》与《和叔妹》七篇。

  《女训》和《女戒》都是为了教育女性如何为人处事,但是其中的某些观点并不完全正确,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例如,《女戒》中提倡男尊女卑、夫为妇纲等封建礼教思想;《女训》中也有一些内容存在不合理性,例如"女子无才便是德"等1。

  因此,在阅读这些书籍时,需要注意批判性阅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利于女性的社会进步和发展。

《缀术》《狂人日记》《史记》《本草纲目》《资治通鉴》《悲愤诗》分别是谁写的

  《缀术》《缀术》是祖冲之所作,还是祖暅之所作,中国数学史界至今没有定论,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也不可能有定论。

  《狂人日记》的作者是鲁迅。

  《史记》的作者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

  《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

  《资治通鉴》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

  《悲愤诗》的作者是东汉文学家蔡琰。

  一、《缀术》:

  《缀术》是祖冲之所作,还是祖暅之所作,中国数学史界至今没有定论,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也不可能有定论。不过,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一,它是祖冲之父子的著作。二,它是中国自汉魏至隋唐水平最高的数学著作。李淳风高度评价了祖冲之的数学贡献,认为“指要精密,算氏之最者也”。他所著的《缀术》,因“学官莫能究其深奥,是故废而不理”。遂失传。稍前于李淳风的王孝通却对《缀术》横加指责,他说:“其祖暅之《缀术》,时人称之精妙,曾不觉方邑进行之术全。

  《缀术》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部算经,汇集了祖冲之和祖暅之父子的数学研究成果。这本书被认为内容深奥,以致“学官莫能究其深奥,故废而不理”(《隋书》)。《缀术》在唐代被收入《算经十书》,成为唐代国子监算学课本,当时学习《缀术》需要四年的时间,可见《缀术》的艰深。《缀术》曾经传至朝鲜、日本,但到北宋时这部书就已亡佚。

  二、《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是1918年鲁迅先生所著的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型短篇白话小说,首次采用了“鲁迅”这个笔名,抨击出了社会中的人吃人制度,最早发表在一九一八年五月《新青年》杂志第4卷第5号上。这篇文章也被收录在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当中。

  三、《史记》: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四、《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是1590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时珍。《本草纲目》,药学著作,五十二卷。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中国古代汉医集大成者。李时珍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五、《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六、《悲愤诗》:

  《悲愤诗》是一首五言古诗、自传体骚体诗,东汉文学家蔡琰所作。全诗一百零八句,计五百四十字。这诗开头四十句叙遭祸被虏的原由和被虏入关途中的苦楚。次四十句叙在南匈奴的生活和听到被赎消息悲喜交集以及和“胡子”分别时的惨痛。最后二十八句叙归途和到家后所见所感。

  好了,今天关于“蔡琰写过哪些书”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蔡琰写过哪些书”有更全面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