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yàn 大雁? 雁群? 雁过无痕、砚:yàn 砚台? 端砚? 砚池、乾:qián 乾坤? 乾陵? 康乾盛世、坤:kūn 乾坤? 坤表? 坤卦
多音字:单:dān (单独)chán(单于)shàn(单姓)放学时,王老师说:“请姓单( shàn )的同学留下,我想单( dān )独和你谈一谈。”老师话音刚落,同学的目光全都刷向了他。
课后习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芙蓉楼送辛渐》。在熟读古诗的基础上,理解古诗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再想想这些诗句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品格。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到了洛阳,如果洛阳亲友问起我来,就请转告他们,我依然像玉壶里的冰心那样晶莹纯洁。”表现出诗人品行高洁,为官清正,绝不随波逐流的人生信念。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大雪纷飞落满身上弓刀。”表现了守边将士不顾严寒、奋勇杀敌、爱国爱家的精神品质。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美好,只要留下充满乾坤的清香之气。”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
《芙蓉楼送辛渐》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作者介绍:
王昌龄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主要作品:《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主题:《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时的表白,表达了诗人藐视庸俗的功名利禄,不向排挤陷害自己的恶势力屈服,永葆高洁品质的崇高气节。
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刚亮时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孤影。如果洛阳的亲友向你有关我的情况,你就告诉他们,我的心
关于清正廉洁的古诗
清正廉洁的古诗有很多,现在我来给大家分享三首关于清正廉洁的古诗。一、《墨梅》 ?
1、原文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2、译文
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像是用淡淡的墨汁点染而成。
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多么好看,只是要将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
3、出处 ?
《墨梅》这首古诗出自于元代诗人王冕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4、创作背景
此诗约作于元顺帝至正九年至十年期间。王冕在长途漫游以后回到了绍兴,在会稽九里山有一梅花屋,自号梅花屋主。此诗就作于此。此时正值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前夕,作者面对现实生活中无法解决的矛盾,借梅自喻,感慨之下作此诗。
5、赏析 ?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
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 ?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6、作者简介 ?
王冕(1310年~1359年),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才。有《竹斋集》3卷,续集2卷。存世画迹有《南枝春早图》《墨梅图》《三君子图》等。 ?
二、《书端州郡斋壁》
1、原文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
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 ?
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2、译文 ?
端正思想是吏治的根本,刚直的品性是修身的原则。
茂盛的树干终成栋梁之材,柔韧的好钢也不愿枉道而行。
粮仓贮存充足那些鼠雀兔狐之辈可高兴了,贮存不充足时那些贪官污吏就发愁。 ?
在这方面历史上留下了许多的教训,不要做出使后人蒙羞的事情吧!
3、出处 ?
《书端州郡斋壁》是宋代包拯创作一首五言律诗。 ?
4、创作背景 ?
公元1040年(康定元年),包拯出任端州知州。当时端州以产端砚(贡品)著名,历任端州地方官趁进贡之机,向砚工额外索取数十倍以中饱私囊。包拯到任后,严格规定只按进贡需要数额限额交纳,自己更“不持一砚”。端砚一事触发了作者的感慨,于是创作了这首诗以抒发其刚直无邪,对贪官污吏憎恶如仇的心绪。
5、赏析 ?
这首诗主要讲述包拯为官不屈不挠,一身正气的事迹。 ?
首联写为人处世之道;颔联进一步写为人处世之道是“直”;颈联写除暴安良;尾联写接受史书留下的教训,决不给后人留下耻笑的把柄。 ?
这首诗字字如钢,句句沥血,令后学振奋,令巧伪蒙羞。
6、作者简介 ?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嘉祐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 ?
三、《卜算子·咏梅》
1、原文 ?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译文 ?
驿亭之外的断桥边,梅花自开自落,无人理睬。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3、出处 ?
《卜算子·咏梅》是南宋词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 ?
4、创作背景 ?
这是陆游一首咏梅的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上片写梅花的遭遇:它植根的地方,是荒凉的驿亭外面,断桥旁边。驿亭是古代传递公文的人和行旅中途歇息的处所。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雨雨,这环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凉!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
5、赏析 ?
这首《卜算子》以“咏梅”为题,咏物寓志,表达了自己孤高雅洁的志趣。
上阕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它也的确还有“愁”。从艺术手法说,写愁时作者没有用诗人、词人们那套惯用的比喻手法,把愁写得像这像那,而是用环境、时光和自然现象来烘托。
下阕托梅寄志。是它迎来了春天。但它却“无意苦争春”。春天,百花怒放,争丽斗妍,而梅花却不去“苦争春”,凌寒先发,只有迎春报春的赤诚。“苦”者,抵死、拼命、尽力也。从侧面讽刺了群芳。梅花并非有意相争,即使“群芳”有“妒心”,那也是它们自己的事情,就“一任”它们去嫉妒吧。在词中,写物与写人,完全交织在一起了。 ?
最后几句把梅花的“独标高格”,再推进一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该句承上阕的寂寞无主、黄昏日落、风雨交侵等凄惨境遇。 ?
纵观全词,诗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梅花,比喻自己虽终生坎坷,绝不媚俗的忠贞。 ?
6、作者简介 ?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
有懂古文 古诗的高手的吗,这次大概的清代写的,不知什么意思, 帮忙翻译下哦,越详细越好,下面4句 谢谢
欲得藏中鸲鹆睛,吸泉秉火,探深坑。诵此知得砚之难。端溪温润,时价重百车,渠宝也。义何?试思紫玉潭中事,三更灵怪闹纷纷,异竟如此,凭君更研究。帝值千金蓝亦大矣。
甲申年述
没有出处和背景较难翻译。我大致断了一下句。
从这一段看,应是对取得砚台之事的批语。我把原文批注部分小括()起来了,后面用的是我的补充说明。整个翻译便是除去内的。
译文如下:
想要得到藏中应指西藏一带的鸲鹆眼我推测应是一种砚台名叫“鸲鹆眼”,(鸲鹆qú yù),也称鸜(qú)鹆,雀形目,椋鸟科,俗称“八哥儿”。,汲取泉水手持蜡烛,探入深坑中。(读到这里知道得到砚台的难处了)——这是原文的评论端溪溪名。在广东省高要县东南。产砚石。制成者称端溪砚或端砚﹐为砚中上品。后即以"端溪"称砚台。的砚台温润,当时价值和百车珍宝一样贵重,是渠中的珍宝。(是什么意思呢?请想想紫玉潭当中的事情,三更灵怪吵闹纷纷,竟然像这样奇异,还请您更深入研究,价值千金蓝此处我亦不明也说地大了吧。)——这是原文评论
甲申年叙述
古人赞美砚台的诗句
1. 关于写砚台的诗句
2. 关于砚台的诗句
关于写砚台的诗句 1. 关于砚台的诗句
名称墨梅
年代元朝
作者王冕
体裁七言绝句
作品原文
我家洗砚池⑵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⑶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⑷满乾坤⑸。
注:部分教材上:
原文: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意思相同。
注释译文
注释
⑴墨梅:颜色艳丽的梅花。
⑵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⑶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
⑷清气:清香的气味。
⑸乾坤:天地。
译文
我家洗砚池边的梅花树,
花开朵朵,都像是用淡淡的墨汁点染而成。
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是多么的好,
只要留下充满天地的清香之气。
作品中心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清高,鄙视流俗的精神。
作品鉴赏
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颜色艳丽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在这首诗中,一“淡”一“满”尽显个性,一方面,墨梅的丰姿与诗人傲岸的形象跃然纸上;另一方面令人觉得翰墨之香与梅花的清香仿佛扑面而来。从而使“诗格”、“画格”、人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作者简介
王冕
(1287~1359)元末著名画家、诗人、书法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放牛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九里先生、江南古客、江南野人、山阴野人、浮萍轩子、竹冠草人、梅叟、煮石道者、闲散大夫、老龙、老村、梅翁等。诸暨(今属浙江)人。王冕以画梅著称,尤工墨梅。王冕诗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有《竹斋诗集》3卷,续集2卷。存世画迹有《三君子图》、《墨梅图》。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
2. 描写砚的古诗词
1、就砚旋研墨
宋
晏几道
《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2、砚温融冻墨
唐
白居易
《青毡帐二十韵》
3、印朱沾墨砚
唐
姚合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4、穷砚墨
金
段克己
《鹧鸪天·七字骊珠句法豪》
5、未暇开轩砚墨中
宋
苏轼
《寄子由》
6、苍砚有池残墨在
宋
陆游
《九月十一日疾小间夜赋》
7、墨试小螺看斗砚
宋
陆游
《入梅》
8、古砚微凹聚墨多
宋
陆游
《书室明暖终日婆娑其间倦则扶杖至小园戏作长》
9、墨丸入砚细无声
宋
陆游
《掩户》
10、涤砚滩头无渍墨
宋
陆游
《幽居述事》
11、洗砚鱼吞墨
宋
魏野
《书逸人俞太中屋壁》
12、翻云为墨海为砚
宋
白玉蟾
《笔架山》
13、洗砚去残墨
宋
苏辙
《初发嘉州》
14、砚乾笔秃墨糊涂
宋
陈垓
《绝句》
15、落花满砚慵磨墨
宋
方回
《春半久雨走笔五首》
16、墨云胶冻砚
宋
顾逢
《再过悟竹庭房》
17、磨墨见砚穿
宋
李复
《病目》
18、铁砚三升墨
宋
刘克庄
《林贡士哀诗》
19、自涤砚砖闲试墨
宋
潘玙
《小窗》
20、未乾宫砚墨
宋
强至
《仁宗皇帝挽歌辞四首》
21、起来磨墨花盈砚
宋
项安世
《睡起》
22、砚润浮残墨
宋
许庚
《句》
23、吟砚谁濡墨
宋
薛嵎
《哭瓢饮陈子在》
24、磨墨倾砚滴
宋
张耒
《书初凉夜至将晓:{灵寿寺作}》
25、诗忙渴砚酒磨墨
宋
张镃
《戏题》
26、砚墨如仇冠
宋
赵立夫
《谢刘潜夫寄示诗卷》
27、墨晕生冰砚影寒
宋
赵汝绩
《韩仲和墨竹》
28、墨花香入砚
宋
赵善信
《车略院书怀》
29、砚呵磨墨冻
宋
赵与东
《次韵方万里寒甚送酒》
30、韦布当磨铁砚墨
宋
郑清之
《静乐用元韵为劝学之什再和》
31、砚浴珍材躬试墨
宋
朱翌
《湘江亭别程干》
32、砚冰呵墨印开封
明
李东阳
《院中即事》
33、砚墨衮衮翻群鸦
明
宋濂
《次刘经历韵》
3. 形容砚台的句子
七律 酬张枚大兄惠赠澄泥砚
君惠赠自情长,从此珍藏砚一方。
润泽澄泥濡紫笔,论交潘陆尽华章。
幸哉来日茶烹雪,误却初春锥处囊。
歌凤接舆知世运,北窗高卧任炎凉。
黄庭坚诗题澄泥砚
北宋时,大书法家黄庭坚与名人何书铭有隙。唐宋盛行墓志,何生前写好铭文,想让黄庭坚在其死后为其撰书,病危时嘱咐其子,把其珍藏多年的一块铜雀台瓦送给黄庭坚,待黄收下后再明其意。因三国时曹操建造铜雀台的瓦是用澄泥制作的,后人用来做砚不伤笔、不渗水、易发墨。至北宋传世甚少,当时文人雅士对此钟情有加。何书铭死后,其子遵父遗言而行,黄庭坚看到铜雀台瓦后,视若拱璧,欣然为何书铭写了墓志。后来黄庭坚把此瓦制成砚台,并为其作铭镌刻于砚背,其铭曰:
邺城宫殿已荒凉,
依旧山川半夕阳,
古瓦凿成今日砚,
待教人世写兴旺。
清乾隆御铭题刻诗文,山水,浮雕福寿龙纹澄泥砚.砚身前端所刻文字内容为
清乾隆御铭臣董诰
幽人得天趣,
竹室在山间,
永怀当盛世,
所乐在人和.
子瞻见许骊山澄泥砚
作者:苏辙 朝代:宋
长安新砚石同坚,不待书求遂许颁。岂必魏人胜近世,强推铜雀没骊山。寒煤舒卷开云叶,清露沾流发涕潸。早与封题寄书案,报君湘竹笔身斑。
次韵和子由欲得骊山澄泥砚
作者:苏轼
年代:宋朝\代
诗文:
举世争称邺瓦坚,一枚不换百金颁。
岂知好事王夫子,自采临潼绣领山。
经火尚含泉脉暖,吊秦应有泪痕潸。
封题寄去吾无用,近日従戎拟学班。
4. 形容砚台的句子
七律 酬张枚大兄惠赠澄泥砚 君惠赠自情长,从此珍藏砚一方。
润泽澄泥濡紫笔,论交潘陆尽华章。 幸哉来日茶烹雪,误却初春锥处囊。
歌凤接舆知世运,北窗高卧任炎凉。 黄庭坚诗题澄泥砚 北宋时,大书法家黄庭坚与名人何书铭有隙。
唐宋盛行墓志,何生前写好铭文,想让黄庭坚在其死后为其撰书,病危时嘱咐其子,把其珍藏多年的一块铜雀台瓦送给黄庭坚,待黄收下后再明其意。因三国时曹操建造铜雀台的瓦是用澄泥制作的,后人用来做砚不伤笔、不渗水、易发墨。
至北宋传世甚少,当时文人雅士对此钟情有加。何书铭死后,其子遵父遗言而行,黄庭坚看到铜雀台瓦后,视若拱璧,欣然为何书铭写了墓志。
后来黄庭坚把此瓦制成砚台,并为其作铭镌刻于砚背,其铭曰: 邺城宫殿已荒凉, 依旧山川半夕阳, 古瓦凿成今日砚, 待教人世写兴旺。 清乾隆御铭题刻诗文,山水,浮雕福寿龙纹澄泥砚.砚身前端所刻文字内容为 清乾隆御铭臣董诰 幽人得天趣, 竹室在山间, 永怀当盛世, 所乐在人和. 子瞻见许骊山澄泥砚 作者:苏辙 朝代:宋 长安新砚石同坚,不待书求遂许颁。
岂必魏人胜近世,强推铜雀没骊山。寒煤舒卷开云叶,清露沾流发涕潸。
早与封题寄书案,报君湘竹笔身斑。 次韵和子由欲得骊山澄泥砚 作者:苏轼 年代:宋朝\代 诗文: 举世争称邺瓦坚,一枚不换百金颁。
岂知好事王夫子,自采临潼绣领山。 经火尚含泉脉暖,吊秦应有泪痕潸。
封题寄去吾无用,近日従戎拟学班。
5. 描写“端砚”的诗句有哪些
《谢人墨》年代: 唐 作者: 齐己 珍重岁寒烟,携来路几千。
只应真典诰,消得苦磨研。正色浮端砚,精光动蜀笺。
因君强濡染,舍此即忘筌。 毕履和惠端砚余以大歙砚报之佐以一诗》 年代: 宋作者: 陈鉴之 履和惠端砚,玉质马肝色。
我有大砚卧蚕纹,元是新安龙尾石。持以答佳贶,聊尔见此心。
极知不是双南金,未足报君绿绮琴。我得履和砚,清润如履和。
天然粹德非琢磨,秋江印月平不波。君刚甫砚,朴钝若刚甫。
不能轻捷随人后,默默寒窗守愚鲁。端砚入手喜有余,展开古帖聊学书。
大砚知君不负渠,墨池飞出北溟鱼。 端砚1.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与甘肃洮砚、安徽歙砚、山西澄泥砚齐名。
2.端砚(duān yàn)出产于唐代初期端州(今广东肇庆)。 3.端砚的历史悠久,石质优良,雕刻精美。
端砚、歙砚和洮砚,素来有"三大石质名砚"之美誉。 4.端砚石出产在广东省肇庆市东部的烂柯山和肇庆市七星岩北面(西起小湘峡,东至鼎湖山)的北岭山一带,尤以老坑、麻子坑和坑仔岩三地之砚石为最佳。
关于砚台的诗句 1. 形容砚台的句子
七律 酬张枚大兄惠赠澄泥砚 君惠赠自情长,从此珍藏砚一方。
润泽澄泥濡紫笔,论交潘陆尽华章。 幸哉来日茶烹雪,误却初春锥处囊。
歌凤接舆知世运,北窗高卧任炎凉。 黄庭坚诗题澄泥砚 北宋时,大书法家黄庭坚与名人何书铭有隙。
唐宋盛行墓志,何生前写好铭文,想让黄庭坚在其死后为其撰书,病危时嘱咐其子,把其珍藏多年的一块铜雀台瓦送给黄庭坚,待黄收下后再明其意。因三国时曹操建造铜雀台的瓦是用澄泥制作的,后人用来做砚不伤笔、不渗水、易发墨。
至北宋传世甚少,当时文人雅士对此钟情有加。何书铭死后,其子遵父遗言而行,黄庭坚看到铜雀台瓦后,视若拱璧,欣然为何书铭写了墓志。
后来黄庭坚把此瓦制成砚台,并为其作铭镌刻于砚背,其铭曰: 邺城宫殿已荒凉, 依旧山川半夕阳, 古瓦凿成今日砚, 待教人世写兴旺。 清乾隆御铭题刻诗文,山水,浮雕福寿龙纹澄泥砚.砚身前端所刻文字内容为 清乾隆御铭臣董诰 幽人得天趣, 竹室在山间, 永怀当盛世, 所乐在人和. 子瞻见许骊山澄泥砚 作者:苏辙 朝代:宋 长安新砚石同坚,不待书求遂许颁。
岂必魏人胜近世,强推铜雀没骊山。寒煤舒卷开云叶,清露沾流发涕潸。
早与封题寄书案,报君湘竹笔身斑。 次韵和子由欲得骊山澄泥砚 作者:苏轼 年代:宋朝\代 诗文: 举世争称邺瓦坚,一枚不换百金颁。
岂知好事王夫子,自采临潼绣领山。 经火尚含泉脉暖,吊秦应有泪痕潸。
封题寄去吾无用,近日従戎拟学班。
2. 描写砚的古诗词
1、就砚旋研墨
宋
晏几道
《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2、砚温融冻墨
唐
白居易
《青毡帐二十韵》
3、印朱沾墨砚
唐
姚合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4、穷砚墨
金
段克己
《鹧鸪天·七字骊珠句法豪》
5、未暇开轩砚墨中
宋
苏轼
《寄子由》
6、苍砚有池残墨在
宋
陆游
《九月十一日疾小间夜赋》
7、墨试小螺看斗砚
宋
陆游
《入梅》
8、古砚微凹聚墨多
宋
陆游
《书室明暖终日婆娑其间倦则扶杖至小园戏作长》
9、墨丸入砚细无声
宋
陆游
《掩户》
10、涤砚滩头无渍墨
宋
陆游
《幽居述事》
11、洗砚鱼吞墨
宋
魏野
《书逸人俞太中屋壁》
12、翻云为墨海为砚
宋
白玉蟾
《笔架山》
13、洗砚去残墨
宋
苏辙
《初发嘉州》
14、砚乾笔秃墨糊涂
宋
陈垓
《绝句》
15、落花满砚慵磨墨
宋
方回
《春半久雨走笔五首》
16、墨云胶冻砚
宋
顾逢
《再过悟竹庭房》
17、磨墨见砚穿
宋
李复
《病目》
18、铁砚三升墨
宋
刘克庄
《林贡士哀诗》
19、自涤砚砖闲试墨
宋
潘玙
《小窗》
20、未乾宫砚墨
宋
强至
《仁宗皇帝挽歌辞四首》
21、起来磨墨花盈砚
宋
项安世
《睡起》
22、砚润浮残墨
宋
许庚
《句》
23、吟砚谁濡墨
宋
薛嵎
《哭瓢饮陈子在》
24、磨墨倾砚滴
宋
张耒
《书初凉夜至将晓:{灵寿寺作}》
25、诗忙渴砚酒磨墨
宋
张镃
《戏题》
26、砚墨如仇冠
宋
赵立夫
《谢刘潜夫寄示诗卷》
27、墨晕生冰砚影寒
宋
赵汝绩
《韩仲和墨竹》
28、墨花香入砚
宋
赵善信
《车略院书怀》
29、砚呵磨墨冻
宋
赵与东
《次韵方万里寒甚送酒》
30、韦布当磨铁砚墨
宋
郑清之
《静乐用元韵为劝学之什再和》
31、砚浴珍材躬试墨
宋
朱翌
《湘江亭别程干》
32、砚冰呵墨印开封
明
李东阳
《院中即事》
33、砚墨衮衮翻群鸦
明
宋濂
《次刘经历韵》
3. 形容砚台的句子
七律 酬张枚大兄惠赠澄泥砚
君惠赠自情长,从此珍藏砚一方。
润泽澄泥濡紫笔,论交潘陆尽华章。
幸哉来日茶烹雪,误却初春锥处囊。
歌凤接舆知世运,北窗高卧任炎凉。
黄庭坚诗题澄泥砚
北宋时,大书法家黄庭坚与名人何书铭有隙。唐宋盛行墓志,何生前写好铭文,想让黄庭坚在其死后为其撰书,病危时嘱咐其子,把其珍藏多年的一块铜雀台瓦送给黄庭坚,待黄收下后再明其意。因三国时曹操建造铜雀台的瓦是用澄泥制作的,后人用来做砚不伤笔、不渗水、易发墨。至北宋传世甚少,当时文人雅士对此钟情有加。何书铭死后,其子遵父遗言而行,黄庭坚看到铜雀台瓦后,视若拱璧,欣然为何书铭写了墓志。后来黄庭坚把此瓦制成砚台,并为其作铭镌刻于砚背,其铭曰:
邺城宫殿已荒凉,
依旧山川半夕阳,
古瓦凿成今日砚,
待教人世写兴旺。
清乾隆御铭题刻诗文,山水,浮雕福寿龙纹澄泥砚.砚身前端所刻文字内容为
清乾隆御铭臣董诰
幽人得天趣,
竹室在山间,
永怀当盛世,
所乐在人和.
子瞻见许骊山澄泥砚
作者:苏辙 朝代:宋
长安新砚石同坚,不待书求遂许颁。岂必魏人胜近世,强推铜雀没骊山。寒煤舒卷开云叶,清露沾流发涕潸。早与封题寄书案,报君湘竹笔身斑。
次韵和子由欲得骊山澄泥砚
作者:苏轼
年代:宋朝\代
诗文:
举世争称邺瓦坚,一枚不换百金颁。
岂知好事王夫子,自采临潼绣领山。
经火尚含泉脉暖,吊秦应有泪痕潸。
封题寄去吾无用,近日従戎拟学班。
4. 带砚台字的诗句
1. 工夫却是花枝浅。觅得归来临几砚。——宋\李之仪 《蝶恋花·为爱梅花如粉面》
2. 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宋\晏几道 《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3. 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唐\岑参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4. 来添砚中水,去吸岩底泉。——唐\白居易 《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
5. 蛩响幽窗,鼠窥寒砚,一点银釭闲照。——宋\柳永 《倾杯·水乡天气》
6. 今夜何人吟古怨。清诗未就冰生砚。——宋\苏轼 《蝶恋花·帘外东风交雨霰》
7. 工夫却是花枝浅。觅得归来临几砚。——宋\李之仪 《蝶恋花·为爱梅花如粉面》
8. 林下猿垂窥涤砚,岩前鹿卧看收帆。——宋\黄庭坚 《浣溪沙》
9. 十岁儿曹同砚席,华裾织翠如葱。——宋\晁补之 《临江仙·十岁儿曹同砚席》
10. 琴上金星正照,砚中瞿鸟眼相青。——宋\朱敦儒 《西江月·琴上金星正照》
11. 但江郊雁起,渔村笛怨,寒釭委烬,孤砚生冰。——宋\陆游 《沁园春·一别秦楼》
12. 对残编、磨穿枯砚,生涯微薄。——宋\赵长卿 《贺新郎·世谛人多错》
13. 自与诗翁磨冻砚,看扫幽兰新阕。——宋\辛弃疾 《念奴娇·兔园旧赏》
14. 乌丝吟古怨。清泪消尘砚。——宋\高观国 《菩萨蛮·玉阑秋色知谁主》
15. 凤味砚供无尽藏,龙飞榜占最高头。——宋\洪咨夔 《浣溪沙》
16. 石乱舟才过,艰危分饱经。倾倒赣江供砚滴。——宋\刘克庄 《贺新郎·绝顶规危榭》
17. 小窗香雾笼葱,砚寒金井频呵冻。——宋\李曾伯 《水龙吟·小窗香雾笼葱》
18. 杜陵折柳狂吟,砚波尚湿红衣露。——宋\吴文英 《水龙吟·杜陵折柳狂吟》
端砚文言文
1. 文言文砚眼翻译
明有陆公庐峰者,于京城待用。尝于市遇一佳砚,议价未定。既还邸,使门人往,以一金易归。门人持砚归,公讶其不类。门人坚称其是。公曰:“向观砚有鸲鹆眼,今何无之?”答曰:“吾嫌其微凸,路值石工,幸有余银,令磨而平之。”公甚惋惜。盖此砚佳处即在鸲鹆眼也。编辑本段译文
明朝有一位叫陆庐峰的人,在京城等待朝廷任用。他曾经在集市上遇到一块上好的砚台,价格有争议没有定。到了邸府后,让仆人前往,用二十两银子把砚台买回来。仆人拿着砚台回来了,陆庐峰觉得它不像原来的砚台而感到惊讶。仆人坚持说就是这个砚台。陆庐峰说:“先前的砚台有个‘八哥眼’,为什么现在没有了?”仆人回答说:“我嫌弃它有一点凸,路上正好遇见石工,幸亏有剩余的银两,叫他打磨一下使它平整了。”陆庐峰十分惋惜。这个砚台的价值就在于这个八哥眼。
2. 有篇文言文将某个人很爱砚台,又很有节制,只收藏几块普通的砚台就有篇文言文将某个人很爱砚台,又很有节制,只收藏几块普通的砚台就知足。
这篇古文的题目是《砚室记》,作者是明代的陆树声。原文如下:余性寡嗜好,自为史官,蓄一端砚。
及官南雍,得一砚,歙石也。已前后得石,属工理之,凡得砚者十,曰:“蓄此足矣,越十吾无取焉。”
因自号十砚主人。椟藏之,题曰砚室。
间一出之,置几上,兀傲相对。客有规余好之癖者,余曰:“癖此不犹愈于癖他好乎?”异日,客有具辨眼者,视之,举非佳品也。
余曰地:“客知余癖砚矣,宁庸以佳品为癖乎?且昔之论砚者多矣,自欧阳永叔蔡君谟洪景伯推龙尾良者出端石上,而苏子瞻至列以牛后,乃复为罗文作传,岂物无定论,其轻重一出士人之喙耶?双安知余所蓄之果佳乎否乎也?如使余嗜而取必于佳,则珍玩殊品,世不有万于砚者乎?夫珍玩殊品,非有力者不能致,而往往规夺所好于他人,故不以移余之嗜。独余材薄无文,知嗜矣,不能为之重。
他日,璋子学书,出其一授焉,曰:“俟汝能书,吾将举全室畀之。”有问者曰:“此余家青毡也,惟勿以籝金例之。”
3. 《砚眼》的古文和译文《砚眼》全文和译文
明有陆公庐峰,于京城待用。尝于市遇一佳砚,议价未定。既还邸,使门人往,一金易归。门人持砚归,公讶其不类。门人坚称其是。公曰:“前观砚有鸲鹆眼,今何无之?”答曰:“吾嫌其微凸,陆遇石工,幸有余银,令磨而平之。”公大惋惜。
明朝有一位陆公庐峰,在京城等待朝廷任用。曾经在市集上遇到一块上好的砚台,价格有争议没有定。已经到了官办的旅馆了,差使仆人前往,用一两银子把砚台买回来。仆人拿着砚台回来了,陆庐峰对它不像原来的砚台感到惊讶。仆人说是这个砚台。陆庐峰说:“先前者砚台有八哥眼,为什么现在没有了?”仆人回答说:“我嫌它有一点凸,路上遇见石工,幸亏有剩余的银两,叫他打磨使他平整。”陆庐峰大为惋惜。
4. 古文《砚眼》译文原文
明有陆公庐峰者,于京城待用。尝于市遇一佳砚,议价未定。既还邸,使门人往,以一金易归。门人持砚归,公讶其不类。门人坚证其是。公曰:“向观砚有鸲鹆眼,今何无之?”答曰:“吾嫌其微凸,路遇石工,幸有余银,令磨而平之。”公大惋惜。盖此砚佳于鸲鹆眼也。
译文
明朝有一位叫陆庐峰的人,在京城等待朝廷任用。他曾经在集市上遇到一块上好的砚台,价格有争议没有定。到了邸府后,让仆人前往,用一两银把砚台买回来。仆人拿着砚台回来了,陆庐峰觉得它不像原来的砚台而感到惊讶。仆人坚持说就是这个砚台。陆庐峰说:“先前的砚台有个‘八哥眼’,为什么现在没有了?”仆人回答说:“我嫌弃它有一点凸,路上遇见石工,幸亏有剩余的银两,叫他打磨一下使它平整了。”陆庐峰大为惋惜。
5. 文言文砚眼翻译明有陆公庐峰者,于京城待用。
尝于市遇一佳砚,议价未定。既还邸,使bai门人往,以一金易归。
门人持砚归,公讶其不类。门人坚称其是。
公曰:“du向观砚有鸲鹆眼,今何无之?”答曰:“吾嫌其微凸,路值石工,幸有余银,令磨而平之。”公甚惋惜。
盖此砚佳处即在鸲鹆眼也。编辑本段译文 明朝有一位叫陆庐峰的人,在京城等待朝廷任用。
他曾经在集市上遇到zhi一块上好的砚台,价格有争议没dao有定。到了邸府后,让仆人前往,用二十两银子把砚台买回来。
仆人拿着砚台回来了,陆庐峰觉得它不像原来的砚台而感到惊讶。仆人坚持说就是这个砚台。
陆庐峰说:“先前的砚台有个‘八哥眼’,为什么现在没有了?”仆人回答说:“我嫌弃它有内一点凸,路上正好遇见石工,幸亏有剩余的银两容,叫他打磨一下使它平整了。”陆庐峰十分惋惜。
这个砚台的价值就在于这个八哥眼。
6. 描写“端砚”的诗句有哪些《谢人墨》年代: 唐 作者: 齐己 珍重岁寒烟,携来路几千。
只应真典诰,消得苦磨研。正色浮端砚,精光动蜀笺。
因君强濡染,舍此即忘筌。 毕履和惠端砚余以大歙砚报之佐以一诗》 年代: 宋作者: 陈鉴之 履和惠端砚,玉质马肝色。
我有大砚卧蚕纹,元是新安龙尾石。持以答佳贶,聊尔见此心。
极知不是双南金,未足报君绿绮琴。我得履和砚,清润如履和。
天然粹德非琢磨,秋江印月平不波。君刚甫砚,朴钝若刚甫。
不能轻捷随人后,默默寒窗守愚鲁。端砚入手喜有余,展开古帖聊学书。
大砚知君不负渠,墨池飞出北溟鱼。 端砚1.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与甘肃洮砚、安徽歙砚、山西澄泥砚齐名。
2.端砚(duān yàn)出产于唐代初期端州(今广东肇庆)。 3.端砚的历史悠久,石质优良,雕刻精美。
端砚、歙砚和洮砚,素来有"三大石质名砚"之美誉。 4.端砚石出产在广东省肇庆市东部的烂柯山和肇庆市七星岩北面(西起小湘峡,东至鼎湖山)的北岭山一带,尤以老坑、麻子坑和坑仔岩三地之砚石为最佳。
7. 有没有与砚有关的学术论文、古诗词、文言文之类的文章“与砚有关的学术论文、古诗词、文言文之类的文章”不少,这里仅就成语“磨穿铁砚”,简介铁砚。
磨穿铁砚 móchuān-tiěyàn
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宋·陆游《寒夜读书》诗:“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抄那计年。”
◎坐破寒毡,磨穿铁砚。 ◎元·范子安《竹叶舟》第一折
◎动宾式;作谓语;含褒义。
铁砚是西汉时以铁铸造的一种金属砚台。
砚台是我国古代文房四宝—,即:纸、墨、笔、砚。砚台的主要作用是研墨,将墨锭研磨成墨汁。砚台还可以调剂毛笔的含墨量或调整毛笔的笔锋。砚台的材质有:石砚,瓦砚,铁砚,锡砚,玉砚,象牙砚,竹砚等。铁砚是其中一种。中国最有名的四大名砚为:端砚,歙砚,洮河砚,澄泥砚。
铁铸的砚台,晋.王嘉 《拾遗记·晋时事》:“﹝ 晋武帝 ﹞即於御前赐青铁砚。此铁是 于阗国 所出,献而铸为砚也。”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将棘围守暖,把铁砚磨穿。” 胡怀琛 《宝剑篇》:“曷去化铁砚,静默而宁康。”参见“ 磨穿铁砚 ”。
铁砚,金属砚之一种。西汉时始以铁铸砚,故称铁砚。《徐氏笔精》中载:“洪崖先生欲归河内,舍人刘守璋赠以扬雄铁砚。以铁为砚始自扬雄。”晋时仍有铁砚的制作,前秦王嘉《拾遗记》中载:“张华造《博物志》成,晋武帝赠青铁砚,此铁于阗国所贡,铸铁为砚也。”五代时青州铁砚名扬一时,其砚有柄可执,发墨颇佳。《新五代史·桑维翰传》中载:“著《日出扶桑赋》以见志,又铸铁砚以示人曰‘砚弊则改而佗仕’卒以进士及第。”青州铁砚由是著名。后人遂引用铁砚一词,说明学习刻苦,志在必成的哲理。南宋陆游《寒夜读书》中载:“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抄那计年。”元范尔安《竹叶舟·楔子》中载:“坐破寒毡,磨穿铁砚。”
关于文房四宝的古诗
笔:“今来承玉管,布字改银钩。” (隋·薛道衡《初学记·咏苔纸》)
翻译:今天有了这笔,布衣百姓都将通过它富贵。
墨:
“玄玉初成敢轻用,万里豹囊曾入贡。”(明·高启《赠卖墨陶叟》)
翻译:墨丸像玄玉刚刚形成一样只敢轻轻的用,因为这东西可是曾经入贡的啊。
砚:
“君看龙尾岂石材,玉德金声寓于石。” (宋·苏轼《龙尾砚歌》)
翻译:你看那龙尾砚难道仅仅是石头吗,好的品德和赞美都在里面。
纸:
“若入富天巧,春色入毫楮。” (宋·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
翻译:好像来到了一个富贵的地方,美丽的春色通过毫楮留下来。
扩展资料: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文房四宝,是指中国独有的书法绘画工具(书画用具),即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历史上,“文房四宝”所指之物屡有变化。在南唐时,“文房四宝”特指安徽宣城诸葛笔、安徽徽州李廷圭墨、安徽徽州澄心堂纸,安徽徽州婺源龙尾砚。
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宣笔(安徽宣城)、徽墨(安徽徽州歙县)、宣纸(安徽宣城泾县)、歙砚(安徽徽州歙县)、洮砚(甘肃卓尼县)、端砚(广东肇庆,古称端州),元代以后湖笔(浙江湖州)渐兴,宣笔渐衰,改革开放后,宣笔渐渐恢复了生机。
论洮砚的升值空间:
1、稀少。老坑石形成于古生代的泥盆系,大约为四亿万年至三亿五千万年前。属泥盆系中水成岩变质的细泥板页岩石,矿带运动复杂,很难形成岩石层,储量极少。矿藏量经千年开采,几近枯竭,加之开凿之地崇山峻岭、悬崖大壑、气候多变,采集难度极大,比端砚、歙砚更为难得。
赵希鹄《洞天清禄集》:“除端、歙二石外,唯洮河绿石,北方最贵重。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
2、随着文化回归,砚作为文房四宝之首,使用、送礼、收藏的需求都在扩大,洮砚作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市场也在逐渐扩大。
3、市场供应紧缺。市场上98%以上都不是老坑石,多以假乱真,使得很多喜欢洮砚的人误解,收藏数百方作品而无一方老坑洮砚的人也是有的。随着洮砚老坑石的开采越发艰难,石料越来越少,今后一方真正的老坑洮砚更会一砚难求。
其他文房工具:
1、臂搁:又称秘阁、搁臂、腕枕,写字时为防墨沾污手,垫于臂下的用具。呈拱形,以竹制品为多。
2、诗筒:在日常吟咏唱和书于诗笺后,可供插放的用具。多以竹制,取清雅之意。
3、笔筒:笔不用时插放其内。材质较多,瓷、玉、竹、木、漆均见制作。或圆或方,也有呈植物形或他形的。
4、笔洗:笔使用后以之濯洗余墨。多为钵盂形,也作花叶形或塔形。
5、墨床:墨研磨中稍事停歇,因磨墨处湿润,以供临时搁墨之用。
6、墨匣:用于贮藏墨锭。多为漆匣,以远湿防潮。漆面上常作描金花纹,或用螺钿镶嵌。
7、镇纸:又称书镇,作压纸或压书之用,以保持纸、书面的平整。常作各种动物形。
8、水注:注水于砚面供研磨,多作圆壶、方壶,有嘴,也常作辟邪、蟾蜍、天鸡等动物形。
百度百科-文房四宝
描写"文房四宝"的古诗词有哪些?
文房四宝五律笔墨纸砚
胡秉言
笔
翠竹化玉管,绝代四德全。
挥洒墨如意,苍毫劲健欢。
轻描凤漫舞,龙跃若惊天。
千古留佳作,神颖传万年。
墨
醇烟百炼久,万杵臼中锤。
规矩方圆定,花鸟松鹤偎。
圭玄韵味足,砂麝聚青瑰。
存迹经年远,余香依旧挥。
纸
塑身薄如翼,泼墨弄丹青。
鸿雁报音信,诗词诵韵精。
雅俗各品味,经典万年灵。
苦辣酸甜事,包容千古明。
砚
秉承亘古奇,妙手绘端庄。
百世玩石友,松腴掭润香。
盘龙闹墨海,野露和乌霜。
厚重蓄神蕴,深沉存雅堂。
曾几的古诗
曾几的古诗有:《三衢道中》、《南山除夜》、《苏秀道中》、《寓居吴兴》、《效诸生作雪中探梅》、《校书戏成》《谢胡帅饷酥》、《谢寄端砚四首》《谢柳全叔县丞寄高丽松花》《谢路宪送蟹》《谢人送壑源绝品云九重所赐也》等等,共600多首。1、《三衢道中》宋代: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释义:
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2、《苏秀道中》宋代: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释义:
一夜之间,炎炎烈日的晴空,忽然降下了渴望已久的甘霖;我在睡梦中惊醒,只觉得浑身舒适,凉气沁人。我不愁屋子会漏雨,淋湿我的床;只是欣喜溪流中涨满了雨水,不用再为干旱担心。
我想,那千里平野上,喝够了水的稻子一定是葱绿一片;于是觉得,这五更天雨水敲打着梧桐,是那么的动听。像我这没有田地的人尚且欢欣鼓舞,更何况田间的农夫,祈望着丰年,该是多么的高兴。
今天关于“端砚的古诗有哪些”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端砚的古诗有哪些”,并从我的答案中找到一些灵感。